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回答“我相信科學、邏輯和常識,所以不信基督教”--- 兼論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哲學錯了
送交者: 駱駝 2021年12月03日21:17:5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回答“我相信科學、邏輯和常識,所以不信基督教”

兼論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哲學錯了

     同學們的問題

最近幾個月在網上與老同學們討論基督教。大家思想活躍,人又非常聰明,讓我收益匪淺。經過這段時間的討論,同學中慢慢湧現出幾點主流意見:

1.  我們大多數人的專業是理工科,學的是數理化,幾十年在工程領域工作。我們相信科學,認為思想應該跟隨事實和邏輯,不應該相信鬼神。

2.  《聖經》裡有很多違反科學和邏輯的地方,比如人死而復活、90幾歲老婦人生孩子、水變成酒之類。我們不相信。

3.  很奇怪,科學發達的西方人為什麼還信基督教?

我與同學們背景都相似。在討論中我逐漸意識到,大家的思想有兩個源頭。一是理工科教育和後來工作中形成的對科學的切身認識。同學們從事的專業中,造船、熱能、機械、材料等背後的理論基礎是牛頓力學;通訊、電子、自動化、電力等的理論基礎是麥克斯韋爾電磁學。牛頓力學與麥克斯韋爾電磁學構成完整的經典科學體系。二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在學校時,大家對政治課都不太上心,但是它卻是大多數同學系統學習過的唯一哲學體系。人都有信仰,就是自己最基本的原則。當面對大問題時,人必然依靠信仰,即使平時不知道自己信什麼。如果一個人頭腦里只有一套信仰體系,哪怕殘缺不全,也會別無選擇地採用它。

這兩個思想源頭都不來自中國傳統。五四運動中知識精英們喊出口號,要求引進“賽先生”。現代科學來自西方,在中國歷史很短,同學們卻把崇拜它視作理所當然。馬克思主義也在五四後進入中國,現在中國卻把它當作立國根本,想想很有意思。但是在現代科學和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人們卻信仰基督教,只把科學當工具,把馬克思視為極端。要理解這種中西方的巨大差別、同時回答同學們有關基督教的深層問題,就需要追根溯源,審視現代科學怎樣推動西方哲學思想的變化、以及馬克思主義是怎樣產生的。

     現代科學推動西方哲學發展

在中世紀,基督教在西歐社會裡占據主導地位,主宰人心和社會。王權的影響力遠比不上基督教。從君王到大眾都認為神是世界的主宰,人一輩子的追求,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這與同期的中國很不同。在中國,皇權主宰一切,宗教為政治服務。皇權傳統讓一般中國人覺得與西方文化有強烈隔膜。在當時的西歐,所有思想的基礎都是基督教,造成神學發達。所有學者首先是神學家,然後才可能是哲學家。著名學者達彌盎Peter Damian (估算1007 –1072) 和阿奎那Aquinas(1225-1274)都說過,“哲學是神學的侍女”。這並非貶低哲學,只是陳述事實。科學則更次要,屬於哲學的一個小分支,稱為“自然哲學”。當時西歐人的科學知識主要來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的書籍,比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史稱“古典科學”。教會主持古代知識整理工作,其取捨的依據當然還是基督教義。

1.  實驗主義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教士哥白尼(1473年-1543年)提出日心說,伽利略(1564年-1642年)在1610年公布觀測結果支持它。這是西歐人第一次不依賴古代經典、完全自主創新的科學發現,代表現代科學的誕生。這件事的意義非凡。當時的社會各界都意識到了它的深遠意義【1】。英國哲學家、政治家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在1620年發表劃時代的哲學著作《新工具論》,強調實驗與邏輯歸納是現代科學的關鍵,創立實驗主義哲學empiricism。這套學說里沒有提到的東西,與它強調的東西一樣重要。它沒有提到神與《聖經》,也就是說,在新興的科學領域裡,人運用實驗手段與邏輯思維,可以直接從現實中得到真理,不需要經過神或《聖經》。這才是這套學說的革命性的意義。

繼培根之後,英美自由主義之父,《政府論》的作者,其觀點深刻影響美國《獨立宣言》的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以及蘇格蘭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休謨David Hume(1711-1776)也著書立說,支持實驗主義觀點。西方哲學界強調獨創性,大哲學家都有自己的哲學體系,而不像儒家學者那樣熱衷於為前世做註解。培根、洛克、休謨都各有很多獨到建樹,只是基本觀念想通。他們的區別也很大,比如休謨還被後世認為有唯物主義傾向,是個懷疑主義者。他認為人的邏輯思維有內在矛盾性。

有趣的是,休謨還可能是現代公共知識分子的鼻祖。他出身於精英家庭,從小聰明好學,卻覺得傳統知識精英職業,如律師和大學教授,受太多社會約束。他試過去應聘教授職位,都被拒絕,於是就做了自由作家,靠寫嚴肅的哲學書賺錢。他的成功一方面因為他很有見解,另一方面也要感謝當時的英語世界裡有一大批非常嚴肅、非常好學的人認真讀他高深的哲學思想。他自稱是到當時為止,靠寫書賺到最多錢的作者。

2.  理性主義

法國哲學家、神學家者笛卡爾René Descartes(1596-1650),解析幾何的創始者,也與伽利略和培根生活在同一時代。他認為,培根只看到物質現實在科學中的作用,太偏駁。笛卡爾提出二元論哲學Dualism,既承認現實的重要,也看到神的基礎作用。他認為在科學中僅有實驗是不夠的,還要依靠人的智能和邏輯推導能力。物質世界按着邏輯和理性運行,人頭腦里也有理性和邏輯。物質本身並不能產生這些屬於精神範疇的東西,它們來自神。他把二元論推廣到所有領域,比如人有靈魂與身體。笛卡爾是現代哲學之父,他的思想被歸類為理性主義Rationalism。後來的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Spinoza(1632年-1677年)、德意志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等,也是理性主義的代表人物。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受到斯賓諾莎哲學的重大影響,愛因斯坦也談及他對自己物理研究的影響。關於萊布尼茨,同學們大概都還有印象。微積分里有以他為名的定理。

3.  現代科學根植於基督教信仰

蘇聯與中國的教科書,把現代科學的誕生與發展描述成“突破基督教的羈絆”才發生的,這不符合歷史事實。在現代科學剛產生時,基督教會和整個西歐社會曾進行過廣泛深入的大討論,最後決定允許科學相對獨立於基督教、支持科學發展。基督教會這樣做,依據來自《聖經 羅馬書》1:20,“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神學因此發展出“兩本書”教義,就是神為人準備了兩本書,《聖經》與神造的自然界。只要科學遵守真實的原則、誠實地反映神造之物,就符合神意。所以現代科學的基本精神是真實,來自於基督教。上述所有早期科學界和哲學家,哥白尼、伽利略、培根、笛卡爾等,都首先是虔誠的基督徒,然後才是哲學家和科學家。

4.  近代德意志哲學

馬克思唯物主義從德意志深厚的唯心主義傳統中生長出來,是對所在社會主流思想的一種極端否定。

中文“唯心主義”是外來語,德文是Idealismus,英文是Idealism,直譯是“理想主義”。這套哲學的追隨者認為,世界存在的根本目的、以及人生的最高目標,都是追求最崇高的理想。唯心主義的根本是基督教,其中的“最崇高理想”就是神與神的國。古希臘就有唯物主義,但是早被人們遺忘。一般西方人對唯物主義的了解來自《聖經》。《使徒行傳》記載,聖保羅傳道時路過希臘雅典,遇到伊比鳩魯學派的追隨者,被他們奚落。伊比鳩魯學派認為,人生最高目的就是追求快樂,是一種古典唯物主義。馬克思在著作中討論伊比鳩魯,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算是繼承了伊比鳩魯的思想。西方人本來認為唯物主義墮落,就是追求物質利益和感官享受。大概最早的中文翻譯者不想讓讀者感覺到Idealism與Materialism原名里隱含的褒貶,所以沒有直譯Idealism。

歷史上,德意志遠比英法更保守。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1337-1453),法國演變成中央集權國家。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因為離婚問題,與羅馬天主教廷長期不和,促成英國教會在1532年脫離教皇。在英法兩個國家裡,政治力都上升,擠壓一部分基督教原有的影響力。而在德意志地區,古老的教會傳統力量一直深厚,政治力則鬆散。德意志大眾篤信基督教,民風淳樸,人民思想深邃。1517年,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牧師馬丁路德,在小鎮教堂門上貼了一張紙條,列出95條對教廷的不滿意見,竟然在德意志全境引發對羅馬教廷的思想反叛,可見德意志人對基督教教義是多麼認真和嚴肅。到了啟蒙時代,這種強烈的基督教信仰讓德意志地區成為唯心主義的熱土。

a.  康德

康德Immanuel Kant(1723-1804)是德意志哲學界、以及整個西方哲學史上的巨擘,影響了他身後所有西方哲學家,當然也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康德出身中產階級,父親是馬鞍和配件製造商,父母都是虔誠的路德派基督徒。康德從小看到父母在生活艱難時依靠信仰展現出堅韌精神,所以深刻懂得基督教對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他成長的年代,恰逢科學和以現實為出發點的哲學思想蔚然成風,衝擊基督教傳統。年輕時他讀英法意哲學家們的著作,比如休謨的書,覺得這些理論輕視了人的靈魂和靈魂背後的神,於是潛心研究多年,於1781年完成《純粹理性的批判》,是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代表作。

康德認為,人具有先驗知識,比如對時間與空間的直覺。科學的過程,就是人感知物質世界,然後由先驗知識過濾和判斷,二者符合了才算認知的完成。這樣理解科學,就把先驗知識放在主導地位,把外部世界看成次要。西方哲學與神學保持界限,前者不直接談及靈魂與神,但是在西方文化里人人都懂,先驗知識的背後就是靈魂與神。有點類似於在中國“反擊右傾翻案風”,沒有直接點名鄧小平,但人人都懂那是針對鄧小平。正因為康德的哲學重新把靈魂與神重新放在主導地位,西方人才稱之為理想主義,也就是我們說的“唯心主義”。康德的理論融合了實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但是批駁了休謨的懷疑主義。《純粹理性的批判》書名的意思就是批判在科學中只強調事實與理性、輕視神賦予人先驗知識的那些哲學。

康德是德意志哲學界的燈塔,他的理論體系很全面,其中的一項核心內容是他的倫理學,體現在《道德的形而上學》等著作中。簡單講,康德對根植於基督教信仰的傳統道德充滿感情,但是在新時代,理性思想衝擊信仰,所以他要為傳統道德找到新的理性基礎。或者說,他用理性學說重新包裝傳統道德。他提出人在道德上需要普世準則,他稱作kategorischer Imperativ(德文)categorical imperative(英文),標準中文翻譯為“定言令式”。這個翻譯讓人更看不懂,所以我把它翻譯為“無條件道德準則”或“最高道德準則”,意指沒有先決條件,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事務上都應該遵守的準則。康德認為,無條件道德準則只有一個,但是表現形式多樣。康德給出幾種表達,比如,“只依據那些你可以同時願意它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行動”。其實這就是“基督教道德金律”,《路加福音》6:31,“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康德對後世的影響力巨大,同學們熟悉的黑格爾、馬克思、恩格斯、尼采等人,都是他的崇拜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曾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和校長,很推崇康德。一戰結束後,威爾遜主持成立國聯,希望以此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其基本思路就來自康德在1795年發表的著作《論永久和平》。國聯後來失敗。二戰後美國又主持成立聯合國,其基本思路還是康德。康德的國際秩序觀建立在他的 “無條件道德準則”之上。他認為,民主制度下的老百姓不會投票支持戰爭,所以為了保持世界和平,所有國家都應該施行“共和制”,就是現代人講的代議制民主。

b.  黑格爾

黑格爾Georg W. F. Hegel (1770 – 1831)是繼康德之後另一位德意志哲學巨匠。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等,都曾是“青年黑格爾派”里的積極分子,都曾着迷於黑格爾的學說。黑格爾極大地豐富了辯證法理論,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辯證”部分就直接來自黑格爾。我們在中學、大學和研究生院裡學到的那些哲學概念,比如對立統一、矛盾、否定之否定,量變到質變,螺旋式上升,都可以在黑格爾的思想里找到源頭,只不過用詞稍有不同。黑格爾把事物的發展抽象為先有正題,正題引起反題,二者相互矛盾,形成合題,然後進入事物發展下個階段,上一階段的合題轉變成為新的正題,正反合過程在更高層次上循環。

黑格爾是個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在死後出版的書裡寫道,“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從他永恆的精神角度考慮,神必須把他的兒子耶穌派到人間。神要把自己與自己相區分(意指上帝與耶穌相分離),也就是把愛與聖靈區分開”。一個職業哲學家,在著作中這樣直白和動感情地談論神和耶穌,非常少見,也很出格。這樣強烈的信仰當然會深刻體現在他的學說中。在黑格爾辯證歷史觀中,歷史發展的原動力和終極目的都是“絕對精神”。他認為歷史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依據辯證法向前、向上發展。歷史本身就是絕對精神在現實中的體現,也是絕對精神向人展露的過程。類似地,個人的自我認識,就是他的精神加入絕對精神的過程。民族精神的發展,就是民族精神加入絕對精神。即使不信教的讀者也能猜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就是神的一種哲學說法。費爾巴哈指出,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不過是以精神、思維形式表現出來的上帝。

c.  費爾巴哈

拿破崙在法國掌權後,對外發動一系列戰爭,逼得原本鬆散的歐洲各中小邦國迅速軍國化。德意志社會中的主流趨於忠君愛國,非主流則趨於極端化,社會矛盾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席捲歐洲的1848年大革命發生了。費爾巴哈、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這場革命中走上歷史舞台。

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1804年- 1872年)比馬克思年紀稍長,出身於德意志精英家庭,年輕時非常聰明,直接受教於黑格爾。1841年他出版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質》,核心思想是“上帝是抽象的人類”,很像很多同學們說過的,“神都是人造出來的”。他的核心觀點違反基督教義,他被視為唯物主義者,離經叛道。他曾把自己的觀點拿給黑格爾過目,黑格爾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到了1848年,大革命在歐洲各國相繼爆發。革命黨人出於宣傳鼓動需要,急尋反對舊體制和舊秩序的理論,越極端越好。於是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變得非常時髦,他也被視為革命英雄、唯物主義先驅。但是種種跡象表明,他對這種名聲並不太在意,對政治運動也興趣不大,而更注重做研究和寫作。

大革命時期,費爾巴哈、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公共形象類似,都是反基督教的唯物主義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更加激進,但費爾巴哈的學術名聲更大。很自然地,他們在革命隊伍內部存在競爭關係。馬克思曾嘲諷費爾巴哈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者”。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就不難理解馬克思的態度。

d.  尼采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年-1900年)晚於馬克思,是這節里最年輕一位。尼采不像其他哲學大師,不太注重於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而更注重於及時反思社會潮流。他非常敏感地觀察社會,語言能力出眾,最著名的一句話是“上帝已死”。很多中國讀者看到他如此輕慢神,就以為他與自己一樣是無神論者,其實不然。研究者深入推敲尼采的所有作品後總結,他的信仰屬於德意志民間的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2】,是基督教內部支持教會改革的一個流派,觀念比較保守,在19世紀很流行。

尼采感慨於科學突飛猛進,新思想層出不窮,嚴重衝擊傳統基督教。他特別重視進化論的影響力,認為達爾文把人與低級生命如荷塘里的水藻說成同源,那麼人還怎麼相信自己是神造的?還怎麼為神代表的愛與真理奮鬥?還怎麼信仰神?所以他才嘆息“上帝已死”。因為上帝死了,人們再不可能寄希望於天國,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現實世界裡,要在現實世界裡求得生命的所有回報,於是人就要追求“權力意志”,要成為“超人”,要主宰世界,為實現自己的現實目的而利用和犧牲普羅大眾。

尼采不是說,“我認為上帝死了,所以勸你們不要再信仰上帝”,而是說,“你們已經殺掉了上帝,卻還不自知。讓我告訴你們今後社會將是什麼樣子。在沒有上帝的新世界裡,大家都將只顧爭權奪利,聰明能幹的人將犧牲大眾,沒人再追求愛與真理了”。尼採過於悲觀了,低估了基督教信仰的生命力。從尼采的時代到現在,科學和新思想發展得越來越快,但是基督教並沒有像他以為的那樣衰落。1900年尼採去世時,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口數大約是5.88億,占總人口35.6%。2020年基督教總人口數約24.3億,占總人口33.4%。上帝遠沒有死。

讀大學時,我曾遇到多位同學,讀尼采的書讀到昏天黑地,到頭來卻抱怨沒讀懂。回頭看,他們的問題出在基本預期上。當時很多人學哲學是尋找聖人,希望聖人的書讓自己看懂世界、聖人的生活軌跡作為自己效仿的榜樣。人都需要信仰,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宗教信仰從屬於政治和權力,傳統信仰如佛道儒的內容簡陋,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當時中國改革開放,馬克思主義退潮,不受同學們歡迎。於是大家轉而讀尼采,希望他能代替孔子和馬列,為自己與世界指明方向。大家不了解的是,在西方,宗教為人提供信仰,哲學只是門學問,不負責信仰問題。只有馬克思主義試圖越俎代庖,包山包海地自稱是信仰、也是科學、也是哲學。其他西方哲學家們沒計劃為個人與世界提供根本出路,也沒準備把自己變成聖人。尼采才華橫溢,但後來瘋了,英年早逝,死在瘋人院,死因是梅毒。這樣的人生,怎麼有資格成為同學們的楷模?他都不能為自己找到思想出路,更沒能力為他人提供信仰。

  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

1.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於機械宇宙觀

馬克思比更早和同時代的哲學家們都更極端。德意志人認為費爾巴哈非常極端,馬克思卻嘲笑他還不夠極端。費爾巴哈懷疑神的來源,認為神是人造的,人把自己的好品質投射給一個虛假的神。但總體講,費爾巴哈認同基督教的內容,承認神體現善、正義和智慧,隱含信神的個人和民族可以藉助基督教讓自己變好。馬克思卻全面拋棄神,轉而倚重當時的經典科學。

西方哲學邏輯嚴謹,觀點必須建立在堅實的邏輯基礎之上,就像幾何學裡的定理必須基於公理。傳統上,西方哲學的基礎是基督教。在文藝復興時期,基督教確立“兩本書”理論,就是《聖經》與物質世界都來自神、都反映神意。從此之後,西方哲學家們就有了兩個相輔相成的說理基礎。從文藝復興到馬克思所處的19世紀中葉,現代科學爆炸式發展,不斷產生關於物質世界的新結論,讓哲學家們越來越重視。科學影響了那個時代的所有哲學學說。

二十世紀之前的科學,史稱“經典科學”;與之相配的宇宙觀,史稱“機械宇宙觀”。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就提出了“伽利略相對論”,就是所有物理規律以同樣形式適用於所有勻速運動的參照系。他舉例,如果船勻速行駛,在封閉的艙室里,人不可能知道船是否在移動,因為在靜與動之間,身邊所有物理現象都沒有區別。同時代的笛卡爾總結,宇宙就像個精準的鐘表,所有物體按嚴格的機械規律運動,就連有生命的動物本質也是機器,人的身體同樣是機器。物質世界裡的萬物都按既定的機械法則運行,所以在平時神不需要介入。但是笛卡爾認為神是關鍵的,因為神設計與創造了宇宙,並在最開始時推動它運轉。另外,神賦予人靈魂。笛卡爾說過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思考能力等,不能用機械規律解釋,反映出靈魂來自神。

後來,偉大的英國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1643-1727)建立牛頓力學體系,極大地強化了機械宇宙觀。再後,英國人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 – 1867)在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定律,德國人高斯Johann Gauss (1777 –1855)在1835年提出關於電荷和電場的高斯定律,蘇格蘭人麥克斯韋爾James Maxwell (1831 –1879)在1861年列出麥克斯韋爾方程,電磁學逐漸完善,進一步豐富了機械宇宙觀。

在馬克思於1840年代建立起他的哲學理論。當時,機械宇宙觀在處於巔峰時期,它有幾大特點:

1. 機械宇宙觀認為,時間與空間是絕對的

時間與空間影響其他事物,但是任何事物都不能改變時間或空間。一維時間與三維空間構成四維時空,其中維與維之間也相互獨立,所以說時空是絕對的。四維時空的每一維都雙向無限延伸。很多哲學家們認為,上述時空觀屬於純幾何、純邏輯,人不需要從現實中學習就可以懂,比如康德把時空觀念歸於先驗知識。人處在現實的物理時空中,不在純邏輯的幾何時空中,但是機械宇宙觀認為,物理時空理所當然就是幾何時空,二者是一回事。

pic01.jpg


1,機械宇宙觀認為,在運動的船上、或在靜止的島上,時間和長度都是一樣的。對於任何觀察者,島上與船上的尺子一樣長,鐘錶走得一樣快。即使在今天,一般人也會覺得尺子到哪兒都一樣長,鐘錶在哪兒都走得一樣快。對於絕大多數人,機械宇宙觀體現基本的邏輯和常識。

2. 宇宙是確定的

綜合牛頓物理和電磁學的經典物理認為,宇宙里的物質都可以抽象成質點或質點的組合,每個質點在時空中確定,並具有兩種屬性,質量與電荷。這兩種屬性產生質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經典物理精準描述這些力。在機械宇宙觀中,所有隨機現象都源於人無知、或人圖方便,並非因為事物本身是隨機的。比如擲硬幣,機械宇宙觀認為,如果考慮硬幣上每個形狀細節、拋擲者用力的全部過程、桌面與空氣分子的詳細情況等,擲硬幣的結果完全可以預知,並不是隨機的。擲硬幣顯得隨機,只因為人沒有考慮所有細節。

3. 科學可以解釋整個宇宙

跟據經典科學,如果完全知道宇宙在某個時刻的初始狀態,那麼整個宇宙的未來都可以被精準預測,本質上不存在任何隨機性。在19世紀中葉,科學家還沒有發現原子內部結構或不斷擴張的宇宙,人們普遍對科學充滿信心,認為科學要麼已經、要麼即將能夠完美解釋宇宙中所有物質現象,從最小的原子到最大的星系。

2. 馬克思唯物主義的內部邏輯

在馬克思之前,主流哲學家以神為本,以科學為用。神對哲學重要,因為一方面哲學要面對人的靈魂,而科學無關靈魂。另一方面,當時的科學還不能解決一些哲學上的關鍵問題,比如宇宙的起源。馬克思邁出了其他哲學家拒絕邁出的一步,徹底拋棄神,希望完全立足於科學,並把自己的學說直接說成科學。當時的社會革命形勢是馬克思走向極端的外部誘因。在內部邏輯上,馬克思採用了其他哲學家無法接受、或認為過份牽強的三個立論:

1.  馬克思主義強調“人是動物”,表達方式有多種,包括“人是高級動物”、“人是社會動物”、“人是會製造工具的動物”,等等。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在其1637年的著作《談談方法》中有句著名論斷,“動物是機器”。法國早期唯物主義者梅特里於1747年匿名發表著作《人是機器》,模仿笛卡爾“動物是機器”的論點,聲稱靈魂只是肉體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哲學接受了梅特里的觀點,但語言更直接。把人說成動物,就切斷了人與神的特殊關係,把人納入科學範疇,雖然沒有科學證據表明肉體產生靈魂。在基督教文化圈,把人與動物等價,原來被視為對人極端冒犯,但是在1859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後,變成了可討論的哲學話題。其實達爾文的進化論只是關於肉體演變的一種科學學說,沒有涉及到人的靈魂。但是很多人靠“腦補”,憑空添加了關於靈魂的“進化論”。他們以科學為名,但違反了科學精神。

2.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不在於個人,而在於群體。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裡,馬克思寫道,“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主義又認為,人的群體,如社會、階級、黨派等,是客觀的、物質的,遵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等機械規律,屬於科學範疇。把人的本質定義在群體層次上,就繞過了個人。即便個人的靈魂、自我意識、精神、愛、希望等存在,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裡也變得不重要,不值一提了。

3.  馬克思主義繞開了宇宙起源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定型的19世紀中期,機械宇宙觀處於巔峰時期,信者眾多。當時科學本身對宇宙起源沒有好的解釋,辯證唯物主義就依據經典科學中的能量守恆定理提出運動永恆論,認為時間是無限的,過去和未來都是無限的;能量永恆,物質從來都運動,也將永遠運動;所以宇宙從來都存在,也將永遠存在。沒有了起始點或終點,宇宙也就不需要起源論了。我們現在知道,宇宙有起點,能量也不完全守恆。當時社會對經典科學過份樂觀,助推了馬克思主義的極端化。

總之,在經典科學和機械宇宙觀里,物質的運動遵循嚴格的機械規律,人在其中沒有作用。這點符合唯物主義的基本觀念“物質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馬克思主義的締造者們驕傲地宣稱,自己的哲學就是科學、基於最先進的科學知識。機械宇宙觀是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基礎。但是科學不涵蓋人的靈魂,馬克思主義用難以服人的邏輯避開了這一點。

如果人是機器或動物,那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本質就是互相利用,因為機器與動物存在的意義就是被人利用。只有承認人有靈魂、來自神,每個人才會真的尊重其他人,把對方看得與自己一樣,基督教把這種對人態度叫作“愛”,並基於愛而得出道德金律,《路加福音》6:31,“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

馬克思唯物主義與功利主義有內在關係。馬克思主義讓人相信,你不要看重自己的內心,而要看重自己所屬的團體的經濟利益,就是無產階級的利益,對手資產階級拿走了無產階級的經濟利益,你就要革命,就是去殺資產階級。剝去文縐縐的表層,其本質就是利益好處最重要。為了利益好處你就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包括殺人。信奉這種主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當然就是功利主義者,或精緻利己主義者。這就是為什麼西方的古人歷來把唯物主義者看作是貪圖感官享樂的低下卑鄙之徒。

馬克思與恩格斯個人著作與發表時間一覽表

pic02.jpg


2 馬克思與恩格斯著作列表。馬克思的哲學著作幾乎都發表於1850年之前。恩格斯後來添加了少量註解和補充,但沒有大改變。

3. 機械宇宙觀崩潰與新科學誕生

馬克思唯物主義哲學剛剛成型不久,科學開始大變革。機械宇宙觀盛極而衰,最後崩潰。

a. 洛倫茲電磁力引發矛盾

18世紀後期,法國人庫倫Charles Coulomb(1736 - 1806)等科學家就發現了電磁力。1861年,麥克斯韋爾方程問世,電磁場理論趨於完整。1881年英國人湯姆森J.J. Thomson (1856 –1940)跟據麥克斯韋爾方程首先推導出磁場中運動電荷的受力公式,但存在錯誤。1895年,荷蘭科學家洛倫茲Hendrik Lorentz(1853 – 1928)提出關於電荷q在電磁場裡受力情況的正確方程式:

eq01.jpg


方程提出後,包括洛倫茲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很快意識到它存在嚴重問題。具體講,靜止的觀察者與運動的觀察者,跟據洛倫茲電磁力方程,在同一個實驗中會得到不同結論,違反伽利略相對論。下面是一個例子。

pic03.jpg


3:洛倫茲電磁力方程式違反機械宇宙觀

上圖上方,觀察者靜止,通電導線內部帶正電的粒子與帶負電的電子中和,對外不帶電,只跟據右手定律產生磁場。跟據洛倫茲電磁力方程,以速度v向右運動的電荷+q受力為

eq02.jpg


上圖下方,觀察者改變觀察方式,與電荷+q同步以速度v向右運動。在經典物理中,從觀察者角度,導線依然對外不顯電荷,導線內帶負電的電子靜止,帶正電的粒子以速度v向左運動,導線內的電流也不變,產生同樣的磁場,但是電荷+q靜止,所以不受力:

eq03.jpg


只因為參照系不同,兩種分析得到不同結論,自相矛盾。

這個問題困擾物理學家們很多年。他們曾懷疑新生電磁學的方方面面,試過各種辦法,都不成功。直到1904年,洛倫茲發表文章,提出洛倫茲時空轉換,簡單講就是從觀察者角度看,其他運動參照系裡的長度變短,時間變慢,這個矛盾才解決。但是洛倫茲只把這種轉換看作技術竅門,聲稱這個竅門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卻不敢進一步思考背後的物理意義。洛倫茲是當時最權威的電磁專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一生成就斐然,深受行業尊重,卻無法接受時空真的會依觀察者的不同而不同。絕對時空的觀念深入每個人的思想,就連頂級物理學家也不敢懷疑。

一年後的1905年,一位專利局小職員愛因斯坦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提出狹義相對論。其關鍵技術內容就是洛倫茲時空轉換,但是愛因斯坦講出了別人不敢深想的事。時空不是絕對的,依運動速度變化而變化。這個觀點引發科學革命。

上圖下方,從運動的觀察者角度看,導線中的負電荷靜止,正電荷以速度v向左運動。依據洛倫茲時空轉換,正電荷之間距離變短,密度變高,高於靜止的負電荷密度。導線從原來電中性變成帶正電。電荷+q靜止,不受磁場力,但受到電場力:

eq04.jpg


運動參照系裡的電場力在數值上正好等於靜止參照系裡的磁場力。相對論表明,磁場力本質上就是電場力,二者是一種力在不同參照系下的不同表現形式。很多人以為,相對論效應只在特別高速度下才會呈現,離日常生活遙遠。這是個反例。

pic04.jpg


4,1921年愛因斯坦與洛倫茲在一起。當時他們同在荷蘭萊頓大學做物理學教授。洛倫茲比愛因斯坦年長、資歷也高。愛因斯坦說洛倫茲對自己學術影響最大,也非常尊重洛倫茲。

b. 原子行星模型造成困惑

pic05.jpg


5,左側是經典物理學中氫的原子行星模型,右側是量子物理學中的氫原子模型。

近代科學家們早知道分子可以被分解成原子,但是發現原子內部結構要晚得多。1808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John Dalton(1766-1844)基於牛頓的原子論提出了第一個近代原子模型,認為原子就像一個個堅硬的實心小球,不同元素的原子不同。1897年,湯姆森首次發現電子,並提出新原子模型,認為原子像布丁球,類似於中國的年糕球,其中“糯米”帶正電,電子就像“芝麻”鑲嵌在糯米中,電子是靜止的。1909年,湯姆森的學生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發現原子核,並提出“原子行星模型”,其中電子像行星環繞太陽那樣環繞原子核轉動。這個模型在很多其他實驗中得到支持,被科學界廣泛接受。

但是盧瑟福原子行星模型引發經典物理的危機。如上圖左側,電子繞原子核運轉,形成電場擾動,跟據麥克斯韋爾方程,將不斷產生電磁波,向外發射能量。電子將不斷失去能量,速度逐漸變慢、軌道變低,最終跌入原子核,就像人造衛星在失去能量後跌入地球。所以經典物理無法解釋為什麼原子可以在宇宙中穩定存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丹麥物理學家玻爾Niels Bohr (1883-1962)在1913年引用量子概念建立了玻爾原子模型。如上圖右側,其中的電子只能在一系列特定軌道上運轉,其能量只可能採用特定的、離散的數值,不再是連續變量。電子還可能失去能量,但必須在不同軌道之間跳躍。當電子跳入最低能量軌道之後,沒有更低能量軌道可跳,所以無法繼續發射電磁波,原子結構於是穩定。

玻爾提出原子的量子模型,是量子物理誕生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早在1901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在研究黑體輻射問題時就運用了量子概念,但是當時他只當作技術性竅門,沒有深究其背後革命性的物理意義,類似洛倫茲處理時空轉換的情況。1905年,愛因斯坦研究光電效應時也採用了量子概念,也只當作技術性竅門。機械宇宙觀深入人心,連偉大的愛因斯坦也不能免俗!玻爾的量子化原子模型代表科學思想革命。後人對玻爾模型有許多改進,但量子的概念從玻爾始被科學界主流接受。

總之,經典科學體系中存在固有矛盾。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以相對論與量子物理為主要內容的 “新科學”在二十世紀初誕生。

c. 機械宇宙觀崩潰大事表

相對論與量子物理誕生,引起科學新一輪爆炸式發展。下面列舉與本文有關的,二十世紀初的幾項重大科學發現

·         1915年, 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提出時間與空間都可以扭曲。廣義相對論預測,靜止的宇宙不穩定,宇宙必須或擴張或收縮。但是愛因斯坦自己都不敢相信,無跟據地修改了自己的理論結果。他的錯誤後來被稱為“物理史上最大錯誤”。

·         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提出薛定諤方程,其對量子物理的意義如同牛頓的F = ma對於傳統力學。薛定諤方程的成功也確立了量子的波函數表達形式其對量子物理的意義如同牛頓的F = ma對於傳統力學。薛定諤方程的成功也確立了量子的波函數表達形式。

·         1926年,德國量子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1970)提出波恩法則,意義是確立量子波函數是概率波。

·         1927年,德國量子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提出量子波函數坍縮概念。觀測前,波函數包含所有可能的觀測結果。被觀測時,波函數突然坍縮。觀測後,只剩下一個結果,其他可能性完全消失。

·         同年,海森堡還提出測不準原理。

·         1927-1929年, 比利時天主教神父,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勒梅特Lemaître (1894-1966) 與 美國天文學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分別發現哈勃–勒梅特定律,提出宇宙在不斷擴張,並提供大量觀測證據。但是勒梅特的文章長期鮮為人知。跟據哈勃–勒梅特定律,物理學家們推論,宇宙產生於大爆炸。另外,他們的觀測結果包括光紅移現象,證明時空在非靜態下,能量不守恆。

·         1932年,美籍匈牙利猶太裔物理學家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首次提出,意識造成量子坍縮。後來多位科學家進一步闡述。

4. 新科學違反常識與邏輯

同學說出“我相信科學、邏輯和常識,所以不信基督教”,是隨口而出的實話,但不一定想透了科學是什麼。他們覺得科學、邏輯和常識是統一的,所以可以信任,自己可以接受。但是,這個直覺不對。上節講到經典科學自相矛盾,所以被新科學取代。但是以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為主要內容的新科學嚴重違反常識和邏輯。

a. 相對論破壞時間邏輯

 

pic06.jpg


6,兩列火車相向而行,男人和女人分別站在所在列車的中央。兩人交錯時,在他們之間點亮一盞燈。對於不同觀察者,燈光照亮兩車頭和尾的順序不同。

相對論破壞事件的時間順序與“同時性”。相對論的基本假設之一就是,光速對於每個觀察者都是恆定的c。

·         綠車上的男人看到燈光抵達順序:首先紅車尾,然後同時綠車頭與綠車尾,最後紅車頭

·         紅車上的女人看到燈光抵達順序:首先綠車尾,然後同時紅車頭與紅車尾,最後綠車頭

比如在男人看來,光先照亮紅車尾,然後照亮綠車尾。但是在女人眼裡,順序相反。可見,相對論破壞了時間先後順序的客觀性。常識認為,兩件事發生的先後順序是絕對的,對於每個人都一樣。人的日常邏輯多基於此。比如“人死不能復活”,本質就是認為“活”在先、“死”在後,順序不可能顛倒。

再比如在男人看來,光同時照亮綠車頭和綠車尾。但是在女人眼裡,綠車尾在先、綠車頭在後。人的日常邏輯也經常基於同時性是客觀的,但相對論破壞這樣的同時性。

b. 量子物理違反有關物質、時間、因果關係等常識與邏輯

pic07.jpg


7,量子雙縫實驗。雙縫實驗是量子物理中最基本的實驗形式,它的歷史遠早於量子物理本身。1801年就有人用這種實驗研究光波干涉現象。上圖實驗中有三個主要硬件,最前面是粒子發射源,最後面是對粒子敏感的顯示屏,中間隔板有兩條細縫可以讓粒子通過,左邊是“縫1”,右邊是“縫2”。實驗中發射源每次只發射一個粒子,前後粒子相隔的時間足夠長,保證在任一時刻,發射源與顯示屏之間最多只有一個粒子。粒子可以是電子、質子、光子、原子等。實驗中有一位觀察者,可以選擇不觀察,或在“觀察點A”粒子進入縫隙前觀察其狀態,或在“觀察點B”粒子通過縫隙後、到達顯示屏前觀察其狀態。

這裡利用雙縫實驗,討論幾個量子物理中非常重要、又違反邏輯與常識的現象。

1.  機械宇宙觀的“物質”概念被突破
在早期的實驗中,發射源採用傳統意義上的純粒子,最常用的是電子。實驗預想在顯示屏上應該出現如上圖左側下方的2個感光區域,分別對應隔板上的2條細縫。但是在實驗者不觀察粒子中間狀態的情況下,一次次實驗都違反預想,就是顯示屏上出現如上圖右側下方的波紋狀多個感光區域,仿佛粒子變成波,同一個粒子的波同時穿過兩條縫,然後在屏幕上產生波干涉現象。經過長期深入的討論,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在1926年提出薛定諤方程,認為在無人觀測的情況下,粒子是以波函數的形式存在。德國物理學家玻恩Max Born(1882-1970)在同年指出,波函數的本質是數學概率波。他們的解釋是,沒有觀測的情況下,在放射源與屏幕之間,基本粒子不是以機械宇宙觀中的質點或質點組合的形式存在,而只是概率波。或者說,在經典物理學的意義上,如果無人觀測其中間狀態,粒子在發射源與顯示屏之間是不存在的。

2.  觀察使得波函數變成經典粒子
如果實驗者在粒子進入雙縫前(觀察點A)觀察粒子路徑,那麼粒子就呈現經典顆粒狀態,每個粒子只通過一條縫隙。發射源發射大量粒子後,顯示屏上呈現2個感光區,如上圖左側下方。觀測造成這樣的差別,非常令人驚訝。科學家們的主流意見是,觀測讓波函數“坍縮”,讓粒子從概率波狀態變成經典粒子狀態。從機械宇宙觀的角度看,人的觀測使得粒子從“不存在”狀態變成“存在”狀態,也就是觀測締造了物質。主流科學家們明確而主動地避免深究“觀測”代表什麼,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超越傳統物理學範疇。但是著名量子物理學家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在1932年提出,意識造成波函數坍縮,用平常人的話就是“意識創造物質”。這個“意識”可能是個人的,也可能是超越個人意識,比如神。在過去的90年裡。物理學家們積累了大量相關實驗結果,但目前沒有可信證據否定“意識造成波函數坍縮”。
總之,實驗表明觀測造成了波函數坍縮。觀測必須有觀測者,人們至少可以推論,物質不完全獨立於人。如果進一步,意識造成波函數坍縮,就表明意識可以締造物質。無論怎樣,這個實驗結果否定了機械宇宙論中“物質是客觀的,獨立於人”的觀念,當然也就否定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論。

3.  未來影響歷史
如果實驗者在粒子通過雙縫後(觀察點B)觀察粒子路徑,粒子也呈現經典顆粒狀態,每個粒子也只通過一條縫隙,發射源發射大量粒子後,顯示屏上呈現2個感光區,如上圖左側下方。在觀察點A和B觀測,後果完全一樣。這個結論令人驚訝。按一般邏輯,粒子先經過隔板,然後才會在B點被觀測。兩者相比,觀測發生在“未來”,粒子通過隔板是“歷史”。在這個實驗中,未來改變了歷史,違反了機械宇宙觀,違反了常規因果關係,當然也違反一般人的常識與邏輯。

關於雙縫實驗的研究非常多。為了不讓讀者感覺閱讀太沉重,這裡不深入介紹。不過有一個關鍵技術細節值得說明。觀測手段在雙縫實驗中無疑非常重要,在圖7中以攝像頭代表。如果真用攝像頭觀測,很容易擾亂實驗結果的解讀,比如人們會猜測攝像頭的具體工作方式造成實驗結果。現代雙縫實驗採取了一些巧妙的辦法繞過觀測機械帶來的潛在干擾。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世界著名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在2000年的一篇文章 “延遲選擇量子擦除實驗”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3】。其中實驗設計巧妙,體現行業前沿,結論涵蓋量子物理中的各大關鍵問題。隨着時間流逝,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文章結論,文章本身也逐漸變成經典。它的第一作者Y. Kim是韓國在美國的博士留學生,另一位作者史硯華(Yanhua Shih)本是1980年代來自中國的留學生,畢業後留在美國做教授。

  東西方都懷疑新科學,但方式不同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誕生和大發展,恰逢東方共產黨國家集團與西方基督教文化圈展開激烈的意識形態競爭。兩邊都非常懷疑新科學,但是表現方式和對科學造成的後果大相徑庭。重溫那段歷史可以幫助我們看清楚兩種信仰體系的根本不同。

1.  馬克思主義陣營

a.  蘇聯批判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二十世紀初,當新科學正在擊碎流行了幾百年的機械宇宙觀時,信奉機械宇宙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卻在沙俄取得政權。當時蘇共里還有很多人真誠相信馬克思主義,所以很敏銳地察覺到新科學與自己的信仰水火不容。在1920年代蘇聯就開始批判相對論和量子物理了,並在1929年的第二屆全蘇馬克思列寧主義科研機構大會和1931年的共產主義物理學家會議上達到小高潮。比如莫斯科大學物理學教授葉戈爾申在會上總結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說前者質疑原來的時間、空間和物質等概念,造成唯心主義興盛;而後者認為粒子運動路徑受觀測者影響、量子狀態在被觀測前並不客觀存在、只在被觀測後才出現,是“公然否認客觀存在,否定因果論”。這些會議都發出警告,自然科學領域已經出現了唯心主義傾向,甚至批判量子物理學創始人玻爾想用物理學消滅馬克思主義。再後,1931年聯共(布)中央決議宣布,要在自然科學和哲學領域“對反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無情批判”。

但是1930年代是蘇聯的多事之秋,最高層忙於無情的大清洗、大饑荒、平叛等急迫任務,沒有太多精力處理自然科學界的哲學理論問題。再加上當時蘇聯科學界還保留很多沙俄時代的“舊知識分子”(列寧用語)和他們維持的舊學術氣氛。一些科學家深受西方思想影響,敢於在關鍵時刻堅持原則。比如蘇聯物理學家弗蘭格爾在1931年的一次會議上宣稱:“辯證法無權謀求科學領導地位”。在1934年的一次會議上,他又表示:“在哲學領域,我不是小孩子。我從列寧、恩格斯著作中讀到的那些內容不足以取代我原有的方法論觀點。這就是我的觀點,我絕不放棄它”。政治高壓之下,還有科學家立場鮮明,毫不妥協,維護科學精神,造成這次蘇聯批判新科學運動虎頭蛇尾。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蘇聯最高層再次掀起了反對西方新科學的運動。從1920年代到1940年代末,相對論和量子物理都有了長足發展,成為西方科學的主流。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宇宙起源大爆炸理論也已被提出,並積累大量觀測結果,包括光譜紅移的證據,代表能量不守恆。蘇聯官方認為這些西方墮落思想違反辯證唯物主義,影響越來越大,已經威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以必須回擊。官方學者們列出新科學的罪狀,包括相對論宣揚時間與空間因觀察者不同而不同,違反唯物主義;量子物理引入量子態描述物質的最基本性質,那根本不是“真實的物質”,完全違反唯物主義;宇宙不斷擴張,是學術“癌症,侵蝕現代天文學,是唯物主義科學的主要意識形態敵人”。蘇聯強烈反對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它很像《聖經 創世紀》裡神創造宇宙的故事,屬唯心主義理論,是假科學。

這場在科學領域裡貫徹辯證唯物主義的政治運動,由蘇共第二號人物、斯大林預想的接班人,中央宣傳鼓動部部長日丹諾夫親自主持,於1946年開始布陣。在運動如火如荼時,日丹諾夫於1948年突然去世。1949年召開全蘇聯物理學大會,本來計劃把反對唯心主義物理學運動推向高潮,但是被嚴峻的美蘇冷戰形勢打斷。負責核武器研究的蘇聯科學家私下向斯大林抱怨說,此時批判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將影響核武器研發進度。斯大林馬上意識到問題重大,於是布置好的政治運動不了了之。這時候的蘇聯與1920年代不同,人民已經變得滑頭,真心相信馬克思主義的人已沒有幾個。這件事再次讓蘇聯人看懂,馬克思主義在現實中行不通,只是用來撐門面的。此後蘇聯繼續在政治上打壓新科學,直到斯大林去世。赫魯曉夫上台後施行去斯大林化改革,蘇共理論家們開始宣稱,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完全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經過30年社會主義制度訓練,蘇聯上下都已習慣言不由衷、說一套做一套了。

b.  中國批判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中共與蘇共都信仰馬克思主義,但也有差別。早期蘇聯還殘留東正教傳統,很多人對信仰和主義非常嚴肅,思想深刻。而中國有深厚的忠君傳統,在中共體制下,人首先要忠於偉大領袖,對於抽象的信仰和主義則遠不如蘇聯人嚴肅。這種情況在國人里非常普遍,經常融化在血液里,少有人例外。比如毛澤東建國後開始關注核物理,因為那是世界科學的最前沿,又與核武器息息相關。在1955年的一場會議上,毛與中國最好的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座談。錢三強對毛說質子與中子是基本粒子,不可再分。毛則認為物質無限可分,並問與會者的意見,結果包括強三槍在內的所有人都不吱聲了。幾個月後在1956年初,毛又拿同樣的問題去問大科學家錢學森,“你們科學家說的,基本粒子不可再分啦!我看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你信不信?”錢學森當時什麼也不敢說,但在文革時對這個問題正式表態過,“毛主席對物質無限可分性的問題,從唯物辯證法的高度,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

不難預料,毛澤東在後來幾十年裡對“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越來越自信,因為他問過中國最好的科學家,每個人都誇他說得對,沒有人反對他。於是這個觀點成了中國物理學界最神聖的信條,嚴重影響了中國理論物理的發展。物質無限可分,本是很多聰明、但非專業物理學家的人常有的誤解,毛這麼想本無可厚非。錢三強和錢學森都是大才子,在國家科技體制里位高權重。其中錢三強專門研究原子內部結構,在法國長期留學,師從世界著名科學家居里夫婦。兩人在當時都有機會對毛解釋,“大約40年前,德國科學家普朗克就發現微觀世界的量子化,後來實驗也證明了,所以物質小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分割了”。這並不算冒犯領袖,但他們卻選擇了沉默,因為沉默能保住領袖的面子,保住自己的利益,也沒有得罪任何具體的人。但他們的沉默嚴重傷害了整個中國的科學發展,他們尸位素餐。二錢可能都比前面提到的蘇聯物理學家弗蘭格爾更聰明、更有學問,社會地位更高,卻完全沒有後者那種維護科學原則的勇氣。

蘇聯批判相對論與量子物理的消息,在1950年代初就傳到中國。但是當時的中共高層總體教育程度低,現代科學背景尤其薄弱,懂得這些哲學爭論的人很少,所以沒有重視。再加上當時中國科學界的骨幹大多是民國遺留人物,出身西方教育,知道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的結論經過實驗驗證,覺得蘇聯對新科學的批判有點莫名其妙。那時一般人還不太懂蘇聯式嚴酷的政治運動,所以發生在蘇聯的批判在中國沒有引起很大波瀾。

1960年代初,中蘇交惡。毛澤東想與赫魯曉夫爭奪世界共產黨國家集團的領導權。赫魯曉夫逆轉斯大林的政策,在意識形態領域對西方軟化,讓毛澤東看到一個機會,可以把自己樹立為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正統,於是開始部署在全國掀起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熱潮。這個政治運動當然需要衝進科學界,於是毛採用了他慣常的操作,第一是面授自己的女婿孔令華和自己的文膽陳伯達,讓他們按自己不公開的目的保持運動大方向。二是發動廉價的底層群眾衝擊目標。當時找到一個從中學直接進入黨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學生羅嘉昌,還有一個滿嘴跑火車的湖南小鎮中學教員周友華,各寫了一篇依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反駁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文章,讓他們進入科學院教訓科學家們。科學界的頭面人物們馬上嗅出了這番操作背後的政治用意,紛紛表忠心緊跟毛主席,要“用毛澤東思想改造自然科學基本理論”。於是從科學院到各大專業研究所、再到大學,幾乎所有科研機構都被波及,科研活動被嚴重打亂。那場運動波及的學科範圍包括相對論、量子物理、自動控制理論、化學共振論、摩爾根遺傳學、宇宙學,等等。

當時主持科學界的學術領袖包括錢學森、周培源、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等大名鼎鼎的學者。他們都從小接受嚴格正統的西方科學教育,青年時期在西方長期逗留:

·         錢學森:美國博士,在美國20年

·         周培源:美國博士,曾師從愛因斯坦研究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留學時間8年以上

·         錢三強:法國博士,師從居里夫婦研究核物理,留學時間12年

·         竺可楨:美國博士,留學時間8年

·         李四光:英國博士,從15歲到38歲長期多次在日本和英國留學,留學時間13年以上

留學時,他們在西方教授的指導下,於西方文化氛圍中,都做出過斐然成績。但是回國後他們都失去了求真的精神,文革期間在權力面前他們中沒有一個人堅持維護科學。他們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卻阻礙了科學在中國發展。這些人一生浸淫在科學裡,為什麼骨子裡沒有對科學的忠誠呢?因為忠誠於科學的實質是忠誠於真實。真實是科學的根本,它不屬於科學,而在科學之外。一個人浸淫在科學裡並不代表他忠於真實。那麼什麼人才忠於真實呢?基督徒。耶穌說,“我是真實(I am the truth)”。耶穌的信徒們忠於真實。基督教社會崇尚真實,為科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所以現代科學誕生在西歐,並一直在西方社會裡發展得最好。而這些中國大學者們內心還是傳統臣民思想,把忠君放在真實之上,學習西方科學、到西方流學和生活,都沒有為他們帶來信仰層次的改變,所以無論他們多聰明,讀了多少書,有多少學術成績,在西方生活多少年,當了多大得官,到頭來還是君王的奴才,沒有捍衛科學必需的勇氣。中國的科學就敗在這些人手裡。

pic08.jpg


8,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就是這樣反對相對論的。相比之下,蘇聯批判西方新科學時,還是保持一定的學術水準的。他們發展自己的替代理論,試圖重新解釋已發現的實驗結果。中國反對西方新科學,基本都是大字報水準。

1987年左右,交大為優異生開設了一門特別的物理課。課程內容包括相對論和量子物理。但是老師在課堂上絕口不談現代物理背後的哲學問題,卻加入大量數學公式與推導。記得課上講到量子光學裡的光柵實驗,與雙縫實驗大同小異,但技術上更複雜。老師把薛定諤方程式、傅里葉分解等寫得滿黑板。我下課後試圖問老師關于波函數坍縮的問題,自然引到觀測的本質。兩個老師里年紀大的一個立刻警覺,年輕的似懂非懂。那時文革已過去10年,但還是沒人敢討論“意識決定物質”這樣的話題。中國科學家們頭腦中深深印着“政治最重要,科學精神算個屁”的信條。他們避開科學中的實質問題,試圖只依靠一些技巧,比如複雜的數學,混口飯吃。

2.  基督教文化圈

人都是相似的。相對論與量子物理讓各個國家、文化、政治制度下的人都不舒服,都覺得它們違反了常識、邏輯和人們本來習慣的經典科學。不但一般人如此,那些位高權重的人也如此,比如毛澤東;不但馬克思主義者如此,基督教文化圈裡的人也一樣。實際上,相對論與量子物理在西方科學界遭遇大規模懷疑。下面講到兩個西方科學家懷疑相對論與量子物理的例子。他們都對新科學的誕生有過實質性貢獻,卻都深深懷疑新科學。第一個是發現光速恆定的美國科學家邁克耳孫Albert Michelson(1852-1931),第二個是偉大的愛因斯坦本人。對比他們和馬克思主義者的不同,可以幫助我們看清兩種意識形態的差別。

a.  邁克耳孫不相信自己的實驗結果

pic09.jpg


9,物理學家邁克耳孫Albert Michelson(1852-1931),普魯士猶太人,幼年時移民美國,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短期服役後,在近30歲時,他赴西歐繼續深造,有機會接觸物理學最前沿,並從此迷上測量光速的問題。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邁克耳孫一生致力於設計最好的實驗方法與實驗設備。1887年在俄亥俄州,他與莫雷合作,試圖用實驗證明以太存在,辦法是測量不同實驗條件下光速的變化。但實驗結果卻是光速在不同情況下的差別非常小,小於實驗誤差範圍。他們的實驗設計精巧,考慮周到,精度極高。世界物理學主流因為這個實驗結果開始相信光速是恆定的。這個結論對物理學的後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邁克耳孫因此獲得19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是邁克耳孫本人卻從沒有相信這個結論,並且終生認為自己的實驗是個巨大失敗。他堅信經典物理學,不能接受相對論,無法想象光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速又獨立於光源速度。他認為實驗沒有發現以太是因為精度不夠。這場實驗之後、他去世之前的40多年裡,他多次改進方法重新實驗,希望精度增加後能發現以太,當然都沒有如願以償。

抖音里有個小段子,在飯店裡,男生坐在凌亂的餐桌旁等待女朋友。女朋友趕來後說自己太餓了,端起桌上的飯碗就開始吃。男朋友馬上高喊“那是上一撥人剩下的!”於是女朋友立刻吐出嘴裡的飯。這個小段子說明,人關注事情有高低之分。只有當最重要的問題解決了,人才會關注次要的事。女朋友非常餓,頭腦里本來關注吃飯,但是聽說碗裡的飯是別人剩下的,立刻意識到比填飽肚子更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於是馬上把飯吐出來。

類似的道理也適用於東西方陣營對待相對論。蘇聯最重視辯證唯物主義,所以蘇聯人最介意相對論破壞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違反了唯物主義。美國的邁克耳孫也知道相對論破壞了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也覺得不舒服。但是在他所處的文化與科學環境裡,時間和空間絕對與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真實。所以他的努力方向是提高實驗精度、再實驗,以求更好地理解真實。

意識形態也就是社會信仰,永遠最重要。馬克思主義者信仰“時間與空間不因人而異”,而相對論破壞了這個信仰,所以蘇聯人強力打壓相對論,阻礙了科學發展。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是基督教。基於基督教精神,西方科學最崇尚真實,所以邁克耳孫必須靠重新實驗來質疑相對論。即使後來證明他錯了,他的行為也沒有阻礙科學發展。《聖經》中耶穌說,“我是真實”,卻沒有說我是邏輯、常識、科學、或物質的客觀性。耶穌之後兩千年,人類開始理解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回頭再看耶穌的話,就覺得他說得真是對、真是精準!如果耶穌那麼說了,西方也會像蘇聯那樣對待新科學。

b.  愛因斯坦質疑量子物理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最早利用量子概念解決物理問題的人之一,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但是在玻爾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等一大批年輕物理學家的推動下,新生的量子物理逐漸成型為一整套量子理論體系,被統稱為“哥本哈根詮釋”。愛因斯坦看到後就退縮了,從根本上懷疑這套理論。大概他後半生都沒有相信過量子物理。具體講,哥本哈根詮釋認為,粒子在被觀測之前不是以傳統意義上的物質形態存在,而只是一種可能性,以代表概率分布的波函數形式存在。觀測讓波函數“坍縮”成傳統意義上的粒子。愛因斯坦不能接受物質在本質上是隨機的,也不能接受“觀測”造成粒子從波函數狀態變成經典粒子狀態。

pic10.jpg


10,1930年於荷蘭,愛因斯坦和玻爾在一起

關於物質的隨機性,經典物理中存在很多隨機現象,但是經典物理認為物質本身是確定的,只因為人的無知、或為了人的方便,所以才引入隨機概念。量子物理則認為,粒子的所有屬性在本質上就是隨機的,不可能精準測量或預計。愛因斯坦完全不能接受這點,於是發出科學史上的一句著名感嘆,“我不相信神靠擲色子來決定宇宙”。

所謂“坍縮”就是,觀測前粒子只是概率,觀測讓它們變成經典粒子。這個觀念破壞了機械宇宙觀、經典物理、和唯物主義共有的兩個基本假設。一是現實獨立於人而存在,二是人可以了解現實而不同時破壞現實。在量子物理中,如果人不去觀測,粒子就只是波函數,在經典意義上不存在,所以破壞了第一條。如果人去觀測,波函數就坍塌成經典粒子,也就是說觀測造成物質狀態改變,人無法觀測到不被觀測時粒子的狀態,又破壞了第二條。愛因斯坦又不能接受,於是發出科學史上另一句著名感嘆,“我相信在我不看月亮時它也存在”。

愛因斯坦懷疑,量子物理學徹底錯了,量子世界可能與宏觀世界並無根本區別。他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在1935年把這個懷疑變成了可驗證的假說,名曰EPR佯謬。在之後的80多年裡,圍繞EPR佯謬的研究成了理論量子物理的主流。EPR佯謬的核心叫“隱藏變量問題”,愛因斯坦假設,粒子狀態在被觀測前其實已經決定了,只不過物理學家們沒有能力得知,所以叫作“隱藏變量”。隱藏變量在被觀測時顯現,僅此而已。如果EPR佯謬被驗證,那麼粒子在被觀測前本質並不隨機,現實還是獨立於人而存在的,人的觀測也沒有破壞現實。如果EPR佯謬是對的,目前的量子理論也就崩潰了。EPR佯謬直擊量子物理的核心。

舉個類比的例子,希望能幫助讀者理解EPR佯謬與量子理論的區別。設想一個高中生夢想考進交大,高考錄取完全依賴分數,分數高於或等於分數線就被錄取,低於分數線就被淘汰,評分靠計算機,完全公正。從現在到進交大,他需要經歷高考和收到高考結果郵政快遞兩個關鍵時刻。在高考前,不可能知道他是否將被錄取,所以他能否成為交大人本質是隨機的。高考日所有考生都上交考卷後,他是否進交大就確定了,但依然無人知道。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他打開高考結果快遞信封之前。打開信封后,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錄取狀態。愛因斯坦的EPR佯謬認為,觀測就像孩子打開快遞信封,之前錄取狀態本身已經確定了,但還是隱藏變量,它的隨機性只是因為人的無知,打開信封的動作並不改變錄取狀態。哥本哈根量子理論認為,觀測就像高考,之前錄取狀態本質不確定;高考(觀測)讓錄取狀態從隨機到確定;如果沒有高考(觀測),錄取狀態永遠不可知。

 在驗證EPR佯謬的過程中,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們或發明新理論,或做新實驗,成果層出不窮。在理論方面,英國物理學家貝爾John Bell(1928-1990)於1964年提出貝爾不等式,巧妙地設計出一種理論,能夠區分隱藏變量假說與量子理論解釋。1967年,加拿大數學家科亨Kochen和瑞士數學家施佩克爾Specker對貝爾的理論做出補充。之後,實驗物理學家們利用他們的原理做出很多實驗,主流結果否定愛因斯坦的EPR佯謬。但是每次實驗之後,總有科學家指出可能漏洞,直到荷蘭的年輕物理學家漢森Hanson在2015年完成實驗, 被廣泛認為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重要漏洞。至此,EPR佯謬算是壽終正寢。

c.  多世界詮釋

目前主流量子物理理論被稱為哥本哈根詮釋,由玻爾和海森堡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創始。它曾讓愛因斯坦等科學家極不舒服,今天它依然讓新一代物理學家們不舒服,儘管它已經戰勝了很多挑戰。新一代物理學家們依然覺得它不符合常理和邏輯、與熟知的科學觀念相矛盾。學術界近年來出現了很多與哥本哈根詮釋競爭的新量子物理詮釋,五花八門,數量眾多, 包括多世界詮釋、量子信息論、客觀坍塌理論、德布羅意-玻姆理論,等等。大概因為哥本哈根詮釋讓人感到荒唐,所以為競爭對手們設定了很低的門檻。每個新詮釋被提出,通常是出自某些特定考慮,但在在一般人眼裡,新詮釋比哥本哈根詮釋更荒唐。我簡單介紹它們,為了提醒讀者,科學從來只是還未被證偽的假說,量子物理也是如此。

pic11.jpg


11,多世界詮釋示意圖。時空“分叉”成多世界,分叉後的不同世界永不再相交。

目前,多世界詮釋是最時髦的新詮釋,最初由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博士生艾弗雷特Hugh Everett(1930-1982)在1957年提出。他認為所有量子作用,包括觀測,都讓世界“分叉”成多個平行世界,比如每個人也“分叉”成多個版本進入每個平行世界,這樣的過程每秒鐘發生十億、百億次。有人估算目前存在的平行世界總數是10的500次方或更多。我們感覺不到其他世界,因為在任一時刻人只能在一個世界,永遠無法接觸其他世界。多麼荒唐的理論!

多世界詮釋的鼓吹者對傳統哥本哈根詮釋的批評是,後者把世界一分為二,觀測前是量子世界,遵循薛定諤方程;之後是經典世界,薛定諤方程失效。多世界詮釋的鼓吹者並沒有找到哥本哈根詮釋的任何錯誤,只是不喜歡它對世界的斷裂化描述。多世界詮釋的根本觀念是,薛定諤方程是描述世界的唯一規律,永遠有效。為了保證這一點,它必須引入平行世界的概念。

多世界詮釋還在發展中,理論界還沒有達成共識。我覺得它游離於科學的邊緣。科學必須真實,所以科學理論都應該有可驗證性。在多世界詮釋里,人只可能處於一個世界裡,永遠無法接觸其他平行世界。目前看不出怎麼設計實驗來驗證這套理論,所以我懷疑它是否還算科學假說。

3.  小結:基督教文化比其他文化更好地支持科學發展

在中國、蘇聯和西方,新科學都驚動了關於科學問題的最高權威,最高權威都利用體制給予的最有力方式反對新科學。在中國,關於任何問題的最高權威都是領袖,這被認為是“全國一盤棋”的體制優勢。領袖發出最高指示,科學家們“用毛澤東思想改造自然科學基本理論”。在蘇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聯共(布)中央決議稱,對新科學“對反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無情批判”。在西方,愛因斯坦就是物理界最高權威,他長期、明確質疑量子物理的根基,並給出自己強有力的競爭假說EPR佯謬。在三地,新科學都在權威的反對下度過很多年,但結果卻很不一樣。在中蘇,權威的壓制耽誤了科學的發展。在西方,量子物理界花了80年,艱難地回答愛因斯坦在1935年提出的問題,但這個過程強有力地促進了科學的發展。

很多國人會認為這是不同政治制度造成的結果,其實不然。比如在新科學發展最活躍的20世紀初期,關鍵人物如愛因斯坦、玻爾等在荷蘭與比利時,當時是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普朗克、波恩、海森堡等在德國,經歷君主制、民主制和納粹。發現宇宙擴張的哈勃、測量光速的邁克耳孫、著名量子理論家費曼、多世界詮釋的發明者艾弗雷特等在民主制的美國。這些國家的政治制度非常不同,它們的共同點是基督教文化。在這個文化下,如果荷蘭國王、美國總統發表對科學觀點的公開意見,科學家們會禮貌地傾聽和答覆,但對於西方科學家們來說,政治家的意見遠不如愛因斯坦的意見重要。總之,基督教文化滋養了現代科學,並一直為科學成長提供最好的土壤。

  再看基督教

1. 為什麼《聖經》不符合邏輯

有些非基督徒朋友問我,“為什麼《聖經》中那麼多奇蹟故事,什麼死人復活、瞎子突然看得見、水變成酒等?這些故事違反邏輯和常識、不講科學,讓我覺得好笑”。對於那些奇蹟故事的具體情節,我並沒有特別心得,只覺得耶穌是神,可以做想做的一切,那些故事表示他愛人。但是從哺育科學的角度看《聖經》,我有自己的理解。我曾問自己,假如《聖經》不含任何奇蹟,完全遵照邏輯和常識的原則寫作,會有什麼後果?《聖經》是世界上所有基督徒信仰的依據。兩千多年來,數十億百億的基督徒潛心研究。如果《聖經》遵照邏輯和常識的原則,基督徒們終將發現,並會把它用於現實中。那麼在耶穌死後大約1900年的時候,如果還有人提出相對論或量子理論,基督徒就會基於這個原則群起反對它,就像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們群起反對新科學一樣。所以《聖經》中的奇蹟故事至少提醒基督徒,真實與真理有時不符合邏輯與常識。基督徒都從《聖經》中學到這點,所以比共產黨國家的人更容易接受相對論和量子物理。

2. 《聖經》自相矛盾

有一件證據表明,《聖經》故意保留其內部的自相矛盾,並且把它放在搶眼的地方,讓信徒們無法躲避。《聖經》全書第一篇《創世紀》的前兩章講了兩遍神創造宇宙的過程,而且兩個版本存在明顯矛盾。比如在第一章里,神先造動物後造人,但在第二章里,這個次序顛倒過來。在第一章里,神造了男女多人,但在第二章里,神只造了一個男人亞當,然後取亞當的肋骨造女人夏娃。不難想象,不論現在還是古代,都會有人覺得其中一個是假的,然後希望把它從《聖經》中剔除。但是《聖經》故意把第一個版本的結尾部分放到第二章的開頭,讓人很難把兩個版本拆開。我的心得是,《聖經》要告訴人,真理有時看似自相矛盾。牛頓物理與愛因斯坦相對論就互相矛盾,相對論與量子物理也互相矛盾。這些矛盾並不代表相對論和量子物理錯了,也不代表至少其中一個錯了,而只代表它們還不是絕對真理,人還需要在更深層次上探索。

有些基督徒朋友完全按字面理解《聖經》,《創世紀》裡故意保留的自相矛盾告訴我們,不應該那樣理解《聖經》,必須體會文字背後的精神。基督教早期著名聖徒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354-430),《懺悔錄》的作者,生活在羅馬帝國時代,從小飽讀古希臘學術經典,32歲時皈依基督教。他剛開始讀《聖經》時,驚訝於其語言的淺顯,不知該如何理解裡面的很多段落。他自知不得要領,心裡又有點看不起《聖經》,於是去羅馬見到好朋友聖盎博羅削Ambrose(340-397)。後者是著名的基督教教士和學者,告訴年輕的奧古斯丁,你要把《聖經》裡的故事當作寓言看。奧古斯丁這才茅塞頓開。我認為《創世紀》裡故意留下的自相矛盾,就是告訴所有基督教,不能完全按字面意思理解神創造宇宙的故事,或《創世紀》這一篇,或整本《聖經》。

3. 基督教神秘主義

著名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1968)出生後不久因病變得又聾又啞又盲,極難與外界交流。她回憶小時候怎樣認識第一個字water。她的家庭教師安妮·蘇莉文小姐讓她把一隻手放在水龍頭下,讓水不斷沖刷,同時在她另一隻手心裡反覆寫water。這樣做很長時間、重複很多次後,終於有一次小海倫突然領會了老師的意思,在她一隻手裡寫的就代表她另一隻手感到的。在自傳中她回憶道,“突然之間,我模糊地感覺到,好像某種久違的意識又回來了。在那一刻我悟到了語言的神奇本質”。其實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小海倫經歷的事,就是第一次把抽象的語言與具體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只不過一般人的第一次發生得早,以至於自己都忘了。但是這個經歷至關重要,它是人所有語言的開始,也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

很多朋友向我抱怨,既然基督教那麼好,孕育了理性與科學,為什麼《聖經》用那麼多寓言、類比、擬人、暗喻等模糊表達方式、而不按精準的理性方式講道理呢?簡單的回答是,因為神是理性的基礎,所以神在理性之外。具體一點講,邏輯、科學等理性方式非常適合研究客觀世界,因為研究的對象實在,大家看得見摸得着。但是神不存在於客觀世界裡,人只能在心裡遇到神。信神的人要與心裡沒有神的人交流有關神的事,有個根本困難,類似於蘇莉文小姐要告訴既失明又失聰的小海倫water是什麼。神是人看不見摸不着的,心裡沒有神的人不知道神是什麼,理性就沒有基礎,效力就變低,所以信神的人必須另闢蹊徑。《聖經》大量藉助類比、擬人、寓言、暗喻、靠感情打動等手段,就是這個道理。基督教中理性之外的成分,被統稱為神秘主義Christian mysticism。

基督教里既有理性主義、也有神秘主義,二者相輔相成。中世紀時,大名鼎鼎的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引領理性主義崛起。他有一個忘年交的年輕同事,埃克哈特大師Meister Eckhart(1260-1328)不久後也中興了基督教神秘主義。埃克哈特強調人要在精神上與神合二為一。他布道時通常用第一人稱,真情實意,感人肺腑,讓他聲名遠揚。他的布道詞被印成書,廣泛流傳,直到今天。他的名言現在還常被人傳頌,比如:

·         正是在黑暗中人才看到光明,所以在哀傷時,其實我們離光明最近。

·         痛苦來自於對當下的不滿: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當下,便是製造痛苦的根源。

·         毛毛蟲眼裡的末日,我們稱它為蝴蝶。

其實在中國人看來,基督教神秘主義一點都不神秘。西歐繼承了古希臘文明,有深厚的理性主義傳統,理性思想是主流,其他思想都被標識為神秘主義。而中國古代沒有嚴格的理性或邏輯概念。如果按同樣標準,佛道儒經典幾乎都算神秘主義。比如道家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佛教的“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儒家就更多了。下面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話都不能算理性:

·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靠明快語言打動人

·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靠語言整齊打動人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誇張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類比

  總結

1. 科學不能做信仰

童年時一個人躲在無人的樹叢中閉目遐想,或成年後不喜歡上班,早晨醒來不願意張開眼睛。人在這類時候很容易理解,這個世界分成兩塊,眼皮裡邊一塊、眼皮外面一塊。眼皮裡邊是自己的,眼皮外面是公共的。科學是關於眼皮外邊那部分的,對於眼皮裡邊的部分沒什麼作用。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眼皮裡邊的世界才讓人覺得自己的存在,才是真我。眼皮外邊的世界紛繁熱鬧,但與真我總有本質隔膜。即使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親生孩子,也會與真我有距離。靈魂住在眼皮裡邊,其中有安寧,也有孤獨。孤獨促使人尋找。人若在眼皮裡面的世界裡認真尋找,就能找到了神。

“我相信科學、邏輯和常識,所以不信基督教”,很多人對我說過類似的話,但是他們似乎沒有看清楚真實的科學是什麼樣子。在過去一百多年裡,科學一直與常識和邏輯相衝突。麥克斯韋爾電磁學剛誕生就被發現與伽利略相對論矛盾。人們得知電子繞原子核轉動,測量到電子發出的電磁波,卻搞不懂電子為什麼不跌入原子核。相對論假說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量子假說解決了第二個問題,但是這些新假說帶來了新矛盾,而且比老矛盾更嚴重。相對論說,時空扭曲、變形,嚴重違反常識與邏輯。量子物理說,如果人不看粒子,粒子就不存在;如果人觀測,粒子就會無中生有地出現,等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科學”比《聖經》裡的奇蹟故事更離奇。其實基督徒幾千年來一直懂,真理有時就是違反邏輯和常識的,邏輯和常識沒那麼可靠。

還有人更進一步,說自己信仰科學,但沒有人解釋清楚“信仰科學”的含義。人信仰神,意思就是要堅定地依靠神:在平時認真學習領會神的基本內容,比如愛與真實,在關鍵時刻,堅守這些內容,決不放棄。如果人信仰科學,按同理在平時認真學習領會科學的內容,到關鍵或困難的時刻,堅守這些內容,決不放棄。但這不可行,或者沒有用。以前文講到的錢三強為例,偉大領袖問他基本粒子是否無限可分時,他面對的選擇是,照實講就可能讓龍顏不快、自己將倒霉;如果不吱聲,不傷害任何具體的人,但可能害了中國理論物理的發展。這時他頭腦里的所有專業物理知識都不會為他提供答案,因為“堅守真實”的原則,不是任何科學的內容。它在科學之外,卻是科學的基礎。而如果錢三強信耶穌,他可以信靠耶穌的教誨“我是真實”,在領袖面前說實話,保護中國的科學。可見,科學不能做信仰,因為科學不為人提供根本答案。耶穌才是信仰。

而且科學遠沒有大家以為的那麼強大。一百五十年前,人類只知道牛頓物理和電磁學,倒以為自己就要理解整個宇宙了。現在科學比當時進步很多,但是發現宇宙中71%的能量我們完全不懂,於是叫它“暗能量”。還有大約24%是“暗物質”,科學家們把宇宙中無法解釋的引力都歸咎於暗物質,但其實沒找到它,對它也一無所知。宇宙中只有4.6%的物質以我們相對熟悉的原子狀態存在,但其中很大部分是我們知之甚少的宇宙塵埃。算下來,科學能研究的物質,包括天空中能看到的、或未來可能觀測到的所有星辰,加在一起也只是宇宙的很小一部分。科學這麼無力,內部還存在那麼多自相矛盾,還在快速變化,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定型,人怎麼可以把所有信心都放在它身上?

 

pic12.jpg


12,宇宙構成。簡單講,暗能量就是科學無法解釋的能量,暗物質就是科學無法解釋的物質。

2. 改革開放一代青年思想膚淺

每個人都需要信仰,每個人都應該有經過自己認真推敲過的信仰,可惜的是,太多的人沒有。現在有個共識,1980年代是中國過去70多年裡最自由、最開放的年代,但是那時的青年一代卻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他們的思想和信仰並沒有因為自由與開放而獲得大發展。1960、70年代的人狂熱地追求錯誤的信仰,讓國家走入浩劫。文革之後的中國高層,為了自己的政治便利,躲避徹底反思,裝糊塗、矇混過關,口號是“不爭論”。1980年代的青年本應該最大程度地利用相對開放和自由的環境,看清上一代信仰的錯誤,尋找正確的信仰,然後奮力追求。但是他們沒有這樣做,而是得出錯誤總結,認為有信仰、追求信仰就是錯,在現實中那就是傻;覺得不思考、吃喝玩樂、追求膚淺時尚,才是最聰明。記得讀大學時,聖誕節要去教堂做禮拜,到了教堂卻進不去,門口被年輕人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連樹上都是人。但是這些圍觀教堂的人中,絕大多數為了新奇、感受“洋氣氛”、接觸外國人等,很少有人深入思考基督教教義。

中國正在重新選擇未來大方向,與1980年代有點類似。社會大眾,尤其是新一代青年,不得不思考有關社會意識形態和個人信仰的大問題。作為過來人,我們本應該為他們提供思想借鑑,或至少每個人為自己的孩子做思想榜樣。但是當青年一代把目光放在我們身上時,卻發現找不到什麼成型的思想。比如我們曾叫嚷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等,但過去幾十年裡少有人保持忠誠,更少人貫徹到行動中,所以我們的理解不可能深刻。如果青年一代認真察看我們這代人的信仰,就會發現大多數人說出來的信仰還屬於辯證唯物主義。殊不知如果唯物主義者比例這麼高,最適合的制度就是蘇聯式社會主義。如果在唯物主義之外,人們內心還保留中國傳統的忠君等觀念,那麼最適合的就是毛澤東時代的社會制度,或新時代下的毛式制度2.0。青年一代在我們身上找不到值得借鑑的心靈支柱,只能跳過我們這代人,轉而向文革青年學習。文革青年追求的那一套意識形態慘痛地失敗了,但他們至少知道自己信仰什麼。他們認真過,思考過,忠誠過,試過實踐自己的主張。在三聚氰胺奶粉與空中畫餅之間,飢餓的人會選擇前者。

我們這代人喜歡討論政治話題,但是因為沒有嚴肅的信仰作支撐,討論不能深入,經常陷入空對空,最深刻的也只不過關於利益得失、派別勝負等,很少觸及根本大義。這樣討論,對國家政治毫無影響,對自己的進步也沒什麼益處。比我們晚一代的人,大約2000年代的青年,更不願意深入思考。記得有一次在網上討論,一個自稱北大畢業的“80後”口氣裡帶着嘲笑地講,看到我們這代人熱衷於討論思想、歷史、國家、政治等話題,就覺得我們已經落伍了,認為他們比我們聰明,不想那些沒用的,把注意力都放在怎麼賺錢、怎麼讓自己生活變好上。我驚訝於他語氣里的驕傲。

不思考的人也有世界觀,他們的思想和言行也有準則,只不過他們的世界觀是沒有經過自己錘鍊的大雜燴、經常是來自學校灌輸和社會宣傳。因為缺乏嚴肅的自我審視,所以他們看不出這個大雜燴在很淺的層次上就自相矛盾,不足以指引現實生活。他們實際的行為準則其實是感官享樂、自己的或自己所屬群體的物質利益等。現在有個時髦的詞形容他們,叫精緻利己主義者,我稱他們為功利主義者。出現這種情況不奇怪,《聖經》說人要麼跟隨神、要麼跟隨“肉體”。現在的精緻利己主義者或功利主義者就是在跟隨自己的肉體需求。

3. 西歐基督教社會與文化的特殊性

馬雲成立了一個湖畔大學,立刻有人聯想到明朝的東林黨,預感他可能對政權產生威脅,於是他就被滅掉了。當權者從來對威脅自己權力的人和事非常敏感。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在文藝復興時期,基督教全面主導社會和人的思想,是西歐的權力核心。現代科學剛誕生,西歐上下馬上感到其對基督教的潛在威脅。培根和笛卡爾都生活在那個時代。培根的實驗主義,就是從哲學高度告訴教會與大眾,“經過仔細研究科學的本質,我發現它從頭到尾只需要事實和歸納邏輯,真的不需要神或教會啊!”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接着說,“培根你說得有點偏激。我看科學既需要事實,也需要神給予人的理性。所以科學裡還有神的作用,但確實沒教會什麼事”。當時教皇和身邊高級教士群體都是飽學之士,非常關心科學發展,經常直接介入具體問題的處理,詳見拙文《為什麼現代科學誕生在西歐,不在中國》。雖然教廷內部有所反覆,但在明確知道其威脅自己勢力的情況下,還是決定放行科學,推動它的發展。

從那時到現在的大約500年裡,科學在西方社會裡不斷滋生新思想,挑戰基督教與基督教會的權威,比如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政教分離、馬克思主義、尼采的“上帝已死”,等等。總體講,基督教會一直用平等討論的方式對應,而不是藉助暴力或政治打壓。這種克制對待挑戰思想的方式獨一無二,讓世界其他文化圈的人覺得不可思議。比如伊斯蘭世界的主流從公元9世紀到現在一直實行艾什爾里主義Ash’arism,堅決維護《可蘭經》權威,認為神意是所有事情的原因,包括下雨,對違反者嚴懲不貸,直接導致科學在伊斯蘭世界衰落而在所不惜。不願開放的晚清,即使面對亡國危險也堅持“中體西用”,阻礙賽先生進入國門。進入現代後也一樣,上面講到以忠於科學為口號的蘇共和中共怎樣打壓新科學。全世界中學生都從西方文化的自我審視文獻中得知,教會也曾迫害過科學家。但是總體講,西歐基督教對科學和新思想最寬容,其他信仰體系不能望其項背。西歐基督教可以做到這樣,原因有三,一是基督教義崇尚真實,二是現代科學誕生時,領袖們表現出偉大遠見,寧可自己利益受損,也堅持基督教義,三是之後的領袖和教徒們一直恪守當年的教廷決議,為了信仰而克制住自私狹隘的功利考慮。受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影響,很多人錯誤地認為,人類總是向前發展的,因此科學總會出現,然後自然向前發展。其實不然。至少在過去千年裡,在基督教文化侵入之前,科學水平在伊斯蘭世界、儒學社會、印度、美洲印第安人社會、黑非洲、日本等地,都是停滯不前或倒退的。只有在西歐基督教社會,現在科學才得以誕生,才得到大發展。現代科學,是生長在基督教信仰文化土壤上的花朵。

4.  還有一句話

最後,本文的目的不是利用科學證明神的存在,科學永遠不可能證明神的存在,因為科學的對象是客觀世界,而神不在這個客觀世界裡。本文要說的是,很多同學試圖用科學證明神不存在,那是荒謬的,是沒看清科學的本質和現狀。雖然科學不可能證明神的存在,但是很多科學發現與神的存在相一致。

2021年12月3日

電郵:yuanzhiluo@yahoo.com

博客網址:https://lyz.com ★ https://blog.creaders.net/u/13147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7482/all.html http://luo-yuanzhi.hxwk.org ★ https://www.haiwai.com/blog/user/29428

參考資料

1.  駱遠志,2018,為什麼現代科學誕生在西歐、不在中國,https://lyz.com/modern-science/

2.  Julian Young,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Relig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2 pp.; ISBN: 0–521–85422–9/0–521–68104–9.

3.  Y. Kim, R. Yu, S.P. Kulik, Y.H. Shih and M.O. Scully, 2000, “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 Phys. Rev. Lett., Vol. 84, 1 (2000).

4.  Weaver Santaniello (2007)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rs Disputandi, 7:1, 136-138

5.  Julian Young, Nietzsche’s Philosophy of Relig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2 pp.; ISBN: 0–521–85422–9/0–521–68104–9.

6.  Kelvin McQueen, 2017, Does Consciousness Cause Quantum Collapse?  https://philosophynow.org/issues/121/Does_Consciousness_Cause_Quantum_Collapse

7.  Cartesian Physics and Cosmology,https://www.vanderbilt.edu/AnS/physics/astrocourses/ast203/descartes.html

8.  Episode 42: The Lorentz Transformation - The Mechanical Universe, https://youtu.be/feBT0Anpg4A

9.  The New Atlantis, Hillel Ofek, winter 2011, Why the Arabic World Turned Away from Science, On the lost Golden Age and the rejection of reason https://www.thenewatlantis.com/publications/why-the-arabic-world-turned-away-from-science

10. Lee Smolin, Clelia Verde,April2021,The quantum mechanics of the present https://arxiv.org/abs/2104.09945

11. Arvin Ash, 20190412, Delayed Choice Quantum Eraser: Shocking Results may show Future Affects Past, https://youtu.be/0ui9ovrQuKE

12. X Ma, S Zotter, J Kofler, R Ursin, T Jennewein, Č Brukner, A Zeilinger, Experimental delayed-choice entanglement swapping, Nature Physics 8 (6), 479-484

13. Is Human Consciousness Special? | Episode 709 | Closer To Truth,https://youtu.be/04evNPYg9TI

14. Wigner, E. P. (1961). “Remarks on the mind-body question”. In: The Scientist Speculates. Ed. by I.J. Good. Heineman. https://www.scribd.com/doc/240712078/Eugen-Wigner-Remarks-on-the-Mind-body-Question

15. Hanson, R.; Taminiau, T. H.; Wehner, S.; Elkouss, D.; Twitchen, D. J.; Markham, M.; Mitchell, M. W.; Pruneri, V.; Amaya, W. (29 October 2015). "Loophole-free Bell inequality violation using electron spins separated by 1.3 kilometres". Nature. 526 (7575): 682–686.

16. ADRIAN CHO,20150828,More evidence to support quantum theory's '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Experiment plugs loopholes in test of weirdest aspect of quantum theory,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more-evidence-support-quantum-theory-s-spooky-action-distance

17. 徐濤 錢三強 龔育之 于光遠,人民日報網站,回憶毛澤東談“物質無限可分”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85037/85038/6922929.html

18. 毛澤東六次接見錢學森,錢老說每次都給他指明了繼續前進的方向2019-03-12 https://www.kunlunce.net/e/wap/show2021.php?bclassid=0&classid=63&id=131829

19. 小鷹:文革中我參加過的“相對論批判” 2021 年 06 月 http://xiao-ying-2.hxwk.org/2021/06/08小鷹:文革中我參加過的相對論批判/

20. 方亮,2016/03/15,現代物理學如何在蘇聯活下來,http://www.ifengweekly.com/detil.php?id=2620

21. 光明網,2016年03月22日,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學說還是信仰,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2/c_128822529.htm

22. Burawoy, Michael. “Marxism as Science: Historical Challenges and Theoretical Grow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no. 6 (1990): 775–93.

23. Dennis Overbye, The New York Times, Dec. 5, 2006, China Pursues Major Role in Particle Physics, https://www.nytimes.com/2006/12/05/science/05china.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聯合國的中國女外交官-餐廳與酒會
2020: 被印第安人詛咒的美國總統們(六十三)
2019: 長江的紫石英號;換蔣介石結果會如何
2018: 藏在頭髮里的秘密
2018: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從八一宣言到皖南事
2017: 為什麼中國會出個毛澤東?
2017: 土共視人民如土芥,則人民視土共如寇讎
2016: 怨靈的力量 推翻大秦
2016: "特朗普"是否是 白頭翁?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