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这个“两条路”系列前面某贴中楼主说过,这两条路指的是“祸国殃民”的人文主义(具体说就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路VS“摆正了人神关系”的宗教改革之路。。。。在上一贴中,楼主进而将英国的崛起和工业革命都归结为摆正人神关系的英国宗教改革的硕果。言外之意,这种春秋笔法也随即否定了那条与之对立的人文主义“祸国殃民”之路。。。。然而,历史真相完全不是如此,甚至事实与其截然相反。。。。
首先,英格兰的宗教改革有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运动。而楼主帖中仅仅提到其一的那个由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所推动的国教化并脱离罗马教廷的改革,不过是以宗教改革为名,行权利斗争利益洗牌之实,最后新瓶装旧酒,以王权取代教权而已。楼主将英国崛起和工业文明之功归于这种历史上曾经上演过无数次的封建权斗,其实并不能达到其对“祸国殃民”的人文主义批判的目的(其实,楼主大费笔墨的神职婚姻合法化本身就不折不扣是源于人文主义),反而是否定了加尔文主义等等真正货真价实的宗教改革(比如,人们不禁要问,加尔文主义在日内瓦怎么没搞出工业革命?)。。。。
英国当年另外一个宗教改革运动是加尔文派清教徒运动,所谓”清教“就是清除(反对,最后以清教徒革命战场上说话)被楼主捧上天的国王的那的那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新教“。而在英国崛起和工业革命中均功不可没的苏格兰(当年还未与英格兰合并)则有着后来与英王圣公会势不两立的苏格兰长老会的宗改运动(前几天我跟帖中曾提到红脖子誓约派,蒸汽机发明者瓦特的父辈)。清教徒和苏格兰长老会后来构成了美国独立运动的主导。
现在回到英国的崛起和工业革命,如果列原因可以列出一大堆,比如其海洋文化,伊丽莎白一世(其实是其枢密院)高超的马基雅维利权术,苏格兰长老会的读圣经运动推动了文化普及,没收天主教会领地后的圈地运动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适应,等等。。。但是,英国崛起和工业革命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恰恰是被楼主称之为“祸国殃民”的人文主义运动及其后续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比如,据我所知,大部分对英国崛起起了重要作用的英格兰和苏格拉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洛克,休谟,亚当斯密,吉本,牛顿,哈雷,瓦特,等等等等)都是深受人文主义影响而从各自的基督教派转为自然神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