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国内时,没有刻意上哪儿旅游的经验:既没钱,也没时间。北上求学的头几年,就利用列车中转签证的时间差,乘便瞧瞧。
二十多年前在南昌和天津之间列车往来,总是要中转换车的。可以选择的是走京广线在北京换,走津浦线在上海换,后来皖赣线开通也可以在南京换。起初几次,我都挑北京中转换车。主要的原因是座位票。若是返乡,在北京拿到座位后,三十多个小时的旅途可以一坐到底,直达南昌。若是返校,没有座位到天津,站个三、两小时也不算什么。可是,上海在南昌和天津之间,谁也没太近,往返都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是签个站票,就只有罚站了。另外,那时上海还没有开始任何大的建设,南京路和外滩年轻的腿一趟,半天就了啦。而北京长期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值得看的多些个。那时北京往南昌的145/148次是半夜发车。我(们)往往是早上由天津到北京,排队签证,中午时分有了票。行李寄存好,就去站前小店寻些吃的,开始转悠。几年的中转,每次一、两个点儿地看看,也算把北京城里的几处约略看过一遍。
回首往事,景色的记忆已经很斑驳,只有一些小事存留。比如说,我记得一次寒假回家,在北京排队等候签证,队伍一如既往的长,也慢慢地前挪着。我的身后站了一个军人,也是刚下车,要中转去南昌。他看来很兴奋,大概是几年没回家了。我们正排着,前面队伍忽然有些乱。我们扯长脖子去看,担心着座位票被踌躇了一会,决心去维持维持秩序,又不想丢掉在队列中第几十名的位置,就和我商量让我看住行李和他的队列位置。最后很不好意思地问我要学生证查看,才放心到前面去纠察。
没时间,就写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