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談談音樂(一)總的分類
送交者: km 2006年03月30日09:10:5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談談音樂(一)總的分類

首先聲明筆者是純粹的外行,音樂不過是愛好。所以,所談可笑處一定不少。如能
拋磚引玉,引來高見,那是最好不過的事了。

音樂是自人類文明以來就有的。音樂的分類。第一可能是聲樂和器樂。聲樂比較簡
單,我們今天看到的一些落後部落,作起宗教儀式,圖騰崇拜,祭拜,都是哼哈有
聲,當然同時還有跳舞。我們今天和尚法場念經也是類似道理。樂器的製作需要一
定的制度業基礎,而古文明的製造業低下,恐怕就沒有比較講究的樂器了,比如有
些在非洲,最多只能擊鼓奏樂。結果,紅衛兵跳‘亞非拉人民要解放’的舞時,也
只能拼命的打鼓助威。當然,和現代工業水平比,樂器製作不難。西方主要的樂器
在工業化之前就成熟了。現代的電子樂器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事實上古典音樂的
高峰早就過了。

在我以後文章中,我將不作聲樂和器樂的劃分,因為現代音樂的各個領域,這兩者
都已經密不可分了,而在我們感興趣的討論中,這兩者劃分根本不重要,沒有什麼
意義。

另一種分類是古典和現代。古典雖然可能不如現代那麼大,而且隨時間流逝份量會
慢慢變小,但終歸是個很大的類,我暫時不討論古典。古典音樂很適合專家討論,
特別是老專家。

還有一種分類是國內、國外。或者說是東亞和西方。朝鮮的音樂我們從電影裡領教
過了,日本音樂多少也有領教。他們的音樂一聽就知道--‘啊,是日本音樂!’。
或者,‘啊,是朝鮮音樂!’。同樣的道理,還有印度。然總的說來,他們的音樂
和中國(傳統)音樂差距不大,這顯然,和文化上他們受中國多年薰陶有關。相比之
下,印度音樂距離較遠,自成體系。這是傳統音樂,現代東亞音樂呢?當然,受西
方文化薰陶,東亞音樂在慢慢和西方接軌,這方面日本走的快一些。突出的一個例
子是新世紀音樂大師喜多郎。事實上中國一百多年來,音樂一直在向西方學習。從
趙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她’,抗戰時期的愛國歌曲,6、70年以前上海灘靡靡之音
到目前的流行音樂。其進步之大,大概可以和現在看100年以前中國的照片時的感覺
一樣。西方300年以前就有半音,中國呢,12356(所謂五音(不全)),連個47都沒有。
你注意一下,中國的音樂,47特別少,特別是4,有47的,都是受西方薰陶的結果。
音樂,本來就是講究一個變化和組合,少一個音,那要少多少組合!而12356五音和
西方有半音比,差別不蒂是十萬八千里了。再注意一下,中國歌曲帶4的,味道要好
的多,情感的成分弄的多。
就以前來講,新疆一帶,音樂受俄羅斯影響,就比較好聽。‘天山上的紅花’,
‘懷念戰友’,儘管是中國作曲家雷振邦的成果,卻也是受他們啟發、影響的結果。
再過來一點,甘肅,王洛賓。當然,傳統中國音樂有許多曲子無比優秀,可以說不
比任何音樂差,雖然只有五音,堪稱是中國奇蹟。

另外一種分類法,是按音樂的功效和作用。愛國歌曲,抗日歌曲,國際歌,聶耳,
‘黃河大和唱’,肖邦,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等等,很有意思,
很偉大。一曲如果不敵百萬兵,恐怕也能抵8萬兵了。還有政治歌曲,更典型的是文
革歌曲了。不過我想這裡不是戰場,也不談政治,我們已經活的夠沉重了,需要輕
松一點,所以只談別的音樂,消遣音樂,流行音樂。

在以後我暫時不談中國音樂,只談西方音樂,西方現代音樂。在這樣一個範圍里,
就已經五花八門,萬紫千紅了。應該說,包括了世界音樂的主要部分。

下面就隨便從我正在聽的曲子選上三首附上

tom barabas(journey)
hidden=false width="300" height="40" autostart=true type="audio/x-pn-realaudio-
plugin">

silent night (Jewel)
type="audio/x-pn-realaudio-plugin">

Solitaire (Karen Carpenter)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京虎子:墨索里尼總是有理
2005: 亂彈東西: 肯德基的皮蛋瘦肉粥和麥當勞
2004: 打工瑣記 -- 洗衣店
2004: 一碗熱湯麵
2002: 曾經兇猛
2002: 優雅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