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跟帖
轉貼關於蔣百里是否得過日本軍校第一名的考證文章
送交者: 陽光在多城 2009月04月02日07:35:1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陽光在多城:百年性情·北洋·武將軼事2陽光在多城 於 2009-04-02 07:20:06
文章提交者:bonjour2008 加貼在 中國歷史 鐵血論壇

發帖心情[原創]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畢業生迷霧,蔣百里到底何許人?(斑主已閱)

http://bbs.tiexue.net/bbs_73.html

Google蔣百里一下,可以發現無數詞條:陸軍士官學校第一名,中國人包攬前三,天皇御賜軍刀,第九期步兵科大將精英無數……

實在是讓中國人熱血沸騰的民國精英,尤其是在堂堂陸軍士官學校這種日本陸軍最負盛名的軍校包攬前三,這樣的事情造成的轟動恐怕劉翔加上史東鵬拿了大阪冠亞軍也無法拷貝。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網上流傳極廣的這位陸士第九期狀元+榜眼到底真假幾何吧,紅字為被質疑部分。
當時九期步兵科畢業生有日本人三百餘人,中國留學生四名,泰國等國留學生若干名

查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資料後,發現該校分新舊兩期,兩期以1889年為劃分新舊年代,按照該文製造者的思路以及畢業生年齡加上該校畢業期考,第九期畢業生資料如下:

明治30年(1897年)11月29日卒業、明治31年(1898年)6月27日任官、650名

而該文作者大概發明了時空穿梭機,蔣百里如果按照作者所寫,當真是1906年畢業的,那麼這個時間就有很大出入,而陸軍士官學校1906年根本沒有畢業生,這個情況比較特殊,但是該校校史就是這樣,原因在於,該校1905年一共畢業了兩批學生,分別與 1905年3月份畢業了363人,於1905年11月份畢業了920人。整個校史中只有1905年和1940年同年之中畢業了兩批學生。除了1906年之外,1880年和1884年也沒有畢業生。真正的第九期畢業生是在1897年畢業的而不是蔣方震1906年。

註:關於1905年畢業兩批學生的問題,我個人的猜測是因為日俄戰爭的爆發,因為日本陸軍曾經因為兵力不足而擴軍,而戰爭打了一年多,因為傷亡大,前線缺乏基層指揮官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本該06年畢業的日本士官生提前畢業開往前線也不足為怪。

分析後,不難看出作者提供的無論是蔣百里畢業班的年份1906年,還是畢業生數量300都是捏造出來的,更為荒唐的是,蔣百里偏偏被 « 安排 »在1906年這個沒有任何畢業生出校的年份。

再深追一步,查一下該校真正的第九期畢業生學員名單,清國留學生只有一個,他的名字叫王金鈺。而該校當屆第一名是個日本人,名字叫做中村定吉。另外,該校校史上任何一屆的畢業生無一例外都是日本人。

這裡要說明一下,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學生從當學員到在部隊任職,有兩個時間非常重要,一個是畢業時間,一個是任官時間,分析該作者撰文的時候,我曾經懷疑作者把1906年當成了蔣百里畢業的年份是弄混了這兩個時間,這樣的話他或許沒有憑空捏造的嫌疑,因為 1905年11月該校畢業的學生真正的任官日期是1906年6月,所以說分析到這個份上,蔣百里是1905年末畢業的也並非不可能。為了徹底搞清楚,我們再來看該校1905年的學員:

1,該校3月份畢業的363個學員中,有大腕東條英機,而畢業生第一名就更有意思,該狀元是篠塚義男,想必大家都看過亮劍,劇中李雲龍的死對頭山本一木所屬的第一軍軍長篠塚義男就是他,該人姓名職務部隊番號在劇中與真實狀況沒有出入,他與該校淵源頗深,後來出任該校36屆校長。

2, 該校11月份畢業的920個學員中,有後來日軍中極為出名的山下奉文,而該屆第一名畢業的是後來晉升到中將的安井滕志

退一萬步講,1905年這兩期並且頭名狀元基本與蔣百里先生沒什麼瓜葛。

這位第二名就是後來從雲南起兵反袁的風流將軍蔡鍔

笑話開始蔓延,似乎蔣百里拿了個頭籌總讓人感覺有些偶然性,於是又加了一個蔡鍔,第九期多了個中國人自然看上去更加NB,然而查一下蔡鍔的生平,他1904年已經從日本畢業回國,一直到辛亥革命,都沒有回過日本。而第九期學員畢業於1897年11月,你不笑壞肚子都不行,蔡鍔生於1882年12月,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校史上並沒有開設過少年班之類的東西,那麼蔡鍔又如何在15歲就從該校畢業?

下面來看一下該校招生關於年齡的制度:

X年
9月
地方幼年學校入校

X+3年
8月
地方幼年學校卒業  
9月
中央幼年學校入校

X+5年
5月
中央幼年學校卒業
6月
隊付
12月
士官學校入校 年齢月

A

B




年齢

13

4

中學入學

中學入學

4

13

14

9

地方幼年學校入校

17


8

地方幼年學校卒

17

9

中央幼年學校入校

中學卒業

3

18

陸士合格

8

18

隊付開始

12

18

19

中央幼年學校卒業

19
6

隊付開始

19

12

陸士入校

陸士入校

12

19

21


5

陸士卒業


陸士卒業

5

21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雖然培養的大部分都是戰犯,但是其教學嚴謹科學,並非人人都可以順利畢業,其軍事教育普及在各個方面,教授的課程繁多而且複雜,想要畢業,首先要通過的課程:

戦術學

戦史

軍制學

兵器學

射撃學

航空學

築城學

交通學

測図學

馬學

衛生學

教育學

軍隊教育

一般教育

外國語


當真是電風扇也能把牛吹上天,士官學校的錄取標準有三,一是16到19歲的中學生,二是現已不超過24 歲的軍官,三比較複雜,錄取對象是不需要參加入學測驗的陸軍幼年學校的畢業生,該生源在進入幼年學校之前已經滿13到14歲,在幼年學校學滿三年畢業後可進入士官學校,就是說入校生起碼要16歲,加上在士官學校的進修和必要的預科,怎麼看都不可能在15歲就拿到文憑。用現在的說法,你就是打死蔡鍔他也不可能15歲就通過這些課程然後跟第九期那些大腕師兄弟一起拿畢業證然後回國當海龜。



這一期裡面的日本畢業生還包括如下名字 -- 小磯國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


笑話繼續蔓延,該期即第九期畢業生中後來升為大將的的確不少,一共是六個人,分別是阿布信行,本庄繁,真琦甚三郎,林仙之,松井石根,荒木真夫,其中後來被死刑的松井石根是南京大屠殺的主要元兇之一,也算是臭名昭著了。我曾經原創過關於他的上海派遣軍中是否存在15師團的文章。


該作者手實在懶得不行,寫了四個名字就不想多動手了,其實就差兩個就把該期精英都列出來了,加了個省略號倒顯得十分聰明,你們就猜去吧,精英多的是呢,中國人出在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份……

結果弄巧成拙,該作者信誓旦旦說自己看過一本《陸軍士官學校関係者》,結果小磯國昭從該校第十二期一下子天才的跳級到第九期提前畢業了,為了搞清楚,我先是找日本朋友幫我查這本書,結果沒有找到,但是這位朋友倒是挺賣力氣,給我找到一個維基百科詞條: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http://ja.wikipedia.org/wiki/%E9%99%B8%E8%BB%8D%E5%A3%AB%E5%AE%98%E5%AD%A6%E6%A0%A1_%28%E6%97%A5%E6%9C%AC%29

該處明確給出了:


陸軍士官學校期別卒業者數及び輩出大將數



9期(明治30年(1897年)11月29日卒業、明治31年(1898年)6月27日任官、650名)

大將:阿部信行・真崎甚三郎・本庄繁・松井石根・荒木貞夫(陸相)・林仙之

中將:坂部十寸穂

清國留學生:王金鈺

12期(明治33年(1900年)11月21日卒業、明治34年(1901年)6月25日任官、655名)

元帥:杉山元(陸相)・畑俊六(陸相)

大將:小磯國昭

中將:二宮治重・香椎浩平・秦真次・柳川平助・郷田兼安・稲垣考照

少將:瀧原三郎・古賀徹治・二宮久二

大佐:梅沢銀造

中佐:外山栄

大尉:青柳勝敏

清國留學生:鄒作華

小磯國昭和松井等人不同期,蔡鍔和蔣百里也不可能,而這本《陸軍士官學校関係者》,我最終也沒找到,鑑於該文到處都是轉載,無法找到原創產地,我也沒法詢問作者。

不過,能把小磯國昭畢業年份都搞錯,並且把他和他的幾位校友+前輩歸於同一屆畢業班,作者列出的這本書要麼作者沒有看過隨便拿出書名唬人架秧子,要麼看過之後他本人撰文出錯,要麼該書不存在,除此之外我找不出其他可能。這種文章的思路無非就是嫌自己擬定一個觀點,然後根據這個觀點去找證據,找不到證據就開始瞎扯。


最後,聲明一下,蔣百里到底是否出自陸軍士官學校,如果是,出在哪一屆?這一點我沒有確鑿的資料,根據可查的東西,目前都沒有顯示其曾經拿過該校第一名,更無法證實天皇曾經御賜軍刀,張孝淮的資料也是民國部分比較多,留學部分較少。從建校開始到錄取清國留學生制度在明治44年取消之前,中國人在該校留學人數多達每年257名,少至25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吐蕃雜談
2008: 《崇禎死彎》 (ZT)
2007: 平型關大捷戰果到底是多少?
2007: zt:西方老左派的天真:竟認為文革是浪
2006: 柞里子:《國際漢學界的水有多深?》
2006: 我知道的朝鮮回來的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