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53年大战毛泽东的梁漱溟
话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使梁漱溟对抗战前途感到悲观。经蒋介石同意, 于1938年1月由西安前往延安,往返共三个星期。
梁漱溟到延安是准备给毛泽东上课的,事先送给毛泽东一部几十万字的《乡村建设理论》。毛泽东学习的满认真,谈话之前用一天时间读了梁漱溟的书并作了许多摘录。见面后毛泽东对梁漱溟说,你的著作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但你的主张总的来说是走改良主义的路,不是革命的路。改良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的社会需要彻底的革命。革命怎样才能彻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是在对中国社会进行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分析、估计后,从这一基本分析、估计得出的力量对比出发,来确定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毛泽东十分强调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作用。
梁漱溟的书没有起到教育效果,当面教导了6次,据说有两次是通宵达旦。梁漱溟的观点是中国的中古社会贫富贵贱不鲜明、不激烈、不固定。根据这个分析梁漱溟提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8个大字。“伦理本位”是指中国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原则,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相敬,亲朋善友等等,即注重义务。“职业分途”,就是社会分工,人人尽责,做好本行,则社会就能稳定、发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也是这次免费授课时提出的。
老实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思想似曾相识,是不是同孔夫子的“父子,夫妇,君臣,主仆” 的天然分工有多大的区别。 联系到梁漱溟乃是蒙古汝南王后裔, 思想意识是不是真有阶级性?。
梁漱溟上课的时候给毛泽东引用的古话来自北宋的《神童诗》 咱再这里补齐几句话, 原诗太长, 这里仅仅是加了几句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先不说别的,毛泽东在53年急不择言的时候说过“杀人有两种,一种是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笔杆子杀人。伪装得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是不是来自这里?
这里边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田舍郎到哪里去“萤窗万卷书”。开个玩笑,即便是这个田舍郎真的拥有万卷书,有没有房子放也是个问题,所以,要赢得“暮登天子堂” 的资格怕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行啊。但是,站在蒙古汝阳王的位置,他们看到的布衣学者怕是和耙粪的农民没有区别,都属于田舍郎一类吧?不知道汝阳王是谁, 看看金庸小说就知道了。
梁漱溟通宵达旦循循善诱了6次没有结果,临走的时候不但没有说服毛泽东,毛泽东还让他看《反杜林论》。这本列宁写的书名气不小,但是本人还是没有拜读,原因是理工科的人早年讨厌政治,现在没有时间。我估计梁漱溟会有被侮辱的感觉,相当一次帝王师结果让土包子给教训了一次。 特别是抗战问题,被说服的是梁漱溟不是毛泽东。
梁早年搞过乡村建设,在那军阀割据兵荒马乱的时代教育救国禁赌禁毒、反对缠足、扫盲识字、指导农牧、保健防疫、移风易俗当然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些事情在毛泽东时代都实现了。抗日结束,梁先生反内战、反腐败,可是对现状无可奈何,以为和平遥遥无期。没想到短短三年,共产党就建立了敢于同18国联军叫阵的新中国。梁漱溟是真心地认输了 “在阶级、阶级斗争、武装革命能不能解决及如何解决中国问题上,我省悟了自己的错和中共的对。”
这不是见风使舵,而是服从真理的光明磊落。梁漱溟以前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一是因为他搞的乡村实验,并未真正深入到穷乡僻壤的底层;二是因为他把“斗争”简单理解为你死我活的暴力搏斗,不明白毛泽东说的斗争是哲学意义上的“对立统一”;三是因为他主观地认为共产党主要是农民,后来读了彭真的文章,才明白那不过是共产党员的“历史出身”,共产党的实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先锋队,其中包括了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
可以说, 梁漱溟这个时期对毛泽东应该是心悦诚服的,只有如此, 才会在毛泽东不点名地误解他反对总路线之后非要向毛泽东解释清楚,他不反对总路线,也不反对共产党, 这才引发了梁漱溟大战毛泽东。最后搞得两个人20年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