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木魚夜話: 談談自由與宗教
送交者: 西西里檸檬 2008年07月27日20:45:49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一) 一切宗教的真正的共同本質是悲天憫人、仁慈博愛。這是宗教能夠存在數千年之久 直至今日的真正原因。 宗教對人類的感召力,在於它對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命運的最深切的同情和關懷, 我們也將這種關懷稱之為終極關懷。因為不論東方西方、古代今天,一切世俗文化, 對人的存在、對人的生命、對人的命運的關愛與同情,都無法達到宗教那樣恆久的 凝視和專注的深度。雖然在人類歷史上,宗教,主要是西方宗教,一再被用來作為達 到人個或集團利益的工具,並因此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但人類最終都總能夠把宗 教的本體與人類的宗教行為區分開來,人類總是能夠找到並回歸宗教的本源。正由 於此,人類宗教才能在數千年中,一次次歷盡劫波而又綿延不絕。 事實上,信仰宗教的從來都不單是普羅大眾,從古至今,都有無以數計的智者信仰 著各種不同的宗教。所以我們依一己之見,就對人類宗教妄下判斷是很不明智的。 思考宗教的不止是我們,無數世代的人類智者,都曾經思考過宗教,有的還是畢生 的思考。所以我們今天所面對的宗教,不論東方的還是西方的,都不是簡單的宗教本 身,而是包含人類歷史進程中的集體智慧,那些存留於文字中見得到的,以及那些 流失於歷史和人類思維之流中而見不到的 ── 宗教不是懸在天際的一枚閃亮的星 辰,宗教是橫跨深邃夜空的一條浩瀚的銀河。 (二) 另外一個最明顯的事實,就是西方文化如果沒有宗教,那麼文藝復興時期幾乎所有 偉大的文學和藝術,也都不復存在了。如果沒有宗教,西方甚至連復調音樂都不可 能產生,也不會有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這樣的音樂巨人。既不會有米開朗其羅, 也不會有歌德的《浮士德》,不會有雨果的《悲慘世界》,也不會有托爾斯泰的《戰 爭與和平》。其實沒有宗教,也就沒有了康德,沒有了所謂的文藝復興,而自由、 平等、博愛這三大精神,也就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冰冷的個人“自由”了。如果 “自由”真的那麼完美無缺,可以特立獨行,那麼二十世紀的弗洛姆,為什麼要寫一 本書來討論“逃避自由”呢? 簡約來講,自由的最大問題超出了自由的「契約語境」,也超出了自由的「人我界 說」。本體論意義上的個人的絕對自由,固然為個體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但 這種自由的另一面,是絕對自我與他人的隔離,絕對自由的自我,其實是一座空城, 是孤島上的魯賓遜,而這也正是內在的、本體意義的絕對自由的根本性危機。隨著西 方近現代以個人自由為軸心的人文主義的發展,作為時代先聲的藝術,越來越趨向 於怪誕詭異、不可理解,這些現象絕非藝術創造的多樣性,而是藝術偏離人類共情 所表現出的極度的不和諧。西方人文主義的發展,日漸背離人道精神,這正是對“自 由”價值的最無情的嘲笑。 (三) 古人講書到今生讀已遲。所以說在很多時候,尤其是當一個人成年以後,我們是什 麼樣的人,往往已經決定了能從一本書中讀到什麼。真正的「價值中立」不在於多 讀與比較,而在於破除已經形成的“思想硬殼”,做到這一點,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其實所有的宗教,都主張“節制”人的欲望,而對於修道士,則有更嚴格的要求, 這一點上並非佛教的專利。事實上宗教戒律,與世俗社會的倫理道德並無太大的差 異,比如佛教的「四根本戒」 ── 不殺生、不邪淫、不偷盜、不妄語就和世俗倫 理道德相應,世俗社會也不允許無故殺生,更不能殺人,而二奶的勾當、偷竊、欺騙 亦為人人所不恥,所以宗教所主張節制的,其實都是人類“非分的”自由。 最後再講講我真正想回應的一個問題,佛教“讓信徒放棄7情6欲”嗎?這完全是一 種無知的臆想。信仰佛教的人,分出家人和在家信眾,出家人要求戒行清淨,並非 不可理解不合人情,就算一個世間的軍人,服役其間還要守軍法軍紀,況僧侶乎? 而對於在家信眾,佛教雖然也有戒律要求,但絕非“讓信徒放棄7情6欲”。前兩天閒 人掌帖過一段《佛陀的啟示》非常好,再從中摘出一節,正好回答老閻的誤解。 佛陀的啟示·四聖諦 http://www.fosss.org/jcxs/ftqs.htm#2 。。。。。。   幾乎所有的學者,(在英文著作里)都將第一聖諦譯成“苦難聖諦( The Noble Truth of Suffering)”,並且將它的意義解釋為:“根據佛教,生命除了苦難與 哀痛 之外,別無他物。”這種翻譯及釋義極難令人滿意,而且易致誤會。就因為這 種狹義、 粗疏而草率的翻譯,以及膚淺的闡釋,才使得許多人發生錯覺,以為佛教 是悲觀的。   先說,佛教是既非悲觀的,也非樂觀的。如果一定要說它怎麼樣,毋寧說它是 “實 觀”的。因為它對人生、對世界的觀點是如實的。它以客觀的眼光看一切事物, 既不誑 騙你,使你在一個愚人的樂園中,醉生夢死的度過一生;也不以各種虛幻的 恐懼與罪惡 來恫嚇、折磨你。它只是客觀而正確地告訴你:你是什麼?你周圍的世 界又是什麼?並 為你指出走向十足自由、和平、寧靜與快樂的途徑。   有的醫生會過分誇大病情,對它放棄一切希望。有的醫生會愚昧地宣稱根本無 病, 不需要治療,以虛妄的安慰來欺騙病人。你也許可以叫前者為悲觀的,後者為 樂觀的。 兩者都是同樣的危險。可是另有一類醫生,卻能把症候診斷得很正確;他 了解疾病的原 因與性質,很清楚地看到這種病可以治癒,而且果敢地採取治療措施, 因而救了病人一 命。佛就像這第三類的醫師。他是拯救世間疾患的,有智慧而且合 乎科學的科學的醫師 (藥師佛)(此藥師佛並非大乘經中之東方淨土藥師佛。----張 澄基注)   巴利文“苦”Dukkha(梵文作Duhkha)一字,在一般用法上,誠然有“苦難”、 “ 痛苦”、“憂悲”、“苦惱”等意義,而與 Sukha一字之具有“快樂”、“舒適”、 “ 安逸”等意義相反。但用在第一聖諦上時,它代表了佛對人生宇宙的看法,包含 有更深 的哲學意義,它所詮釋的範疇也大大地擴充了。不可否認的,第一聖諦的 “苦”,顯然 含有通常的“苦難”意義在內,但是它還包含更深的意念,如“缺陷”、 “無常”、“ 空”、“無實”等。因此,要找一個(英文)字而具有第一聖諦“苦” (Dukkha)的全 部概念,是很困難的事。所以,(在英文裡)這個字最好不翻,以 免輕易將它譯為“苦 難”或“痛苦”,反到令人生起不合適而錯誤的意念。   佛說世間有苦難,並不是否認人生有樂趣。相反的,他承認居士和比丘都可以 有各 種物質和精神的樂趣。在巴利經藏中,五部原典之一的《增支部經》,就有一 張列舉各 種快樂的清單。例如:家庭生活之樂、五欲之樂、厭離之樂、染著之樂、 色身之樂、心 靈之樂等等。〔注三〕可是這一切都包含在“苦”中。甚至由修習高 級禪定而得的非常 純淨的精神狀態,其中了無通常所謂“苦難”的蹤影,可稱是無 染的樂受的各種禪定境 界,以及不苦不樂只有純粹舍支與一心支的禪定境界,像這 種非常高超的精神境界,也 都包含在“苦”中。在《中部經》(也是巴利文經藏中 五部原典之一)里有一部經,佛 先讚嘆禪定之樂,後接著說這些喜樂是無常、苦、 變易不居的。〔注四〕請注意這裡明 明白白地標出一個“苦”字。這“苦”並不是 通常所謂的苦難,而是“無常即是苦”。   佛是真實而客觀的。他說一個人對人生欲樂的享受,有三件事必須了了分明: (一 )欲樂的對象與欲樂的享受。(二)欲樂的惡果、危險、以及其它不如意處。 (三)從 欲樂得解脫。〔注五〕當你看見一個愉快迷人而美麗的人兒時,你喜歡他 (她),被他 (她)所吸引。你樂於一再見到那人,從那人處得到歡樂與滿足。這 就是欲樂的享受, 是經驗上的一項事實。但是這種享受不會長久,就和那人以及他 (她)所有的吸引力也 不長久一樣。情況改變時,你不能再見到那人;失去了這份 享受,你就變得憂鬱,也可 能變得不可理喻而失去心智的平衡。你也許會做出傻事 來。這就是(欲樂)惡的、不如 意與危險的一面;這也是一項經驗上的事實。可是 如果你對那人不貪著,完全抱一種超 然的態度,那就是自在、解脫。一切生命中的 享受,都不離這三件事。   從這一點上,可以很明顯地看出,這不是一個悲觀或樂觀的問題。要想完全而 客觀 地去了解人生,不可不計及生活中的樂趣、痛苦憂傷,以及從兩者得解脫的三 個不同方 面。只有這樣,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脫。關於這個問題,佛說:    “比丘們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在享受欲樂的時候,以客觀的態度,了了 分明這是享受;在欲樂的享受不能如意時,客觀地了知這是不如意的;在從欲樂得 解脫 時,客觀地了知這是解脫;他們就不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但是,比 丘們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能客觀地了知欲樂的享受為享受、它們的 不如意為不如 意、從欲樂得解脫為解脫,他們就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 欲求(之究竟)。 他們也就可以以此教導旁人,而受教遵行的人,也就能夠完全了 解感官享受的欲求(之 究竟)。” 。。。。。。
0%(0)
0%(0)
  謝謝大家讀帖!我真沒唱,真的不是我唱的,唉!  /無內容 - 西西里檸檬 07/28/08 (133)
    竟然有人敢冒充檸檬!好象不只俺一人認錯了.哈哈  /無內容 - 閒人掌 07/28/08 (123)
    最不好的就是這一句。哈哈哈  /無內容 - 糊塗 07/29/08 (127)
  頂檸檬老師雄文和美唱,說實話,您寫的比唱的好:D  /無內容 - 閒人掌 07/28/08 (172)
  說明一下,我可沒到文學城唱歌啊!:) - 西西里檸檬 07/27/08 (338)
    我聽到了,聲情並茂 - 涯 07/28/08 (272)
      呵,那個西西里檸檬不是這個西西里檸檬!  /無內容 - 無墨 07/28/08 (161)
    嘿,白聽了好幾遍 - layworld 07/27/08 (14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我那至今仍未實現的理想, 嘿嘿
2006: 上海游 - 逛七寶老街
2005: 比較文革和現在的社會治安
2005: 女人陳文茜談政治、罵人、寫作、北京上
2004: Only The Good Die Young -紀念郎琳
2004: 韓國風情--說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