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停滯發展的明清之農業
送交者: 一葉扁舟 2009年03月18日09:49:33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停滯發展的明清之農業zt   中原地區,自從蒙元之後,一方面是戰亂嚴重破壞了華北平原的灌溉體系,原有的在宋代建立的華北水網灌溉區,被戰亂失修堤防而泛濫的黃河和其他華北河流沖毀,在灌溉體系支持下的富饒耕地幾乎不復存在。最典型的就是曾經是北方出產糧食最多的河南中部大平原:洛陽河南府、汴京開封府、商丘歸德府為中軸線的北方最大的平原農耕區,其水網灌區幾乎完全廢棄,中原腹地原來的膏腴之地成為黃泛區的沙荒地和鹽鹼地。另外加之土地在人口壓力下連年耕作不得喘息,逐漸地力耗盡,加之灌渠廢棄失修,農業水平從宋代的精耕細作,到了明清之際,再度戰亂使得大批土地拋荒,即使仍舊耕作的耕地,勞作水平大幅度退化,以華北中原為主體的北方農業大幅度減產,耕作水平大幅度降低,就連作物種類也發生巨大變化。   在中原,宋代曾經大規模種植的北方水稻和各種小麥,由於灌溉系統毀壞,依賴灌溉的北方水稻最早消失;稍後,小麥也在明清時期退出主要作物名單,高粱、穀子(粟)、豆類開始占據華北中原主要耕地。明清之際的華北中原,只種植較少量的小麥,其他大麥、燕麥、蕎麥種植範圍更少,而且這個時期的小麥,就算是年景較好的時候,畝產一般不超過三百斤。同期的高粱,一般同樣條件下畝產可達六百斤,穀子(粟)也可以到六百斤,大豆可以收穫三百斤,因此,北方農業通常採用高粱和大豆輪作,或者穀子(粟)和豆類輪作。種植的小麥品種,通常在華北中原地區以硬質白皮冬小麥為主,因為收穫少,而且連續種植小麥嚴重消耗地力,傳統的農家肥根本不能補充地力的消耗。在化肥大規模應用之前,以華北中原為代表的北方農業,數百年持續低迷。   作為傳統社會主要衣物原料的桑麻,從蒙元之後,蒙古殖民者劃桑田為牧場,華北中原地區桑林大範圍砍伐殆盡,到了明清之際,在棉花種植的取代下,幾乎全部消失。   本來曾經是中華最典型的中原桑蠶生絲加工業,在明清之際,退化到江南太湖流域周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和廣東珠三角的局部地區。絲織品為古代中國在織物中唯一具有優勢的項目,絲綢柔軟光順、富有彈性、透氣性透濕性俱佳,作為高級衣料,歷來是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明代初期,華北中原地區還有規模不小的桑林,到了滿清初年,只有江南太湖還成規模,成都平原尚未從戰亂中完全恢復,廣東珠三角因外貿增加了生絲需求,還剛起步不久。受到重創的桑蠶業,還面臨桑樹的病蟲害,當然這個時候沒有好辦法,主要是採用人力尋找蟲洞,逐一殺死,費力多而效率低。本來是中華獨門的絲織品和生絲,被不良奸商盜走桑樹種和蠶種,奧斯曼土耳其、倭國、朝鮮、印度都開始出產。   中國傳統所稱的麻,主要是大麻。另有被視為高檔衣料的苎麻,多用於榨油的亞麻;黃麻和苘麻主要用於製作麻袋、繩索,後來才被重視;洋麻還沒有引入;其餘劍麻、番麻、假菠蘿麻、羅布麻和雀麻等在明清之際均無足輕重。以大麻為主的中華傳統麻種植業,由於棉花的引進種植,受到巨大幾乎是毀滅性的衝擊。大麻在《天工開物》中被稱為“火麻”,宋應星對它的看法是“壓油無多,皮為疏惡布,其值幾何?”說明了大麻衰落的主要原因。雖然大麻可以用來織布,雌麻的籽又可以榨油和食用,但在傳統工藝條件下,用大麻纖維織出的布比較粗糙而不美觀,出油率不多,麻籽用於食用又不如穀物。因此在棉花出現以後,它的命運便已註定。苎麻的命運則要好些。儘管也受到棉花的衝擊,但其纖維細長而有光澤、彈力強、耐磨、吸熱吸濕,所以在一些種植歷史久遠,種植和加工技術高超的地區倖存了下來,這些地區,主要有江西的撫州、建昌、寧都、廣信、贛州、南安、袁州;湖南的瀏陽、湘鄉、攸縣、茶陵、醴陵;另有廣東新興、江西贛州、寧國,安徽池州、安慶也有一定規模。   棉花為錦葵目、錦葵科、木槿亞科、棉屬植物。原產於熱帶乾燥的草原地區,最初為多年生木本植物,後來在長期馴化下成為一種一年生作物。最早引入中國的棉花應為印度棉,該品種屬於亞洲棉,因種種缺點後來基本為陸地棉和海島棉所取代了。棉花在14世紀以後可謂橫掃世界,在幾乎任何國家均對原有的衣料產業構成了嚴重衝擊,被它排擠的包括亞麻、大麻、絲、皮、毛等等傳統優勢衣用原料。其卓越的品質和廣泛的用途應為勝利進軍的主要原因。棉布柔軟潔白、透氣吸汗,夏天穿着棉布衣物,冬天穿着棉衣,蓋着棉被,都十分舒適合用。更重要的是棉花作為植物,種植成本比養殖家畜、蠶等要低(動物需要植物性食物,對人類來需要投入的成本更大)。因此棉花的成功為順理成章之事。   棉花輸入中國在明朝之前,元代棉花逐漸推廣,到明清時期就成為主要的衣用植物了。在明朝,主要採取一年一熟制種植,因為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冬天天氣寒冷,而棉花原為熱帶作物,畏寒,只能利用春夏完成種植周期。如果採取輪作制,棉花播種過早,一旦發生倒春寒則容易死亡,播種過遲則影響後作物下種。對土地的要求是土層深,地下水位不高,尤以腐殖質較多的沙質或粘質土壤為宜。棉田應深耕三遍,耕後耙土,以保持土壤疏鬆,之後便可作狹畦播種了。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選種,取外觀成熟飽滿且是在收穫期正中收穫的為宜。收穫期剛開始或快結束時收穫的均不合適。選種之後進行曬種,曬種要在冬天進行,播種前進行浸種以軟化外皮並催化發芽。為使播種均勻,應用灰拌種。播種時要選擇好天氣,下種前澆水,下種後覆土,約覆一二指(5-10厘米)為宜。株距為“一步留二苗”,也就是三尺。播種後,一個月薅草三次,當棉苗長到二尺以上,則打去頂心,旁枝長到一尺半,也要去心。其餘施肥、培土、灌溉、防病蟲害等均還沒有合適的技術措施,大體上模仿其他作物。   清代的棉花種植技術有了明顯進步。當時為了追求糧食產量,棉花開始實行一年兩熟輪作制。一般以水稻、小麥、粟、蠶豆、黃花苜蓿輪作。在南方也可趁着冬春種植一季綠肥,算是一年三熟。但從高產角度出發,還是以一年一熟為宜。徐光啟認為“如果萬不得已要種兩熟,也只好中大麥或稞麥,並用上糞來肥田,絕不可以種小麥”。至於棉花播種期,在江南一般從穀雨開始,最遲不超過小滿,收穫期可以遲到霜降甚至立冬。對於棉田的選擇,以白沙土為上,兩和土次之。也就是以粉沙粘壤土為好。作畦一般仍是狹畦,但也出現了寬畦。關於用肥,糞、豆餅、麻餅、菜餅、綠肥均可,與其他作物並無大的區別。但若採用棉麥兩熟制,則應追肥。在種籽處理方面,出現了“滾水浸種 ”。這時候的農書普遍認為以青黑色種子下種為佳。從17世紀開始,棉花密植技術逐漸推行。同時,還提出了培土應與中耕除草結合進行。對摘心也有了更科學的認識。摘心目的在於使旁枝充分生長,因而若土地貧瘠,則只打頂心,不打側心。在乾旱時節,應當澆灌棉田,但要預測短期天氣變化後方可進行,否則若澆水後一兩天內下雨,就會傷害棉花。至於病蟲害防治,當時尚無科學的辨識和防治法,只知道用深耕和耙土來對抗地老虎   。   由於技術發展,棉花種植大增,全國幾乎都有棉花種植,江蘇、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東等均成為棉花外銷區。有的地區如松江、太倉、南通等,棉田占耕地的十分之七八,糧田只占十分之二三了。全國棉花極大豐富。一般人民穿着粗劣的麻衣,富貴之人才能穿高級的絲綢衣服的局面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優質而廉價的手工紡紗,土製棉布成為大眾都能穿着的佳品。   副食、調味品所需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在明清時期,人口壓力日重,糧食生產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與之相較,其他作物的種植,除必不可少的衣用植物外,就只能是零星種植為主了。   中國人喝茶的習慣從唐代開始逐漸流行。茶的主要用處在於提神,對於夏天炎熱,人容易困頓的中國來說相當適宜(但茶中含單寧酸,會使蛋白質不易消化,加重腸胃負擔,造成便秘,因此便秘的人應遠離茶葉。我國俗語“十男九痔”,是否與喝茶的習慣有關,不得而知)。而且從周邊國家開始,逐漸擴散出口到世界各地。明代北疆的“茶馬互市”對於軍事和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從明清之交,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開始,向歐美的出口量迅速增加,從而成為三大創匯商品之一。明朝開始,飲茶的方式逐漸由煎飲變成泡飲。而耕作技術變化不大,茶樹主要種植在丘陵山地,不與水稻田爭地,因此還可以維持較大的種植面積。然而茶園因此而零散不成大片,難以形成大規模的商業種植園。這也是茶樹種植技術進步較慢的重要原因。儘管如此,隨着時間流逝,還是有所發展的。尤其在西方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後,外貿需求激增,刺激了茶樹種植面積擴大,加之中外交流增多,栽培技術也就有更顯著的進步。   十四世紀以後,茶葉經營者受梯田的啟發,開始修建梯級茶園,其外觀和梯田類似,只是規模要小一些,這一技術推廣後一直保留到今天。有名的龍井茶和武夷茶都是從梯級茶園中種植出來的;播種時,採用了“穴播叢植”技術,也就是在土地上同一種穴中同時播種若干顆茶籽,發芽的時候幼苗可以互相遮蔭、保溫、保濕、防寒、防旱,好處頗多;隨着泡飲法的普及,民間茶葉需求量大增,於是發明了與桑樹壓條法類似的茶樹壓條法,據說這種方法是從福建水吉地方最先開始採用的。 14世紀到17世紀,逐漸傳遍全福建,到17世紀以後傳到台灣。具體操作方法和桑樹的類似。這種無性繁殖法可以提高茶樹的出產速度;從15、16世紀開始,對茶園遮蔭樹木有進一步的講究,明後期羅廩的《茶解》說:“茶園不宜加以惡木,惟桂、梅、辛夷、玉蘭、玫瑰、蒼松翠竹與之間植,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陽。其下,可植芳蘭秋菊及諸清芬之品;最忌與菜畦相通,不免穢污滲漉,滓厥清真。”17世紀以後,隨着土地的日益緊張,遮蔭樹木主要選擇果樹、油桐、楊梅、烏桕之類經濟林木了;一些地方對40-50年以上樹齡的老樹,開始採取台刈,從茶叢根部往上1.5-2.5寸處截去上部所有枝條,促使其萌發新枝條,但沒有輕修剪的紀載;在採摘時間上,16世紀開始認識到高處的茶葉宜晚摘,因為高山氣溫低,植物發育緩慢,不必拘泥於低山清明穀雨時節採摘的常例。   古代不可避免的有許多不科學的想當然的說法,如明清時期普遍認為,茶是清高飲品,不宜用糞肥。除上述羅廩的說法外,還有明人許次忬《茶疏》中也說:“(錢塘)北山勤於用糞,莖雖易苗,氣韻反薄”。其實對這種說法很容易產生疑問:稻麥也是入口的必須保持清潔的食物,為何就可以大量用糞?另明清用地緊張,不僅茶園往往只能安排在山地上,而且還要間作雜糧,這就進一步的影響了茶的出產。   芝麻被認為是張騫通西域以後引入的作物。別名很多,其中之一是脂麻,意為油多。後訛音為芝麻。它的主要作用是榨油,採用傳統手工機械,芝麻的出油率比其他油料作物都要高(除下面要談到的花生外)。在食用方面,明清期間,已基本不作為主食,而是作為一種調味品存在於副食之中。此外還可以作為水稻、苎麻等的追肥使用;也可作燃料、飼料、化妝品等用途。宋應星稱之為“胡麻”,對它評價頗高。說“今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穀不為過”。還說“胡麻數龠充腸,移時不餒。粔餌、飴餳,得粘其粒,味高而品貴。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農家能廣種,厚實可性言哉!”明清時期,因為芝麻對雜草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所以常作為新墾地的先鋒作物。只要首墾用它,以後“任種諸谷,可保數年成熟”。即使江南地區闢地種杉苗,也應該“先將山鋤挖種,種過脂麻一年”。不過芝麻不宜連種,連種則必然收成不好。在北方,常與小麥輪作,在南方則與早稻輪作。據宋應星的說法,每石芝麻籽可收40斤的芝麻油。   大豆豆類是高蛋白的植物,在古代為各國“窮人的肉食”(但需要注意,其實豆類並不能取代肉類,古代救荒學有“大豆五斤抵谷一斤”的說法,究其原因有二:一、豆類的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有很大區別;二、豆類所能提供的熱量低)。在中國,主要利用大豆救荒。大豆的古名為“菽”,在古中國曾用作主食,但在明清時期,除救荒外,基本只作為副食使用。另可榨油、做飼料,大豆在明清輪作制和間作制中還是重要的肥田作物。當時出現了麥豆間作、棉豆間作和麻豆間作三種新的間作法。在栽培技術方面,主要的進步有二:一、已經發現大豆無需用糞,只需撒灰即可;二、發現了大豆褐斑粒病害:“崇禎十四年,宿遷有估客載黃豆一船約五百石。一夜盡生黑文,做人面形,耳目口鼻俱備。人或種之,所獲亦然。時王俞之避地宿遷見之。”當時並無防治方法,不知道褐斑粒是由大豆花葉病毒引起的。   花生,豆科落花生屬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該屬有22個種,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麓以東,亞馬遜河流域南部和拉普拉塔河流域北部。栽培種為異源四倍體。它是明清新引進的作物之一,最初因為新奇,常作為高級的副食供富貴之人享用,明王世懋《學圃雜疏》都把它歸入芋類。而花生榨油的優越性發現得比較晚,明清之交還沒有大量種植。花生最初傳入中國,據說是1530年左右。花生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眼中都是美食,1510年,葡萄牙攻占馬魯古群島,把花生帶到那裡種植。不久,中國商人發現了這種新作物,將其種子帶回國內。同世紀,已經傳入浙江,明清之交,傳入安徽、江西、雲南、後來進一步傳播到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傳播到中國的花生都是小粒種,大粒種還沒有引進。花生習慣於炎熱乾燥的氣候,種子發芽應在15度以上為宜。生長期氣溫下降到零下1.5度以下時植株地上部分即受凍害,所以花生和甘薯一樣不能經霜。另外晝夜溫差也不能太大。對雨水的需求很少,除苗期需保持濕潤,花期也需要土壤水份較多,此外則無需澆水。尤其結實期間最忌水多,否則促發爛根爛果;花生屬短日照作物,在溫帶長日照條件下結的果實外形雖大,內仁卻不飽滿;花生根系發達,吸收力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所以有“花生宜瘠土”之說,較適應於輕鬆乾燥的砂土或壤土,在多水份的粘土和酸性土壤中則發育不良。明清時期的花生種植無甚大成就,在清代,已經認識到花生適合連作,尤其在貧瘠地區收成尤為理想。如參與輪作,與諸穀物配合均宜,唯獨與高粱不相適應,因為高粱的根系與花生類似,在同一土層中吸收養分,作為後作會發育不良;花生播種月份以陰曆二三月間為宜,至四月已經嫌遲;實際上花生雖然喜旱,但在花期卻偏偏需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   曾經被認為滿清康熙時期對人口增加有很大貢獻的玉米、甘薯,根據莊不鳴從分布於山東、遼東、江蘇、浙江、福建的老農們講述,雖然有種植,但播種面積和收穫,在糧食作物中並不占多少分量。   玉米為禾本科玉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美洲,歷來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澱粉,10%左右的蛋白質,4-5%的脂肪,2%左右的各種維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其適應性很強,不求平地肥地,只要不是很乾旱的地方都能有收成。它的田間管理比其他作物簡單,產量也比其他旱地糧食作物高。玉米的用處很多,籽粒可以吃、成熟後曬乾可以磨為玉米粉、可以碾成玉米碴做飯或煮粥、即使沒有成熟,若急需也可以採收青玉米煮食。由於它的收穫期是在中國傳統上被認為是“青黃不接”的夏秋之交,應急作用很明顯。玉米籽、稈、葉都可以做飼料、玉米稈還可以扎籬笆,作屏障或者作燃料。因為有如此多的好處,所以玉米的推廣比較順利。關於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明田藝蘅《留青日札》中曾說過:“御麥出於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干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於頂,實結於節,真異谷也。”有學者據此認為玉米於元朝時傳入,殊不知元滅亡時離哥倫布前往美洲還有一百多年。另有說法:玉米是先從歐洲傳入印度、緬甸,然後再從東南亞傳入中國西南,察看玉米的舊名和俗稱,有玉蜀黍、玉蜀秫、番麥、西番麥、西天麥、戎菽、印度粟等,似乎可以作為佐證。然而考察世界農業史,印度和緬甸玉米出現的證據尚在17世紀之後,因此不足為據。那麼剩下的只有一種論點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先把新作物帶回歐洲,然後帶到東南亞,尤其是菲律賓,最後由菲律賓傳入中國東南沿海。考察16世紀中國有關玉米的記載,其中除嘉靖年間的河南《襄城縣誌》外,均出自東南諸省人之手,可見菲律賓路線之可信。   約於16世紀中葉,玉米第一次出現在中國,1551年的《襄城縣誌》第一次記載了這種“異谷”;田藝蘅於1572年第一次明確記載了它的特徵;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第一次附圖說明這種新作物,但圖片的誤差很大,不足參考;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也提到過玉米。在17世紀以後,玉米已經擴散到全國幾乎每一個省份。然而和大眾的一般看法不同,實際上直到清朝末年--更不用說明朝,玉米在中國糧食作物中的比例十分有限。地域上的廣泛分布並不代表播種面積的同樣廣大。儘管沒有明清時期的播種面積數字,但可以通過後來民國和共和兩代的數字來說明問題。據嚴中平《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民初玉米占作物面積的 11%,二十年代占16%,三十年代占17%,南開經濟研究所編《中國經濟研究》一書中吳華寶所著《中國之農業生產》第150頁的數字為:全國耕地 13.5億畝,複種指數為1.23,播種面積為16.6億畝,其中糧食作物為13.6億畝,玉米占6%,張心一《中國農業概況估計》中提供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二十五省的不完全統計數字為:耕地面積12.05億畝(明清之畝,非市畝),播種面積15.34億畝,複種指數1.23,糧食作物占12.5億畝,玉米為0.92億畝,同為播種面積的6%,占耕地比重為7.63%。共和建國以後因為玉米的輕工業、醫藥業用途需求大大增加,因此玉米播種面積增加很快,到70年代末,玉米占播種面積的13%強,占耕地面積的比例為20%強,現時玉米占我國粗糧總產量的90%。從這些數字看,20世紀的中國玉米播種面積是在逐漸擴大的。之前的清代沒有廣泛的用途和迫切的需求,玉米播種面積自然不會比民共兩代還大。從民初數字倒推,占作物面積不會超過10%,在1840年之前,不超過5%。   玉米在剛推廣時主要零星種植在山區,後來也在平地集中種植了,它部分的取代了粟而成為一種比較重要的輪作倒茬作物。根據民共兩代的調查,玉米除一年一熟的春播玉米外,在北方尚有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三年五熟等耕作制。一年二熟的夏玉米與小麥輪作、二年三熟的玉米與小麥、春粟(或以高粱、青玉米取代粟)輪作,三年五熟者不知其法。在南方丘陵地帶,玉米有一年一熟、一年二熟、二年三熟、二年五熟、一年三熟乃至一年四熟的,一年二熟者與水稻輪作。玉米畝產,明清缺乏數據。根據吳華寶所提供數字,當時全國玉米產量不到1.8億擔,一擔合100市斤,則平均畝產為180市斤弱,玉米成品率93%,則一畝可產出成品糧167斤,約 83.5公斤。而在明清時代,各種耕作制下的具體產量均無法考察。但總體而言,玉米對明清的農業和人民生活並沒有很大影響。   甘薯(紅薯),旋花科甘薯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甘薯原來指的是薯蕷科的藤本植物山藥,現常用名淮山。東漢楊雄的《異物志》已經記述了“甘薯 ”的外形和用途,這可能會引起農業史入門者不必要的混淆。徐光啟已經對這兩種植物作出了區分:“薯有二種,其一名山薯,閩、廣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則土人傳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兩種莖葉多相類。但山薯植援附樹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壘,番薯形圓而長;其味則番薯甚甘,山薯為劣耳。蓋中土諸書所言薯者,皆山薯也。”他似乎對這兩種植物也不是很熟悉。據莊不鳴原來所見,甘薯外皮多呈紅色,少數為土黃色或灰白色,剖面接近圓形而長度約在10-15厘米左右,煮熟以後肉較軟,呈黃色或白色,而山藥(淮山)剖面也呈圓形,長度卻有30厘米左右,肉硬,呈白色,其實味道也不錯。在我莊不鳴看來尚在甘薯之上(甘薯在一般家庭中常煮熟而食,成品水分多而軟爛,難以把握而且容易引起不佳的聯想,入口甜膩無嚼頭,且不能與其他食物配合,山藥(淮山)容易與其它葷菜相配,入口有嚼頭,乾燥且容易成粉,很有口感)。   甘薯原產於南美,以秘魯為中心。傳入中國可靠的最早記錄是在1580年,《鳳岡陳氏族譜》記載,萬曆八年,陳益去安南,萬曆十年(1582年)帶着甘薯種回到家鄉東莞,在家鄉試種成功。另據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說:不久,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在菲律賓了解了甘薯的好處,學習了甘薯的種植法,於1593年陰曆五月開船,七月回到廈門,與兒子陳經綸一道把甘薯種試種成功。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聽說後,大力支持,下令各縣學種推廣。第二年正好是荒年,於是正好救急。後來陳氏子孫又將甘薯推廣到浙江、山東膠州一帶。甘薯的推廣從此開始。在甘薯推廣過程中有這麼一種說法:有甘薯的國家禁止其出境。徐光啟說:“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諸滕絞入汲水繩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閩書》“南產”中也說:“番薯,萬曆中閩人得之於外國。。。其國有朱薯,被野連山而是,不待種植,夷人率取食之。。。而不與中國人,中國人截取其蔓咫許,挾小蓋中以來。於是入閩十餘年矣。其蔓雖萎,剪插種之,下地數日即榮,故可挾而來。其初入吾閩時,值吾閩飢,得昃而人足一歲。”   甘薯的好處,被大力推廣的徐光啟總結為“十三勝”:“一畝收數十石,一也;色白味甘,於諸土中,特為詹(非此字,但無法打出本字)絕,二也;益人與薯蕷同功,三也;遍地傳生,剪莖作種,今歲一莖,次年便可種數百畝,四也;枝葉土付(同一字)地,隨節作根,風雨不能侵損,五也;可當米谷,凶歲不能災,六也;可充籩實,七也;可以釀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勝於餳蜜,九也;春秋下種,初冬收入,枝葉極盛,草葳不容,其間但須壅土,勿用耘鋤,無妨農功,十二也;跟在深土,食苗至盡,尚能復生,蟲蝗無可奈何,十三也。”用現代科學考察,甘薯的好處是單位面積產量高、適應性強,能耐寒、耐瘠、耐風雨、對病蟲害有較強的抵禦能力、可在山地種植,不與稻麥爭地。它的用途也很廣:食用、釀酒、熬湯、做粉絲、制澱粉、做副食、做飼料等等。   儘管甘薯節省農力,但也不是毫無需求的。它原產於熱帶,極畏寒,經霜易死,在北方只能趁無霜期種植收穫。儘管如此,越往北則塊根纖維越多,甜味越少,品質下降。但也並非越熱越好,土溫要求在35℃以下,否則生長遲緩。其最有利的土溫為24℃;甘薯耐旱,在育苗期間只需少許水份就可正常生長,生長初期,溫暖濕潤的氣候最易生長,生長中後期,需要乾熱中偶有驟雨;甘薯生長期均需要充足的日照;對土壤沒有苛刻的要求,但以疏鬆較干(並非完全乾燥)的土壤為宜。這些條件,和它對原生地的適應性有關。   在滿足基本生存條件的情況下,甘薯就會有很好的收成。明清時期甘薯的耕作制,在北方有一年一熟單種的(主要是東北、西北的春薯)、有二年三熟的(主要為華北的夏薯,與小麥、春粟輪作),在南方有二年三作、二年四作、二年五作、一年二作、一年三作諸制。主要與水稻輪作。記述的畝產數字,普遍較高,有的說“芋之收倍於稻,薯之收倍於芋”、有的說畝產三四千斤、有的說”上田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有的說“畝可數石”、有的說“一田之地收可十餘石”,有的說 “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甚至有“上地一畝收萬餘斤,中地七八千斤、下地六百斤。每萬斤曬乾三千五百斤”的說法。這些說法中多有誇張,乃古人之通病。上引吳寶華的《中國之農業生產》中說“全國生產量甘薯達三萬二千市擔”,按照當時的播種面積,則畝產為一千市斤,折合薯干250市斤。共初甘薯畝產往往不到千斤,到20世紀70年代變成一千公斤以上,現在則有畝產3噸的新品種。   然而,和玉米一樣,對甘薯在明清時期的種植面積不宜有過高的估計,《中國經濟研究(上)》中也有1931-1934年的面積數字:“甘薯之栽植畝數占作物總面積2%,”約3200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37%,張心一估計三十年代初二十五省甘薯播種面積2700萬畝,占作物播種面積的1.76%,占耕地面積的2%,盛家廉等著《甘薯》一書中說1930年以前甘薯栽培面積為2701萬畝。而到1949年,薯類播種面積達到了1.05億畝,占耕地面積的 6.7%,現在甘薯播種面積則約為530萬公頃左右。可見甘薯和玉米一樣,播種面積在民共兩代快速擴大。而在明清則種植範圍雖大,實際種植面積卻很小。估計1840年以前,不會超過作物播種面積的2%,幾乎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了。   甘薯的播種面積比玉米更小,原因和它的自身缺點有關。甘薯雖然收成很多,但是含水量也很大,除去水分,重量只剩下了原來的1/4到1/5,吃下去同樣重量的甘薯,營養和熱量的攝入卻顯然不如其他糧食。如果煮食,由於甘薯甜而膩,容易使人產生飽的感覺,其實那不是飽,而僅僅是膩。作為副食,這並不算什麼缺點,但如果作為主食,卻會悄然的導致熱量和營養嚴重不足,使人日趨衰弱。甘薯甜而軟爛的果肉,很難與其他菜餚或調味品相配,這就進一步制約了其作為主食的用途。因此即使到今天,甘薯在除中國外的各國作物中所占比例仍是很小的(中國對甘薯的重視除工業用途外,主要還是因為人口壓力的原因)。   總之,玉米和甘薯作為新引入作物,在明清的播種面積很小,對國家人民的作用其實並不顯著。這也許不符合一般大眾的固有觀念,但卻是合乎情理的。古代技術的發展,一般而言是緩慢的,作為人民生存根本的糧食作物的改變,更是受農業慣性的顯著制約。從客觀上說,新品種的引入需要適應本地環境,需要改良,需要學習或摸索出新的技術來管理;從主觀上說,古代主要憑藉經驗從事農業,對毫無經驗可言的新作物,摸索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農民的懷疑,官員的慎重,都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如何使新作物融入到原有的經濟體系中,如何使它找到適合自己的適當的位置,都需要時間。可以以小麥作為對比。小麥是很早進入中國的外傳糧食作物,在商代就已經見諸文字,但直到戰國時期才開始逐漸受重視,之後雖然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直到唐代,小麥仍與土產的粟進行着激烈的競爭,至於小麥成為北方主要糧食作物,那是在宋代的事情了。整個時間跨度長達1500年左右。相比之下玉米和甘薯400年左右的推廣期,還算是快的。   馬鈴薯,俗稱土豆,在明清時期沒有引進種植。來自各地的老農對土豆毫無所知。   煙草,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1.2-1.6米,葉片較大,夏季開淺紅色花朵。是新大陸物種中唯一禍國殃民之物。明清古籍中提到的煙草傳入中國路線有三條:一為菲律賓至台灣、漳州、泉州。明姚旅《露書》記載:“呂宋國有草名淡芭菰,一名金絲煙,煙氣從管內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氣,可治頭虱。”“淡芭菰”是對西班牙文“煙草”的音譯,願意為西印度群島中的達巴戈島。系以地名稱呼植物;二為越南傳入說。宣統年間的《高要縣誌》卷十一“實業”說“煙葉出自交趾”。但古代地方志作者一般是文人,往往不熟悉生產實踐,也不熟悉科學技術,此說在農業傳播史上找不到相應的證據,也沒有實物或基因檢測的證明,看來不過是人云亦云的訛說而已;三為朝鮮傳入遼東說。據乾隆年間《盛京通志》“物產”和《皇朝通志》“昆蟲草木”中說法,清太宗崇德年間,朝鮮煙草流入中國,上癮的人很多,後金白銀外流,清太宗認為應當自產以杜絕進口,於是鼓勵了後金領土內的煙草種植,由於當時有“吸煙禦寒”的說法,上癮吸食者越來越多,東北大姑娘抽煙袋的說法估計肇始於此。此說跟西方人與日本的交往時間一致,也能從朝鮮的煙草種植史中得到證明。唯獨時間稍晚(約17世紀20年代末開始),看來煙草傳入中國有南北兩條道路。   煙草的唯一用途就是製造可慢燃生煙的干葉,煙葉中含有尼古丁,可以提高人的腎上腺素分泌,提高應激能力,令人感到工作能力加強,且心情放鬆。但久吸成癮,一旦不吸便產生戒斷反應,即停止吸煙後數十分鐘到數小時便開始想吸煙,並感到坐立不安、煩燥、心神不寧、手足無措,繼而出現頭痛、心慌、乏力、腹部不適、噁心、腹瀉、精神萎靡、注意力難以集中、愛發脾氣、睏倦及睡眠障礙等等可單獨或共同出現的症狀。這種種症狀使戒煙者對煙草的渴求更加強烈。這些症狀一般在戒煙後的三四天內最為突出,爾後在1個月左右漸漸消失。但少數症狀,如注意力難以集中、睏倦等可持續很長時間。一旦復吸,這些症狀就會消失。煙癮會隨着煙齡而逐漸增大。由於煙葉中含有包括尼古丁在內的多種有害物質,對呼吸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均有很大傷害。常見的與吸煙有關的致命性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肌梗死,腦卒中和周圍血管病變);肺、胰、膀胱、子宮、喉、食管、還可能有乳腺和結腸的癌症;以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   明清煙草用於防治害蟲,還算是有些用處,但畢竟主要用於人的吸食,因此不能不引起有識之士的反對。明清醫藥、農業類書籍中多有揭露種煙、吸煙害處者。《齊民四術》、《安吳四種》的作者包世臣從破壞經濟方面說明:“煙出於淡芭菰國。前明中葉,內地始有其種。數十年前,吃煙者十人而二三;今則山陬海澨,男女大小,莫不吃煙。牽算每人每日所費不下七、八文;拾口之家,終歲吃煙之費不下數十金。以致各處膏腴皆種煙葉,占生谷之土已為不少。且種煙必須厚糞,計一畝煙葉之糞,可以糞水田六畝,旱田四畝。又煙葉除耕鋤之外,摘頭、抓蟲、采葉、曬簾、每煙一畝統計之,須人五十工而後成。其水田種稻,合計插種、拔秧、蒔禾、芸草、收割、曬打,每畝不過八九工;旱田種棉花、豆粟、膏梁,每畝亦不過十二三工。是煙葉一畝之人工,又可抵水田六畝、旱田四畝也。凡治田無論水、旱、加糞一遍,則溢谷二斗;加做一工,亦溢谷二斗。以種煙之耗糞與耗工乘除之,則其耗谷殆不可計算。不僅占生谷之土已也,且驅南畝殖民為做煙、打捆、包煙者,其數又復不少。至各處開煙袋店鋪,煙袋頭尾大抵銷青黃銅錢為之。制錢十文重一兩,而好銅每兩則值制錢二十餘文,故雖嚴法不能禁。沮壞錢法,此宗最大。且做工之人,莫不吃煙。耕芸未幾,坐田畔,開火閒談,計十人做工,只得八工之力,其耗工又復無算,減谷亦無算。所謂煙耗谷於暗者,其弊如此。”(《齊民四術》庚辰雜著二)   煙草傳入之初,曾於崇禎十一年(1638)、十四年(1641)兩度詔令禁種禁吸,但禁而不止。且邊兵以“禦寒”為藉口要求合法化,經洪承疇上書解除禁令。到崇禎末年在遼東已經到了“三尺童子無不吸煙”的程度。之後雖然清朝皇帝均不吸煙,宮中禁煙,且朝廷上也有幾次禁煙的議論,但終於不能制止。   明清時期的林業和牧業都處在持續的萎縮之中,究其原因,無非是在中國傳統精耕細作模式下,人口壓力增大之後,作物種植,尤其是糧田占地太多,林業和牧業不得不被排擠。明代中原江南幾乎所有可耕之地都已被開墾,牧場幾乎絕跡,森林也難覓蹤影。在清以後,更是無處不耕,無處不墾。連懸崖邊上的尺寸之地,農牧分界線以北本不適合農耕的少雨地區,也種滿了莊稼,在這種情況下,林業和牧業基本崩潰了。皇宮中的大柱,都只能採取諸木拼接,而不能採用單獨的大木,居住所用的木材已經難找,大船的消失,也和林業的萎縮有關。在農區不僅漢代到處養馬的情況已成遙遠的傳說,就連本是農家必備的牛,都成了富家專利。在這種情況下《天工開物》已不提及果樹、牧業,《授時通考》對林業、牧業有關內容也比王禎《農書》有了明顯壓縮。   然而這一時期在果樹種植技術和家畜家禽的養殖技術方面,仍然有些進步。最突出的是果樹選種育種取得的成就。明清出現了無患子等新物種,原有的果樹,新品種也不少,山東萊陽莊梨、秋白梨、上海水蜜桃,是在明朝培育出來的。明末徐火勃(同一字)的《荔枝譜》記載福州一帶荔枝品種就達43個,而同一地區在北宋年間的荔枝品種為32個。此外果樹的嫁接技術稍有進展。在房前屋後等隙地也種植一些經濟林木。   牧業方面,牛、馬的培育乏善可言。尤其在農區民間養馬基本消失,牧區的管理又千年如一日,幾乎沒有進步,尤其血統論的缺乏,一向構成蒙古馬發展的致命病根。但明中期開始與蒙古廣開互市,到明末引進馬匹高達三百萬匹,這就有效的緩解了中原的馬匹不足,到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都可以有數萬騎兵。明朝並未出現宋朝那樣的馬荒,與蒙古的互市功不可沒。清代的馬政同樣衰弱。伊犁馬廠定額二萬八千匹、察哈爾的兩翼牧廠定額四萬匹,已經是全國最多。以後越來越糟,馬越來越少而質量越來越差,以致於清末有人發出了“地氣其盡乎!”的悲嘆”(《清史稿•兵志》)。牛因為具有耕作作用,所以還有很大數量。明清時期出現了秦川牛,特點為心肺健康,強壯,而且不易受驚,這點對於耕作用牛來說很重要;另有南陽牛一種,特點是體型高大,速度快。秦川牛毛色以紅、粟居多,南陽牛多淺黃,它們都屬於黃牛類。   豬為我國古代主要的肉用動物。明清期間華南豬和華北豬的兩大類型已基本定型。華北豬為大耳豬,華南豬為小耳豬。華南豬骨質細嫩,生長快,繁殖力高,抗病力強,18世紀傳入英國,成為大約克夏豬的祖先之一。豬的飼養較容易,因此它們的數量並沒有下降,而是隨着人口的增長而增長。儘管增長幅度慢於人口的增長。   由於雞鴨等小家禽容易飼養,因此在明清期間還是普遍存在,並且培養出了很多新品種。   烏雞在明清期間得到推廣,主要產於江西泰和縣,它的特點是白色的絲狀羽毛和黑色的骨骼。因此被稱為絲毛烏骨雞,簡稱烏雞。傳統上認為它有治療婦科病的良好效果,“烏雞白鳳丸”的主要成分就是它。這種雞莊不鳴見過,也吃過,外形確實奇特,至於味道,與其他雞沒有什麼區別。17世紀烏雞傳入日本,後來又從日本傳到西方,在那裡它主要是用於觀賞;   三黃雞最早的記載是崇禎十五年《太倉州志》:“雞出嘉定,曰黃腳雞,味極肥嫩”。它的喙、小腿、毛都呈黃色,所以被稱為三黃雞。它的塊頭很大,成年雄雞可長倒九市斤以上,所以又有九斤黃、九斤王之類稱呼。後《南匯縣誌》中說:“雞,產浦東者大,有九斤黃,黑十二之名”,是世界上一些肉用雞的祖先之一。直到現在,仍是我國優良的肉用雞種。這種雞莊不鳴從小吃到大,小時候的家養雞感覺難嚼,90年代以後密集養殖的大量銷售,想吃小時候肉質堅韌,肉味甜美的好雞,卻已經很難了;   狼山雞最初培育於江蘇南通一帶,為肉蛋兩用雞。近代傳入外國,成為奧品頓、澳洲黑雞等著名產蛋雞的祖先之一;   遼陽雞《本草綱目》記載西遼有食雞、角雞良種,光緒年間的《遼陽鄉土志》將它們歸併稱為“遼陽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遼東大骨雞。主要是肉用;   矮雞《本草綱目》記載“江南一種矮雞,腳才二寸余也”。其實矮雞有很多種類,有名的有北方的油雞(因肥胖得名),南方的浙江仙居雞。除觀賞外,主要用於產蛋;   壽光雞清《壽光縣誌》記載:“雞比戶皆畜,雞卵甲他縣,皮有紅白之殊,……雄雞大者高尺許,長冠巨爪,為一邑特產。”這種雞常用於鬥雞——鬥雞早在戰國就是齊魯一帶的重要娛樂;   另有柴雞一類,主要是蛋用。   優良的鴨種有:   北京鴨它的據說歷史有三四百年。最初源自北京東郊潮白河一帶,後在玉泉山一帶餵養。那裡水草豐盛,魚蝦很多,經過長期放養優化,形成了北京鴨。它毛色純白、生長發育快、脂肪多、肉質鮮美,適應性強,是北京烤鴨的原料。莊不鳴曾去全聚德吃過多次,初嘗感覺尚可,但吃過幾次感覺不能與盛名相符;   高郵鴨主要分布於江蘇里下河地區的高郵、興化、寶應三縣。是蛋用型鴨,產雙黃蛋的比例較高。嘉慶《高郵縣誌》曰:“高郵水田放鴨生卵,醃成盛桶,名鹽蛋,色味俱勝他方。”   另有廣東南雄的雄鴨、四川建昌鴨等,均為明清時期培育出來的著名鴨種。   在家禽養殖方面,明清時期的進步是人工孵化已經完善。《三農紀》記載有三種方法:炕孵、缸孵、桶孵。大體上是依靠土法增溫與恆溫。   在家畜飼養與管理方面,明代的主要進步是推廣了馬蹄鐵。馬蹄鐵可以使馬蹄不磨損,從而增強馬的耐久力。在獸醫方面,主要是牛馬的針灸學得到了發展,但很難說這是一種進步。   滿清執政後,從入關就屢次大興文字獄,大肆迫害正直氣節之士。   宋應星,字長庚,江西奉新北鄉雅溪牌坊村人。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舉人,前後六次應試不第,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遂不再應試,曾旅遊大江南北,行跡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新疆等地,實地考察,注重實學,從東北捕貂到南海採珠、和闐采玉。崇禎七年(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諭(縣學教師),開始編著《天工開物》,崇禎十年(1637年)由友人塗伯聚發行。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前往安徽毫州就任知州,州內因戰亂破壞,官員大多出走,百廢待舉。幾經努力重建,使之粗具規模,又捐資建立書院。甲申(1644年)年,亳州被李自成軍包圍,宋應星棄官回鄉。明朝覆滅,在南明任過職,清兵南下,大哥宋應升服毒殉國後,宋應星隱居不仕。大約是康熙初年去世。著述多佚,1977年,大陸發現了宋應星的《野議》、《談天》、《論氣》、《思憐》四部著作。宋應星著作極多,其中以《天工開物》最出名。歷經劫難流傳下來的著作有:《野議》《論氣》《談天》《思憐詩》,失傳的著作有:《畫音歸正》《厄言十種》《美利箋》《樂律》《雜色文》《原耗》。就連《天工開物》,在滿清高壓荼毒下,《天工開物》被滿清官府秘密收藏,束之高閣,在中國民間失傳,這本奇術輾轉流傳到德川幕府時代的日本,到了滿清末年甲午戰敗後,留日中國學生才在日本重新發現,滿清惡政流毒可見一斑。   牛耕普及之後代表農具發展水平的最顯著標誌顯然就是犁了。古代犁自唐後期的曲轅犁以後千餘年間,沒有大的進步。但農業從業者都希望有更有效率的犁。於是明清出現了“特用大犁”,又稱特用深犁或堅重大犁。這種犁有利於深耕或開墾厚重粘土。它需要套用兩到四頭牛,有時在大犁犁過之地,還需要“一牛獨犁以重之 ”。採用這樣的大犁可以實現“轉耕”和“套耕”。關於轉耕,鄭世鐸的注釋是“轉耕,返耕也。或地耕三次:初次淺,次耕深,三耕返而同於初耕。或地耕五次:初次淺,次耕漸深,三耕更深,四耕返而同於二耕,五耕返而同於初耕,故曰‘轉耕’”。在明清人口壓力下,採用超強畜力犁田是一個趨勢。多牛拉拽的特用大犁也表現出了這種趨勢。不過當時的挽牛具仍是老式的木枷和麻繩,沒有改進。可惜的是,由於牧業的萎縮,需要多頭牲畜的大犁沒有推廣,在明清時期得到重視的倒反是那些不需要牲畜的人力農具。人力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類。當時的農學家對此有不少介紹和推薦。明天啟年間的王征《新制諸器圖說》推薦過貝松原創的“木牛 ”(一名“代耕”)。這種人力犁採用繩索牽引方法操作。絞關為兩個“A”字型的木架,彼此相連。運用帶手柄的轆轤,耕地兩頭放置兩座絞關,繩索長度設定為田長度的兩倍,在犁架的鐵環上栓牢,犁為歐式輪犁。每座絞關一人操縱,操作方法如下:一人扶犁,田地一端的絞關操作員拉動轆轤手柄,則可運用槓桿原理較省力的將繩索拉到自己一邊的轆轤上,帶動犁架拉向自己一邊,犁刀自然就可以犁田了。待犁到盡頭,另一端的操作員開始拉動手柄,就可以返回去再犁一次。屈大均稱它“一人一手之力,足抵兩牛”,為“耕具之最善者”。其實這種犁適用於輕鬆的土地,而不能運用於粘重土地。而且需要整個機械還是較複雜,重量較大,在田地中挪動不盡方便,因此沒有推廣開來。據談遷的《棗林雜俎》,類似的設計出現的還要早得多:成化二十一年,李衍總督陝西,為發展農業,減輕災害的影響,也 “作木牛,取牛耕之耒耜易制為五:曰坐犁、曰推犁、曰括犁、曰抗活、曰肩犁。可水耕,可山耕,可陸耕。或用二人,多則三人,多者自舉,少者自合,一日可耕三四畝。”嘉靖二十三年(1544),鄖陽知府歐陽必進也設計了人力犁。這些本土人力犁和歐式人力犁的區別在於沒有輪。然而仍有連人力犁都用不起的,那麼就要使用鐵搭(又稱鐵扒)了。鐵搭有四到六齒,齒銳利而微彎,安裝木柄之後長約四尺(約1.3米),兼有翻土和平碎土塊的作用。若農民之間實行互助,則每日可翻地數畝。若一人使用,則只能日耕一畝。   畜力播種機,也就是耬車,主要用於北方,明清古籍中都有介紹。在《天工開物》中較詳細的說明了它的結構和用法:以木料構成框架,上方安裝小斗,底為薄鐵板,鑽出僅容小麥粒經過的若干洞眼。木架下面還設有兩面犁地的鐵刀,這樣,在播種時可以開溝,隨着耬車的搖動,種子就自然的撒到土地里,如果需要多撒,就鞭笞牛,使其快走,自然搖動加劇,下種就多。播種之後需用驢拉動小石碾,壓土埋麥。這種播種機在明代北方稱為“耩”。與《齊民要術》中所記載的耬車的主要差別是犁刀由三面變成了兩面。   收割農具方面,江南一帶採用了鋸齒刃鐮刀,其刀身很短,刃部為鋼製,使用時可以自利,一般不需要磨刀。加工用具方面,明初安徽屯溪有水輪三事的實踐。另一個世界中國歷史博物館中的復原品就是按此仿製的。明清時期還改進了摜桶和稻床。摜桶為方形木桶,桶底有兩根長腳,可在稻田中拖動,四面可同時容四人摜稻。稻床有四足,前俯後仰,床面一般用竹片橫貫,可容兩人在稻場脫粒。   明清時的灌溉工具有人力水車、畜力水車、水力水車、風力水車四類。均各有用。人力水車分手搖式和腳踏式兩類,手搖水車一般車槽短小便於搬動,只需一二人就可操作,適應於小面積灌溉、腳踏式水車車槽較長,需二至四人同時勞動,用工與澆灌面積均超過手搖式。當時的經驗認為水車與水平面的傾斜度為10度時提水效率最高;畜力水車見於《天工開物•乃粒》,一般用一牛拉動轉盤,通過齒輪組的運動帶動送水帶源源不絕取水;水力水車需利用有較強水流的活水,這種水車現在仍有很多,無需多說。風力水車據宋應星說多見於揚州地區,若風向適合,則可通過齒輪組運動進行排水。但不能用於取水。而方以智的《物理小識》卻記載“淮、揚、海三處,用風帆六幅,車水灌田”,風車既可排水,自然可以很容易的改裝為灌溉設施。明清水車的構造:“風車者,借風力來迴轉動以為用也,車凡高二丈余(約7米),直徑二丈六尺許(約9米)。上安帆八葉,以受八風。中貫木軸,附設平行齒輪。帆動軸轉,激動平齒輪,與水車之立齒輪相嚙合,則水車能旋轉,引水而上”。各種灌溉排水設施的效率,老式的桔槔、轆轤不足道,手搖式水車一人終日勞作,灌田二畝;腳踏式一人操作,灌田五畝;畜力水車10畝;水力水車據說可使百畝農田無憂。(均見《天工開物》乃粒)風力水車的效率不詳。不過其使用條件較其他水車為苛刻。明清的一般水車,風力在3 米/秒以上,方能驅動,7米/秒時最為適宜。15米/秒以上,便有遭破壞的危險。且需要較穩定的風向,因此使用受到限制。   明末中西交流增加,王征在《奇器圖說》中介紹了歐洲許多複雜的農業機械。徐光啟等將西式灌溉設施和用具引入中國。有龍尾車、玉衡、恆升三種。龍尾車就是當時的阿基米德螺旋提水機。據說其提水高度可以達到人力水車的五六倍。但必須固定位置,而且結構複雜;玉衡就是雙筒抽水機、恆升就是單筒抽水機。均利用氣壓吸水。因為當時國內加工工藝不過關,難以保證氣密性;另有塔式風車,這些引入的農用複雜設備和水利用具都因為結構複雜,工藝要求高而沒有推廣。   總的說來,明清農具與前代相比進步很少,在此階段中國農具的發展基本已經停滯了。先進複雜的大型農具和農業設施(主要是引進產品),因為工藝無法滿足需求而無法推廣。由於牧業萎縮,畜力的使用也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清以後,有牛者即被視為富人。維持傳統小農一戶一牛已屬不易,更不用說提高畜力機械的利用水平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孔子是創新型聖人
2008: “歌德巴赫猜想”與我- 30年前的回憶
2007: 中國走什麼路 -- 香港之路, 波蘭之路
2007: 蘇聯和中國沒有什麼失敗的
2006: 莎莉的老爸阿諾德
2006: 三國武將十大顛峰時刻 (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