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梁惠王退兵--启发式教学效果显著
=====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孟子千里迢迢来见梁惠王,说是来讲仁义的,梁惠王又不是三岁小孩,这么好骗?他到底干什么来了?答案是来劝梁惠王退兵的。
君王最担心的是权利被颠覆,孟子通过贩卖焦虑来让梁惠王感到内部有危机。由此可以推断出,孟子此行目的,是为了让梁惠王放弃对外作战,好好的在内部搞团结。孟子替某国君主做说客,劝说梁惠王退兵的。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难,一是把别人口袋的钱放进自己口袋,二是把自己脑袋的观点放进别人脑袋。孟子想让君主退兵,但是一句退兵的话也不讲,而是跟君主谈内部团结稳定。孟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孟子曰:人之忌,在好为人师。意思是说,对别人指手划脚颐指气使的教师爷很招人讨厌,或者说灌输式教育效果非常差,强行灌输某某好或者某某坏,效果不好。这篇文章,孟子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如何用启发式教育,让梁惠王觉得要退兵。
由此推之,如果想让君主出兵,就跟他谈边境安全,让君主自己主动认为有“谋袭梁”的风险有出兵讨伐的必要;如果想让别人打扫家庭卫生,就跟他谈垃圾会滋生细菌病毒会得病;如果想让某人多健身,就跟他谈大肚子不好看,恐怕以后找不到媳妇。如此等等。
另外,稍微早于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的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认为,正确答案本来就在学生脑子里,老师的工作是通过一定的引导手段,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孟子和苏格拉底都是主张启发式教学的先驱。可悲的是,我国自古以来,没几人看明白孟子一书。
老朽有生之年,尽量解读完整《孟子》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