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无极
万维读者网 > 史地人物 > 帖子
停滞发展的明清之农业
送交者: 一叶扁舟 2009年03月18日09:49:33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停滞发展的明清之农业zt   中原地区,自从蒙元之后,一方面是战乱严重破坏了华北平原的灌溉体系,原有的在宋代建立的华北水网灌溉区,被战乱失修堤防而泛滥的黄河和其他华北河流冲毁,在灌溉体系支持下的富饶耕地几乎不复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曾经是北方出产粮食最多的河南中部大平原:洛阳河南府、汴京开封府、商丘归德府为中轴线的北方最大的平原农耕区,其水网灌区几乎完全废弃,中原腹地原来的膏腴之地成为黄泛区的沙荒地和盐碱地。另外加之土地在人口压力下连年耕作不得喘息,逐渐地力耗尽,加之灌渠废弃失修,农业水平从宋代的精耕细作,到了明清之际,再度战乱使得大批土地抛荒,即使仍旧耕作的耕地,劳作水平大幅度退化,以华北中原为主体的北方农业大幅度减产,耕作水平大幅度降低,就连作物种类也发生巨大变化。   在中原,宋代曾经大规模种植的北方水稻和各种小麦,由于灌溉系统毁坏,依赖灌溉的北方水稻最早消失;稍后,小麦也在明清时期退出主要作物名单,高粱、谷子(粟)、豆类开始占据华北中原主要耕地。明清之际的华北中原,只种植较少量的小麦,其他大麦、燕麦、荞麦种植范围更少,而且这个时期的小麦,就算是年景较好的时候,亩产一般不超过三百斤。同期的高粱,一般同样条件下亩产可达六百斤,谷子(粟)也可以到六百斤,大豆可以收获三百斤,因此,北方农业通常采用高粱和大豆轮作,或者谷子(粟)和豆类轮作。种植的小麦品种,通常在华北中原地区以硬质白皮冬小麦为主,因为收获少,而且连续种植小麦严重消耗地力,传统的农家肥根本不能补充地力的消耗。在化肥大规模应用之前,以华北中原为代表的北方农业,数百年持续低迷。   作为传统社会主要衣物原料的桑麻,从蒙元之后,蒙古殖民者划桑田为牧场,华北中原地区桑林大范围砍伐殆尽,到了明清之际,在棉花种植的取代下,几乎全部消失。   本来曾经是中华最典型的中原桑蚕生丝加工业,在明清之际,退化到江南太湖流域周边、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和广东珠三角的局部地区。丝织品为古代中国在织物中唯一具有优势的项目,丝绸柔软光顺、富有弹性、透气性透湿性俱佳,作为高级衣料,历来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明代初期,华北中原地区还有规模不小的桑林,到了满清初年,只有江南太湖还成规模,成都平原尚未从战乱中完全恢复,广东珠三角因外贸增加了生丝需求,还刚起步不久。受到重创的桑蚕业,还面临桑树的病虫害,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好办法,主要是采用人力寻找虫洞,逐一杀死,费力多而效率低。本来是中华独门的丝织品和生丝,被不良奸商盗走桑树种和蚕种,奥斯曼土耳其、倭国、朝鲜、印度都开始出产。   中国传统所称的麻,主要是大麻。另有被视为高档衣料的苎麻,多用于榨油的亚麻;黄麻和苘麻主要用于制作麻袋、绳索,后来才被重视;洋麻还没有引入;其余剑麻、番麻、假菠萝麻、罗布麻和雀麻等在明清之际均无足轻重。以大麻为主的中华传统麻种植业,由于棉花的引进种植,受到巨大几乎是毁灭性的冲击。大麻在《天工开物》中被称为“火麻”,宋应星对它的看法是“压油无多,皮为疏恶布,其值几何?”说明了大麻衰落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麻可以用来织布,雌麻的籽又可以榨油和食用,但在传统工艺条件下,用大麻纤维织出的布比较粗糙而不美观,出油率不多,麻籽用于食用又不如谷物。因此在棉花出现以后,它的命运便已注定。苎麻的命运则要好些。尽管也受到棉花的冲击,但其纤维细长而有光泽、弹力强、耐磨、吸热吸湿,所以在一些种植历史久远,种植和加工技术高超的地区幸存了下来,这些地区,主要有江西的抚州、建昌、宁都、广信、赣州、南安、袁州;湖南的浏阳、湘乡、攸县、茶陵、醴陵;另有广东新兴、江西赣州、宁国,安徽池州、安庆也有一定规模。   棉花为锦葵目、锦葵科、木槿亚科、棉属植物。原产于热带干燥的草原地区,最初为多年生木本植物,后来在长期驯化下成为一种一年生作物。最早引入中国的棉花应为印度棉,该品种属于亚洲棉,因种种缺点后来基本为陆地棉和海岛棉所取代了。棉花在14世纪以后可谓横扫世界,在几乎任何国家均对原有的衣料产业构成了严重冲击,被它排挤的包括亚麻、大麻、丝、皮、毛等等传统优势衣用原料。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用途应为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棉布柔软洁白、透气吸汗,夏天穿着棉布衣物,冬天穿着棉衣,盖着棉被,都十分舒适合用。更重要的是棉花作为植物,种植成本比养殖家畜、蚕等要低(动物需要植物性食物,对人类来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大)。因此棉花的成功为顺理成章之事。   棉花输入中国在明朝之前,元代棉花逐渐推广,到明清时期就成为主要的衣用植物了。在明朝,主要采取一年一熟制种植,因为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天天气寒冷,而棉花原为热带作物,畏寒,只能利用春夏完成种植周期。如果采取轮作制,棉花播种过早,一旦发生倒春寒则容易死亡,播种过迟则影响后作物下种。对土地的要求是土层深,地下水位不高,尤以腐殖质较多的沙质或粘质土壤为宜。棉田应深耕三遍,耕后耙土,以保持土壤疏松,之后便可作狭畦播种了。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选种,取外观成熟饱满且是在收获期正中收获的为宜。收获期刚开始或快结束时收获的均不合适。选种之后进行晒种,晒种要在冬天进行,播种前进行浸种以软化外皮并催化发芽。为使播种均匀,应用灰拌种。播种时要选择好天气,下种前浇水,下种后覆土,约覆一二指(5-10厘米)为宜。株距为“一步留二苗”,也就是三尺。播种后,一个月薅草三次,当棉苗长到二尺以上,则打去顶心,旁枝长到一尺半,也要去心。其余施肥、培土、灌溉、防病虫害等均还没有合适的技术措施,大体上模仿其他作物。   清代的棉花种植技术有了明显进步。当时为了追求粮食产量,棉花开始实行一年两熟轮作制。一般以水稻、小麦、粟、蚕豆、黄花苜蓿轮作。在南方也可趁着冬春种植一季绿肥,算是一年三熟。但从高产角度出发,还是以一年一熟为宜。徐光启认为“如果万不得已要种两熟,也只好中大麦或稞麦,并用上粪来肥田,绝不可以种小麦”。至于棉花播种期,在江南一般从谷雨开始,最迟不超过小满,收获期可以迟到霜降甚至立冬。对于棉田的选择,以白沙土为上,两和土次之。也就是以粉沙粘壤土为好。作畦一般仍是狭畦,但也出现了宽畦。关于用肥,粪、豆饼、麻饼、菜饼、绿肥均可,与其他作物并无大的区别。但若采用棉麦两熟制,则应追肥。在种籽处理方面,出现了“滚水浸种 ”。这时候的农书普遍认为以青黑色种子下种为佳。从17世纪开始,棉花密植技术逐渐推行。同时,还提出了培土应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对摘心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摘心目的在于使旁枝充分生长,因而若土地贫瘠,则只打顶心,不打侧心。在干旱时节,应当浇灌棉田,但要预测短期天气变化后方可进行,否则若浇水后一两天内下雨,就会伤害棉花。至于病虫害防治,当时尚无科学的辨识和防治法,只知道用深耕和耙土来对抗地老虎   。   由于技术发展,棉花种植大增,全国几乎都有棉花种植,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等均成为棉花外销区。有的地区如松江、太仓、南通等,棉田占耕地的十分之七八,粮田只占十分之二三了。全国棉花极大丰富。一般人民穿着粗劣的麻衣,富贵之人才能穿高级的丝绸衣服的局面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优质而廉价的手工纺纱,土制棉布成为大众都能穿着的佳品。   副食、调味品所需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在明清时期,人口压力日重,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与之相较,其他作物的种植,除必不可少的衣用植物外,就只能是零星种植为主了。   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从唐代开始逐渐流行。茶的主要用处在于提神,对于夏天炎热,人容易困顿的中国来说相当适宜(但茶中含单宁酸,会使蛋白质不易消化,加重肠胃负担,造成便秘,因此便秘的人应远离茶叶。我国俗语“十男九痔”,是否与喝茶的习惯有关,不得而知)。而且从周边国家开始,逐渐扩散出口到世界各地。明代北疆的“茶马互市”对于军事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明清之交,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始,向欧美的出口量迅速增加,从而成为三大创汇商品之一。明朝开始,饮茶的方式逐渐由煎饮变成泡饮。而耕作技术变化不大,茶树主要种植在丘陵山地,不与水稻田争地,因此还可以维持较大的种植面积。然而茶园因此而零散不成大片,难以形成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园。这也是茶树种植技术进步较慢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随着时间流逝,还是有所发展的。尤其在西方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外贸需求激增,刺激了茶树种植面积扩大,加之中外交流增多,栽培技术也就有更显著的进步。   十四世纪以后,茶叶经营者受梯田的启发,开始修建梯级茶园,其外观和梯田类似,只是规模要小一些,这一技术推广后一直保留到今天。有名的龙井茶和武夷茶都是从梯级茶园中种植出来的;播种时,采用了“穴播丛植”技术,也就是在土地上同一种穴中同时播种若干颗茶籽,发芽的时候幼苗可以互相遮荫、保温、保湿、防寒、防旱,好处颇多;随着泡饮法的普及,民间茶叶需求量大增,于是发明了与桑树压条法类似的茶树压条法,据说这种方法是从福建水吉地方最先开始采用的。 14世纪到17世纪,逐渐传遍全福建,到17世纪以后传到台湾。具体操作方法和桑树的类似。这种无性繁殖法可以提高茶树的出产速度;从15、16世纪开始,对茶园遮荫树木有进一步的讲究,明后期罗廪的《茶解》说:“茶园不宜加以恶木,惟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与之间植,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其下,可植芳兰秋菊及诸清芬之品;最忌与菜畦相通,不免秽污渗漉,滓厥清真。”17世纪以后,随着土地的日益紧张,遮荫树木主要选择果树、油桐、杨梅、乌桕之类经济林木了;一些地方对40-5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开始采取台刈,从茶丛根部往上1.5-2.5寸处截去上部所有枝条,促使其萌发新枝条,但没有轻修剪的纪载;在采摘时间上,16世纪开始认识到高处的茶叶宜晚摘,因为高山气温低,植物发育缓慢,不必拘泥于低山清明谷雨时节采摘的常例。   古代不可避免的有许多不科学的想当然的说法,如明清时期普遍认为,茶是清高饮品,不宜用粪肥。除上述罗廪的说法外,还有明人许次忬《茶疏》中也说:“(钱塘)北山勤于用粪,茎虽易苗,气韵反薄”。其实对这种说法很容易产生疑问:稻麦也是入口的必须保持清洁的食物,为何就可以大量用粪?另明清用地紧张,不仅茶园往往只能安排在山地上,而且还要间作杂粮,这就进一步的影响了茶的出产。   芝麻被认为是张骞通西域以后引入的作物。别名很多,其中之一是脂麻,意为油多。后讹音为芝麻。它的主要作用是榨油,采用传统手工机械,芝麻的出油率比其他油料作物都要高(除下面要谈到的花生外)。在食用方面,明清期间,已基本不作为主食,而是作为一种调味品存在于副食之中。此外还可以作为水稻、苎麻等的追肥使用;也可作燃料、饲料、化妆品等用途。宋应星称之为“胡麻”,对它评价颇高。说“今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谷不为过”。还说“胡麻数龠充肠,移时不馁。粔饵、饴饧,得粘其粒,味高而品贵。其为油也,发得之而泽,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厉得之而解。农家能广种,厚实可性言哉!”明清时期,因为芝麻对杂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常作为新垦地的先锋作物。只要首垦用它,以后“任种诸谷,可保数年成熟”。即使江南地区辟地种杉苗,也应该“先将山锄挖种,种过脂麻一年”。不过芝麻不宜连种,连种则必然收成不好。在北方,常与小麦轮作,在南方则与早稻轮作。据宋应星的说法,每石芝麻籽可收40斤的芝麻油。   大豆豆类是高蛋白的植物,在古代为各国“穷人的肉食”(但需要注意,其实豆类并不能取代肉类,古代救荒学有“大豆五斤抵谷一斤”的说法,究其原因有二:一、豆类的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有很大区别;二、豆类所能提供的热量低)。在中国,主要利用大豆救荒。大豆的古名为“菽”,在古中国曾用作主食,但在明清时期,除救荒外,基本只作为副食使用。另可榨油、做饲料,大豆在明清轮作制和间作制中还是重要的肥田作物。当时出现了麦豆间作、棉豆间作和麻豆间作三种新的间作法。在栽培技术方面,主要的进步有二:一、已经发现大豆无需用粪,只需撒灰即可;二、发现了大豆褐斑粒病害:“崇祯十四年,宿迁有估客载黄豆一船约五百石。一夜尽生黑文,做人面形,耳目口鼻俱备。人或种之,所获亦然。时王俞之避地宿迁见之。”当时并无防治方法,不知道褐斑粒是由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   花生,豆科落花生属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该属有22个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麓以东,亚马逊河流域南部和拉普拉塔河流域北部。栽培种为异源四倍体。它是明清新引进的作物之一,最初因为新奇,常作为高级的副食供富贵之人享用,明王世懋《学圃杂疏》都把它归入芋类。而花生榨油的优越性发现得比较晚,明清之交还没有大量种植。花生最初传入中国,据说是1530年左右。花生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眼中都是美食,1510年,葡萄牙攻占马鲁古群岛,把花生带到那里种植。不久,中国商人发现了这种新作物,将其种子带回国内。同世纪,已经传入浙江,明清之交,传入安徽、江西、云南、后来进一步传播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传播到中国的花生都是小粒种,大粒种还没有引进。花生习惯于炎热干燥的气候,种子发芽应在15度以上为宜。生长期气温下降到零下1.5度以下时植株地上部分即受冻害,所以花生和甘薯一样不能经霜。另外昼夜温差也不能太大。对雨水的需求很少,除苗期需保持湿润,花期也需要土壤水份较多,此外则无需浇水。尤其结实期间最忌水多,否则促发烂根烂果;花生属短日照作物,在温带长日照条件下结的果实外形虽大,内仁却不饱满;花生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所以有“花生宜瘠土”之说,较适应于轻松干燥的砂土或壤土,在多水份的粘土和酸性土壤中则发育不良。明清时期的花生种植无甚大成就,在清代,已经认识到花生适合连作,尤其在贫瘠地区收成尤为理想。如参与轮作,与诸谷物配合均宜,唯独与高粱不相适应,因为高粱的根系与花生类似,在同一土层中吸收养分,作为后作会发育不良;花生播种月份以阴历二三月间为宜,至四月已经嫌迟;实际上花生虽然喜旱,但在花期却偏偏需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   曾经被认为满清康熙时期对人口增加有很大贡献的玉米、甘薯,根据庄不鸣从分布于山东、辽东、江苏、浙江、福建的老农们讲述,虽然有种植,但播种面积和收获,在粮食作物中并不占多少分量。   玉米为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历来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各种维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其适应性很强,不求平地肥地,只要不是很干旱的地方都能有收成。它的田间管理比其他作物简单,产量也比其他旱地粮食作物高。玉米的用处很多,籽粒可以吃、成熟后晒干可以磨为玉米粉、可以碾成玉米碴做饭或煮粥、即使没有成熟,若急需也可以采收青玉米煮食。由于它的收获期是在中国传统上被认为是“青黄不接”的夏秋之交,应急作用很明显。玉米籽、秆、叶都可以做饲料、玉米秆还可以扎篱笆,作屏障或者作燃料。因为有如此多的好处,所以玉米的推广比较顺利。关于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曾说过:“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有学者据此认为玉米于元朝时传入,殊不知元灭亡时离哥伦布前往美洲还有一百多年。另有说法:玉米是先从欧洲传入印度、缅甸,然后再从东南亚传入中国西南,察看玉米的旧名和俗称,有玉蜀黍、玉蜀秫、番麦、西番麦、西天麦、戎菽、印度粟等,似乎可以作为佐证。然而考察世界农业史,印度和缅甸玉米出现的证据尚在17世纪之后,因此不足为据。那么剩下的只有一种论点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先把新作物带回欧洲,然后带到东南亚,尤其是菲律宾,最后由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沿海。考察16世纪中国有关玉米的记载,其中除嘉靖年间的河南《襄城县志》外,均出自东南诸省人之手,可见菲律宾路线之可信。   约于16世纪中叶,玉米第一次出现在中国,1551年的《襄城县志》第一次记载了这种“异谷”;田艺蘅于1572年第一次明确记载了它的特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第一次附图说明这种新作物,但图片的误差很大,不足参考;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提到过玉米。在17世纪以后,玉米已经扩散到全国几乎每一个省份。然而和大众的一般看法不同,实际上直到清朝末年--更不用说明朝,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的比例十分有限。地域上的广泛分布并不代表播种面积的同样广大。尽管没有明清时期的播种面积数字,但可以通过后来民国和共和两代的数字来说明问题。据严中平《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民初玉米占作物面积的 11%,二十年代占16%,三十年代占17%,南开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经济研究》一书中吴华宝所著《中国之农业生产》第150页的数字为:全国耕地 13.5亿亩,复种指数为1.23,播种面积为16.6亿亩,其中粮食作物为13.6亿亩,玉米占6%,张心一《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中提供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二十五省的不完全统计数字为:耕地面积12.05亿亩(明清之亩,非市亩),播种面积15.34亿亩,复种指数1.23,粮食作物占12.5亿亩,玉米为0.92亿亩,同为播种面积的6%,占耕地比重为7.63%。共和建国以后因为玉米的轻工业、医药业用途需求大大增加,因此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很快,到70年代末,玉米占播种面积的13%强,占耕地面积的比例为20%强,现时玉米占我国粗粮总产量的90%。从这些数字看,20世纪的中国玉米播种面积是在逐渐扩大的。之前的清代没有广泛的用途和迫切的需求,玉米播种面积自然不会比民共两代还大。从民初数字倒推,占作物面积不会超过10%,在1840年之前,不超过5%。   玉米在刚推广时主要零星种植在山区,后来也在平地集中种植了,它部分的取代了粟而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轮作倒茬作物。根据民共两代的调查,玉米除一年一熟的春播玉米外,在北方尚有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等耕作制。一年二熟的夏玉米与小麦轮作、二年三熟的玉米与小麦、春粟(或以高粱、青玉米取代粟)轮作,三年五熟者不知其法。在南方丘陵地带,玉米有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二年五熟、一年三熟乃至一年四熟的,一年二熟者与水稻轮作。玉米亩产,明清缺乏数据。根据吴华宝所提供数字,当时全国玉米产量不到1.8亿担,一担合100市斤,则平均亩产为180市斤弱,玉米成品率93%,则一亩可产出成品粮167斤,约 83.5公斤。而在明清时代,各种耕作制下的具体产量均无法考察。但总体而言,玉米对明清的农业和人民生活并没有很大影响。   甘薯(红薯),旋花科甘薯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甘薯原来指的是薯蓣科的藤本植物山药,现常用名淮山。东汉杨雄的《异物志》已经记述了“甘薯 ”的外形和用途,这可能会引起农业史入门者不必要的混淆。徐光启已经对这两种植物作出了区分:“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两种茎叶多相类。但山薯植援附树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垒,番薯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薯甚甘,山薯为劣耳。盖中土诸书所言薯者,皆山薯也。”他似乎对这两种植物也不是很熟悉。据庄不鸣原来所见,甘薯外皮多呈红色,少数为土黄色或灰白色,剖面接近圆形而长度约在10-15厘米左右,煮熟以后肉较软,呈黄色或白色,而山药(淮山)剖面也呈圆形,长度却有30厘米左右,肉硬,呈白色,其实味道也不错。在我庄不鸣看来尚在甘薯之上(甘薯在一般家庭中常煮熟而食,成品水分多而软烂,难以把握而且容易引起不佳的联想,入口甜腻无嚼头,且不能与其他食物配合,山药(淮山)容易与其它荤菜相配,入口有嚼头,干燥且容易成粉,很有口感)。   甘薯原产于南美,以秘鲁为中心。传入中国可靠的最早记录是在1580年,《凤冈陈氏族谱》记载,万历八年,陈益去安南,万历十年(1582年)带着甘薯种回到家乡东莞,在家乡试种成功。另据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说:不久,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菲律宾了解了甘薯的好处,学习了甘薯的种植法,于1593年阴历五月开船,七月回到厦门,与儿子陈经纶一道把甘薯种试种成功。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听说后,大力支持,下令各县学种推广。第二年正好是荒年,于是正好救急。后来陈氏子孙又将甘薯推广到浙江、山东胶州一带。甘薯的推广从此开始。在甘薯推广过程中有这么一种说法:有甘薯的国家禁止其出境。徐光启说:“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诸滕绞入汲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闽书》“南产”中也说:“番薯,万历中闽人得之于外国。。。其国有朱薯,被野连山而是,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而不与中国人,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挟小盖中以来。于是入闽十余年矣。其蔓虽萎,剪插种之,下地数日即荣,故可挟而来。其初入吾闽时,值吾闽饥,得昃而人足一岁。”   甘薯的好处,被大力推广的徐光启总结为“十三胜”:“一亩收数十石,一也;色白味甘,于诸土中,特为詹(非此字,但无法打出本字)绝,二也;益人与薯蓣同功,三也;遍地传生,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数百亩,四也;枝叶土付(同一字)地,随节作根,风雨不能侵损,五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六也;可充籩实,七也;可以酿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胜于饧蜜,九也;春秋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葳不容,其间但须壅土,勿用耘锄,无妨农功,十二也;跟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无可奈何,十三也。”用现代科学考察,甘薯的好处是单位面积产量高、适应性强,能耐寒、耐瘠、耐风雨、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可在山地种植,不与稻麦争地。它的用途也很广:食用、酿酒、熬汤、做粉丝、制淀粉、做副食、做饲料等等。   尽管甘薯节省农力,但也不是毫无需求的。它原产于热带,极畏寒,经霜易死,在北方只能趁无霜期种植收获。尽管如此,越往北则块根纤维越多,甜味越少,品质下降。但也并非越热越好,土温要求在35℃以下,否则生长迟缓。其最有利的土温为24℃;甘薯耐旱,在育苗期间只需少许水份就可正常生长,生长初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最易生长,生长中后期,需要干热中偶有骤雨;甘薯生长期均需要充足的日照;对土壤没有苛刻的要求,但以疏松较干(并非完全干燥)的土壤为宜。这些条件,和它对原生地的适应性有关。   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甘薯就会有很好的收成。明清时期甘薯的耕作制,在北方有一年一熟单种的(主要是东北、西北的春薯)、有二年三熟的(主要为华北的夏薯,与小麦、春粟轮作),在南方有二年三作、二年四作、二年五作、一年二作、一年三作诸制。主要与水稻轮作。记述的亩产数字,普遍较高,有的说“芋之收倍于稻,薯之收倍于芋”、有的说亩产三四千斤、有的说”上田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有的说“亩可数石”、有的说“一田之地收可十余石”,有的说 “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甚至有“上地一亩收万余斤,中地七八千斤、下地六百斤。每万斤晒干三千五百斤”的说法。这些说法中多有夸张,乃古人之通病。上引吴宝华的《中国之农业生产》中说“全国生产量甘薯达三万二千市担”,按照当时的播种面积,则亩产为一千市斤,折合薯干250市斤。共初甘薯亩产往往不到千斤,到20世纪70年代变成一千公斤以上,现在则有亩产3吨的新品种。   然而,和玉米一样,对甘薯在明清时期的种植面积不宜有过高的估计,《中国经济研究(上)》中也有1931-1934年的面积数字:“甘薯之栽植亩数占作物总面积2%,”约32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7%,张心一估计三十年代初二十五省甘薯播种面积2700万亩,占作物播种面积的1.76%,占耕地面积的2%,盛家廉等著《甘薯》一书中说1930年以前甘薯栽培面积为2701万亩。而到1949年,薯类播种面积达到了1.05亿亩,占耕地面积的 6.7%,现在甘薯播种面积则约为530万公顷左右。可见甘薯和玉米一样,播种面积在民共两代快速扩大。而在明清则种植范围虽大,实际种植面积却很小。估计1840年以前,不会超过作物播种面积的2%,几乎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   甘薯的播种面积比玉米更小,原因和它的自身缺点有关。甘薯虽然收成很多,但是含水量也很大,除去水分,重量只剩下了原来的1/4到1/5,吃下去同样重量的甘薯,营养和热量的摄入却显然不如其他粮食。如果煮食,由于甘薯甜而腻,容易使人产生饱的感觉,其实那不是饱,而仅仅是腻。作为副食,这并不算什么缺点,但如果作为主食,却会悄然的导致热量和营养严重不足,使人日趋衰弱。甘薯甜而软烂的果肉,很难与其他菜肴或调味品相配,这就进一步制约了其作为主食的用途。因此即使到今天,甘薯在除中国外的各国作物中所占比例仍是很小的(中国对甘薯的重视除工业用途外,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压力的原因)。   总之,玉米和甘薯作为新引入作物,在明清的播种面积很小,对国家人民的作用其实并不显著。这也许不符合一般大众的固有观念,但却是合乎情理的。古代技术的发展,一般而言是缓慢的,作为人民生存根本的粮食作物的改变,更是受农业惯性的显著制约。从客观上说,新品种的引入需要适应本地环境,需要改良,需要学习或摸索出新的技术来管理;从主观上说,古代主要凭借经验从事农业,对毫无经验可言的新作物,摸索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的怀疑,官员的慎重,都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如何使新作物融入到原有的经济体系中,如何使它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当的位置,都需要时间。可以以小麦作为对比。小麦是很早进入中国的外传粮食作物,在商代就已经见诸文字,但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逐渐受重视,之后虽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直到唐代,小麦仍与土产的粟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至于小麦成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那是在宋代的事情了。整个时间跨度长达1500年左右。相比之下玉米和甘薯400年左右的推广期,还算是快的。   马铃薯,俗称土豆,在明清时期没有引进种植。来自各地的老农对土豆毫无所知。   烟草,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1.2-1.6米,叶片较大,夏季开浅红色花朵。是新大陆物种中唯一祸国殃民之物。明清古籍中提到的烟草传入中国路线有三条:一为菲律宾至台湾、漳州、泉州。明姚旅《露书》记载:“吕宋国有草名淡芭菰,一名金丝烟,烟气从管内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可治头虱。”“淡芭菰”是对西班牙文“烟草”的音译,愿意为西印度群岛中的达巴戈岛。系以地名称呼植物;二为越南传入说。宣统年间的《高要县志》卷十一“实业”说“烟叶出自交趾”。但古代地方志作者一般是文人,往往不熟悉生产实践,也不熟悉科学技术,此说在农业传播史上找不到相应的证据,也没有实物或基因检测的证明,看来不过是人云亦云的讹说而已;三为朝鲜传入辽东说。据乾隆年间《盛京通志》“物产”和《皇朝通志》“昆虫草木”中说法,清太宗崇德年间,朝鲜烟草流入中国,上瘾的人很多,后金白银外流,清太宗认为应当自产以杜绝进口,于是鼓励了后金领土内的烟草种植,由于当时有“吸烟御寒”的说法,上瘾吸食者越来越多,东北大姑娘抽烟袋的说法估计肇始于此。此说跟西方人与日本的交往时间一致,也能从朝鲜的烟草种植史中得到证明。唯独时间稍晚(约17世纪20年代末开始),看来烟草传入中国有南北两条道路。   烟草的唯一用途就是制造可慢燃生烟的干叶,烟叶中含有尼古丁,可以提高人的肾上腺素分泌,提高应激能力,令人感到工作能力加强,且心情放松。但久吸成瘾,一旦不吸便产生戒断反应,即停止吸烟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便开始想吸烟,并感到坐立不安、烦燥、心神不宁、手足无措,继而出现头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适、恶心、腹泻、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爱发脾气、困倦及睡眠障碍等等可单独或共同出现的症状。这种种症状使戒烟者对烟草的渴求更加强烈。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四天内最为突出,尔后在1个月左右渐渐消失。但少数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很长时间。一旦复吸,这些症状就会消失。烟瘾会随着烟龄而逐渐增大。由于烟叶中含有包括尼古丁在内的多种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均有很大伤害。常见的与吸烟有关的致命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血管病变);肺、胰、膀胱、子宫、喉、食管、还可能有乳腺和结肠的癌症;以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   明清烟草用于防治害虫,还算是有些用处,但毕竟主要用于人的吸食,因此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反对。明清医药、农业类书籍中多有揭露种烟、吸烟害处者。《齐民四术》、《安吴四种》的作者包世臣从破坏经济方面说明:“烟出于淡芭菰国。前明中叶,内地始有其种。数十年前,吃烟者十人而二三;今则山陬海澨,男女大小,莫不吃烟。牵算每人每日所费不下七、八文;拾口之家,终岁吃烟之费不下数十金。以致各处膏腴皆种烟叶,占生谷之土已为不少。且种烟必须厚粪,计一亩烟叶之粪,可以粪水田六亩,旱田四亩。又烟叶除耕锄之外,摘头、抓虫、采叶、晒簾、每烟一亩统计之,须人五十工而后成。其水田种稻,合计插种、拔秧、蒔禾、芸草、收割、晒打,每亩不过八九工;旱田种棉花、豆粟、膏梁,每亩亦不过十二三工。是烟叶一亩之人工,又可抵水田六亩、旱田四亩也。凡治田无论水、旱、加粪一遍,则溢谷二斗;加做一工,亦溢谷二斗。以种烟之耗粪与耗工乘除之,则其耗谷殆不可计算。不仅占生谷之土已也,且驱南亩殖民为做烟、打捆、包烟者,其数又复不少。至各处开烟袋店铺,烟袋头尾大抵销青黄铜钱为之。制钱十文重一两,而好铜每两则值制钱二十余文,故虽严法不能禁。沮坏钱法,此宗最大。且做工之人,莫不吃烟。耕芸未几,坐田畔,开火闲谈,计十人做工,只得八工之力,其耗工又复无算,减谷亦无算。所谓烟耗谷于暗者,其弊如此。”(《齐民四术》庚辰杂著二)   烟草传入之初,曾于崇祯十一年(1638)、十四年(1641)两度诏令禁种禁吸,但禁而不止。且边兵以“御寒”为借口要求合法化,经洪承畴上书解除禁令。到崇祯末年在辽东已经到了“三尺童子无不吸烟”的程度。之后虽然清朝皇帝均不吸烟,宫中禁烟,且朝廷上也有几次禁烟的议论,但终于不能制止。   明清时期的林业和牧业都处在持续的萎缩之中,究其原因,无非是在中国传统精耕细作模式下,人口压力增大之后,作物种植,尤其是粮田占地太多,林业和牧业不得不被排挤。明代中原江南几乎所有可耕之地都已被开垦,牧场几乎绝迹,森林也难觅踪影。在清以后,更是无处不耕,无处不垦。连悬崖边上的尺寸之地,农牧分界线以北本不适合农耕的少雨地区,也种满了庄稼,在这种情况下,林业和牧业基本崩溃了。皇宫中的大柱,都只能采取诸木拼接,而不能采用单独的大木,居住所用的木材已经难找,大船的消失,也和林业的萎缩有关。在农区不仅汉代到处养马的情况已成遥远的传说,就连本是农家必备的牛,都成了富家专利。在这种情况下《天工开物》已不提及果树、牧业,《授时通考》对林业、牧业有关内容也比王祯《农书》有了明显压缩。   然而这一时期在果树种植技术和家畜家禽的养殖技术方面,仍然有些进步。最突出的是果树选种育种取得的成就。明清出现了无患子等新物种,原有的果树,新品种也不少,山东莱阳庄梨、秋白梨、上海水蜜桃,是在明朝培育出来的。明末徐火勃(同一字)的《荔枝谱》记载福州一带荔枝品种就达43个,而同一地区在北宋年间的荔枝品种为32个。此外果树的嫁接技术稍有进展。在房前屋后等隙地也种植一些经济林木。   牧业方面,牛、马的培育乏善可言。尤其在农区民间养马基本消失,牧区的管理又千年如一日,几乎没有进步,尤其血统论的缺乏,一向构成蒙古马发展的致命病根。但明中期开始与蒙古广开互市,到明末引进马匹高达三百万匹,这就有效的缓解了中原的马匹不足,到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军都可以有数万骑兵。明朝并未出现宋朝那样的马荒,与蒙古的互市功不可没。清代的马政同样衰弱。伊犁马厂定额二万八千匹、察哈尔的两翼牧厂定额四万匹,已经是全国最多。以后越来越糟,马越来越少而质量越来越差,以致于清末有人发出了“地气其尽乎!”的悲叹”(《清史稿•兵志》)。牛因为具有耕作作用,所以还有很大数量。明清时期出现了秦川牛,特点为心肺健康,强壮,而且不易受惊,这点对于耕作用牛来说很重要;另有南阳牛一种,特点是体型高大,速度快。秦川牛毛色以红、粟居多,南阳牛多浅黄,它们都属于黄牛类。   猪为我国古代主要的肉用动物。明清期间华南猪和华北猪的两大类型已基本定型。华北猪为大耳猪,华南猪为小耳猪。华南猪骨质细嫩,生长快,繁殖力高,抗病力强,18世纪传入英国,成为大约克夏猪的祖先之一。猪的饲养较容易,因此它们的数量并没有下降,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尽管增长幅度慢于人口的增长。   由于鸡鸭等小家禽容易饲养,因此在明清期间还是普遍存在,并且培养出了很多新品种。   乌鸡在明清期间得到推广,主要产于江西泰和县,它的特点是白色的丝状羽毛和黑色的骨骼。因此被称为丝毛乌骨鸡,简称乌鸡。传统上认为它有治疗妇科病的良好效果,“乌鸡白凤丸”的主要成分就是它。这种鸡庄不鸣见过,也吃过,外形确实奇特,至于味道,与其他鸡没有什么区别。17世纪乌鸡传入日本,后来又从日本传到西方,在那里它主要是用于观赏;   三黄鸡最早的记载是崇祯十五年《太仓州志》:“鸡出嘉定,曰黄脚鸡,味极肥嫩”。它的喙、小腿、毛都呈黄色,所以被称为三黄鸡。它的块头很大,成年雄鸡可长倒九市斤以上,所以又有九斤黄、九斤王之类称呼。后《南汇县志》中说:“鸡,产浦东者大,有九斤黄,黑十二之名”,是世界上一些肉用鸡的祖先之一。直到现在,仍是我国优良的肉用鸡种。这种鸡庄不鸣从小吃到大,小时候的家养鸡感觉难嚼,90年代以后密集养殖的大量销售,想吃小时候肉质坚韧,肉味甜美的好鸡,却已经很难了;   狼山鸡最初培育于江苏南通一带,为肉蛋两用鸡。近代传入外国,成为奥品顿、澳洲黑鸡等著名产蛋鸡的祖先之一;   辽阳鸡《本草纲目》记载西辽有食鸡、角鸡良种,光绪年间的《辽阳乡土志》将它们归并称为“辽阳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辽东大骨鸡。主要是肉用;   矮鸡《本草纲目》记载“江南一种矮鸡,脚才二寸余也”。其实矮鸡有很多种类,有名的有北方的油鸡(因肥胖得名),南方的浙江仙居鸡。除观赏外,主要用于产蛋;   寿光鸡清《寿光县志》记载:“鸡比户皆畜,鸡卵甲他县,皮有红白之殊,……雄鸡大者高尺许,长冠巨爪,为一邑特产。”这种鸡常用于斗鸡——斗鸡早在战国就是齐鲁一带的重要娱乐;   另有柴鸡一类,主要是蛋用。   优良的鸭种有:   北京鸭它的据说历史有三四百年。最初源自北京东郊潮白河一带,后在玉泉山一带喂养。那里水草丰盛,鱼虾很多,经过长期放养优化,形成了北京鸭。它毛色纯白、生长发育快、脂肪多、肉质鲜美,适应性强,是北京烤鸭的原料。庄不鸣曾去全聚德吃过多次,初尝感觉尚可,但吃过几次感觉不能与盛名相符;   高邮鸭主要分布于江苏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三县。是蛋用型鸭,产双黄蛋的比例较高。嘉庆《高邮县志》曰:“高邮水田放鸭生卵,腌成盛桶,名盐蛋,色味俱胜他方。”   另有广东南雄的雄鸭、四川建昌鸭等,均为明清时期培育出来的著名鸭种。   在家禽养殖方面,明清时期的进步是人工孵化已经完善。《三农纪》记载有三种方法:炕孵、缸孵、桶孵。大体上是依靠土法增温与恒温。   在家畜饲养与管理方面,明代的主要进步是推广了马蹄铁。马蹄铁可以使马蹄不磨损,从而增强马的耐久力。在兽医方面,主要是牛马的针灸学得到了发展,但很难说这是一种进步。   满清执政后,从入关就屡次大兴文字狱,大肆迫害正直气节之士。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北乡雅溪牌坊村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前后六次应试不第,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著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遂不再应试,曾旅游大江南北,行迹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新疆等地,实地考察,注重实学,从东北捕貂到南海采珠、和阗采玉。崇祯七年(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谕(县学教师),开始编著《天工开物》,崇祯十年(1637年)由友人涂伯聚发行。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前往安徽毫州就任知州,州内因战乱破坏,官员大多出走,百废待举。几经努力重建,使之粗具规模,又捐资建立书院。甲申(1644年)年,亳州被李自成军包围,宋应星弃官回乡。明朝覆灭,在南明任过职,清兵南下,大哥宋应升服毒殉国后,宋应星隐居不仕。大约是康熙初年去世。著述多佚,1977年,大陆发现了宋应星的《野议》、《谈天》、《论气》、《思怜》四部著作。宋应星著作极多,其中以《天工开物》最出名。历经劫难流传下来的著作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失传的著作有:《画音归正》《厄言十种》《美利笺》《乐律》《杂色文》《原耗》。就连《天工开物》,在满清高压荼毒下,《天工开物》被满清官府秘密收藏,束之高阁,在中国民间失传,这本奇术辗转流传到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到了满清末年甲午战败后,留日中国学生才在日本重新发现,满清恶政流毒可见一斑。   牛耕普及之后代表农具发展水平的最显著标志显然就是犁了。古代犁自唐后期的曲辕犁以后千余年间,没有大的进步。但农业从业者都希望有更有效率的犁。于是明清出现了“特用大犁”,又称特用深犁或坚重大犁。这种犁有利于深耕或开垦厚重粘土。它需要套用两到四头牛,有时在大犁犁过之地,还需要“一牛独犁以重之 ”。采用这样的大犁可以实现“转耕”和“套耕”。关于转耕,郑世铎的注释是“转耕,返耕也。或地耕三次:初次浅,次耕深,三耕返而同于初耕。或地耕五次:初次浅,次耕渐深,三耕更深,四耕返而同于二耕,五耕返而同于初耕,故曰‘转耕’”。在明清人口压力下,采用超强畜力犁田是一个趋势。多牛拉拽的特用大犁也表现出了这种趋势。不过当时的挽牛具仍是老式的木枷和麻绳,没有改进。可惜的是,由于牧业的萎缩,需要多头牲畜的大犁没有推广,在明清时期得到重视的倒反是那些不需要牲畜的人力农具。人力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当时的农学家对此有不少介绍和推荐。明天启年间的王征《新制诸器图说》推荐过贝松原创的“木牛 ”(一名“代耕”)。这种人力犁采用绳索牵引方法操作。绞关为两个“A”字型的木架,彼此相连。运用带手柄的辘轳,耕地两头放置两座绞关,绳索长度设定为田长度的两倍,在犁架的铁环上栓牢,犁为欧式轮犁。每座绞关一人操纵,操作方法如下:一人扶犁,田地一端的绞关操作员拉动辘轳手柄,则可运用杠杆原理较省力的将绳索拉到自己一边的辘轳上,带动犁架拉向自己一边,犁刀自然就可以犁田了。待犁到尽头,另一端的操作员开始拉动手柄,就可以返回去再犁一次。屈大均称它“一人一手之力,足抵两牛”,为“耕具之最善者”。其实这种犁适用于轻松的土地,而不能运用于粘重土地。而且需要整个机械还是较复杂,重量较大,在田地中挪动不尽方便,因此没有推广开来。据谈迁的《枣林杂俎》,类似的设计出现的还要早得多:成化二十一年,李衍总督陕西,为发展农业,减轻灾害的影响,也 “作木牛,取牛耕之耒耜易制为五:曰坐犁、曰推犁、曰括犁、曰抗活、曰肩犁。可水耕,可山耕,可陆耕。或用二人,多则三人,多者自举,少者自合,一日可耕三四亩。”嘉靖二十三年(1544),郧阳知府欧阳必进也设计了人力犁。这些本土人力犁和欧式人力犁的区别在于没有轮。然而仍有连人力犁都用不起的,那么就要使用铁搭(又称铁扒)了。铁搭有四到六齿,齿锐利而微弯,安装木柄之后长约四尺(约1.3米),兼有翻土和平碎土块的作用。若农民之间实行互助,则每日可翻地数亩。若一人使用,则只能日耕一亩。   畜力播种机,也就是耧车,主要用于北方,明清古籍中都有介绍。在《天工开物》中较详细的说明了它的结构和用法:以木料构成框架,上方安装小斗,底为薄铁板,钻出仅容小麦粒经过的若干洞眼。木架下面还设有两面犁地的铁刀,这样,在播种时可以开沟,随着耧车的摇动,种子就自然的撒到土地里,如果需要多撒,就鞭笞牛,使其快走,自然摇动加剧,下种就多。播种之后需用驴拉动小石碾,压土埋麦。这种播种机在明代北方称为“耩”。与《齐民要术》中所记载的耧车的主要差别是犁刀由三面变成了两面。   收割农具方面,江南一带采用了锯齿刃镰刀,其刀身很短,刃部为钢制,使用时可以自利,一般不需要磨刀。加工用具方面,明初安徽屯溪有水轮三事的实践。另一个世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复原品就是按此仿制的。明清时期还改进了掼桶和稻床。掼桶为方形木桶,桶底有两根长脚,可在稻田中拖动,四面可同时容四人掼稻。稻床有四足,前俯后仰,床面一般用竹片横贯,可容两人在稻场脱粒。   明清时的灌溉工具有人力水车、畜力水车、水力水车、风力水车四类。均各有用。人力水车分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类,手摇水车一般车槽短小便于搬动,只需一二人就可操作,适应于小面积灌溉、脚踏式水车车槽较长,需二至四人同时劳动,用工与浇灌面积均超过手摇式。当时的经验认为水车与水平面的倾斜度为10度时提水效率最高;畜力水车见于《天工开物•乃粒》,一般用一牛拉动转盘,通过齿轮组的运动带动送水带源源不绝取水;水力水车需利用有较强水流的活水,这种水车现在仍有很多,无需多说。风力水车据宋应星说多见于扬州地区,若风向适合,则可通过齿轮组运动进行排水。但不能用于取水。而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却记载“淮、扬、海三处,用风帆六幅,车水灌田”,风车既可排水,自然可以很容易的改装为灌溉设施。明清水车的构造:“风车者,借风力来回转动以为用也,车凡高二丈余(约7米),直径二丈六尺许(约9米)。上安帆八叶,以受八风。中贯木轴,附设平行齿轮。帆动轴转,激动平齿轮,与水车之立齿轮相啮合,则水车能旋转,引水而上”。各种灌溉排水设施的效率,老式的桔槔、辘轳不足道,手摇式水车一人终日劳作,灌田二亩;脚踏式一人操作,灌田五亩;畜力水车10亩;水力水车据说可使百亩农田无忧。(均见《天工开物》乃粒)风力水车的效率不详。不过其使用条件较其他水车为苛刻。明清的一般水车,风力在3 米/秒以上,方能驱动,7米/秒时最为适宜。15米/秒以上,便有遭破坏的危险。且需要较稳定的风向,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明末中西交流增加,王征在《奇器图说》中介绍了欧洲许多复杂的农业机械。徐光启等将西式灌溉设施和用具引入中国。有龙尾车、玉衡、恒升三种。龙尾车就是当时的阿基米德螺旋提水机。据说其提水高度可以达到人力水车的五六倍。但必须固定位置,而且结构复杂;玉衡就是双筒抽水机、恒升就是单筒抽水机。均利用气压吸水。因为当时国内加工工艺不过关,难以保证气密性;另有塔式风车,这些引入的农用复杂设备和水利用具都因为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而没有推广。   总的说来,明清农具与前代相比进步很少,在此阶段中国农具的发展基本已经停滞了。先进复杂的大型农具和农业设施(主要是引进产品),因为工艺无法满足需求而无法推广。由于牧业萎缩,畜力的使用也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清以后,有牛者即被视为富人。维持传统小农一户一牛已属不易,更不用说提高畜力机械的利用水平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8: 孔子是创新型圣人
2008: “歌德巴赫猜想”与我- 30年前的回忆
2007: 中国走什么路 -- 香港之路, 波兰之路
2007: 苏联和中国没有什么失败的
2006: 莎莉的老爸阿诺德
2006: 三国武将十大颠峰时刻 (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