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COVID19中後時期展望
送交者: 大宗師 2021年01月18日13:25:00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COVID19中後時期展望

--大宗師

COVID19 2019年底,自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已經一年多了,現在世界各國終於有了數種疫苗和一些有效的藥物,有些疫苗的保護率還相當高,可以說,人類對於COVID19已完全不再是開始的那種束手無措的狀態了,人類即將對COVID19開始反攻。有效疫苗開始大批量生產並投入使用,標誌着COVID19世界大流行進入中後時期。

COVID19世界大流行進入中後時期不外乎三種可能性,第一、疫苗相當有效,各國人群迅速被大規模接種;第二、疫苗有一定效果,但各國人群接種緩慢;第三、疫苗本身及人群接種出現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對於第一種情況,鑑於各國疫苗目前的生產能力及疫苗運輸、存儲、分發、接種能力,基本上都計劃在今年三月左右開始大規模接種,預期在三、四個月內,完成50%以上人群的第一次接種,那麼最好的情況是在九月左右,大部分國家,尤其是歐美中日韓,達到人群基本免疫。最樂觀的情況,今年秋冬開始,COVID19世界大流行進入尾聲,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民眾,在家裡憋了差不多兩年了,將呼嘯而出,瘋狂度假、旅遊、聚會、購物,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出現全面復甦。當然,美加等國的補助金到時就不會再發了,各國都面臨着一屁股債,來年加稅基本是大概率事件。而COVID19變成新流感,醫藥公司年年都得做新疫苗,大家只好年年來打COVID疫苗。

對於第二種情況,COVID19世界大流行就還得拖相當一段時間了,人們只能耐心等待,等待更有效的疫苗或藥物出現,等待政府、社會疫苗生產、購買、運輸、存儲、分發、接種能力能儘快到位,而國家和社會的經濟能力、社會治理能力、社會保障能力、科技醫療能力、基礎建設還可以支撐全社會居家隔離、遠程工作、社會經濟相當程度停擺的COVID社會生活模式到那一天不致崩潰。如果我們最終能做到這點,能等到那一天,那麼第一種情況里描述的樂觀遠景,最終仍將到來,只不過要晚一些。但目前的COVID社會生活模式的極限在哪裡,最多還能堅持多長時間呢?我看如果一年內仍看不到明顯的進展,問題大概會很嚴重,就有可能下滑到第三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這個世界就危險了,現代社會經濟是不可能可以長時間停擺的,目前的COVID社會生活模式只能是權宜之計,是不可能長期如此下去的,長期以往社會經濟、社會保障、乃至基本民生終將土崩瓦解,而無以為繼,那時人們最終只能被迫進行群體免疫了。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很小,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更大。不過,即使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也不是人類的末日,人類與瘟疫的較量,不是一次、兩次了,而是經常性的,貫穿於人類發展史始終。歐洲的黑死病,幾乎使歐洲喪失了一半的人口;一戰時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數超過戰爭直接死亡人數,但人類都挺過來了。COVID19目前的死亡率也就是嚴重流感死亡率的數量級,人類肯定能抗過去的,最多不過是現代化社會經濟、生活停一段時間(就不用崩潰這個刺耳的詞了),大家沒事做(就不用失業這個刺耳的詞了),那就學當年歐洲人躲避瘟疫,分散到地廣人稀之地,到鄉間生活一段。當年牛頓到鄉下躲避瘟疫,一棵蘋果樹下,腦子一動想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如果萬一出現最糟糕的情況,很多人被迫疏散躲避瘟疫,那轉年瘟疫過去,沒準兒也出現幾個萬有引力定律級別的發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近一億中國人,已逃脫了封建帝王統治,
2020: 一草的風格比較理性
2019: 土共的陽壽還很長
2019: 我感覺今天五味很好,終於回到地面。踏
2018: 香港年輕大學講師,立法議員尊重和應用
2018: 看下面有個“男性備孕期”,可笑之極,
2017: 一個農民親身經歷:1959-1961年的大飢
2017: 今天起早了,跑到茶館看貼子。一個“信
2016: 豌博:百度的衰亡?
2016: 貼一首超級好聽的梵文歌曲 萬物生,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