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遍國學中所有有關知識論的思想和論述,無非“格物致知”四個字。這四個字原出“禮記大學” 八目。格物的目的是致知(即獲得完善的知識) ,而致知的目的乃是為了誠其意,正其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端正態度和動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誠意、正心的目的則是為儒生畢生的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打下基礎。
然而,何為“格物” ,如何格物以致知,不但“大學” 本身語焉不詳,就是後代儒生,從漢經學家鄭玄到宋代理學家二程、朱子等對格物致知的解釋都是似是而非,隔靴搔癢。無論是鄭玄的“格者,來也” ,還是程朱的“格者,至也” ,基本上講了半天還是原地打轉:所謂“格物致知”就是深刻研究各種事物 (即格物) 以達到完善的知識 (即致知) 。在如何研究事物,如何將事物轉化為知識等知識論的重要觀點和體系上沒有任何建樹,等於什麼也沒說。而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宋明心學家則乾脆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因此格物致知就是向心內求理以得證悟,成了佛家參禪打坐的同義詞。
基於康德的範疇論在知識論體系中德重要地位,筆者在此給出“格物致知” 的新的解釋。筆者覺得“大學”原作者用的這個“格” 字非常精妙,可謂出神入化。格者,格式也,規範也。用今天的知識論語言來說,“格” 即範疇。要將事物表象轉化成為可以被大腦思維理解並能進一步分析和加工整理的有意義的東西,必須將事物表象用一定的範疇體系對表象直覺去解讀,去翻譯。純粹的事物表象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現象。一張喜笑顏開的面孔對一個從不知道“笑” 為何物的外星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它看到的也許就是就是一個麵團上開了幾條彎彎的線。上面四條(眉毛和眼睛) 朝下彎,下面一條(嘴巴) 朝上彎而已(而這裡,“麵團” 、彎曲的“線” 等已經是某種程度對純表象的解讀了) 。同樣,一個具體的打靶問題只有用一定的概念符號體系去翻譯解讀後才成為數學範疇里可以被理解和分析的有明確意義的東西。
同樣,更一般的事物從純粹無意義的表象到知識,必須經過範疇轉化,成為給定範疇體系裡可以被理解的有明確意義的內容。也就是說必須經過“格物” 才能“致知” ,此即格物致知之本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