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马克思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容易理解,因为物质补缺之后总有人会议时到财富积累和在家里没事准备100吨水一样荒唐。 但是, 达到这个条件需要积累财富,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实际上理论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马克思毛泽东都是在尝试而已,谈不上绝对的成功。 梁漱溟接受了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也能达到和谐的理论,放弃了自己在绝对不平等下追求的和谐,对比中国当时的现状是合理的。
统治阶级永远是少数, 同意, 但是, 你也该同意统治阶级需要约束。 争论的焦点是第一, 统治阶级能不能为人民服务,建国初期认为可以,所以阶级矛盾就算是基本靠阶级斗争消灭了(梁漱溟接受的就是这个观点)。 明白不一样的地方没有?共产党早期不认为统治阶级是少数, 工人领导一切,共产党是工人的跑腿。这是两个和谐所不一样的地方。
后来毛泽东反悔了,他认为消灭了旧的统治阶级又产生了新的统治阶级, 所以才有后来的文化大革命。 这是后话,和梁漱溟没有关系。 我认为53年的梁漱溟没有做第三势力的打算,所以才要拼命辩解。 他也没有不问政治,挖防空洞的时候很积极。 这些精英们不愿意说。
社会主义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讨论历史的目的是找一点未来社会的砖瓦, 所以不要有太多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