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美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嗎?
送交者: 石路茫茫 2013年09月03日21:48:05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根據維基百科,1607年5月14日倫敦的維吉尼亞公司在今維吉尼亞建立了詹姆斯要塞,後改名為詹姆斯鎮(Jamestown);鎮名代表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維吉尼亞”(意為“處女之地”)據說是以伊麗莎白一世命名,但更可能是代表古巴比倫或古埃及的女神。第一批在北美永久定居的英國人落戶於此,由維吉尼亞公司的七人委員會管理。這些早期定居者里有佛朗西斯•培根的好多親戚和很多凱爾文新教清教徒。

培根與烏托邦理想

“烏托邦”這個字源自托馬斯•摩爾(1478-1535年)爵士的同名寓言故事。摩爾爵士本人曾位居高位、遭受政治腐敗的折磨,深諳政權內部的明爭暗鬥。《烏托邦》借用柏拉圖《理想國》的框架,充斥着柏拉圖有關理想社會和國家的理念。

哲學家、政治家佛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的烏托邦式寓言《新亞特蘭蒂斯》對自由梅森、尤其對美國的創立具有重要意義。《新亞特蘭蒂斯》描述在一個叫做本薩蘭姆(Bensalem,希伯來語“平安之子”之意)的海島上,一個名為“索羅門大殿”的秘密社團統治的新世界。這個社團由特權精英構成,垂簾聽政;它完全決定公眾可以知道什麼和多少。對於培根,人們歸功於他創建玫瑰十字社團和開創把石匠聯盟篡改為政治性自由梅森;他還屬於秘密的頭盔社團。在這些秘密社團里,會員接受宇宙同一性的完整秘密知識和人類的兄弟情誼。他們相信長久以來的秘密信條,即美國應該成為一個烏托邦式的新亞特蘭蒂斯,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人性將被神化。在這個烏托邦里,一個秘密社團統治着新世界;這個社團由特權精英構成,垂簾聽政,完全決定公眾可以知道什麼和多少。人們皈依一個崇拜理性的宗教而成為神靈,然後致力於將亞特蘭蒂斯的烏托邦狀態複製、推廣到全世界。同時秘密知識將在自由梅森的廟堂里代代相傳。與此對應,培根還建議一個隱性政府來控制科學。後來玫瑰十字的主要成員建立了英國皇家學會。

但是《新亞特蘭蒂斯》沒有結尾。這本書是1627年培根去世一年後出版的。有人懷疑書本來是完成了、但在出版時被刪節了,因為在最後的章節里它透露了太多,可能揭示了幾千年來孜孜以求在全世界建立完美共和國家的秘密社團的完整行為模式。當聽到進軍北美的消息後,培根立刻將他的組織投身於英國的殖民美國的計劃中,認定可以在美國這個新亞特蘭蒂斯建立一個理想共和國。培根的表弟巴瑟羅苗•高斯諾(Bartholomew Gosnold)1602年航行去美洲,得到培根的劍橋好友、南安普敦三級伯爵的贊助。高斯諾為歷史性的1607年詹姆斯鎮之行花了三年時間籌集資助、招募定居者。可是在1606年底出發前,聖殿分子羅伯特•賽西爾(Robert Cecil)奪過主導權,任命紐泊特(Newport)將軍全權負責,令組織者高斯諾十分錯愕。

維吉尼亞公司,又名“美利堅合眾國”

據專家稱,“美國”始終由英國王室擁有,至今如此。1604年,一群頂尖的政客、商人、工業人士和銀行家會聚在英國肯特郡的格林威治,成立了維吉尼亞公司。公司的起因是預計到大批歐洲白人將會移民北美—最初主要是英國人。公司的主要股份持有人是詹姆斯一世國王;其他早期成員包括:弗朗西斯•培根、盤布魯克伯爵、蒙哥馬利伯爵、薩里斯伯里伯爵、北安普敦伯爵、南安普敦伯爵。公司章程在1606年4月10日定稿。其大意及其對應的結果如下。

維吉尼亞公司由兩個分支構成:倫敦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又叫新英格蘭公司)。前者導致1607514日在詹姆斯鎮建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後者是所謂“清教徒教父”乘坐“五月花”船於162011月抵達考德海角、1221日在普利茅斯港登陸。

維吉尼亞公司擁有今天美國的絕大部分土地和海岸線900英里內的島嶼土地,如加勒比海的諸島。維吉尼亞公司擁有這些土地上所有金、銀礦的50%、其它礦藏的相當比例,以及任何其它探險所得的5%。這些權利將被維吉尼亞公司持股人的後代永遠繼承。控制維吉尼亞公司的成員叫做“倫敦市探險家與種植業者之財務與公司”(Treasurer and Company of Adventurers and Planters of the City of London)。

維吉尼亞公司成立後的最初21年之後,殖民地所有為各種商貿活動所支付的“關稅、捐稅和國產稅”必須通過皇家財政部直接支付給英國王室。殖民地的任何出口貿易必須經過英國王室的同意,否則,貨物以及承運的船隻或其它載具將會被沒收。

維吉尼亞公司的土地將通過一個租賃信託契約授予殖民地,所以殖民地永遠不能宣布擁有土地。他們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讓後代永遠繼承、或者轉賣,但土地的擁有權永遠屬於維吉尼亞公司。

殖民地的土地由兩個殖民地委員會管理,每個委員會各有十三名成員。但是在倫敦的國王委員會有權做最後決定。英國當朝國王為所有美國殖民地指派一個總督相當於今天的總統。

王室通過它的殖民地委員會堅持殖民地的成員必須強迫殖民地上的所有人包括原住民信仰基督教。王室強調,如果原住民不接受基督教,必須強行執行。這將摧毀當地人民的文化和知識,為凱爾文清教徒屠殺、折磨、綁架、奴役原住民提供保障。

維吉尼亞公司土地上的刑事法庭將沿用英國海事法;民事法庭沿用(陸地)公共法。所以美國法庭使用英國的法律。法庭的核心控制掌握在英國法律業中心、倫敦廟堂巴上的秘密社團手裡。他們控制美國的法官、警察、律師、等等。美國法官對此一清二楚、心照不宣。(倫敦皇后大街上的英格蘭自由梅森總部自1717年成立以來號稱自由梅森的母支部,控制着全世界大部分的自由梅森。他們通過其它組織如外交關係委員會、三邊委員會等等,控制美國的政治系統。)

當原來的十三個殖民地在1783年獲得獨立、成立了獨立國家後,維吉尼亞公司簡單地把公司的名字改為“美利堅合眾國”。因此,所謂的“美國”並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而是一個巨型企業;聯邦政府是它的管理結構,它的董事會在倫敦、董事會主席是英國國王。原先維吉尼亞公司擁有者們的各項權益—如礦產的比例等—依然有效;這些錢由美國人民通過聯邦官員支付給他們。聯邦官員是維吉尼亞公司的官員,包括總統。英國王室擁有美國的土地以及整個國家機構,包括私營的聯邦儲備局和私營的國稅局。事實上,沒有法律規定要交所得稅;國稅局用恐怖手段強迫人民,以至於即使有人明白就裡也不敢不交。2012年共和黨總統提名辯論時問到減稅—候選人們煞有介事地細數應該如何減稅;只有一向以剛正不阿著稱的榮•保羅(Ron Paul)醫生說:“你們都說減稅,何不乾脆免稅嘛!1913年前,我們就沒有稅收啊!”旁邊那些木偶候選人和木偶主持人個個面面相覷,噤若寒蟬。洛克菲勒家族是為倫敦總部服務的美國分支總經理;他們決定誰來做美國總統,這已成定論。總統只是個木偶。

獨立戰爭與立國—變顯性控制為隱性控制

美國是陰謀家們控制世界的行動基地。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維吉尼亞公司的運營,計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陰謀家們明白,秘密是權力的保障。現在倫敦要把對美國的顯性控制變為隱性控制;這是操弄大眾的最佳方法。

自由梅森在美國的初期發展

1653年一份據稱是培根寫的《新亞特蘭蒂斯》續篇—裡面含有一個實現梅森為美國制訂的大計劃的時間表—由他的後代納撒尼爾•培根(Nathaniel Bacon)帶到詹姆斯鎮,埋在威廉斯堡的布魯頓的第一個磚結構教堂下。托馬斯•傑佛遜可能是最後一個讀過它的人。1733年玫瑰十字自由梅森正式進入美國,在波士頓建立了聖•約翰支部,成為英國在美國殖民地的梅森總部。在四年裡梅森支部在馬薩諸塞、紐約、賓夕法尼亞和南卡羅來納湧現,個個都認同實現烏托邦式新亞特蘭蒂斯的秘密信條和大計劃。1756年玫瑰十字自由梅森對殖民地的獨霸地位受到聖殿梅森的挑戰。1746年在查爾斯•愛德華•斯圖爾特王子奪回蘇格蘭王位的努力失敗後,很多蘇格蘭和愛爾蘭聖殿雅各人逃到美國,帶來了蘇格蘭禮儀自由梅森。在波士頓的聖•安德魯支部是蘇格蘭禮儀的總部。不久,英格蘭聖殿派約克大總部在維吉尼亞設立。愛爾蘭大總部梅森也來到了美國。

本傑明•富蘭克林(1706-90年)是美國殖民地上最重要的梅森和美國立國之父之一。1724年他被派到英國去聯繫生意,結果主人並不可靠,在一家印刷廠幹了兩年後,在一個美國人幫助下回國。1731年他成為一名錫安玫瑰十字自由梅森,1734年被命名為賓夕法尼亞地區大頭領。通過房產投資和與各地印刷廠的生意,他發了財。他對實行了四個世紀的伊洛夸(Iroquois)印第安人聯盟的憲法極為關注,認為可以借鑑來構建殖民地聯盟。1753年他成為美國殖民地的郵局副總管(總管有權拆看所有郵件,相當於間諜)。1756年因發現閃電就是電流,被缺席接納為玫瑰十字英國皇家學會。1757-75年絕大部分時間他呆在英國和法國。他參加了撒旦主義的地獄火俱樂部,裡面全是英國倫敦的名流,包括弗朗西斯•岱須伍德爵士—英國郵局副總管、聖殿雅各人自由梅森、後來英國財政大臣。富蘭克林與之交好;倆人共同編寫了一本基督教禱告冊。他發現了英國梅森的秘密信條—在美國建立一個培根哲學式亞特蘭蒂斯的新世界;這是梅森為美國繪製的藍圖。他身兼殖民地駐法國大使,並加入了聖殿梅森,成為錫安-聖殿雙料梅森。英國的聖殿自由梅森為美國反抗英國籌集資金,送到在巴黎的富蘭克林通過郵政系統傳遞給美國,或者在法國購買武器、軍械。他的妹妹把他介紹給豪(Howe)兄弟倆“下象棋”;兄弟倆分別是英國將軍和海軍上將,未來美國獨立戰爭時英軍總指揮官。1778年他加入巴黎光明會大指揮部九姐妹、1782年成為大頭領。他還加入耶路撒冷聖•約翰支部和聖•胡安支部等。

《獨立宣言》與獨立戰爭

美洲殖民曾經非常興旺富裕。富蘭克林1763年在英國議會解釋道:“在殖民地,我們發行自己的貨幣,叫做‘殖民券’。我們按照工商業的需求發行等比例的貨幣,從而保證他的購買力。政府不必支付利息個任何人。”在美洲的新英格蘭的富裕和英格蘭的貧困形成鮮明對比。但是英國的銀行家們感到震怒,因為如此殖民地將完全擺脫英格蘭銀行的控制,不受剝削。他們強迫英國國會在1764年通過《貨幣法案》(Currency Act),不允許殖民地各州發行自己的紙幣,並要求繳納給英國政府的稅收必須用黃金白銀。只一年時間,殖民地的繁榮就被摧毀了,到處是失業的人。富蘭克林說:“殖民地將很樂意繳付英國政府那些小小的稅收,假如英國沒有奪走殖民地自己的貨幣,因為這導致大量的失業和不滿。”這是美國獨立革命的群眾基礎,為自由梅森所利用。

1763年英國與法國-印第安戰爭之後,英國在北美大為擴張。英國政府認為殖民地應該分擔軍事負擔,於是增加多項稅收、士兵民宅住宿權,等等。愛國者不認同。在波士頓,錫安派聖•約翰梅森支部與聖殿派聖•安德魯梅森支部發生衝突。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和保羅•瑞維爾(Paul Revere)均為聖殿派。1770年發生“波士頓大屠殺”,五個暴民被英軍打死。從此英國與殖民地之間開始公開衝突。殖民地民眾分成愛國者(贊成獨立)和叫做“托瑞”(Tory)的保皇者(認為自己是英國公民、殖民地屬於英國)。最後英國撤除了大部分新增稅收,但1773年通過了茶稅法案,試圖幫助英國東印度公司解決積存的價值一百七十萬英鎊的茶葉。12月17日發生了著名的“波士頓茶會”;一百多個聖•安德魯梅森打扮成印第安人衝上三艘英國貨船,銷毀了六十噸茶葉。六個月後,喬治三世的報復性法案抵達殖民地。民眾深不以為然,反而更加團結。1774年9月5日首屆大陸議會在費城舉行,由維吉尼亞聖殿梅森佩頓•倫道夫主持,計劃採取行動抵抗英國。1775年2月馬薩諸塞地方議會宣布要武裝抵抗。

富蘭克林在英國遇到煙酒稅務官托馬斯•佩恩(Thomas Paine)。佩恩為爭取關稅官員加薪被開除。富蘭克林建議他到美國發展,幫助編輯《費城雜誌》。4月19日佩恩撰文呼籲美國不應該只反對英國稅收、而應該要求獨立。富蘭克林本人在3月返回美國,5月參加第二屆大陸議會,仍由佩頓•倫道夫任主席;他死後約翰•漢考克接任。該議會自認代表殖民地同盟,授權組建大陸軍隊,任命顯赫的維吉尼亞聖殿自由梅森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他的將軍們幾乎都是自由梅森。華盛頓先於1752年在維吉尼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加入了玫瑰十字梅森支部,但在1768年改為聖殿梅森。他與法國聖殿梅森馬奇•德•拉菲耶特(Marquis de Lafayette)將軍關係甚好。後來1789年成為總統時是聖殿第二十二號亞利桑德里亞支部總管。在1798年他對光明會滲透自由梅森支部不以為然,說沒有美國支部“受到光明會原則的污染。”這說明他是個有神主義者。

佩恩出版了要求獨立的小冊子,賣出五十萬份。富蘭克林的報紙對革命起了巨大推動作用。1776年6月戰爭已經爆發,與英國斷絕殖民地關係無法逆轉,議會呼籲組織由州組成的政府。維吉尼亞聖殿梅森托馬斯•傑佛遜主筆撰寫了《獨立宣言》,7月4日在那間俯視波士頓大屠殺廣場的會議室里,議會主席漢考克接受了該文件。兩天前,議會投票通過決定獨立,全面戰爭不可避免。8日在會議室陽台上向費城民眾宣讀《獨立宣言》,並敲響了自由之鐘。

議會派富蘭克林等三個代表到巴黎,尋求軍事和經濟支援。富蘭克林會見了光明會人員,可能是光明會創始人魏斯豪普特(Weishaupt)本人。在巴黎他被當作領導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英雄受到歡迎,對未來的法國革命起了很大的影響。他幾乎第一時間就與寡婦克勞德-亞德里安•埃爾維娣烏勾搭上,她是查理•德•羅蘭(錫安修院的頭領)的親戚。富蘭克林從法國政府和英國聖殿梅森支持者們獲得經費,送往美國作軍費。

美國獨立戰爭又叫美國革命戰爭,從1775年開始到1783年9月3日巴黎條約簽署、美國正式獨立告終。

1775年4月18日晚英軍出動七百人去波士頓城外的康科德(Concord)收繳民兵武器,保羅•瑞維爾騎馬報信,次日早晨在萊剋星頓(Lexington)發生戰鬥,八個民兵被打死。隨後英軍在返回途中遭到四千名民兵截擊,傷亡二百七十三人,民兵傷亡九十人;英軍援兵避免了災難。民兵們隨即匯聚到波士頓。華盛頓到來,組建大陸軍隊。叛軍奪取和從法國進口武器彈藥,與英軍僵持。同時另一支美國軍隊向魁北克進軍,試圖趕走英軍,魁北克軍民聯合印第安人抗擊;美軍雖然不成功,但也阻止了英軍南下。1776年3月美國將軍諾克斯(Knox)攜帶進攻加拿大時繳獲的火炮來到波士頓,迫使英軍新指揮官威廉•豪將軍從海上撤到新蘇格蘭的海軍基地,請求支援。英國增派他的兄弟理查德•豪海軍上將。

華盛頓前進紐約城準備防守。英軍登陸長島大敗美軍,又在紐約島上連戰連勝,前後俘虜三千民兵,關在廢棄的船上;很多俘虜被虐待、死亡。豪將軍分派克林頓將軍去奪取羅得島紐波特市,又命令闊恩華來士(Cornwallis)勳爵查爾斯將軍繼續追擊華盛頓,直至美軍在12月初渡過特拉華河進入賓夕法尼亞。英軍停止追擊,紮營過冬。聖誕節華盛頓率部渡過特拉華河偷襲英軍和黑斯僱傭軍,俘虜一千人。隨後,華盛頓在普林斯頓擊敗英軍增援,大大鼓舞殖民地人民。豪將軍此時有四萬兩千英國兵和三萬僱傭兵,面對二萬烏合之眾居然放棄新澤西、退守賓夕法尼亞。很多人認為他作為自由梅森同情敵人。1777年9月豪將軍在白蘭地酒溪擊敗華盛頓,但放棄乘勝追擊、徹底摧毀美軍,反而退守賓夕法尼亞。華盛頓在10月4日反攻,被豪將軍再次打敗,又不追擊。華盛頓在附近的山谷里休整,得到德國軍官拜倫•馮•斯道本幫助訓練部隊。豪將軍正式承認他的錯誤,在1778年戰事開始前辭職。早先威廉•豪和亨利•克林頓在英國國會說過,他們只是遵從命令不得不戰;其他英國將軍大都推辭。

富蘭克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使法國(及西班牙和荷蘭)在1776-8年一直暗中幫助美國獨立運動。1779年拉菲耶特回到法國,和富蘭克林一樣,勸路易十六世派遣六千名軍隊去美國助戰。法國派了一支艦隊到美國參戰,希望戰後能分得一杯羹。1779年西班牙也參戰幫助美國,希望奪回季布拉爾塔。1780年底荷蘭也跟進。這場戰爭成為國際化。

1781年華盛頓的軍隊在法國海陸軍協助下在約克鎮擊敗闊恩華來士將軍,迫使他在10月19日投降,從此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的陸上戰鬥。喬治三世放棄了派更多軍隊鎮壓美國的希望,因為英國還在打一場歐洲戰爭。但是他讓海軍對美國進行懲罰,轟擊沿岸城鎮,阻撓美國海上貨運。美國國會在1775年授權建立海軍,但戰爭中主要靠民間義勇人士襲擾英國商船。陸戰終止後海戰繼續,主要是法國、西班牙和荷蘭對英國作戰。西班牙和荷蘭海軍包圍英倫諸島。1782年4月英國國會投票結束美國戰爭。1783年9月3日英國簽署巴黎條約(與美國)和凡爾賽條約(與盟軍)。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西部邊界抵達密西西比河;佛羅里達交給西班牙。1784年1月14日美國國會批准條約。

在倫敦,一封署名“西塞羅”(Cicero)的公開信把譴責推到了聖殿自由梅森的門口。闊恩華來士、克林頓和豪兄弟都是聖殿梅森,在戰地支部里活動。豪將軍的部隊裡聖殿梅森泛濫。1781年西塞羅指責豪兄弟屬於一個“團伙”,共謀幫助殖民地的獨立努力;這個“團伙”當然是聖殿自由梅森。他說:“華盛頓的整個行為展示了一種信心,這個信心只能來自(對未來的)確切知識。”他指責豪海軍上將“與富蘭克林博士有秘密串通”。西塞羅的論點是,由於聖殿梅森對美國人的同情,英軍將領們背叛了自己的祖國。西塞羅的看法是準確的,也是不奇怪的,因為自由梅森們忠於的是自由梅森運動,不是任何國家,包括自己祖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籍中國共產黨員、紅色間諜中西功等也是如此。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往事:蔣經國為子女婚事崩潰大哭
2012: 毛澤東為何不讓許世友衛戍京師
2011: 中共90年好一個騙字了得 - 燕趙黃運全
2011: 伍加: 費城--建築協會
2010: 八路軍抗戰後抓捕槍決漢奸照片
2010: 大快人心事,剝掉漢奸randstat及其同夥
2009: 雞窩,鳥蛋,大褲衩子, 北京成為鄧江豬崇
2009: 9月9-11日東西方沉痛哀悼毛澤東逝世和9
2008: beijixiong:中共欠華國鋒太多
2008: 馬悲鳴:華拿四是大拿小,鄧倒華是小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