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真版原本老子五千言
送交者: histor 2015年10月11日16:04:5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真版原本老子五千言

老子五千言(實際上5400多字)即《道德經》,人們對照了馬王堆漢墓中的《道德經》與三國後期王弼所注的通行本《道德經》,發現真正的原版《道德經》被漢朝人篡改得面目全非,使得將《道德經》奉為萬經之王的二千年來多少世代的所謂的清流雅士道家道士,完全是被騙得天昏暗而不自知。人們不得不評論,漢朝初期的儒家掌門人物,那些大儒巨儒們,如同他們的祖師孔子那樣,不動聲色地大規模刪書改書,只為一己之私,而遺禍萬世人類。

通過比較,人們發現,真正的《道德經》,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應該稱之為《德道經》,真正的《德道經》,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而不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認為第一要點,是需要強調的是:上德不德(上德之人不肯以德自居),是以有德(因此有德);下德不失德(下德之人以德自居),是以無德(因此無德)。 當某人是以德,以所謂至德而自居的時候,其實是無德。而不肯以德自居的人,自然率性,伸張天性,才是真正的有德。老子認為這樣的實踐行為與心態,才是最重要的,老子並不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類的理論辯解,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老子與孔子倒是觀點一致,老子認為:以德自居,是以無德。孔子認為:鄉愿,德之賊也。所謂鄉愿,其實就是那些以德自居的滿口正能量的人,只是無德的德之賊。而老子與孔子的不同之處是,孔子尚禮,而老子認為,禮為道之賊,老子主張率性天真,而不是戴上假面具的禮。

不過,孔子雖然尚禮,但是也主張以直報怨,反對以德報怨,認為,如果以德報怨,那麼何以報德?!在這一點上,孔子與老子也是一致的,都主張率性天直,直來直去,不加掩飾。如同上文所言:感恩與復仇,都同樣的偉大,率性天真,即是道,即是德,而那些認為應該以德報怨的以德自居者,其實是德之賊,道之賊。

原版《道德經》說:守情,歸根曰情,情是謂復命。而被儒士篡改後,變為:守靜,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有人認為,這是兩千多年來第一次把《道德經》的最大秘密公布於世,道教界公開的這兩千多年來的所謂修煉,其實是普遍的誤入歧途,無量眾生都被一本假的《道德經》騙了,真正的奇門大道修煉,最重要最離不開的就是一個情字。而兩千多年來道教界,卻一直在強調一個“靜”字,強調靜修,反對情修。沒有了情,談何修煉?神仙不是沒有情,沒有情就不能成仙,連人都不是,更不是仙人。情是宇宙根,本命根。

實際上,所謂的情,無非是感覺,人是通過感覺來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如果放棄感覺,不深入於感覺,自然就放棄對世界對自己的真相的了知,如此何談真修。禪宗六祖慧能也說: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這是六祖破斥臥輪禪師的‘滅念頭’來見性的邪說。臥輪禪師說:‘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聽了痛加破斥:‘此偈未明心地!若依此修行,是加系縛!’然後六祖說了上述偈子。人不僅是通過感覺來了解世界了解自我,更是通過感覺來糾正世界糾正自我,所以特別需要尊重感覺,尊重智慧,尊重真實的需要,所謂的守情。

可見慧能與老子是相通的,而篡改《道德經》的那些人,害慘了千百年奉偽《道德經》為萬經之王而加以靜修的人們,浪費了他們的生命,浪費了無數的生命。

同樣是,原版《道德經》說的是“致虛極守情篤”,被篡改為“致虛極守靜篤”。有人認為,真正的大道修煉,是在活潑快樂的情中,守情,情曰復命。長生之道在於情。道教大師張三丰同樣說:“靜坐孤修氣轉枯”,同樣反對靜修。但是張三丰不敢公開站出來反對偽《道德經》,因為他手裡沒有真版《道德經》,無法抗擊那些“只唯書 只唯上”的以書以上而成為既得利益的團體,更無法抗擊那些靠着人們的壓抑真性情來“靜”修才可以很容易地維持統治的統治階層。

老子原文有:使乎知不敢,弗為而己。則無不治矣。被篡改後:為無為,則無不治。從此普天之下的真的有很多的人,真的以為萬經之王的經書講的“無為無不治”是得了真傳,這種完全違反常識的東西,被人相信為玄而又玄的真理,並且還加以實施,可笑可怕之極。反過來,統治者則是希望被統治者的無為,這樣統治起來就方便多了,而統治者則完全不管這一套,要收稅的照樣一律收稅,而且是強行收稅,不可能無為。

老子原文有: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夫唯不靜,故無尤。被篡改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尤。把“不靜,故無尤”篡為“不爭,故無尤”。這同樣正中了統治階級的下懷,統治階級太希望被統治者“不爭”了,能有萬經之王來教導被統治者不爭,這簡直是太有計謀了。讓這樣的經文來使天下人受教育,經這樣的經文,來使天下人成為受教育的人,成為有文化的人,這太是妙計妙施了。

《老子》原文“功述身芮”,指的是致力於公眾事業,有立功表現,立下功勞,但要注意自身的弱點,守護自身的弱點,不能因功而放縱了自己的弱點,並且認為這是“天之道”。而後來的《道德經》把它改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統治者希望被統治者立功之後成果歸他,出力吃虧的及時身退於赤貧,相信這種聖賢教育的人,對於統治者來說,自然是越多越好。

老子原文: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被篡改成: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本來,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這是常識,怎麼能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呢?後者完全是刻舟求劍的做法,只信古人,只信古書,只會喪失御今之能,不能成為世界的主人,只能淪為世界的奴隸。

老子原文:請靚可以為天下正。被篡改後:清靜為天下正。同樣是大相徑庭。

可見,老子真經五千言,主張的是守情,是情修,是不靜,不主張守靜,不主張靜修,不主張不爭,不主張無為,而是主張“執今之道”的有為,同樣不主張功成身退,而是主張功成身芮(功成而保護自己的弱點,保護自己的柔弱之處)

守情,指的是不要放縱與發泄自己的情感,而是要重視與尊重自己的感覺與智慧,重視與尊重自己的精神感知與精神生活,對於自己的感知與情懷,不是壓抑,枯靜如同強制的和平與偽裝的和氣一樣,是一種對精神的壓抑與壓迫,這是不值得提倡的。守情指的是對情感情緒情懷加以重視與解決,加以疏導與引導,這不僅僅是指對於饑渴寒暑以及人之三急所持正確而適當的重視態度與切實舉措,也是針對人的高級精神活動的重視與尊重以及切實的行動。守情決非排斥禪定,當人感覺到進入禪定與寧靜之中是非常暢快的時候,自然就尊重與重視這種感覺,自然地深深進入禪定與寧靜之中,享受這種禪定與寧靜的暢快,並在其中細細的體察身心由此而發生的微妙的美好的變化。這是守情的真實而根本內涵。以此守情,而後可以復命,也正因為如此。

世人所說的湘女多情,指的是湘女重視並照顧到而且展現出自己各種各樣的情懷,包括對父母對子女對親屬對夫妻的各種真實存在的事物的各個情感,一個也不偏廢,一個也不絕情,如此才成就了多情,而並非指的是縱情與縱慾,這正是守情的真實含義,這正是復命所必經的大道。

通過馬王堆漢墓中書寫於古帛上的《道德經》與通行版《道德經》的比較,人們發現,真版的《道德經》不僅篡改的地方很多,而且篡改的地方也非常關鍵,關鍵的字眼被篡改,意義則截然相反,不僅僅是篡改,人們通過比較後發現,還有直接刪除的詞句,同樣也是在非常關鍵的地方。

既然真版的《道德經》(實際上是稱為《德道經》,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己真相大白於天下,天下人當然應該以哲人老子的真義本意來行事修為,儘管很多集團或因統治的需要(比如上層建築中的人物),或因面子的需要(比如道教協會中的人物),而對真版《德道經》視而不見,裝傻賣傻,以不加評論之冷處理為計而企圖矇混過關,人們對這種行徑與態度,只是加以嗤之以鼻而己。

與道有緣的至德吳氏宗親,當然奉真版《德道經》為要,了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至德者,不以德為居,遠離“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的狀態。而是守情復命,真正地動用感覺感知與知覺智慧(守情),深入細緻真切地了解與改造與積極適應這個世界與自我,從而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復命)。而不是偽《道德經》中所謂的“守靜復命”,對外界對事物不聞不問不理不睬不作不為,自以為這是遵循聖人的教導,而不知這正中了歷史上自古以來的奸人的詭計。

對照現實中的情況,人產即不能成為德之賊(鄉愿 以德自居),也不能成為道之賊(以虛禮為崇高),不僅不能以德報怨,更要積極率性行真、以直報怨,以合天之道也。比如,黑惡勢力以各種的名義大行欺騙欺瞞之事,不僅財務黑暗,以圖在黑暗中損公肥私,而且專門挑選喜好黑暗之輩來進入黑箱之中,大搞暗箱操作,不僅見不得陽光,還要猛烈攻擊呼喚陽光的人們。對此,人們理應奉行真正的哲人真傳,以直報怨,排斥黑暗,而不是偽經中所宣揚的“以靜為修,以和為貴”的詭計謬論。

人們理應奉行真正的哲人真傳,守情復命,率性自然,對於黑暗的組織以及親近於黑暗組織的某些人,自然是加以切實而鮮明的排斥,而不是盲目地僵死地枯燥地高唱什麼“正能量”之類的以德自居的無德之舉,無條件無原則地違心的反自然天性地大舉大行所謂“靜修以和”,而成為德之賊、道之賊,成為聖人真人所深惡痛絕的那一類下德之人。實際之中,那些主張各種中和之流,經過揭露,人們而後知曉他們中的哪一個不是偽君子?

人們理應奉守聖人哲人的真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愛憎分明,才可以守情而復命。而不是以偽裝的靜與和而違心地損害真情真心真意。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有人把朝鮮當禮物送給韓國
2014: 習大大把馬雲藏起來了?
2013: 張國燾反共以後
2013: 朝鮮政權是否可能突然垮台?
2012: 提到“改革”老百姓就膽戰心驚
2012: 從江青同志湊不夠膠捲錢談起
2011: suibian2009: 辛亥革命是倒退
2011: 雙十節在北京被記者猛拍照的焦點人物江
2010: 連環畫:《江澤民其人》第七卷 荒淫無
2010: 清末最後十年的改革為什麼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