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廈門遊記(四)惠安女及其奇特的婚嫁習俗 |
送交者: 玉清清 2006年11月16日09:51:0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
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常常看到一些有着奇特裝扮得女子,她們都帶着竹斗笠,用花布把面孔遮得嚴嚴實實,只露兩隻眼睛在外面,身上的衣服多是藍色的斜襟長袖短褂,短到肚皮都露出來,比現在流行的露臍裝尺度還大點,偏偏褲子的褲腳又肥大的離奇。我好奇的問表哥,這是哪個少數民族阿?表哥說:“這就是出名勤勞的惠安女,不過不是少數民族,是漢族。表哥饒有興趣地給我介紹起來: “惠安女就是福建省惠安一帶出來的漢族女子,她們的服飾 在當地通俗的說法就是 “ 封建頭 ( 或民族頭 ) ,民主肚,節約衫,浪費的褲 ” 。 。 惠安女的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腹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 0.4 米——“浪費”;而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 我仔細觀察那些惠安女的服飾,只見那些 惠安女上身穿的“節約衫”富有裝飾性,胸圍、袖管收縮緊貼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襯托出身上的曲線;衣袖長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滾接二環節,一環為黃或金黃色,一環花布,袖口為十二厘米左右;衣長僅至臍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橢圓形,向外彎展至袖攏,使腰間五彩塑料絲褲帶和銀褲鏈顯耀示人,又可避免勞動時弄髒衣沿衣袖。布色則多藍、黑色二色。據說惠安婦女的婚裝則用全套黑色絲綢衣服。 據表哥說未婚的惠安女的腰帶,男人是不能碰的,如果碰了,她又看上了你,你就非娶她不可了。 表哥還給我說了當地非常奇特的婚嫁習俗。 當地女子的婚嫁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為主,當然現在也會徵求一下當事人的意見,但此為副。惠安女,一般到了十來歲,天葵至,就已經訂婚成親,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家長住。一年裡只有春節,清明,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冬至,農忙的時候回丈夫家。 每年只有十幾天是住在丈夫家過夜的,過完夜就回娘家居住,這種情形直到女方懷孕為止才可以常住丈夫家。這種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的長住娘家的習慣。
惠安女最擅長的手藝是 “影雕”。這是一門傳女不傳男的技術。惠安女要經過三年學繪畫,三年學“影雕”的苦學歷程。才能勝任工作。惠安女“影雕”的工具就是一枝三十公分左右,硬度極大的稱為“金剛鑽”的銃子。所用材料則是打磨光滑的各色石材,一般為黑色。參考資料則是繪畫作品、人物照片等。一般的方法是在石材上用筆勾出輪廓,然後鐫刻。技術熟練的則直接在石材上創作。常規手法是用左手在前面托住金剛鑽,以保證用力方向,右手前後抽動。通過銃點的輕重、疏密而表現出不同的人物和景物形象。一般30公分左右見方的人物肖像作品,7天即可完成,而價格僅120多元。“影雕”作品以黑色為主,也有彩色的。“影雕”是景點、宗祠、廟宇的重要飾品,特別是紀念碑、紀念堂、影雕歷史事件等,已是必不可少的藝術形式,同時也是遊人廣為青睞的紀念品。 惠安女雖以惠安為名,但已分布福建沿海各地。在福州、廈門、泉州、彰州,到處可見她們的身影和作品。在感嘆其勤勞、勇敢、聰慧之餘,也真切地希望她們將 “影雕”這一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常在廈門街頭巷尾的建築工地看到兩個惠安女挑着一大方的一米多的石條,或一個惠安女挑着扁擔的兩頭都是石子等,干着很多男人幹的重活。 看得我是張口結舌,同樣是女子,她們的肩膀怎麼那麼的能負重? 人的潛力又是多麼的匪夷所思。 作為一個受現代男女平權思想的薰陶的我,多少對惠安女的婚姻生活方式還是有一定的不能理解,如果我生長在那樣的一個環境,我會怎麼樣? 就以我目前的思想來說,一定會逃的遠遠的,遠離開那種古怪的婚俗,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許如果你從小接觸到的所有人都是按這種方式生活的,那麼,你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的。 也許“存在就是合理“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吧。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刁民張國安 | |
2005: | BBS:一場遊戲一場夢 | |
2002: | 邦德,一個40年或更久的完美病例 | |
2002: | 平原游擊故事的蒸餾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