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紫阳访朝鲜非战之罪
送交者: 古林风 2023年05月07日04:49:11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紫阳访朝鲜非战之罪

426一纸社论,被认为导致赵紫阳下台,被软禁终身。他89年离开北京去朝鲜访问一周,至今被很多六四研究者批评为大错。

赵紫阳本人始终不认为访问朝鲜是一个错误。当年派紫阳访问朝鲜,是邓小平和金日成有约在先,朝鲜和中国的关系特殊,邓和金之交属于两国老一代元老的关系,访问改期在外交和国家关系方面影响较大。赵本人回答批评时解释,当时如果不去平壤是国际关系上很敏感的问题,中央常委会也不会同意,这是由于外交上履约的重要。他在回忆录中再次解释,他当时不去朝鲜肯定会引起国家间外交关系的问题,因为金日成和朝鲜政府是很计较信用问题的。 戈巴乔夫89年六四前访华,北京的示威已失控,欢迎仪式和一些正式活动都不得不取消,邓,赵和戈巴夫峰会的会场都受到示威者冲击,当局认为“丢尽国家脸面”。即使如此,戈氏的访问也不可能取消,就是同理。

批评紫阳去朝鲜是错误的理由,是认为这是预谋,给了李鹏推出强硬路线的机会,导致赵的路线被否定,最后被打倒。但事实相反,李鹏一派当时并不赞成赵去平壤访问。比如,对紫阳处理学运的立场强烈不满的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就不顾下级的身份,直接打电话给赵,称学运已到了危机阶段,而李鹏没有地方工作经验,要求赵留在北京主持处理。教委主任李铁映也反映北京各大学很不安定,要求赵留在北京亲自处理。李鹏一直认为学运升级是赵的妥协放纵造成的,认为赵去朝鲜是留下难题,反对赵撂挑子离开北京。


赵去平壤后,李鹏感到学潮局面一筹莫展,很难办,是杨尚昆建议李向邓小平请示。4月24日形成强硬路线的常委会,也是万里见到北京市问题严重,非官方学运很活跃,而官方学生会很灰心,因此提议李鹏召开常委会研究对策。赵紫阳去平壤前,指定李鹏代理总书记的职权,李鹏才有召集常委会的权力。而万里出国访问前,没有指定人大委员长的代理人,以后紫阳和一些人大常委要求召开人大紧急会议时,就没有人可以决定,只好呼吁万里提前回国,闹出很大的事。

在程序上,有关社论内容的会议记录事先发给在平壤的赵,他签字同意邓的意见。回国后的第一次常委会,他仍然肯定常委对426社论内容的决定。只是2天后他才改变态度,要求收回社论,并且坚持到底,直到和邓小平当面争论。最后,邓公开点破学潮问题实质上是他和赵的对立,赵在回忆录里也承认如此。赵从朝鲜回来后2天之内在他的内心和内部人员中发生了什么,至今没有公开。但他对邓采取反常的挑战态度,挑战继续到反对戒严,敢于当面和老邓争论,直到要强行召开人大紧急会议对抗北京的戒严令,这些公开对抗行为,结果必然导致他下台,他本人很明白。
                                                 

                                                 

六四后审查赵紫阳时,中央指定和他谈话的王任重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反对小平?”,这代表中共党内相当一批老人的疑问。 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也就是服从最高领袖,是延安整风运动后形成的中共党内“铁的纪律”,不守此纪律的后果人人明白。赵作为老革命,在战争时期就在邓领导下的地区工作,受过邓的提名表扬。文革时期,邓复出工作后重用紫阳。赵在四川推行农业自由化改革,干出成绩,邓一手把他提拔到总理和总书记的位置,他也总是表示凡是邓的指示他都坚决执行,直到六四下台之前他还是这样表态。但是赵处理六四学潮的实际做法和邓多处对抗,不该成问题的却成问题。邓说赵的问题比胡耀邦更严重,指责他不守纪律,不守纪律主要指他不听指示。

邓小平早在89年3月,就指示赵阅读匈牙利和波兰等地示威蔓延的材料,提醒他留意国内类似动向,果断处理,中国不允许示威动乱。但赵对学潮一直放松对待,即使出现前所没有的冲击中南海大门事件后,他仍然不同意强力禁止。李鹏和姚依林为此多次在常委会和他发生争论,直接指责他不执行邓的指示。邓小平对常委会记录每次必读,他赞扬李姚对学潮态度坚定,就是批评紫阳的软弱,赵应该很清楚。

426社论发稿前, 紫阳在平壤签字同意邓的意见。回国后的第一次常委会议上,他再次肯定常委会有关社论的各项决定。但会后2天,他就提出相反意见,以后就反复动员许家屯,阎明复等人,通过杨尚昆向邓小平反映收回426社论的意见。杨尚昆几次向他传达,426社论的精神是邓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赵也很了解邓说一不二的性格,但还是坚持己见,直到当面和邓小平发生争论,他的一些老同事也不理解。

他最后一次个人和邓谈话,不但继续坚持收回社论的意见,还进一步提出党退出政府组织,新闻透明化,出版自由,承认学生和工人自治组织等,这些邓多次警告过的苏东波式的改革。胡耀邦的前例赵很清楚,他明知邓坚决反对这些西化的做法,但仍然顶风而上,即使一些同情学运,立场和他接近的党内改革派如安志文等也不理解,认为他明知道邓的性格,就不该反对邓的意见,因为不仅徒劳无益,而且不合党内的生存之道。尤其是邓原来已经考虑将最高权力军委主席交给赵。即从策略考虑,待接任军委主席后,大权在握,再推行自己版本的改革才是理性的选择。赵的反对不能成事,只能殉职,六四至今30余年,中国的道路就是明证。

其后,赵的五四讲话,虽然没有直接否定426社论,但明显地修正了邓对天安门示威的讲话的原始精神。他的这次讲话没有经过中央常委会的讨论,就变成他个人的责任。邓认定赵的五四讲话是学运激化的转折点,而社会和示威学生也普遍认为讲话反映赵和邓的不同立场,以后该讲话就成了他反对邓小平,支持动乱的证据,是党内处分他的根据,其目地又成为一个问号。


5月16日会见戈巴乔夫时,紫阳公开邓仍是中共最高决策人的内部规定,广场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开始攻击邓小平的老人专权,打出邓小平下台的标语,而支持紫阳的一些研究所和知识分子第二天就发表五一七宣言,批判老人政治,呼吁打到独裁者, 令人联想两者之间的联系,邓本人更是如此。这件事是赵事后唯一后悔的事,几次想当面对老邓道歉。问题是,当时社会普通人士也有很多人看出讲话的问题,紫阳和他的高参何至于如此。
 

之后,邓在会议上指责赵的这次讲话是将一切责任都推到邓的头上,意指88年的经济大动荡,和89学潮的兴起,并点明处理学运表面是赵和李鹏的矛盾,实际上是赵与邓的矛盾。以后赵在回忆录里也承认,处理学运的矛盾,实际上是他和邓的斗争,可见六四学运的本质是赵和邓的攻防,两方早已心中有数,这样看,下台是赵自己的选择,而且非常坚定,何罪只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2: 【毛主席谈 井冈山 林彪 罗瑞卿】
2022: “九一三”事件後的大清洗(31-33)
2021: 充满争议的汤恩伯
2021: 六四64开
2019: B2轰炸中国使馆20年后
2018: 老鬼:文革北京六中红卫兵打人往事
2018: 一朵鲜花插少年头!这就是古代的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