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他離世八年,為何人們還要紀念他(組圖)
送交者: 高伐林 2013年12月09日17:04:4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12月7日,在紐約舉行了中國著名作家、記者、流亡者劉賓雁逝世八周年暨《劉賓雁時代》新書發布會。這個由普林斯頓中國學社、明鏡出版社、中國研究院和《新史記》雜誌聯合主辦的小範圍研討會,有來自中國大陸、美國首都華盛頓、康州、加州、新澤西州和紐約的20來位人士參加,都是劉賓雁生前友好、學者、作家、詩人和媒體工作者;劉賓雁唯一的孫子、在他晚年流亡美國期間與他一起生活、現在在新澤西某機構工作的劉冬冬,也參加了研討會。
  與會人士中,多數與劉賓雁有某種密切關係,有的是他在人民日報社、哈佛大學尼曼學者、普林斯頓中國學社與獨立中文筆會的同事,有的是他在新澤西的鄰居;有他幫助過的人,也有幫助過他的人;也有的是他的作品的評論者,有的從來沒有見過他,僅僅只是讀者……
  讓我出乎意料的是,原來說將出席這次會議的《劉賓雁時代》一書的作者,中國著名媒體人馬雲龍未能從中國應邀前來參加,只是發來了賀信;劉賓雁的兒子劉大洪、女兒劉小雁也發來了賀信。
  與會人士飽含深情,回憶了與劉賓雁在各個年代交往的細節,包括他辭世前的點點滴滴。上個世紀80年代與劉賓雁在《人民日報》共事者回憶,那時《人民日報》每天收到四、五麻袋讀者來信,多數是申訴冤屈、要求平反的,其中至少有一麻袋多,是直接寫給“大記者劉賓雁”的。人民日報社門口每天總有一撥人要求見劉賓雁……撇開中國人的“包青天情結”等不談,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劉賓雁的報告文學在那個時代的巨大影響。
  多位人士坦承,對劉賓雁的政治觀點和思想傾向並不一定認同,“他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嚮往,超過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作為文學家,他對中國複雜殘酷的政治鬥爭的看法太天真,具有某種裁判的心結,他對中國時局的判斷,屢次失誤;他的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作品並不多,尤其是晚年,由於被當局剝奪了回國的權利,離開了他的社會生活土壤和讀者,沒有寫出震鑠古今的傑出作品……
  那麼,這個人辭世八年,為什麼我們——不分左派右派、民運與非民運人士,仍然緬懷他,紀念他?
  ——與會人士幾乎眾口一詞,因為他擁有大半個世紀以來中國人非常緊缺、而且日益緊缺的東西:良知。他離世愈久,愈昭示其價值,正像旅美作家鄭義為《劉賓雁時代》一書所寫的導讀的標題一樣:劉賓雁,是“越遠越亮的星辰”!
  這次會議,許多人都有精彩發言,不僅紀念劉賓雁,也論述了由他而生發的許多思緒,也發生非常有意義的交鋒爭論。發言紀要正在整理之中。這裡我刊出在會場上拍攝的部分人士的照片,只是業餘低段位水平,這次會上有攝影高手拍了不錯的照片,陸續在明鏡網上刊出。


會場


作家鄭義。



中國大陸學者王康。

學者陳奎德。

作家蘇煒。

馮勝平

王軍濤

胡平

北明

一平

陳小平


薛海培


莫利人


張博樹


曾慧燕


劉冬冬



  近期圖文:

  紀念劉賓雁88歲冥誕和8年忌辰

  專訪劉賓雁:80歲仍在尋找共產黨
  劉賓雁回憶:我怎樣自投“右派”羅網
  劉賓雁告誡:社會主義豈能一扔了之?
  劉賓雁所說“尋找共產黨”被我誤導?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Gao-falin/user_blog_diary.php?did=167902#sthash.PpkFkFti.dpuf
  
  專訪劉賓雁:80歲仍在尋找共產黨
  專訪劉賓雁:80歲仍在尋找共產黨
執政者為何宣傳“歷史必然規律”?
  感恩節感念數千萬救命恩人
  中國歷史上的帶路黨挨個數
  毛澤東與蕭軍:同途殊歸的“弒父者”
  開放港版圖書帶動言論自由:這個建議好
  公共爭論是說給“第三者”聽的
  記載延安窯洞真實情況百萬字日記出版




0%(0)
0%(0)
  扯談!! - tree123456 12/12/13 (96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嚴家祺:終於聽到了人講人話
2012: 明朝的那些臭事兒
2011: BBC報道,無人機是伊朗電子武器俘獲的
2011: Time摘要:俄國民主化的教訓
2010: 《剖析馬克思魔性人生及共產邪教》十七
2009: 毛主席語錄: 書讀得越多越蠢
2009: 香椿樹: 商品票證-是公平的保證
2008: 梁漱溟: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2008: 嘔疤螞重拳出擊,美國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