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不讓許世友衛戍京師
許世友是我軍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生性剛烈,為人忠勇,是天生的軍中悍將。按從軍歷史,許世友因出身紅四方面軍,且曾為張國燾、陳昌浩所器重,並不屬於毛澤東的嫡系。
但發生在1937年的延安“叛逃”事件卻使毛澤東和許世友一夜之間成為生死之交,毛澤東喜得一員忠勇猛將,許世友忠於找到一位曠世明主。
許世友對毛澤東的忠無人可比,可以說到了近似愚忠的地步。按一般人的想法,毛澤東入主北京後,京畿地區的衛戍任務應非許世友莫屬。但實際上,許世友連一天的京官都沒做過,其被任命為國防部副部長時,也一直兼着南京軍區司令員,就是在他後來任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時,他也很少住在北京。
這是因為:
一方面,忠臣近衛並不一定就是最佳選擇。毛澤東飽讀史書,知古通今,對歷史上篡權奪位之類的勾當瞭然於心,如何防範也有自己的招法。其中,把手握重兵,對自己忠心不貳的許世友放在千里之外就是汲取了歷史的教訓。試想,如果許世友駐防在京師,任何試圖犯上作亂的人都不會幻想去策反許世友,而會毫不猶豫地考慮把許世友和毛澤東一起除掉。如果這樣,於君於臣都是最危險的。
另一方面,毛澤東需要許世友這樣的忠臣鎮守南大門。毛澤東時代,對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因此,毛澤東繼續了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國門”的做法。但毛澤東對來自海上的威脅始終也沒有放鬆警惕,讓許世友鎮守在東南沿海一線,足可見許世友在毛澤東戰略布局中的重要。
此外,把許世友放在南京、廣州,也增加了毛澤東應付內憂外患的迴旋餘地,不管是因為內憂還是外患出走北京,毛澤東都可以從容南下得到許世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