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见狮子的评论,做几点说明:
1、关于于丹的作品是否好,我基本没有评论过,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没有从她的理解是否准确着手,因为我认为对于她的作品来说,是否准确无所谓。她对传播经典的贡献我认为很大,而且大力支持。
2、我个人不喜欢堆砌词藻的风格是真,我前面说到过,我认为那和脏话连篇如出一辙,琼瑶也有这个习惯,不过她是肉麻话多点。不过我不习惯琼瑶的文字,不等于不承认她说的纯情确实存在,更不等于她的作品不畅销。
3、我认为品酒员是为酒定性。他们分布在不同的岗位上。有的人是为酒商品酒,有的人是为酒吧品酒,这两类人确实不一定是为了卖酒。不过还有一类人是为了品酒会服务。伦敦这样的品酒会很多,请来品酒专家和喜好美酒的人一块切磋,边品边介绍。目的不一定是当场卖酒,但是向市场推广某几种酒,或者是提高人们对酒的鉴赏能力,挖掘潜在市场的动机是有的。我说的是这后一类的品酒员。可能推销员的说法是直白了点。不过我真没想把她和饭馆和超市里的促销员联系在一起。(我是不是说到了超市?我忘了,好像当初确实想说超市促销员来着,后来觉得不妥,后来又改了。可能有没完全删掉的地方。)
4、既然是在品,就是和别人介绍自己品的感受。但是介绍自己的感受,是为了推广。这一点于丹多次在访问中自己就提到。有一点值得指出,她确实把自己的体会和“和谐社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8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我不认为于丹和党中央不谋而合。
5、我说的常常前言不搭后语不是指她的讲座,那都是提前写好的稿子。我说的是她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我比较喜欢把她常用的这几句拿出来欣赏,高人给解释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我觉得《论语》是有温度的,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所以,到孔子故里,感觉是一种敬重。”当然,我如果脑子会多拐几道弯,可能也能体会出其中滋味。不过,我不是搞文学的,只能按照我习惯的社科类阅读方式。
6、顺便回一下其他网友的评论,说我不喜欢孔子,也不喜欢于丹。这不是我的看法,我喜欢于丹,但是更喜欢孔子。我看了于丹的评述,我还是喜欢孔子原著,我觉得比于丹更有色彩。至于温度,最好能先给孔子的温度和于丹的温度都下一个定义。
恢恢
附狮子原文:
送交者: 铁狮子` 2007年5月16日11:15:25 于 [五味斋]http://www.bbsland.com
酒酿的再好也是给人喝的。没有识货的也就没有了好酒。
你的这个品酒员比喻偶觉得不是很恰当。品酒员和推销员是有区别的。
而于丹既不是品酒的,也不是推销的。她是在谈心得,谈她自己的那份《论语》心得。
还有“如果你仔细分析,于丹华丽词藻的背后隐藏的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这常常二字好像有点言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