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資中筠:重思大國崛起!經典光芒先見之明
送交者: 賈舟子 2018年07月08日19:14:4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資中筠:中美貿易大戰在即,重思大國崛起!經典光芒先見之明


編/神州日知 祗舍

編者

資中筠[yún],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美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原所長、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友人研究會常務理事,太平洋學會常務理事。

專業方向為國際政治、美國研究。

專業之外旁涉中西歷史文化,關注中國現代化問題,撰有大量隨筆、雜文,並翻譯英法文學著作多種。

她多次出訪並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主持過若干大中型國際研討會,在組織中國的美國學和中美關係史的研究以及參加和促進中美學術交流方面辛勤工作20多年,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縱觀世界歷史,每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都會努力實現崛起。

但是,不是每一個大國都能順利走上全球巔峰。

近現代歷史上,成功者如英美,失敗者如德日。

眼下世界,中美貿易大戰即將開戰,這場決定世運國運的大國博弈中,中國無疑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我們只有冷靜客觀分析歷史上各個國家的興亡之路,並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取長補短。

新的內外環境下,國家也應重新審視當下位置和未來道路,我們每一個個體,也應當經營好自己,保持學習,不斷進步,成為更好的人,創造出最大社會價值!

經典,經歷的時間越久,越發綻放其光芒。

資先生該文,雖是舊文,但在如今中美貿易大戰開戰之際,仍不失其光芒和先見之明,值得好好閱讀!特分享。   

   

正文

                                                                        

中央電視台二套經濟頻道連續放映十二集系列片,題為“大國崛起”(以下簡稱“記錄片”),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因而,一再重播,可謂“熱播”。

兩年前,幾位主創人員向陳樂民和我就這一創意徵求意見。

坦率地說,我們在對他們的雄心壯志表示欽佩的同時,不無保留和擔心。

首先對“崛起”一詞有異議,更主要是擔心是否會重複“船堅炮利”、“開疆拓土”的傳統詮釋思路,或者單純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從而對當前把“崛起”掛在嘴邊的國人產生誤導。

如今這部片子終於問世,值得欣喜的是,總體而言,歷史的主線在其中得到了相對客觀的、綜合的表述,脈絡清晰,對“軟實力”的重要性也給予了一定的關照,在我國媒體目前的處境下,已屬難能可貴。

有許多珍貴的鏡頭,精彩的表述,無法一一列舉。

遺憾和缺陷當然是有的,估計大半不是由於創作者的不知和不能,而是形格勢禁,只能有所不為。

大國興衰是一個說不完的題目。

本文不是對這部記錄片的評論,而是藉此由頭抒發一些感想。

人類從蠻荒進入文明有文字記載的不過幾千年,而進入“現代化”的歷程就是這些大國相繼興起的五百年。

這幾個國家各領風騷或長或短,其所以有資格作為“大國”在歷史上有一席之地,不在於其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事實上所謂“大國”,不少是小國),而在其有所創新,成就大事業,對推動世界文明進步做出貢獻,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相輔相成。

每個國家興起的過程各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共性,要之,都不是事先設計好,而是順應發展需要自然形成的。

文明史角度


以荷蘭為例:

荷蘭應算蕞爾小國,而且地勢低於海拔,得天並不算厚,其有利條件就是有海港,可以,也只能以貿易求生存。

它的始發優勢在於自由、平等、開放,特別是務實精神,最少虛榮的包袱。

它是當時歐洲思想最自由,對各種宗教信仰最寬容的國家,因而吸引了各方人才。

它從實際出發,順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在不經意中,商業文化高度發達,有諸多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創新。

例如,別出心裁地發起全民集資辦企業,是為股份制之濫觴;

為代替分紅髮行證券,出現證券交易所,早於紐約一百年;

又因勢利導建立信貸業,為銀行的雛形,早於英國一百年;

它先有村民和社區自治,後有統一的王國,因而,有最成熟的市民社會,最少森嚴的等級。

證據之一是,作為其藝術特長的油畫,不畫神、不畫王公貴族,而多畫平民百姓日常生活。

這一點,即使在文藝復興後的歐洲也屬少見。

我們看到那時的歐洲油畫多半是擬人化的神,或是宮廷貴族肖像,而荷蘭畫以自然風景見長,人物則健壯的農人、農婦、胖乎乎的廚娘都是主角。

當然,作為航海國家,造船業也有獨到之處,其獨特的造型也是從實際需要出發——為了多裝快跑。

總之,荷蘭之強盛似乎是無心插柳,水到渠成。

並非是先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做出英明的規劃和決策,然後,成其霸業。

英國的歷史就更加豐富。

人皆知其曾為“日不落帝國”,實際上這一顛峰期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而奠定現代英國的基礎的《大憲章》,遠在13世紀就已制定,貫穿其中的原則精神引領英國八百年,直到今天。

毋庸贅言,它同時也是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

那位跨越16-17世紀,領導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而奠定英帝國霸業基礎的伊麗莎白一世,正是由於恪守《大憲章》“王在議會中”,“王在法下”的原則,沒有濫用自己權力和威望,使英國得以在穩定、寬鬆的環境中繁榮昌盛。

再傳至查理一世,也正是由於反其道而行,企圖越過憲章,擴大君權,實行專制,結果招來動盪和革命,把自己送上斷頭台。

革命領袖克倫威爾以暴易暴,掌權後更加獨裁,結果也被推翻。

直到“光榮革命”之後,英國又回到《大憲章》的軌道,確立了幾百年國內的長治久安。

這段歷史說明,君權民授和法治精神已深入英國人心,形式上有一個國王,實質上決不能容忍任何專制。

於是,在這片國土上適時地產生了培根、洛克、牛頓、瓦特、亞當·斯密、凱恩斯……一連串光照世界文明史,推動歷史前進的人物和創新。

日不落帝國


17世紀以來,法國和德國思想家輩出,宗教革命、啟蒙、理性、邏輯學、辯證法,法國大革命,響徹世界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人權宣言”……

這些耀眼的珍珠綴成的鏈條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閃光。

作為國家的盛衰,法國和德國各有其曲折道路。

路易十四的法國與伊麗莎白一世的英國差不多同時臻於鼎盛,但是,絕對的君主專制,沒有留下一種類似《大憲章》那樣限制君權的機制,還需要一場大規模的暴力革命,幾經反覆,才確立了法蘭西共和制度,以《拿破崙法典》為保證。

不過,法國在文化藝術方面的輝煌成就從路易十四時期就已達到高峰。

法語在歷史上的持久影響力無與倫比,幾百年中,整個歐洲包括俄羅斯都以法語流利為文化修養的標誌,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法語一直是國際活動主要語言,以後,才逐漸為英語(美語)所代替。

記錄片最後一集,給巴黎“先賢祠”以特寫鏡頭,是畫龍點睛之筆。

先賢祠的正門上銘刻着:“獻給偉人,祖國感謝他們。”

這裡安葬了72位法國歷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餘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形象地表現了法國以文化傲世的特點。


對於德國作為後來者,記錄片點出它的教育興國,是抓住了核心。

德國的高等教育有諸多創新,曾為世界的榜樣,對美國20世紀初的教育改革都有影響。

而其基礎教育的質量和普及程度,造就了素質極高的國民。

除了眾所周知的知識精英在哲學思想、文學音樂方面的貢獻外,普通公民的敬業自律、勞動者的技術和一絲不苟的作風,也為世界之首,因此,“德國製造”本身曾一度成為工業品的世界品牌。

事實上,歐洲文明國家不論大小,都有尊重思想文化的特點,代表國家驕傲的多是文化人,而不是王公大臣:西班牙的塞萬提斯、丹麥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格里格……更不用說意大利、奧地利的人文薈萃了。

記錄片最後一集有一段旁白可圈可點:

“一個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會誕生偉大的思想。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國家,才能擁有不斷前行的力量。自由、平等、博愛,這是人類社會的美好理想。也許這是永遠無法完全實現的願望,但是,人們可以在無盡的歲月中無限地接近它。英國首相丘吉爾有這樣一句名言: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肯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近代歐洲,發軔於13世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以但丁的《神曲》為標誌,之後一段時期,群星燦爛。

這套記錄片,沒有給意大利一席之地是不小的缺失。

從文明史的角度,如果有一集把歐洲作為整體,而不是國別來敘述,應該從意大利開始,可能彌此不足。


社會福利的創新


這一歷史時期“現代化”的進程,實際也是資本主義制度興起和成熟的過程。

《共產黨宣言》中對資產階級興起中的革命作用和資本的威力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資本主義以空前的效率促進科技進步,創建豐裕社會,同時,必然造成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

《宣言》指出,這種社會矛盾終將導致無產階級革命。

而且,馬克思還曾預言這一革命將在英國發生。

但是,歷史沒有實現這一預言。

究其原因,主要在於這些歐美國家都及時進行了改良,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現在的新名詞叫“社會創新”。

英國是社會創新的先驅,早在伊麗莎白女王治下,1601年頒布了統稱《伊麗莎白法規》的濟貧法,是為政府用法律調劑貧富之始(事實上英國第一部濟貧法出台是在1388年,不過範圍甚小,此處暫不論)。

到工業革命之後,兩級分化進一步加劇,特別表現在城市條件惡化,英國最嚴重,同時又是城市改革的先驅。

1845年,恩格斯發表的名著《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揭示倫敦工人的惡劣生活條件,到1892年恩格斯為此書德文第二版所寫的“序言”中就承認:

從那時以來,城市觸目驚心的惡劣條件已得到改善,原著中所描寫的情況很多方面都已成為過去。

這一變化發生的半個世紀正是英國處於“日不落帝國”的全盛時期。

在恩格斯的名著首發近百年後,就在反法西斯戰爭最艱苦的1942-43年間,英國又出現了全面社會保障的“貝弗利奇計劃”。

這一計劃,尚未經國會通過就在國內發行50萬份,大受歡迎,宣傳部門印成小冊子發給前線士兵,以鼓舞士氣,讓他們知道是在為怎樣的生活而戰。

戰爭結束後,各政黨都以這一計劃為為競選的號召。

1945年,工黨當選執政,第一批措施就是根據這一計劃,通過一系列有關法律,付諸實施,延續至今。

也就是說,英國不論在帝國盛時,還是在危急存亡之秋,改善本國人民生活條件的努力一直延續不斷。

其他國家或先或後都建立了緩和矛盾、照顧弱勢群體的各種制度,並根據各國國情百花齊放,逐步完善。

事實上,人民福利也是各大國互相競爭的一個領域。

俾士麥時期的德國,以國家為主導的各項社會保險和福利政策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

法國強調民間互濟,政府為輔。

英國在半個世紀中在改善福利過程中,一直以德國為競爭對象。

美國發現自己在“人道主義”方面落後於歐洲,以德、英為榜樣急起直追,到羅斯福“新政”時確立了美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才停止向歐洲學習。

如果從中找出共性來,那就是,“大國”之為“大國”,其國民的基本權利和生存條件也須得到保障,並一般優於同時期的他國。

當然,這種社會創新並非都出自統治集團的自覺,勞動者有組織的鬥爭、大眾媒體的批判和監督、各種改良和革命理論——費邊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形成推動改革的綜合力量。

思想界的百花齊放從人文、哲學走向更實際的社會科學也是時代的需要。

沒有這方面的改革,沒有全民的最低福利保障,作為現代化的“大國”是難以為繼的。

至於高水平的福利又帶來新問題,也難以為繼,這是另一課題,不在本文探討之列。


何必諱言民主自由?


見到本片的主創人員在接受媒體採訪中。竭力表白主要不是民主的問題。

《南方周末》的採訪稿特意把“主要不是民主”作為小標題。

這令我有點滑稽感。

民主何罪,民主何害?

為什麼要這樣此地無銀三百兩?

這些國家強盛之路難道與民主無關,還是專制獨裁的產物?

誠然,民主決非充足條件,不是靈丹妙藥,但是,從英國《大憲章》到光榮革命到美國制憲會議到法國大革命,難道不是確立民主的過程?

歐洲從中世紀走向現代,是從神權走向人權,從專制走向民主(君主立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從等級特權走向平等法治的歷史。

這一切不僅是少數精英的覺悟,而且,成為全體公民的共識,也就是全民從蒙昧走向啟蒙的過程。

這是一段漸進的、漫長的歷史,同時,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寶貴貢獻。

各國的發展道路千差萬別,民族特色十分鮮明,但又有其不可逾越的普遍規律,以及作為現代人的普適價值。

當然,不是只要有了議會民主和選舉制度就萬事大吉。

德國希特勒被選上台,常被那些貶抑民主選舉制者作為反面例證。

誠然,希特勒是通過選舉執政的,但是,一旦上台,他和他的納粹黨就把法治民主撇在一邊,奉行極端的集權獨裁,以殘酷手段壓制各種理性的呼聲,煽動極端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之作為災難的象徵,難道不是對內殘酷的集權專制?

德意志民族的悲劇,總不能算在民主頭上吧?

本片中有一個鏡頭重複兩次,即著名的西德總理勃蘭特在奧斯威辛猶太人墓前歷史性的一跪,旁白是:“勃蘭特總理跪下去,德意志民族站起來”。

一個能夠這樣徹底反省的民族,正說明它還有從宗教革命以來與歐洲文明發展軌跡相吻合的傳統,表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信,因而,也是有前途的。

勃蘭特之跪


再以俄羅斯彼得一世為例,這是在俄羅斯歷史上彪炳千秋的大帝。

他目光如炬,為了俄羅斯的現代化,義無反顧地向西歐學習,不惜微服遊學,親自以學徒身份從工匠做起,這樣的胸襟和虛懷可謂亙古一人,對俄羅斯的強盛功不可沒。

但是,他唯獨沒有學來的是憲政、法治和民主的精髓。

他求勝心切,企圖藉助絕對君權,用專制高壓手段,以一己之力把俄羅斯強行推入現代社會,既不設法從其他王公大臣中取得部分支持,也沒有觸動以農奴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他的先進思想並沒有成為俄國人的共識。

表面上似乎效率很高,結果欲速則不達,連自己的兒子都未能說服。

在其身後,許多措施人亡政息,俄羅斯又走了一大段彎路。

從沙俄到蘇聯到現在的俄羅斯,版圖幾經變化,仍不失為橫跨歐亞大陸的真正“大國”。

但是,其現代化的道路崎嶇多難,少漸變而多突變。

彼得大帝未能着手改變的專制基因,成為俄國前進道路上沉重的包袱,歷經多次歷史變革,乃至天翻地覆的暴力革命,仍難觸動。

彼得一世


竊以為,記錄片以荷蘭和英國三集最為精彩,其他各集也各有所長。

相對而言,俄羅斯下集有關蘇聯部分有諸多敗筆,甚至具有誤導性。

首先,把美國羅斯福“新政”與蘇聯計劃經濟相提並論,大謬而不然,二者本質上不同,這裡不再贅言。

片中提到20世紀20-30年代的資本主義大危機,使人們嚮往蘇聯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在一個極短時期內確有此現象。

但是,緊接着就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使以自由平等為理想的進步人士希望幻滅。

對此,我國通常的稱謂是“肅反擴大化”,那是委婉語。

實際上決不是“擴大”問題,而是方向問題、制度的本質問題。

所“肅”者極少是真“反革命”,而是革命元老、知識精英、民族精華,而且,此後高壓和清洗成為經常性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地摧殘民族元氣。

誠然,最後戰勝了法西斯侵略,是蘇聯人民的光榮業績,這是以千百萬紅軍的英勇犧牲和百姓的苦難為代價的。

如果當初蘇共大批精英以及包括圖哈切夫元帥在內的大批優秀將領都未遭清洗,如果至少領導層還有正常議事的民主生活,蘇聯人民是否一定會遭此浩劫,反侵略戰爭開始時是否會那麼被動,犧牲必須那麼慘重嗎?

這段極具警世意義的歷史,在記錄片中完全不見。

除了這一重要的缺失外,還給人印象,似乎嚴密的計劃經濟、以殘酷手段鎮壓和剝奪農民、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發展重工業,都是不得已的,要大炮只能不要黃油,甚至這些,都是後來戰勝法西斯侵略的條件。

當然,“誤導”決不會是編者的主觀意圖,只是重點的取捨,客觀上就會造成某種印象。

我不知道,是否點出了斯大林的“大清洗”,片子就會遭到“槍斃”。

作為旁觀者,不體會其中甘苦,可能落“站着說話不腰疼”之譏。

其實,我能夠理解主創者的苦衷,從一開始就兢兢然、惴惴然,唯恐通不過審查,一再“自律”。

例如,關於英國的兩集中,有關洛克的內容、美國獨立的口號“沒有代表就不納稅”、美國《憲法》最重要的十項權利法案的產生過程……諸如此類精彩片斷都割愛了。

為了爭取播出,其情可憫,其境可嘆,不應加以苛求。、

“興”與“衰”的標準


這些大國都有殖民擴張的歷史,以種種巧取豪奪占有他國財富充實自己的國庫。

它們在國際上奉行強權政治,它們善待本國人,卻虐待他國人,其依據是“種族優劣論”。

所以,一方面在國內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大旗,一方面可以心安理得地剝奪他國人的權利。

不僅統治者如此,許多真誠信奉人道主義的進步人士也認為“劣等民族(或種族)”不配享受“文明”國人所享受的權利。

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政策,種族主義達到登峰造極,卻也因此隨着納粹主義的滅亡而臭名昭著。

二戰結束後,種族平等、民族平等的觀念確立為國際準則,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的潮流勢不可擋,到20世紀60年代殖民地紛紛獨立。

從此,不論個人潛意識還有多少殘餘,公開宣揚種族主義在文明世界已無法立足。

今日的世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但是,在新的平台上以另一種遊戲規則進行。

大國消長如月之盈虧,是人間正道。

從這些大國的歷史來看,以竭盡本國人力、物力,剝奪本國人民基本權利為代價,窮兵黷武進行侵略擴張,儘管“船堅炮利”,只可得逞於一時,最終必一敗塗地;

而凡能繼續立足的,本國人在國內基本上得到善待是必要條件。

如荷蘭和英國,迫於歷史潮流,退出殖民地,版圖大大縮水,從“霸業”角度看是“衰落”,但降為“二等”國,退居本土,照樣繁榮發達,仍不失為樂土。

現在,歐洲國家創立了“歐盟”這樣一種國家關係的新形式,是否能夠成功,又成為一種推動歷史的制度創新,還言之過早,但至少是歷史發展到某種階段的新的嘗試。

美國現在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正自以為“替天行道”,牛氣沖天。

能否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收縮,退居正常國家,尚待今後美國人的智慧。

總之,從以人為本出發,以廣大人民的福祉為標尺,“大國”排行榜的名次,只能表現暫時的興衰。

例如,北歐諸小國,廉政、福利都居世界前茅,小小芬蘭教育高度發達,且國家全包,這不也是一種排行法?

是興奮劑還是清醒劑?


此片一出,在國內外都引起某種躁動,普遍認為,這是中國為自己“崛起”為下一個“大國”作準備。

《紐約時報》有一篇專稿,題為“靦腆的巨人不再故作謙虛”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章說,現在中國不再否認企圖很快成為這樣的“大國”了,要放棄鄧小平制定的“韜光養晦”的策略了——“韜光養晦”的英譯文再翻回中文就是“藏起野心,掩飾利爪”(!)。

通篇文章內容無甚新意,無非是列舉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一些舉措,暗示或明示“中國威脅論”。

外人願意如何評論,是他們的事;

國人的心態和反應,才是重要的。

我沒有做過調查,無法做出科學的評估。

只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隱約感到在某些人中有一股虛驕之氣,與國外不論出於何種動機的誇大偏頗之論相呼應,似乎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中心的大國已經在望。

在這種背景下,當前,這部片子可能起兩種作用:

一是作為興奮劑加強了這種躁動的心態;

一是作為清醒劑,啟發國人深思文明發展的規律,從而客觀地認識到我國前面道路崎嶇而修遠。

我希望是後者。

我更希望的是,本片的觀眾先不忙着聯繫自己。

多年前,在本人主持《美國研究》時就曾一再強調,以客觀、全面、深入弄清楚美國為宗旨,切莫輕言與中國“比較研究”,因為,這種比較只能是望文生義,牽強附會。

而且,一聯繫自己,就容易主觀,根據自己的需要對研究對象的國情進行取捨。

例如,前面提到有些關鍵內容因怕觸犯我國當前“敏感”話題而迴避。

其實,自己想不想要是一回事,不能因此不承認人家有此傳家寶。

且慢聯繫自己,不是永遠不要反思,而是避免急功近利。

中國人需要了解外國,特別是世界發展的歷史,過去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如此,這點再強調也不為過。

儘管有關世界歷史的書籍,包括國別史,林林總總,但是,耐心仔細閱讀者日少。

通用的教科書往往觀點陳舊,取材偏頗,而且,常有不少誤導,亟待改進。

這部記錄片,藉助大眾視覺傳媒來表現15世紀以來先後在世界上稱雄的九個國家興盛的歷史。

跨越五百年,覆蓋兩半球,可謂波瀾壯闊,的是壯舉,也是創舉。

本文前面雖有一些求全之責,總體上還是認為值得大力肯定。

它提供了新的視角,至少比傳統的教科書有許多突破,單是普及知識就起到書籍所不能起的作用。

如果進而啟發出一批歷史愛好者,以此為契機,就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作進一步學習探討,那就功勞更大。

再要強加於它過於沉重、似是而非的使命,就是多餘的了

資中筠 經典文摘2018 2018.07.07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紅朝演義二十:隔岸觀火毛澤東令民主黨
2017: ZT: 揭秘:誰給盧郁文寫了“匿名信”
2016: 樂山水:從感冒說到文化和文明
2016: 政改走西方路,殺無赦
2015: 習總日記:習總命令:癱瘓華爾街
2015: 蔣中正捍衛中華彪炳千秋(下)(組圖,
2014: 七七事變:中國掉進了“蘇聯陷阱”?
2014: 王曉漁:一部自省的民國憲政史
2013: 李登輝說釣魚島是日本的,是事實領土控
2013: 領土主權即實際統治權,李登輝說釣魚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