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世时出版的第一本书
(或者也可以说是他的专著、著作吧),书名叫做《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讲述1922年发生在孙中山身上的一桩著名近代史事件。对这件史实、这本书,我曾略有所知,此次再次认真拜读唐人先生的多卷本代表著作《金陵春梦》时,于是很好地详细作了了解。唐人写《金陵春梦》,多少对蒋介石有些偏见甚至敌意,故夸张、编造、污蔑、诋毁之处甚多,但这件事我想还是真的。
那是民国十一年(1922),第二次护法战争期间,粤军总司令、地方军阀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其部下围攻广州的孙大总统府。孙中山、宋庆龄夫妇俩化装逃出府中,在舰长冯肇宪的护卫下,先是登上楚豫舰,再转登永丰舰躲避风头。从6月16日到8月9日,孙中山等人在永丰舰上饮食起居,发号施令,之后撤军离穗,暂居上海。这“永丰舰”就是后来著名的“中山舰”。
该舰是一艘钢木结构的军舰,长65.837米、宽8.8米,排水量不足1千吨,由日本人制造,1912年竣工下水,原名“永丰舰”,属袁世凯北洋舰队。1917年归孙中山革命军所有,1922年孙氏夫妇曾在此舰上避难50余天,翌年孙氏夫妇再次登舰以示感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以纪念他。次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首次磨刀霍霍杀向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山舰在武汉长江金口赤矶山一带巡逻,10月24日被日军敌机击沉。1997年该舰被重庆打捞公司打捞出水,目前在湖北造船厂展出。
1922年夏孙中山避难广州黄埔珠江水面永丰舰的50余天,当时情势确实十分危急。陈炯明敌方实力强大得多,将士成群结队,防护固若金汤,枪林弹雨,炮火猛烈,革命军想打垮他实殊不易,孙中山处境艰难、吉凶未卜。一直跟着孙先生在舰上的蒋介石(他那时正任非常大总统孙中山的侍卫人员),尤其贪生怕死,始终惶恐不安,屡屡打退堂鼓,想劝孙中山等人撤离。
是年35岁的蒋介石,系数年前由陈其美(即陈英士)等人介绍给孙中山,因其为人、才干当时并不是何等出色,或者江浙人的性格、做派与岭南人大不相同,故素来并不为孙中山所看好和恩宠,没有混到什么高官厚禄;但他又非常希望巴结上这位大总统,从而得以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以实现他成为人上人、名利双丰收的野心。他整天在想能有什么办法博得孙先生的欢心,钻研“登龙”之术,这次不是大好机会来了吗?他们正一起在同一条船上出生入死、共渡患难呢!
那么,蒋介石想到了一条什么妙计呢?《金陵春梦》是这样描述的:孙中山一天到晚想着如何对付(陈炯明)叛军,蒋介石却一天到晚捉摸着如何抓住机会,平步升天。
“有了!”蒋介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我把孙中山这次蒙难记录下来,请他自己写一篇序,请张静江题几个字,把它大量出版,不就显得我与众不同,天下人都知道我蒋介石了么?”张静江(1876
1950年),号人杰,浙江湖州南浔镇人,乃孙中山、蒋介石老友,国民党元老,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
于是,蒋介石说干就干,真的开始动笔写作了。后来被孙中山发现,蒋介石回答道:“这一次大总统实在太伟大了,我虽然不会写文章,可是愿意把这一次的经过原原本本记录下来,使天下人知道陈炯明的卑鄙、大总统的伟大
”孙中山对他此举并不反对,而且显然心里还颇满意。
这本薄薄的书后来终于完稿,区区1.5万字,以日记体形式,从6月15日到8月15日,记载孙中山整整两个月的行程和事迹,简要清晰,于此年10月份在上海由民智书局出版,畅销一时,影响不小。书首有孙中山自己亲自撰写的《序》(1922年10月10日),书尾有蒋介石本人所写的《跋》(1922年9月13日)。孙中山在《序》里写道:“陈逆之变,介石赴难来粤入舰,日侍余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余及海军将士共死生,兹纪殆为实录。
”对蒋介石与自己共历一段惊险故事,并撰写印行此书,表示感谢和高兴,大加褒赞。
这就是蒋介石在世时的第一本著作,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蒋氏发迹史上的最大“登龙术”。他通过这本书最终赢得了孙中山的欢心,对他在孙氏去世以后短短的时间里取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等人而代之,成为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党、政、军最高领导人,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而蒋氏的上海滩几位朋友,虞洽卿、张静江等人,则直接给予了高度评价:“介石从今以后恐怕要与孙中山齐名了!”“这本小册子正是介石的前途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