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短暂的仕宦经历
鲁先圣
人们熟知陈寅恪一生从事文史研究,在文化历史和文学、文字领域卓有建树,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也曾经有过短暂的仕宦经历。
1914年秋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到处是战场,正在那里留学的陈寅恪不得不匆匆回国。1915年春,陈寅恪来到北京,担任经界局督办蔡锷的秘书,主要工作是翻译有关东西方图书资料,协助蔡锷做一些文字方面的具体工作。
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1899年7月,蔡锷东渡日本,入陆军成城学校学习,从此开始了“军事救国”的生涯,并正式改名为锷。1902年11月,蔡锷又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他思想活跃,成绩突出,与同学蒋方震、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当时,他虽然热切地希望变中国为世界第一等强国,但是还没有确立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思想,仍然抱着从改革军事入手,帮助清廷革除弊政,借以实现富国强兵的理想。
1904年初,蔡锷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先后应聘任江西随军学堂监督、湖南教练处帮办、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广西测绘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总办等职。年轻英俊的蔡锷,脚穿长统靴,腰挎指挥刀,每天扬鞭跃马,威风凛凛,指挥练兵。他讲解精辟,技艺娴熟,要求严格,深受官兵敬佩,被赞誉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久,云南总督李经羲聘请他到云南担任军职。
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全国经界局督办。
陈寅恪之所以被蔡锷聘为重要的秘书职务,因为蔡锷早年受陈三立的赏识,才得以破格进入湖南时务学堂学习。所以,当陈寅恪从欧洲归来,陈三立一句话给蔡锷,蔡锷什么也没有说就让陈寅恪到他的经界局任职了。
但是,就在陈寅恪担任蔡锷的秘书不久,蔡锷就因为讨伐袁世凯而离京赴云南领导起义结束了督办任职,陈寅恪的秘书职务自然也结束了。
1916年8月,谭延闿第二次督湘,请陈寅恪到省长公署任交涉科长。做学问的陈寅恪不习惯官场游戏,很讨厌这份差使。一年后,谭延闿被段祺瑞“夺”去了督军一职,只剩下个空头省长,陈寅恪也就随全体带“长”字号的湖南官员辞职,结束了一生中仅有的两段仕宦生涯。
不过,谭在临走之前,对陈寅恪是额外看重的,派他和林伯渠、熊知白3人为赴美“财政教育研究考察员”,提供经费,时间为2至3年,每人月给费用140元,另有赴美旅费400元,经费在湘省留美学费余额项下开支;同时预汇15000元给驻美公使代为保管,以备日后按月拨给3人领用。
事实上,正是这笔经费成为陈寅恪留学美国的主要经济来源。1919年初,陈寅恪抵达美国,开始入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希腊文等,师从著名美国梵学家兰曼,直到1921年秋才结束美国2年半的留学生活。
这个时候,京师图书馆想聘请已经颇有学名的陈寅恪担任主任之职,但是因为陈寅恪已经决定再次出国而婉言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