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稜鏡門”凸顯美國政客雙重標準和雙重人格
送交者: newpost 2013年06月27日20:34:06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發布時間:2013年06月26日


來源:《紅旗文稿》   期號:2013/12   作者:靜 文



  “稜鏡門”事件曝光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出現這樣一幅漫畫:一個男子在看新聞,頭條是“美國監控數百萬民眾電話數據”。旁邊的老奶奶則很淡定:“太好了!政府知道我生活里的每個小細節……問問他們,我眼鏡忘在哪裡了?”

   這幅極具諷刺意味的漫畫說明了美國人對“稜鏡門”事件的不滿。然而,讓美國政府頭痛的還遠不止於此,據事件披露者斯諾登透露,美國安全局的這項代號為 “稜鏡”的行動不僅是針對美國人的,還在國外同時展開。它能直接進入蘋果、微軟、谷歌、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中心服務器,而這些網絡的用戶遍及全世界。 “稜鏡門”事件使美國對別國的網絡監視與攻擊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並導致美國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斯諾登實際上向世人揭露了美國互聯網管理上的雙重標 准和道義上的雙重人格。

   1.互聯網的“管”與“不管”。國內許多人一直以美國為言論自由的典範,美國也以此自詡,動輒批評中國互聯網不自由。實際上美國一邊喊着網絡自由,一邊 對國內網絡嚴加管理;一邊呼籲中國等國家放鬆互聯網管制,一邊通過網絡黑客大肆竊取他國信息。如此偽善的雙重標準令人難以接受,當美國批評他國的時候,美 國自己才是最應該被道德譴責的對象。

   2.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美國一直以來都扮演受害者,“憤怒”地指責中國的網絡“黑客”行為,中國雖一再做出澄清,但面對美國“倒打一耙”的話 語霸權仍顯得“力不從心”。現在,鐵一般的證據令形勢發生戲劇性轉變。2013年年初,美國一份所謂的“中國軍方黑客報告”聲稱中國軍方竊取了大量美國企 業數據。這則消息經過美國媒體的高調宣揚不斷放大,成為指責中國互聯網管理的藉口。如果斯諾登披露的信息屬實,那麼美國就從“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這麼多年處心積慮地打擊別國的藉口也一朝盡失。這種監視行為發生在天天批判他國網絡攻擊的美國身上,真是雙重人格的化身!

   3.“賊”喊捉“賊”。美國一些政客在“稜鏡門”事件愈演愈烈之後,開始散布斯諾登與中國政府合作的猜疑,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接受採訪時話里話外暗 指斯諾登是“間諜”,因為他逃到了中國香港。中國外交部對此種無稽之談予以嚴正駁斥。切尼這種“賊喊捉賊”的行為,無異於一個重症人格分裂者對一個正義之 士進行“人格刺殺”。實際上美國這些政客是以攻為守,企圖把輿論焦點從華盛頓轉向北京,這種做法最終只能是損人不利己。

   4.民主人權的“保護者”與“破壞者”。美國一直呼籲民主人權,但如今卻不惜以公民隱私為代價竊取有利於美國的信息。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一貫標榜普世 價值的美國居然如此赤裸裸地踐踏人權?如此心安理得地奉行雙重標準?奧巴馬給出的理由是出於反恐的需要。“美國之音”評論認為:斯諾登的爆料讓西方國家一 直引以為豪的憲政民主制度沾上了難以擺脫的臭氣,種種辯解都顯得蒼白。

  “稜鏡門”事件反映出的不僅是美國情報機構的肆意妄為,也是美國政府互聯網管理問題上的霸道。“稜鏡門”事件使美國跌下了道義的制高點,給那些動輒認為美國擁有普世價值的人潑了一盆冰水。

  奇怪的是,海內外一些平日靠發布“公權力劣跡”批評中國互聯網不如美國自由的人們對此事集體失聲,某些常將普世價值掛在嘴邊的人士更是沉默寡言。真是彼一時,此一時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讀齊墨《我的民運路》
2012: 無鳥一身輕 與 二王不相見 zt
2011: 國家主權與民族主義 (zt)
2011: 平型關戰鬥:NB鼻祖毛澤東宣稱“將敵萬
2010: 高伐林: 專訪王盛榮(上):“28個半布
2010: 《瞭望》:90年代文物破壞比文革嚴重得
2009: 從兩次淞滬抗戰看蔣介石同日本人的關係
2009: 小周市長挺住,老夫為你辯護!
2008: Liberalism on issue 1: 不能處決法庭
2008: 中國禁書"究竟是誰覺醒了中國&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