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林為接班人、又為何逼死林彪?給你轉點資料學習學習。
毛澤東並沒有真想把權交給林彪,選擇林作為接班人,不過是為了鬥倒劉少奇的權宜之計。九大後,林彪在政治上羽翼豐滿,尾大不掉,成為毛的一塊心病。毛遂開 始用心機解決這個問題,轉而利用林彪與江青之間的矛盾,刻意扶植張春橋,造成與林彪爭鋒的態勢,以削弱林彪的權勢。 九大後,毛澤東本來想一心一意營造"天下大治"的局面,結果卻囤自己的後院起火,不得不拿出相當精力來調解林彪和江青之間的矛盾。平心而論,毛在最初處理 這個問題時,還是能夠一碗水端平,並沒有過份偏袒江青。相反,對她不顧大局接連惹是生非,感到很惱火,曾幾次出面批評干預。比如,九大後,江青為了報一箭 之仇,公開提出要批判林彪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的講話。原來林彪在那次講話中為了吹捧文革,講出"新意",把它與歷史上的三次所謂"文化革命"--希臘羅馬 的古典文化、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作了比較,認為文革的歷史意義要遠遠超過這三次。結果,還是被江青抓住把柄,從中挑出很多毛病。她和姚 文元合編了一組題為《周揚鼓吹資產階級文藝復興的一些言論》的材料,採用指桑罵槐的手法,逐段批註,上綱上線,影射林彪講話。 隨後,江青把這件東西在政治局內部傳聞,要求討論通過後印發全黨。為了尋求支持,她還逐個找政治局委員談話,進行動員,毫不隱諱地聲稱:我這個東西就是要 批判林彪的講話!而且還把這個材料直接送給林彪,逼他表態,弄得林彪既惱火又無奈,只好東躲西藏,避免和她見面。最後,還是毛澤東獲知此事後,感到江青鬧 得實在太不像話,出面進行干預,把這個東西壓了下來,給林彪解了圍。 不過,毛澤東的態度很快就起了變化。毛生性猜忌多疑,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從來就沒有真正相信過任何一個人。即使是對自己的"親密戰友"林彪,也始終存有戒 心。像前述江青一干人在九大上的選票被壓低一事,毛就懷疑是林彪從中做了手腳。因此,當周恩來向他報告康生幫助江青查選票時,毛並沒有表態,批評這種違反 黨紀的作法。實際上,毛本人在九大時也對林彪留了一手。他一方面同意把林彪的接班人地位破天荒地寫入黨章,另一方面又設法在權力布局中平衡林彪的勢力,不 動聲色地做了這樣幾件事: 一是借周恩來牽制林彪。在最初的黨內人事安排中,除了林彪之外,毛澤東還曾提名周做另一名黨的副主席,只是後來被周本人堅決反對掉了。二是有意打破由林彪 指揮過的一方面車在軍中一統天下的局面,安排原屬四方面軍的兩位大軍區司令員許世友、陳錫聯進入政治局,並親自指定四方面軍出身的李德生作為軍委辦事組成 員前兼總政治部主任。三是堅決頂住黨內文革派的鼓譟,始終不同意將鄧小平開除出黨,把鄧作為他手中保留的一張牌。後來的事實講明,毛的這幾手的確老謀深 算,對以後政局的演變早已未雨綢繆,棋先一着了。 九大後,林彪在政治上的羽翼日益豐滿,己成尾大不掉之勢。這種狀況越來越成為毛澤東的一塊心病。毛、林關係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更讓毛不放心的是,林彪在 政治上的真實想法和他並不一樣,這一點從陳伯達為他起草的九大政治報告中看得很清楚。為此毛戒心大起,本來,毛並沒有真正準備把權力交給林彪。他之所以在 文革之初選擇林彪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不過是為了鬥倒劉少奇而採取的權宜之計,結果卻發現扶植上來一個更加難以對付的對手。林彪雖然貌似恭順,骨子裡卻居心 叵測。這讓毛大傷腦筋,後悔不已。 而且更讓毛澤東不安的是,林彪利用自己接班人的地位,在黨內軍中拉幫結派,積極擴充勢力,非但基本上掌握了軍隊的局面,軍委辦爭組幾乎是他清一色的人馬。 而且由於當時各省、市和中央各部委的第一把手多半是奉命支左的軍隊幹部而在政治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儼然成為左右政局的一人勢力。其中武有"四大金剛": 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文有黨內大秀才陳伯達,而林彪的妻子葉群則從中穿針引線。他們在政治局內抱成一團,攻守同盟,唯林彪的馬首是瞻,比當年 劉少奇的"獨立王國"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毛的眼中,林彪的權勢已經膨脹到了大有把他架空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心態再次攫住了 毛澤東,於是開始用心機解決這個問題。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精於權謀的毛澤東轉而利用林彪與江青之間的矛盾,有意識地扶江抑林,以便在政治上削弱林彪膨脹的勢力。鑑於林彪是靠鼓吹個人崇拜起家 的,從中撈到不少政治資本,毛便開始有意識地在這個問題上降溫。九大前就曾多次在文件上刪掉發明權屬於林彪的"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吹捧自己的三個 副詞。九大後,毛澤東又交待周恩來把人民大會堂所掛的語錄牌統統摘下來。當周照辦以後,毛還故意當着林彪的面說:這些王八蛋的東西沒有了。林彪當然清楚毛 這番話的矛頭所指,但對毛這種過河拆橋而且還惡語傷人的作法,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表面上雖然沒有表示什麼,私下裡卻並不買賬,吩咐屬於軍隊系統的京西賓館 頂住,照掛不誤,有意唱對台戲。 毛澤東在個人崇拜的問題上降溫的同時,還刻意扶植能夠真正體會他思想的張春橋,造成在政治上與林彪爭鋒的態勢。九大後,毛曾帶着張春橋到蘇州去看望林彪,以談如何防上出修正主義為名,試探他的態度,同時不動聲色地挑動林彪對張春橋的忌心。 據知情人說,毛澤東在談話中先是說總理年齡大了,問他對周恩來的接班人有什麼考慮,然後話鋒一轉,問林彪:我年紀大了,你身體也不好,你以後準備把班交給 誰?見林彪不吭聲,毛又追問:你看小張(指張春橋)怎麼樣?弄得林彪一時下知如何回答才好。後來林彪還是借答談怎樣才能防止出修正主義的問題時,才轉彎抹 角地表示:還是要靠黃、吳,李、邱這些從小就跟着主席幹革命的人,要防止小資產階級掌權。 應該說,毛、林之間這一席不投機的談話,是解讀廬山會議日後這段撲朔迷離歷史的一把鑰匙。不管毛澤東的主觀意圖如何,卻在客觀上挑起了林、江兩個集團之間 圍繞接班人問題而展開的激烈爭鬥。正是在這次談話後,毛、林之間的心結日深,林彪已經明顯感到毛有改變接班人的考慮,預感到自己的前途兇險。為此,林彪很 為自己的處境擔心。他和葉群倆人在蘇州時,曾為此關起門來相對落淚。 當然,林彪並不甘心聽任毛澤東的擺布,為了捍衛他的接班人地位而在政治上層開了保衛戰。後來廬山會議上鬧出的那場軒然大波便是由此而起。換句話說,並不是 林彪迫不及待地"搶班奪權",而是他實出無奈,擔心毛澤東出爾反爾,用張春橋取而代之,自己最終落得和劉少奇一樣的下場,為此不得不以攻為守,在政治上集 中打擊張春橋,以求自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