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從肚臍眼形狀看你是否有病 能不能摳
送交者: ghll 2013年05月18日01:51:0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導語:有沒有病能從肚臍眼形狀看出。肚臍是人體唯一一個可用手摸,用眼睛看到的穴位,肚臍眼在中醫理論中又稱為神闕穴。肚臍眼歷來被醫家視為治病要穴。因此,按摩或艾灸肚臍眼,可強體祛病。有專家指出,從肚臍眼形狀還能看出身體健康狀態。

點擊進入下一頁

有沒有病能從肚臍眼形狀看出

形狀1.向上形:肚臍眼向上延長,幾乎成為一個頂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這種肚臍形狀的人,應多留意胃、膽囊胰臟的健康狀況。

形狀2.向下形:應注意預防罹患便秘、胃下垂、慢性腸胃病及婦科病。

形狀3.圓形:女性肚臍若為正圓形,表示身體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形狀4.海蛇形:為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徵兆,要小心注意。

形狀5.滿月形:看起來結實豐盈,下腹有彈性,對於女性來說是卵巢功能良好表徵。

形狀6.肚臍偏左:應預防腸胃功能不佳、便秘,或者大腸黏膜病變。

形狀7.肚臍偏右:應注意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形狀8.肚臍凸出:當腹部有大量積水或卵巢囊腫時,肚臍就會向外突出。

形狀9.肚臍凹陷:肥胖或腹部發炎時,如粘連性結核性腹膜炎,肚臍會向內凹陷。

形狀10.肚臍淺小:表示身體較為虛弱,體內激素分泌不正常,渾身無力,精神狀況不佳。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當自身出現異常反應時,要提高警惕,及時查找原因。

肚臍眼能摳嗎?

這或許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每個人身上自打娘胎出來都會帶有肚臍眼,因為這是胎兒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而且此部位中醫稱之為“神闕”,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神闕穴,這也是身上惟一一個能看到並能摸到的穴位。而且它內聯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宮、皮肉筋,因而歷來被醫家視為治病要穴,所以肚臍眼一旦髒了是不能隨便摳的,因為它很柔弱,需要萬般的呵護才可。下面為大家解讀為什麼不能摳肚臍眼的原因。

為什麼不能摳肚臍眼?肚臍眼是內臟與外界距離最近的地方,千萬不能用力摳,可以先試着用潮濕的棉簽輕輕地擦,動作一定要輕,只把邊緣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肚臍眼從本質上來說是臍帶剪斷後留下的疤痕,它通常可以是一個小凹陷或是一個小突起。肚臍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個凹陷,肚臍內很容易藏着污垢,不及時清洗,就可能產生異味。

對於年輕女性而言,特別是經期女性,血管處於充血狀態,穿露臍裝最易因受涼而使盆腔血管收縮,導致月經血流不暢,時間長了會引起痛經、經期延長、月經不調等。

小朋友的肚臍眼最初是凸出來的,這與健康並沒有任何聯繫。這是因為兒童的腹壁比較薄,體內器官在發育成熟之前壓迫腹壁,從而使得肚臍眼受壓迫而外凸,這完全屬於正常情況。

當人體出現肝硬化、肝腹水、慢性腎炎等病情時,肚臍眼往往會凸出來,這是因為肚臍眼的組織比較軟、薄,當高度腹腫時,就會凸出來,此時應該高度重視病情。

肚臍內通五臟六腑,因此可以治療腸胃病。如果腸胃有風、寒氣,或者進食生冷食物後出現腹痛、腹瀉、大便溏稀,除了可用熱毛巾敷肚臍及四周,還可取一片生薑,置於肚臍眼上,然後點燃艾條,在生薑上方灸熱,通過生薑將熱傳遞到肚臍眼裡。一次大概灸半小時,如果是因進食出現急性腹痛腹瀉,2次可痊癒;如果平時養生調理,每天可灸1—2次。這隻適合為腸胃驅風寒,如果有便秘者,不能亂灸。

如何保護肚臍眼及周圍:

肚臍是人體對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春寒未散,時有女性因穿着露臍裝凍出病來。加上春天細菌繁殖力強,人的抵抗力減弱,穿露臍裝時由於腰腹部裸露,容易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導致致病菌的入侵。那麼,如何保護肚臍眼及周圍呢?

1、注意臍部衛生。身體上的污垢很容易進入臍眼而沉積。每天用溫熱的清水加中性沐浴液擦洗臍周及臍眼,以清除污垢,防止病菌滋生。但不宜用力搓揉,以免弄傷皮膚發生感染。

2、要注意防“風”。臍周是腸胃部位,容易受涼,所以要防止臍部着涼。早、晚天氣較涼爽時或者陰雨天氣溫較低時最好不要穿露臍裝,穿露臍裝騎摩托車或自行車時車速不宜太快,睡眠時應在腹部蓋上薄物或使用護臍帶。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澤來解毒液系列之一:什麼是澤來解毒液
2011: 醫院故事(連載一)
2011: 普及下大家的生活小知識
2010: 金融海嘯後......(笑料)
2010: 小小妮:可怕!皮膚是這樣吃老的
2009: 人生的秘訣-----送給退休的朋友們(ZT)
2009: 不要被人偷着樂-淺談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