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特有理: 朱令案是一個多重悲劇
送交者: 特有理 2013年05月30日00:44:52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朱令案是一個多重悲劇

特有理

2013-5-30

 

本不想對朱令案多加探究,畢竟因故錯過了這邊的討論高峰,更因為不願再次直視又一個人間的悲劇。然而,鋪天蓋地的案情信息以及網友們的激烈辯論使我無法再保持沉默。朱令的遭遇既是一個多重悲劇,也是中國社會現狀的一個縮影。

投毒殺人是謀殺最陰狠的一種,而這種採用高科技材料慢性摧殘式的毒殺更是讓人深惡痛絕,有一種不揪出兇手就無法釋懷的良心衝動。然而此案更有甚者之處,就是兇手不但陰毒冷血,更有不公的政治體系把一個花季少女的生命和幸福當成利益交換的籌碼,使兇手逃脫公義的制裁,至今仍逍遙法外。同時,讓受害者、受害者的親人、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的社會大眾飽受罪惡現實的摧殘和折磨。

現在網絡上何止千萬篇分析案情的文章。有人說那些追查真兇的人、要求遣返疑兇的人偏離了法律的軌道,這些人是地道的暴民。那麼我要問:哪國的法律不許非涉案人員分析案情,協助司法機關破案?又有哪國法律不許公民對犯罪嫌疑人提出指控,要求予以制裁?如果涉及誹謗,你反控就是了。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智商就是斷案的標準,那社會上還要律師做什麼?法庭還要控、辯的程序做什麼?

作為一個曾經經歷大學生活的人,大學的學生宿舍是什麼樣我也很清楚。作為案發的場地誰是最大的嫌疑人不需要多少智商就能得到答案。就算鉈毒不是來自清華,學生宿舍沒人時門鎖着,外人作案要撬鎖;有人時能隨便進去就準確地投毒嗎?這裡我不想多分析案情,只給出我的推論:這是一個有組織的團伙投毒案。這個推論符合中國的文化模型,符合中國目前的社會模型,也符合案件發生以後的走勢模型。

正是因為這個案件是一個多重的悲劇,它不僅涉及刑事犯罪,也涉及到政治腐敗和社會的不公!很多人要求對此案重新審理,不僅是要為朱令討回公道,同時也要討回社會公義,進而懲治中國政治上的腐敗。有人說這個案子已經結案,重新審理的希望不大。但事實是:這個案子從來就沒開審過,何來結案?警察說調查已經結束,為什麼連朱令的父母都沒見過調查報告。現在北京警方的正式說法是已無法查到當時的辦案資料,那又憑什麼說結束二字呢?中斷才是事實!

我發現一個統計現象:在網上為疑兇孫維辯護的人,基本上也曾經為韓寒辯護過,也基本上是反對禁槍的那些人。這說明一種什麼原因?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些人很大一部分有過被別人指責、冤枉甚至陷害、欺辱的經歷。因而對眾人的指責具有天生的反感,對他人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會輕信任何人,也很難於他人深交。當然可能還有奉命行事的,這個有點無聊,點到為止。不能迴避的是:會有極少數人,恕我直言,具有犯罪的心理潛意識,因此當他人對可能的詐騙進行質疑,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指控時,潛意識裡即產生了對抗,從而不自覺地以貌似公正的方式進行抗拒。雖然沒人願意對號入這個座,但它畢竟存在於現實之中。大家好自為之吧!

現在重提朱令案,體現了社會良心的一種呼喚,也是對善良人們的再次警醒。而且,中國媒體對此案的重新報道一方面體現了社會良知的覺醒,同時也為正義的伸張透露出一絲曙光。更微妙的是,朱令案已經成為國際政治的一部分,它對世人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願正義的審判早日到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神殺摩西之上門女婿(2)
2012: 老毛書法也出錯麼
2011: 胡哥最近好像瘦了不少,壓力可能太大了
2011: 若敏:兒子,十五歲生日快樂!
2010: 關鍵的關鍵,美國之所以是今天的美國,
2010: 老夫認為,清末的革命似乎還是急了一點
2009: 鄧玉嬌案,錯失的良機
2009: 跟著問題繞著跑
2008: ZT: 范跑跑,莎朗.斯通,潤濤閻,和雷
2008: 救災-捐款-和生命中的“九三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