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跟帖
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若无毛的旨意,彭也罢、邓也罢,能批的
送交者: sunlight6688 2008月12月11日17:28:04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齐婕: 邓小平长期不给粟裕平反的历史根源齐婕 于 2008-12-10 21:15:46
了粟大将?别老总是:功劳是毛的,过失总是手下人的!这就是揽功伪过!

粟大将也有七月分兵之败:

在"七月分兵"前陈粟打了孟良崮一仗,本来形势好的很,这个时候只要继续坚持这样打下去,再打一个类似的胜仗,就可以彻底打败敌人的重点进攻敌人。虽说孟良崮战役后敌人已经吸取了一定的教训,队伍相对密集,但敌人总共只有40多万,又分了几路,我华东解放军此时有60万人,其中野战部队12个纵队30万人,随便打哪一路敌人只要指挥得当都可取胜,算不上什么难事。即使"分兵"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打败仗。分兵使华东共军的兵力分散,形成战场局部优势要相对困难一些,但华东野战军共有12个纵队,留在内线的部队仍然有4 个纵队,它们是二纵、六纵、七纵、九纵。3个纵队打一个整编师通常已经足够,如果粟裕觉得不够可以不打,可以继续运动寻找适当的的战机,寻找4-5个纵队打一个整编师或3个纵队打一个杂牌师的机会。既然他作出决定打,说明他觉得3个纵队打一个整编师是有把握的。最后失败了,只能说明是他对"有把握的仗"判断不准,把本来没有把握的仗误认为是有把握的,结果打了败仗。或者是战役战术指挥水平不够,把应该打胜的仗打败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他都有责任。南麻、临句都是乡村野外,敌人没有坚固的工事。南麻战役打了五天,整编十一师这个"硬核桃"没有啃下来,我军估计敌人伤亡9千多人,自己伤亡1万4千多人后撤出。几天之后,又包围了临朐城,打"顽八路"。这次打了七天,四面城关占了三面,还是解决不了战斗,援敌已到,又不得不撤围,又估计敌人伤亡9千多人,自己伤亡1万1千多人。部队连续受挫,干部战士情绪极坏。同时外线兵团也打了败仗。此次"7月分兵"总供损失 5万余人。内线兵团在粟裕的直接指挥下,粟裕对失利要负完全责任。对外线兵团的损失陈粟也要负责。华野47年7月分兵后,深入鲁南的叶飞兵团连连失利,首先陷入困境,一、四纵队落入敌人重兵包围中,损失也是非常惨重。这时的敌人得意忘形,通话根本不用密码,直接称呼叶飞部为"面包",陶勇部为"西瓜",把两位将军气得半死:"老子打了半辈子仗,竟然成了别人嘴里的面包和西瓜了。"后来陈、粟来到西线兵团,立即成为众矢之的。陈士榘道:"两位运筹帷幄,大概不知道外线疲于奔命之苦吧?",陈士榘转述战士编的顺口溜:"运动战、运动战,只运不战。我走圆圈,敌走直线。敌人走一,我们走三。昼夜不停,疲劳不堪。这样下去,只有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叶飞的俏皮话也来了:"鲁西南水多,泥鳅成了龙。吴化文过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现在竟然敢跟着我们的屁股追!我叶飞现在有了个外号,你们知道不?我叫面包!" 陶勇接过话来:"面包虽然稀松了点,却是干货。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点着名叫西瓜!"王必成直来直去:"过去的手下败将,现在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真他娘的丢人现眼!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在粟裕同志,陈毅同志也有责任!" 打败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三野部队的技战术水平和作风差也是打败仗的原因。比如事后揭露:三野60团炮兵因嫌炮弹太重,干脆在战斗中全部打光,浪费几百发炮弹也没有打到一个敌人。60团2营阵地上5挺机枪,一天打了4000多发子弹,也没有打死几个敌人。7纵60团占领一个山头750高地,不做工事,在敌人的炮火下伤亡惨重,一棵炮弹就打倒9个战士。三野几百发炮弹没有打倒一个敌人,敌人一棵炮弹就打倒三野9个人。

这样的技战术水平,这样的素质和责任心,不打败仗才是怪事!陈司令已经看到三野部队的战术问题了;如我们打仗打三天三夜,消灭敌人二三个旅,打了三四百万发子弹,实际予敌杀伤只有四五千人,你想多少子弹才打倒一个敌人?平均要一千发子弹,太不合算了.一挺机枪平均打六、七千发子弹,一门炮打三百发炮弹,我们无产阶级军队怎样打得起呢?我们计算一个迫击炮弹等于二个中农生活费,一个山炮弹等于三个富农,我们不知打掉多少中农、富农了。我们每一个战役战斗都是以血肉和敌人拼,伤亡很大,这对老百姓是有罪的。解放区的老百姓把他们的子弟交给人民解放军,我们要对人民负责任。我们的干部不会指挥战士打仗,是以督战精神来指挥战士。

一说就是XXX,为什么不冲!,杀呀!冲呀.乱叫一阵,不知组织火力和使用兵力,只是猛打猛冲,蛮干,伤亡很大,这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态度。所以我们有个神圣责任,就是要提高战术,减少伤亡,这样我们才是对人民负责任,不然为什么打了这样多的子弹、炮弹,自己伤亡这么多呢?!但是陈司令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战术问题,这是他与林彪的差距。但粟大将似乎连战术上存在的问题都没有看到,按理主管军事指挥的粟应该看到并知道战术的重要性,可惜,粟似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战术问题,如果不把它上升到陈司令的"对人民负责任"的政治高度来认识的话,至少可以说粟大将大概确实是才能不够。七月分兵之败,开始粟裕代表华野给中央写个汇报总结,说主要是"战略上过于乐观"。谭震林不同意,说战略上问题不大,主要是组织指挥和战术上的问题。陈毅当时也认同谭的意见。谭还特地给粟裕写了一封信,很直率的指出粟裕同志"军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远见""常常只看到一两步""不能简单的以乐观来检讨,这样不能把问题搞清楚"。三野的"分兵"也并不是配合刘邓之必须。

配合刘邓的关键是打胜仗,消灭自己面前的敌人,而不是分兵,更不是打败仗。配合二野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消灭华东的敌人,不让它们西调去大别山。可是由于陈粟的打了败仗,不仅没有起到配合刘邓的作用,反而使敌人有能力从华东战场抽出大量主力国军去围剿二野,加大了二野的负担,使二野蒙受重大损失。七月分兵后三野在华东战场被动的扭转并不是靠三野自己打出来的,而是愚蠢的敌人在战胜了三野后没有继续穷追,觉得无事可做,同时二野在大别山吸引蒋介石的注意,于是把屡挫三野的敌整编11师,25师,桂系第7军等王牌军都调离开了华东战场,才使陈粟有了喘息的时机。

所以,三野要感谢二野,二野的损失要算在三野头上。总的说来,如果毛泽东不要华东分兵,同时派刘邓或陈谢兵团在敌人后面骚扰配合陈粟作战,将会大大提高华东战场我军的兵力优势,取得胜利的把握将很大,战争进程将明显加快。但即使华东分兵,刘邓去大别山,由于华东我军的军力本来就很强大,有根据地支持,只要组织指挥得当,也不一定打败仗,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结果。不过,毛泽东虽然有"分兵"的建议但并不是命令,如果有不妥,陈毅粟裕完全可以不分兵。遗憾的是当时陈粟对分兵均持赞成的态度。粟裕其实早就想分兵,鲁南战役前就一直不想与山东解放军合并,孟良崮战役前又想过分兵,孟良崮战役后敌人队伍密集,仗不太好打,毛泽东又有建议,粟裕正好有了分兵的理由。因此,造成"七月分兵"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陈粟才能不够,没有能力提出比"分兵"更好的战略计划,同时陈粟的战役指挥水平和部队战术水平不够也是打败仗的重要原因。
0%(0)
0%(0)
  这位台湾朋友把老毛当成老蒋了 - 香椿树 12/12/08 (301)
    你自己才是从台湾出来的吧! - sunlight6688 12/12/08 (155)
      这个问题简单 - good99 12/13/08 (258)
      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毛为什么同意批粟大将? - sunlight6688 12/12/08 (400)
        这个问题简单  /无内容 - good99 12/13/08 (235)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这篇比较“林彪与陈赓的军事能力”的文
2006: 严肃的学术论文:猪就是龙,龙就是猪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