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内部电影”之旅 |
送交者: 羽华 2006年09月19日09:39:5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北京有许多地方放映进口电影。 这种电影不公开对外,买不到票,以“观摩”影片为名,一般称为“内部电影。“ 这样,谁有路子,谁就能找到票,大快朵颐。也算是当年的小小腐败之一了。
第一次看时,太兴奋了,就急急忙忙骑车去红塔礼堂。 匆忙中竟忘了带眼镜。 那时近视还不太厉害,但要看电影足够模糊了。一礼堂的人,加了座还不够,有人就站着。开演之前不知看什么,放映员也不知道,要看今天弄到什么片子。那天放电影没有人拿着麦克翻译,法文,不懂,但我读过“一千零一夜”,知道那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演的阿里巴巴在我的近视眼里象个笑笑的骆驼,漂亮的女演员扮的女奴却让我惊艳得傻了,大家也一样,当她眯起双眼、努出红唇、舞动着丰满的身体跳起肚皮舞的时候,全场静得象没人一样。和我一样,肯定这儿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如此性感的画面,虽然现在看来这电影根本够不上限制级,但那时候可象炸弹一样,把看电影的人都炸蒙了。 有次是在首都体育馆里看电影,上万人象观看体育比赛一样,盯着远处那一小块银幕看上几个小时。 两个电影,一个三十年代的黑白片,一个八十年代的彩色片。黑白片是好莱坞的“瑞典女王”,大家那时对嘉宝高贵的冷美人造型并不那么欣赏,倒觉得远不如“罗马假日”中的奥黛丽·赫本的小模样漂亮可人儿,不过电影倒是看惯的情节片,有个不断推进的故事,还觉得不错。那彩色片就不同了,现在知道是一位瑞典著名导演的代表作之一,是个仿童话的片子,抒情而略带忧伤,那种淡淡的北欧风格,没什么故事,始终就是两个男孩子幻想自己在中古世界里.这种电影哪是当时中国一般观众能看的呀,大家在椅子上都坐不住了,聊天的、睡觉的,好象永远挨不到电影结束。我其实也一头雾水,没有被这种风格的电影训练过,脑子乱,加上生硬没色彩的同声翻译,更难进入,好在电影是视觉艺术,清淡、唯美的画面还是能享受的。 现在这事说起来真是幽默透顶,选片子的人一定是看见两个片子都跟瑞典有点关系,就拿来一起放,其实根本南辕北辙吗,一个是大众商业片,一个是小众思索片,怎么能炒到一锅里头呢?不过那时候就是这样,对于文化,大家长期饥渴,能捞着什么都先吞下去再说。
一个半小时中,美丽的嘉逊扮演的女主角干了什么好象都没注意,一直被派克的磁场笼罩着。虽然电影中的爱情戏那么干净,故事内容本身就是隐忍、克制的默默深情不说,高潮的地方也就是中规中距地、衣冠齐整地接了一个吻,但他射出的魅力之箭却足以让人精神略微瘫痪,电影散场后我先是傻在座椅上,出去后又糊里糊涂半天找不着自行车。 后来知道这电影是派克的成名作,他从此走上星途,可即使是这样,要是现在让我看这么一部电影我得下一会儿决心,看着也不见得有多动心,可能反而会觉得这种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实在假得很。但在当时,十七、八岁的少女对爱情和爱人的全部浪漫想象,都可以从个子高高、笑容动人、看人时爱微微抬高右眉的派克那里找到答案。 上海作家程乃珊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你好!派克”,里面讲到她少女时代非常迷恋派克,把一本有他“百万英镑”剧照的杂志珍藏在身边,不期在文革中被一个女红卫兵扔进了火里,她当时真想揪住她问:“你有过梦中的白马王子吗?”后来当又能在银幕上看见派克的时候,她已经是中年人了,再没有以前那种感觉。真的,我也庆幸是那时看的这电影,让它的印迹打在人生之书应该在的那页上。 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影厅在当时算很高级的了,还一般不对外,更有了点贵族气。每次得到那儿的票时特兴奋,片子新、翻译好(有的有字幕)、座椅舒服。 听说过法国新浪潮电影什么的,也知道著名的特吕弗,他的电影却是第一次看,“最后一班地铁”,1980年拍的,就是说刚出炉不久。 虽然后来明白这电影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那批真正新浪潮电影并不太一样,但当时给我的冲击还是不小。也有传统的叙事手法,细节也丰富,却有让人一时抓挠不着边沿的感觉。说是一个故事吧,好象有头无尾;以为主人公的行为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了吧,却又滑向了另一边;价值观也有点模糊。看完电影后有一种挺怅然的感觉,因为似乎连故事是怎么回事都没太搞清楚,只牢牢记住了扮演女主角的卡特琳娜·德诺芙。她年轻出道时演的“驴皮公主”我这之前看过剧照,很漂亮,但跟这部片子里人近中年的她没法比,在这片中她就是法式优雅的化身。 现在对“最后一班地铁”这种本质上的作者电影已经很习惯了,就是充满怀疑、就是模棱两可、就是结局难说,一如生活本身一样。 我看的第一部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竟然是他1982年拍的收山之作“芬尼和亚力山大”,这电影得了198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得奖在他是家常便饭,他的几乎所有电影都得过奖,但它们都不是大众娱乐片,而是一般人觉得相当晦涩的所谓哲学电影。看他的电影就好象在看着他在与自己交谈,探究生与死、人与上帝、人与人的疏离、个人精神的孤独等等,而且他早期的电影都以相当冰冷、凌利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探究,象“野草莓”、“第七封印”之类的,没有什么一般意义上的娱乐因素。 不过“芬尼和亚力山大”却跟他从前的电影不一样,没有大段戏剧样式的对话,没有仿佛跳出圈外的评论性语言,而是慢慢地,以小男孩亚力山大的视角讲了一段发生在一个家族中的故事,行云流水般自然、优美,很多镜头令人心醉神迷,而那些思考就融在情节和细节中,既好看,又意味深长。 看完电影出来,感到某些东西发生了变化,好象剥离出一个新的自我,目光明亮、头脑清晰、思索绵绵。现在明白,从那天起,我开始真正进入了哲学的疆域。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奔儿头:北京的变迁 | |
2005: | 双鳍鱼:老猫房上睡(1) | |
2004: | 迷失的童年 (三) 折纸飞机 | |
2003: | 胡适与曹卜声的一段风流往事 | |
2003: | 感受德国人的天体文化 | |
2002: | 老婆、露脐装与吊带裙 | |
2002: | 读书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