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認為毗濕奴化身佛陀是為了迷惑羅剎-伍拾陸-[16618bytes|2013-06-12]
吠陀中的牛神 婆羅門教中的毗濕奴 佛教中的佛陀
吠陀中的風暴之神――魯陀羅 婆羅門教中的濕婆 佛教中的大自在天
吠陀中的生主 婆羅門教中的梵天 佛教中的大梵天
吠陀中的天帝 婆羅門教中的因陀羅 佛教中的帝釋天
雅利安人認為毗濕奴化身佛陀是為了迷惑羅剎
發帖者:伍拾陸 (時間:2013-06-12 08:57:48)
--------------------------------------------------------------------------------
雅利安人,屬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該人種身材較大,皮膚淺白,面長多毛,鼻骨高,瞳孔顏色淺,發色多變。原居於今天俄羅斯南部烏拉爾山脈附近的古代部落,始居地應該就在南俄草原至伏爾加河下游一帶。使用印歐語系的語言,被認為印歐語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納粹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標準是指金髮碧眼的白種人就是雅利安人(不包括金髮碧眼的猶太人),納粹認為北歐人種是最純種的雅利安人(因金髮碧眼在北歐最常見),納粹宣揚金髮碧眼的雅利安人是最優秀的主宰種族。
然而,古老的文獻中沒有一個字提到“雅利安人”的“金髮碧眼”這個特徵。如今,“雅利安人”作為一個種族主義詞彙,很少被西方世界提及,所謂“金髮碧眼”的“純粹雅利安人”在遠古歷史上是否是個真實的存在,現在也沒有定論,但是它卻真實的存在於近現代歷史上,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它其實還潛伏在西方那些傲慢的骨子裡堅信白人至上的人群的內心深處
有人認為,德國人不是雅利安人,跟雅利安人接近的是伊朗和印度人,還有俄國人和吉普賽人。德國人Y染色體和雅利安人Y染色體差得很遠。雅利安人實際上是指進入印度的一部分東遷的印歐人。雅利安人同日耳曼人同屬於歐羅巴人種,但與日耳曼人相比,雅利安人同斯拉夫人更為接近,語言更接近。斯拉夫民族共分三部分:分別為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南斯拉夫.。東斯拉夫:即是現在的俄羅斯民族,烏克蘭民族。西斯拉夫:即是現在的波蘭民族,捷克民族。南斯拉夫:即是以前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簡稱"南聯邦".包括塞爾維亞、黑山、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6個共和國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兩個自治省(屬於塞爾維亞共和國)組成。
雅利安人實際是指史前時期居住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個民族。雅利安一詞源自波斯文,意為“有信仰的人”,另一說源自梵文,意為“高尚”。二者都含“有底線”的意思,無論是高尚還是有信仰,做人做事都講究有底線,不能逾越底線,有規矩,有操守,不是不擇手段而無所不用其極,與物質利益絕對致上的下流無恥有着相當的區別。
公元前3500年開始,大種馬的選育、輻條車輪的發明以及兩輪戰車從南高加索的傳入,使王族和武士階層發展起來。為了尋找新的水源和牧場,雅利安人部落開始不斷向外遷徙,向西進入歐洲大部分地區,向東深入歐亞的腹地,向南則伸入西亞和南亞,在人類歷史上形成了規模巨大的世界性游牧部落遷徙浪潮。雅利安人從此出現在歷史舞台上,開始對南方富庶地區進行入侵。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從俄羅斯南部的庫班地區越過高加索山脈進入小亞細亞的安那托利亞高原。同一時期,居於黑海沿岸的另一支,進入巴爾幹半島的東北部,接着陸續分批進入希臘,被稱為希臘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於東歐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進,他們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被稱為拉丁人。拉丁人是這些遷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與此同時,另一些雅利安人繼續向西和北兩個方向遷移,形成了西歐的塞爾特人和北歐的日耳曼人。
也是從公元前2000年代初開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從裏海西岸分批南下進入伊朗高原,稱為伊朗雅利安人,後來進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則定居在這一地區的西北部和西南部
雅利安人中有一支向東遷徙,到達祁連山北,這批人在世界歷史中被稱為塞種人,在我國被稱為大月氏,此時正是我國的秦末漢初,匈奴興盛的時代,匈奴擊敗了大月氏,於是一批大月氏人西遷,躲避匈奴。
一支說梵語的民族,是白種人,自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公元前1500年,越過白雪覆蓋的帕米爾高原,從中亞細亞經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當地的大部分達羅毗荼人。遠古時期,在今天巴基斯坦境內的主要是旁遮普的地區,印度-雅利安人以此為基地向恆河流域擴張,開創了燦爛的古代印度吠(fei 音同沸)陀文明,形成了吠陀教,崇拜多神,實行煩瑣的祭祀。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游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家稱這個時期為後吠陀或梵書、奧義書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已開始使用鐵器,農業有了重大的發展,手工業和商業逐步興起,並具有較大的規模。經濟的發展,加速了社會的分化,以後逐漸形成並確立了印度的社會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種姓”一詞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爾那”,就是顏色或品質的意思。因此種姓制度又叫瓦爾那制度。以《梨俱吠陀》為中心內容的吠陀宗教為了適應上述變化,開始進行重大的革新,出現了以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為三大綱領的婆羅門教。
其他一些雅利安民族還擴展到中亞的高山地區。這些地方迄今尤有金髮碧眼的北歐系諸種族,不過他們如今用的是蒙古語。幾乎與此同時,他們的另一支占領了伊朗高原,稱為米底人、波斯人的祖先,是他們終結了文明古國巴布倫,並開創了歷史上第一個世界意義上強大的帝國――波斯帝國。比這更早的時代,他們還從小亞細亞進入愛琴海創造了邁錫尼文明,並隨後開創了古希臘文明的輝煌時代,並通過羅馬帝國達到了他的最高峰。他們中相對較晚的一群人,從公元前2世紀左右進入歐洲北部,並最終征服了不列顛
早期吠陀時代的雅利安人,向神祈禱的主要內容是願神賜牛,除牛以外,雅利安人已馴養綿羊、山羊、驢、馬和狗。雅利安人養牲畜主要是為了取得乳汁並用它製成乳酪。衣服是用羊毛織成的,食物主要是乳酪、蔬菜和果實。只有在祭祀和宴客時才殺牛,在盛大的節日和家族集會時可能也吃肉類,殺牲畜吃肉的時候不多。
通過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北部後的希臘人的眼睛,首次用世俗眼光一窺這一文化的所有細節。這些希臘人給我們描繪的這一文化,不但異常關注哲學和玄學,而且在世俗事務方面也取得驚人成就。包括我們今天仍在使用的數字體系(被誤稱為“阿拉伯”數字,其實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那裡學來的)在內的數學的發祥地,也是鋼鐵加工的基地。印度的鋼後來通過阿拉伯人以“大馬士革鋼”和“托萊多劍”的形式傳到西方,但鋼本身則是印度的。被稱為Ayurveda(Ayur是“長壽”,veda是“知識”)的印度醫學,豐富了希臘和中國的醫學知識並廣為傳揚
雅利安吠陀文化與印度西北部土著文化相結合,約於公元前7世紀形成了婆羅門教。婆羅門教以《吠陀》為最古經典,且仍屬於多神教,但是已經有了三大主神:梵天(Brahmā)、毗濕奴(Visnu)、濕婆(Siva),他們分別代表了宇宙的“創造”、“護持”、“毀滅”。
印度最古老的書――《梨俱吠陀》,這本書被認為是公元前1000年以前創作的。但是在古代波斯,同樣有一本古代經書叫做《阿維斯塔》,這是一種古代宗教的聖經,這種宗教叫做祆(音仙)教,在中國曾有廣泛的信徒,中國歷史上家喻戶曉的安祿山和方臘都是祆教徒。而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著名的明教,其實是由祆教發展而來的摩尼教。祆教的因為供奉聖火壇的特點又被通俗的稱為拜火教。
在祆教聖經《阿維斯塔》中間,有17章的讚美詩(亞什特yasht),幾乎都能在古印度的《梨俱吠陀》中找到對應文本,除了一些發音不同,幾乎沒什麼區別。
婆羅門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現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崇拜梵天,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婆羅門種姓擔任祭司。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迴,輪迴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是吠陀。原意為宗教的知識,後來轉化為對婆羅門教、印度教經典的總稱。中國古代史籍中音譯為毗陀、薜陀、圍陀;意譯為明論、知論等。從廣義上說,吠陀是用吠陀梵文寫作的一些西北印度文獻的匯總,是關於對神的誦歌和禱文的文集;約在公元前20世紀到前10世紀間形成,它包含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從狹義上說,吠陀只是指吠陀本集。
婆羅門教的主要教義是:“梵天”是婆羅門教的創世主,世界萬物、人、乃至神都是由他創造出來的。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三大綱領是由“梵書”確立的。梵書又稱“婆羅門書”、“淨行書”,是婆羅門教的重要典籍,約形成於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五百年間。
現存梵書有十五部,例如附屬《梨俱吠陀》的《愛達羅氏梵書》、附屬《夜柔吠陀》的《百道梵書》(此書首次提出了靈魂轉世的理論很容易與佛教哲學的三世因果相混淆。佛教是否認靈魂實有的)。
梵書形成年代約在公元前10~前8世紀前後。森林書是梵書的附屬部分。因在森林中傳授而得名。奧義書是森林書的附屬部分,也是吠陀的最後部分。它往往和森林書相混,不易辨別。它的梵文原義是“近坐”、“秘密的相會”,引申而成為師生對坐所傳的秘密教義。奧義書也被稱為“吠檀多”(意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義”)。流傳下來的奧義書有200多種,一般認為成書於公元前7~前5世紀,最晚的是16世紀的作品,內容極為龐雜,且相互矛盾;其中最古的部分,據考證為13種,重要的有《廣森林奧義》和《唱徒奧義》等。奧義書在很多方面已開始擺脫宗教神話的內容,以探討人的本質、世界的根源、人和精神世界的關係、死後的命運等哲學問題。
在梵書、奧義書時代,吠陀萬神殿中的一些神開始成為婆羅門教的主神,從而出現了“三神一體”的梵天(創造神)、毗濕努(護持神)和濕婆(破壞神)。
吠陀本集分《梨俱吠陀》、《耶柔吠陀》、《娑摩吠陀》、《阿闥婆吠陀》4部。這4部書又可分為兩組,前3部是一組,《阿闥婆吠陀》是另一組。《梨俱吠陀》是吠陀中最古老的本集,約在公元前20世紀末形成,但其中部分可能出現於公元前20世紀中葉;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雖然絕大部分是神話和對神的讚歌。《梨俱吠陀》即“贊誦明論”,《娑摩吠陀》即“歌詠明論”,《夜柔吠陀》即“祭祀明論”,《阿達婆吠陀》即“祛災明論”。全書共10卷,收集了對於自然諸神的讚歌和祭祀禱文共1028首。《耶柔吠陀》的內容主要是說明在祭祀時如何應用這些詩歌,其中大多數讚歌亦出現在《梨俱吠陀》本集中。《娑摩吠陀》是把《梨俱吠陀》中的絕大部分讚歌配上曲調的歌曲集或旋律集,在祭祀時用來歌唱,共1549首。《婆摩吠陀》、《耶柔吠陀》出現的時間較《梨俱吠陀》為晚,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以後。《阿闥婆吠陀》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前後,是巫術、咒語的匯集,共20卷,收集讚歌730首,記錄了各種巫術和咒法;它與民間信仰有着密切的關係,雖然主要記錄的是巫術、神話,但亦包含着一些天文學、醫學思想的萌芽。
《梨俱吠陀》的前 7卷是神話的宇宙構成論、多神論、泛神論、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質論。從第 8卷開始,逐漸向一神論過渡:與此同時,吠陀哲學家開始對宇宙本原、人的本質進行哲學探究。在《梨俱吠陀》的末卷、也是形成較晚的一卷《原人歌》中已見印度種姓制度的端倪。第一次提到社會地位不同的四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吠陀詩人宣稱:婆羅門從原人口中生出,剎帝利從臂中生出,吠舍從腿中生出,首陀羅從腳生出。種姓制度的正式確立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之後,即梵書製作和奴隸制國家形成的時期。當時的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剎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和首陀羅(奴隸)。四種姓中婆羅門最高貴,首陀羅最卑下,首陀羅一般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此外,在吠陀末期還出現了種姓以外的旃陀羅(賤民)。他們被稱為“掃除污物的人”。
吠陀本集的漢譯名,中國古代各個時期不盡相同。如三國的《摩登伽經》譯為贊誦、祭祀、歌詠、禳災;南朝宋的譯為憶力、阿他、耶訓、三摩;梁陳的《金七十論》分別譯四吠陀為娑摩夜集力(第四部名稱原缺);隋《百論疏》譯為荷力、冶受、三摩、阿闥;唐譯為壽、祠、平、術;《金光明經疏》譯為顏力(壽明)、耶樹、娑摩、阿闥(術明)。這些不同譯名,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對婆羅門教的理解。
公元前5世紀,約在佛祖釋迦牟尼的時代,吠陀著名的注釋家耶斯迦在其所著《尼祿多》中把神分為天、空、地三界。空界有雷神因陀羅(帝釋天),暴風神樓陀羅。還有馬神達弟克羅,牛神毗濕奴(遍入天,後在印度教中轉化為主神之一),管理死鬼之王閻摩,凶神羅剎,惡神阿修羅(意譯非天)等。
佛教並不否認神的存在,但神非主宰者、非創世者,神有福德神通大勢力,若無通達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仍為六道輪迴轉世的眾生之一。不論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首陀羅,只要依循戒、定、慧,次第進修,同樣可以成就阿羅漢、菩薩或佛的果位。人人都具有覺悟緣起的性能,都有可能成佛。這和婆羅門教所謂的梵天創世神權之說是迥然相異的。
婆羅門教的主神之一濕婆,其雛形是吠陀萬神殿中的暴風神樓陀羅。公元前6世紀前後出現的法經中稱樓陀羅-濕婆為大天神或自在主。公元前 350年前編纂的《白騾奧義》贊為掌管天地生滅的“唯一神”(世尊)。貴霜王朝國王閻膏珍曾在金幣上鑄造濕婆神的形象。
神學家們從梵天(Brahm)一詞中概括與抽象出一個形而上學的實體“梵”(Brahman),並將其作為世界的最高實在,一切事物的主宰。他們把這個梵和作為人的主體的阿特曼(靈魂,我)結合併相等同,建立了“梵我一如”的原理,由於人的無明(無知),人對塵世的眷戀,受到業報規律的束縛,因而把梵和我看作了兩種不同的東西,如果人能擯棄社會生活,抑制五情六欲,實行達磨(法)的規定,那麼,他就可以直觀阿特曼的睿智本質,親證梵和我同一,從而獲得解脫。
後來,由婆羅門教發展而來的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
印度教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着很大的勢力。
濕婆 (Shiva 音為希瓦 或細娃) 與梵天(Brahma) 和毗濕奴(Vishnu 音為威士怒 或伍拾陸)為印度教三大主神。三位一體:梵天(Brahma,創造者),毗濕奴(Vishnu,維護者)和濕婆(Shiva,毀滅者)
印度宗教文化中又有眾神之首因陀羅(帝釋天)以及三相神主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等,不同時代不同教派各個神的地位也不盡相同。
印度教中的毗濕奴派,認為毗濕奴是宇宙的主宰
印度教中濕婆派則認為,濕婆才是宇宙的主宰
但無論是毗濕奴派還是濕婆派都認為,梵天(大梵天也是我們所說的泰國四面佛)的地位在濕婆和毗濕奴之下。世界的實質不過是梵天之夢。
在佛教中,天為六道輪迴中的一種,稱為天道,或天趣,而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自然界的天。六道(天 人 阿修羅 畜牲 鬼 地獄 共有六道)中,以“天”一道,最勝最樂、最善最高。天道之中,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印度教稱帝釋天為因陀羅,帝釋天,梵名Sakra-devanam-Indra,音譯為“釋迦提醒因陀羅”意為“天帝”, 又作天帝釋、天主、釋提桓因、釋迦提婆,釋迦是姓“能”的意思;提桓是天的意思;因陀羅是帝的意思;合起來即能天帝、天帝。出自印度吠陀神話,據說他是世界的主神,尊為"世界大王"。在神話里,所有行善者皆可轉世為帝釋天,據說釋迦牟尼本人就曾經30多次轉世為帝釋天。在佛教中,帝釋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天――仞利天,天人壽命一千歲(合人間3600萬年)此天1日夜合人間100年,行淫同人間,衣食隨念而來。天人身淨有大光明, 心常歡喜,無不適意事。(在欲界的天人之中,夜摩天人行淫以勾抱方式。兜率陀天人執手成淫。他化自在天人以相視而成淫)
帝釋天每次被阿修羅打敗以後都會去找毗濕奴幫忙,擊敗阿修羅,所在帝釋天也從命於毗濕奴。據《譬喻經》說,阿修羅王之女容貌姝麗,帝釋天以重金聘求,並且揚言,如若不允,即訴諸武力。阿修羅王大怒,遂爆發大戰。經多次酣戰,互有勝負,最後講和,阿修羅王以女納於帝釋,而帝釋則以甘露作為回報。阿修羅王是佛國天龍八部護法神之一,又是一位好戰的惡神。佛經里記述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主爭鬥的故事很多。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是六道眾之一。
帝釋天作為護法神,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護佛陀、佛法和出家人。
婆羅門教中最崇拜的主神大梵天,在佛教中,已經不是欲界,而是色界天,已經沒有財色名食睡這樣的欲望 但還有身形,還有色身。傳說大梵天王原來有五個腦袋,後被濕婆(大自在天)毀去一個,剩下四個頭各面向一方,四隻手分別持經典、蓮花、匙子、念珠或缽。即四面佛。初禪三天統稱梵天。為大梵天王。因無量清淨,故名梵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壽命半劫。(色界十八天,色界由低往高,大抵可分為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五重天)
五重天中的最高境界是色究竟天,壽命16000劫。大自在天――位於色究竟天的中央,着十位菩薩,稱為大自在天王。佛教文獻的大自在天,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濕婆,是吠陀中的風暴之神――魯陀羅――是梵天憤怒的產物。在他可怕的外表後面,卻隱藏着一顆憐憫之心。誰要是真心向他求饒,他都慈悲為懷給予寬恕。濕婆,亦即仁慈的意思。在印度教中的基本象徵是林伽(男性生殖器),《室犍陀往世書》尊林伽為宇宙的最高存在,主宰宇宙的創生與末日。
大自在天濕婆的代表意義是毀滅之神。濕婆為印度教毀滅之神,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載有他的神話。他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濕婆是苦行之神,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
印度教濕婆派林伽派性力派認為,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和梵天巧遇全知的濕婆那巨大的林伽,“濕婆”意為“吉祥”,而“林伽”意為“標誌”。因此,濕婆的林伽代表“吉祥的宇宙大神的標誌”,也毀滅之神,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濕婆是最能體現印度教諸神複雜和雙面性的神祇。他有着善惡雙重性格,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就是:絕對的強和絕對的酷。濕婆的形象是一面三眼四臂,濕婆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形象——林伽。林伽是男性生殖器,象徵着再生。根據印度教的思想,宇宙的創造、維持以及毀滅都出自同一位神,那就是濕婆神的林伽
濕婆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又叫烏瑪(光明、美麗)。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伽內什是可愛的象頭神,另一個兒子塞犍陀則是勇敢的正義的偉大的帥氣的戰神。塞犍陀就是佛教的護法天尊――韋馱菩薩。
現代印度教諸派中,以濕婆派與毗濕奴派最有勢力。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中國泉州曾多次發現元代濕婆教雕刻遺物共200餘方,特別是近年來屢有新發現。五十年代初期吳文良曾收集到類似的龕狀石。濕婆教的神像在泉州一帶發現得不少。
印度教徒中有一派——毗濕奴派(Vaishnavism)專門供奉毗濕奴。在吠陀時代,毗濕奴可能是太陽神的一個稱號;在史詩和往世書時代,他被認為是印度三大神中的保護之神。毗濕奴(Vishnu)在吠陀神話中僅以跨出丈量世界的“三步”而著稱,並不是十分崇高的神祇,而在印度教神話中地位卻大大提高,被認為是擁有和梵天對等甚至超越的地位。而且在佛教中,己超越了天道,進入佛菩薩的跳出輪迴的境界
在創造世界之神話的一個版本中提到: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周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中張出了一株蓮花,蓮花綻放時發出了數千倍於太陽的光華,其中誕生了梵天,然後梵天再創造了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深受印度教影響的佛教經典《大正藏》上記載:“臍中出千葉金色妙寶蓮花,其光大明如萬日俱照,華中有人結跏趺坐,此人復有無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指的就是這件事。所以也有人認為毗濕奴是創造神梵天的創造者,因此理應擁有比其更高的地位。很多毗濕奴教派的信徒認為毗濕奴的地位在梵天和濕婆之上,認為只有毗濕奴才是唯一真正的神,而梵天和濕婆等都只能算是“半神”(崇拜濕婆的信徒也會反過來認為自己信奉的神才是最偉大的)。
在吠陀神話中的毗濕奴並非有力量的神。但在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中,毗濕奴是宇宙之神,同時也是世界的保護神,他代表一切美好的象徵。在由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印度教的教義中,佛陀,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為毗濕奴(即吠陀中的牛神)的化身之一,慫恿妖魔和惡人渺視吠陀、棄絕種姓、否認天神,引導他們自我毀滅。由於編寫教義的一定是婆羅門種姓的階層,所以,這種說法也必定是雅利安人的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