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头是有品的人,他也说小万的诗好,害得我回过头去又读了一遍。但诗这个东西有
个“二遍法则”,那就是读过第二遍还觉得好,那就一定好了;或者读过第二遍还
不觉得好,那就一定不好了。牢头说被“共情”了,我觉得牢头其实是被自己“共
情”了,因为牢头是极敏感之人,那边弦子一拨拉,这边就猛烈地共鸣,洪波涌起。
我在下面帖了一点林徽因的诗,温润柔美,亦新亦旧,牢头肯定读过,复习几首回
过头来,感觉可能就不同了。
我还是原来那个看法,小万的诗感觉很敏锐,就像桦树说的薄如蝉翼的的那种感觉,
但“感觉”并不是“感情”,小万的诗没有美感,首先是他的诗里面缺少真正能够
打动人的情感,这样的诗留下的只有感觉的碎片,瞬间闪过就不存在了,背后的深
处,没有东西能托住它。
以诗而论,中国人读了古诗,便知新诗无味;而读了新月派的新体诗,便知当代诗
乃糟粕。因为五四一代亦新亦旧,传统之美熏染深厚,所以情态、立意、文字俱美,
我觉得多读三、四十年代诗文,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审美味觉。另外现代人的译作,
亦断不可读,读之必然败坏一个人的精神脾气,因为但凡译作,必不离信、达、雅
三字,今人既不能达,亦鲜有雅者,所以有辱斯文,是一定之理。时下流言妄称不
必达、雅,只留一个“信”字便可,这实在是非常无知和浅陋的观点。
刚刚比较了一下徐志摩与林徽因的诗,发现徐志摩差得很远,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
数量级的。林徽因的诗在流畅的变幻中有一种空灵的意象,情感思绪丰富而细腻,
很多作品尤如大自然的天籁。
林徽因诗选
《山中一个夏夜》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
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
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深笑》
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
那样圆转?
一串一串明珠
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
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
灿烂,
分散!
是谁笑得
好花儿开了一朵?
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
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
挂着
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
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
是谁
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
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摇上
云天?
《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
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
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
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昼梦》
昼梦,垂着纱,
无从追寻那开始的情绪,
还未曾开花,柔韧得
像一根乳白色的茎,
缠住纱帐下;
银光有时映亮,去了又来;
盘盘丝络,
一半失落在梦外。
花竟开了,开了;
零落的攒集,从容的舒展,
一朵,那千百瓣!
抖擞那不可言喻的刹那情绪,
庄严峰顶──
天上一颗星
晕紫,深赤;
天空外旷碧,
是颜色同颜色浮溢,腾飞
深沉,又凝定──
悄然香馥,
袅娜一片静。
昼梦,垂着纱,
无从追踪的情绪;
开了花,
四下里香深,
低覆着禅寂,
间或游丝似的摇移,
悠忽一重影。
悲哀或不悲哀
全是无名,
一闪娉婷。
最后转一首徐志摩的《山中》诗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
不惊你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