核心提示:科學家第一次從分子水平上搞清了生物鐘和心臟病之間的關係。
疾病分兩種:一種是先天遺傳病,很難治;另一種是後天得來的,又可稱為“生活方式病”。如今這個詞通常特指那些與現代化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癌症和心臟病等等,其特徵就是工業化程度越高的國家發病率也越高。這是因為工業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人的身體卻是從原始社會進化而來的,對於如此快速的改變尚未適應,結果便導致了各種疾病的產生。糖尿病就是一個最明顯的案例,古人的食譜里很少出現單糖,現代人則幾乎是無甜不歡了。
還有一個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很顯著,那就是生活節奏。古代無電,也無噴氣式飛機,所以古人幾乎完全按照太陽的節奏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現代人則不然,不但經常加班,或者熬夜看球,甚至還有人把環球旅行當成了家常便飯,這些人的生物鐘經常處於紊亂的狀態,於是問題就來了。
簡單說,凡是生活在有光的地方的生物都必須根據一天中太陽的位置決定自己的生活節奏,適時調整新陳代謝的速率。比如,為了節約能源,一個在白天活動的動物一定會在太陽下山後把新陳代謝速率降下來,而一個晝伏夜出的動物則正好相反。指導這一切的就是生物鐘,如果生物鐘不准,必然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關於生物鐘的研究近年來非常熱門,原因在於科學家發現很多疾病都與此有關。比如,大量研究表明,神經系統退行性改變(Neurodegeneration)和生物鐘的失調有很大關係,只是大家一直不敢肯定誰是因誰是果。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用果蠅做實驗材料,終於第一次證明生物鐘確實就是罪魁禍首。研究人員用各種辦法打亂果蠅的生活節奏,然後測量其神經系統的健康狀況,發現兩者存在明顯的因果關係。
這篇論文發表在今年1月份出版的《疾病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Disease)雜誌上。文章指出,果蠅雖然比人類簡單得多,但果蠅體內的很多與生物鐘有關的基因都能在人體基因組中找到對應,這說明生物鐘對於生命來說非常重要,這麼多年來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
還有一種人類常見病和生物鐘有關,那就是心臟病。眾所周知,突發性心臟病大都發生在清晨或者深夜,這一點讓科學家們一直懷疑它與生物鐘有關,只是一直沒能找到證據。心電圖技術被發明出來後,科學家們注意到心臟病的一個重要前兆就是Q-T間期失常,這個“Q-T間期”是心電圖術語,可以簡單理解為兩次心跳之間的時間間隔,也就是心肌細胞準備下一次收縮所需要的時間。Q-T間期太長或者太短都可導致“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後者一直被認為是心臟病的主因。
那麼,到底是誰控制着Q-T間期呢?答案就是生物鐘。早有證據顯示,Q-T間期和血壓、心率、血管張力等其他心血管系統指標一樣,都具有清晨升高、深夜降低的特徵,具備很強的周期性。此前也有研究證明,人體生物鐘的失常可以導致Q-T間隔的改變,只是科學家們一直沒能找出相應的分子證據。
這個缺憾被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of Medicine)和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 fMedicine)的科學家補上了。兩家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剛剛在今年2月22日出版的《自然》雜誌網絡版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從分子水平上解釋了生物鐘對Q-T間期的控制方式。
原來,人體內有一組基因調控因子名叫“克魯佩爾樣因子”(Klf),其中Klf15能夠以24小時為周期改變自己的調控能力,也就是說它具備了生物鐘功能。研究人員通過蛋白質組分分析的方法找出了Klf15的調控對象,竟然是一個名為(KChIP2)的鉀離子通道蛋白。顧名思義,這個蛋白質是心肌細胞表面鉀離子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決定了通道的大小,而鉀離子通過細胞膜的速度和心肌細胞收縮間隔期的時間有關,也就是說,生物鐘正是通過調節鉀離子通道的大小來控制Q-T間期的。
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從分子機理上搞清了生物鐘是如何控制心血管系統功能的,這個發現有助於科學家研製出針對性的藥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發現意味着我們應該儘量保持生活規律,如果萬不得已必須打亂生物鐘的話,那就得小心心臟病。
(摘自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