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孟什維克:扶與不扶的困惑
送交者: 孟什維克 2011年10月21日21:49:4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看到嶺霧的《“走過去”的第19個路人》,想到扶與不扶的困惑。

嶺霧說“三十多年前,我在西安東大街經過一年輕女子身邊,她突然不由自己地抽
搐起來,原地轉了兩圈後倒地。我很緊張害怕,不知該如何反應,大腦一片應急無
力的空白,幾秒之間,腳步沒有停下,人已走了過去,再也不敢回頭。”

這讓我想到當年我在曼哈頓見人趟在馬路中間,很多人圍觀,我也沒有去扶他起來。
而時過客在一個跟帖中,又舉了幾個例子,並談到“旁觀者效應”。

然而這些看似相同的扶與不扶的現象,性質上還是存在很大差別的 ── 人有的時
候遇到一些突發的、難以理解的事件或現象,常常會出現困惑不解或緊張害怕,而
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未去扶人,不能夠算作冷漠,因為人的行為是以清醒準確的判
斷為基礎的,當一個人自己尚且處於困惑不解或緊張害怕的時候,不可能存在明確
的行為意志。

但在另一些情形下,扶與不扶,則完全不同,比如有人失足落水並在水中掙扎。可
這裡又存在你有沒有能力去救、以及風險有多大的問題。

扶與不扶包括各種各類相似的複雜現象,常規意義的扶與不扶,本質上是個同情弱
者的概念,即我們清楚無誤地知道他人需要幫助、應該幫助、而且自己可以幫助,
比如象小悅悅遭遇到的情形。

由此又讓我再次想起孟子,以及孟子對人性的深刻體察。以前我看到孟子講人性,
覺得他傲視千古,非常雄辯。但現在看來,我從前是把孟子看淺了,孟子談側隱之
心、談良知、談人性,首先在於其所談的深度和普適性,又由於這種深度和普適性,
才使孟子的論證非常雄辯 ──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
─ 孟子所舉的例子是一個非常經典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任何一個人類見到同
樣的情形,所形成的判斷都是同樣、的明確無誤的,任何人見到一個孩子爬到井邊,
都會情不自禁地把他一把拉回來。

所以當一個孩子倒在路中間、當一個老人跌倒而呼救的時候,扶與不扶所體現的是
不同的人性。所謂“旁觀者效應”屬於另類相似但卻又很不相同的現象,儘管那些
現象客觀上也的確同屬於扶與不扶的問題。



旁觀者效應:美國人與中國人一樣
http://bbs.creaders.net/life/bbsviewer.php?btrd_id=1932983&btrd_trd_id=632982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罵人,說髒話,絕對是右派帶頭。
2010: 在灣區生活,每個月收入至少要一萬二才
2009: 只好爆料了,老全的真照在我這兒 老全
2009: 看了萬維網的頭條新聞
2008: 國民黨在台的土地改革 (zt)
2008: 柞里子:有關土地私有化的若干問題
2006: 臨時客:玩樂主義的姍姍
2006: 老學聯社:佛羅倫薩的三座《大衛》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