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回国腐败纪行 |
送交者: 逆水寒 2004年09月14日15:27:19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2004年八月初,携儿子回国腐败。特记腐败流水账如下。
由于去年的非典,今年夏天回国的人格外多,我四月份买八月份的机票,唯一不是那种贵得离谱的就是韩亚航空(Asiana)了,而且不是直飞汉城,还要先往南飞到洛杉矶,从洛杉矶再往西北飞到汉城,你说这份折腾劲儿! 星期六晚上出发,星期一凌晨五点才到汉城。最早一班飞北京的是十点,在空荡荡的大厅里游来荡去无所事事,直到早七点商店才开门,服务台也有人了。免税店里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只是烟酒都比美国机场的便宜。
谁告诉我说韩亚的空姐漂亮来着?我反正是没发觉,难道是我运气太差?。您自己瞧瞧,是愿打还是愿罚吧!
其实您别说,回程从汉城飞西雅图的航班上,真有一位长得极漂亮的空姐,瞧瞧周围,男人们个个都看得两眼发直了,结果我就没好意思端起照相机来照相,咱脸皮薄嘛。不过……那个是混血,脸型、眼窝是没办法整形的。
汉城的机场蛮漂亮的,也宽敞。唯一遗憾的一点是,候机室的墙上电源插销不少,不过一律是亚洲式三眼的:两个扁的电源孔成120度角,一个粗的地线孔。想给笔记本电脑充电,您或者自带插座转换器,或者去服务台借一个转换器:用登机牌作抵押。
很短的飞行,10:50到北京机场,过安检、入关,拿到行李后就是中午了。推着行李车走出行李大厅,门口是一道接机人组成的人墙。茫然望去的当儿,儿子已经扑到姑姑们的怀里了。 深知我嘴馋毛病的三姐说:给妈打个电话告诉你到了,然后就跟我走吧,我家旁边有个小店儿做烤串儿巨棒!先给你解解馋再说!一听之下我的口水已经开始迅速滋润我的口腔,于是不顾90度的高温下穿的牛仔裤,直接杀奔机场宿舍区(姐夫在机场工作),二十分钟后:
我和儿子已经在大吃特吃羊肉串及其它各种名目繁多我叫不出也无暇去探究名字的烤串了。
这是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店,地道的烤串儿,粗糙的桌椅,轰隆作响的空调,店东热情的招呼,冰凉的燕京啤酒,再加上一大盘的拉皮,一大盘花椒煮毛豆,呵呵,我期待了一年的腐败假期开始啦!
晚上是二姐请客。因为母亲年龄大了,所以就在住家附近的“郭林家常菜”。
手撕羊腿肉,菜相一般,不过巨香!
凉拌豆丝,吃完羊肉再吃这个,爽口!
清炒淡菜。
脆皮奶。和以前吃过的不一样,这个脆皮奶是不用蘸汁的。
椒盐虾,这是非常家常的菜了。
松鼠桂鱼。不知为什么,这种浇汁的做法在美国的中餐馆里不多,所以每次回去我都要过这个瘾。
铁板牛柳。这套家伙什儿真好看!
这个,奶油烤杂拌?怎么连俄餐都上了?
干锅牛蛙。 郭林的菜都是非常家常的,没什么新奇,所以我就挑着照了几张。不过大多数菜的味道不错,所以生意也挺好,在北京有好几家店。 儿子时差倒不过来了,从下午四点开始睡,怎么也叫不起来了。吃到一半给家里打电话,保姆说还睡得死死的呢。只好打包回家,结果他最喜欢的就是那个脆皮奶和金银小馒头,羊腿肉也没少吃。 吃完了饭,抹抹嘴,姐姐开车把老娘送回家,我和一帮小家伙们溜溜达达往回走。街边的商店灯红酒绿,饭馆里也都是高朋满座。 对我来说,这是个新地方:母亲在西城的旧房子住不得了,就等着拆迁啦,去年我在劲松给她买的这个二手房。虽然房子不新了,但是重新装修过后还是很宽敞明亮的,关键是地点头疼:母亲年岁大了,总要有个人在身边才好,于是挑来拣去,找到这个离二姐家隔两个楼的地方。虽然价钱挺贵,但是真方便。 想当初我的毕业设计就是给北京市房管局做一套房地产管理系统,全中国第一家呢。当初一头扎到劲松房管所八个月,所以按理说对劲松应该挺熟悉的,这回住到这里两个多星期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了——当初搞设计时,劲松南街还是一片庄稼地呢,现在已经是设施齐全的老居民区了。
母亲养的波斯猫咪咪在去年搬家之前怀孕了,生下一只和她一模一样的小波斯猫乖乖,现在已经五个多月大了。真的奇怪咪咪是溜出去和谁约会的,男朋友一定也是波斯猫了。嗯,有眼力!现在变成了indoor cat,咪咪白多了,乖乖更是从来没到外面去过。瞧这母子俩,动作都一个样。
第二天,决定带儿子去逛商场。以前买东西都是去复外的万通或官园,现在住到东南,当然是去虹桥最近了。结果是,我打算买的东西什么都没有买。先去了虹桥的玩具市场,进去后我儿子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乐多了。里面一个一个的柜台,有很多在卖游戏王的卡片,还有很多柜台卖任天堂掌上游戏卡。卖卡的地方,都是几大本三寸厚的相册,里面装的是游戏封面,一页一页地翻,看到中意的让卖家找出来,他拿着他的Gameboy SP,一个一个地试看好不好玩。两个小时就这么过去了。要不是我拉他走,他还没完呢。 SP竟然不接受220v的充电,于是在卖游戏的柜台化15元买了一个变压器。 等我进到虹桥市场,儿子说了,没劲,累了,我要回家。嘿,用瓷瓶酸奶哄都没用了。我说,噢,敢情你买完了你要的东西就要回家啊?他理直气壮地说是啊,回家我好去玩游戏啊。再说了,我还要试那个变压器管不管用呢!
第三天,阴,比前两天凉爽多了。难得在三伏天有这么个天气,于是三姐陪我带儿子去北京动物园溜达溜达。
真喜欢北京的柳树。俺们这疙瘩就难得见到柳树。
难得天气凉爽一下,连老虎也赶紧趁机补补觉。不对,不是老虎,那……那是母狮子啊!这个……母狮子打盹,我是不是应该…… 熊山台阶处,安了一块牌子提醒游人爱护动物,列明了我堂堂清华学子用硫酸泼熊的壮举。还好牌子上的字都是中文,我自然乐得不给儿子翻译,以免污染他的纯洁心灵。 看完了狮子老虎熊,就去海洋馆。路上忽然下起瓢泼大雨。对于西雅图人,下雨当然是家常便饭,不过……这,这么大的雨,反正跑进海洋馆,我已经成了落汤鸡了。还好三姐带了把伞,不然我儿子非淋出感冒不可。 海洋馆还是和几年前去的时候差不多,没什么变化。感觉上是不值那100元的门票。发现唯一改进的地方是开了一个卖纪念品的地方。不过带北京海洋馆标记的纪念品并不多。联想起在馆外的商店里看,也发现东西挺多,但是都是在虹桥、官园小商品市场里都见得到的东西,竟然没有什么带“北京动物园”标记的东西,不知道开商店的人是怎么想的。 雨后的动物园,空气更加清新。我印象中,鸣禽岛很好玩的,有各种各样的鸟,尤其是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鹦鹉,在别的地方很难看到这么多种。而且孔雀是放养的,就从你身边蹒跚走过。
但是这回去,鹦鹉没见到几个,五六只孔雀秃着尾巴,也被圈养在中央的大笼子里。
外面,倒是有几只野鸡在找食儿。
只有围岛的水,依然是那么的绿。
次日,决定去复城门外的万通买东西。为了吸取上次的经验,这回我把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二姐,让她带着我儿子去玩具柜台,大姐陪着我去买东西。三姐和三姐夫开车带我们去,因为他们的女儿要结婚了,还有些婚礼上的小东西要从万通买。我儿子光荣地被推举为花童,为他的表姐开道撒花,所以三姐还要到对面的华联去给我儿子挑礼服呢。 中午,就在万通的五楼小吃城解决了。抱歉没有照相,不过我记得吃了一碗卤煮火烧、一碗东北熬玉米大碴(chá)子粥,还有众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想不起来了。卤煮的味道还真挺不错的。大碴子粥也是有年头没吃到了。 下午天儿热,哪儿都不想去。给猫咪照相吧。
周五,哥哥出差回来了。他请我当然是老地方了:福华肥牛。还方便,走路的距离。 网上关于福华肥牛的点评: 还算实惠的一家肥牛火锅店,牛是他们家自己养的,能保证质量”。“肉的味道不错”,而且“调料比较全”,“调的很香”。开了很多店,“口味基本一致,不走样”。每人一个小锅, “干净卫生,吃着放心”。价格还成,肥牛一般买二送一。环境也还算可以,单间,墙上的图还告诉你牛的各部位,一目了然,“吃得明白”。就是服务员少,服务不够周到,偶尔还要等坐。开了很多店,口味基本一致,不像那个D来顺,店开多了,味道就走样了。在麦子店也有一家店,不过很奇怪,为什么在东边开了很多店,在西边、北边开的不多。
福华肥牛的涮锅、蘸料、餐巾包(上面有牛的各部位名称):“让你吃个明白”嘛。
生牛肉片是福华肥牛的特色,一个冻出冰底的盘子,盛着一层上等牛肉片,和吃生鱼片一样,蘸着日本芥末和酱油吃。
这是贵的“上脑”还是一般的肥牛我可是分不出来了,反正我吃着都好吃。
牛脊髓,哈哈,这个,在北美的兄弟们恐怕就不敢碰了。只有在中国我敢吃。其实呢,也没什么滋味,远不如一般的肥牛好吃,只不过是拿出吃河豚的勇气尝了一根。
这天趁出去逛商场的当儿,去了一趟牛街。在新浪的“吃在北京”论坛上,时常看到有网友说现在牛街的北京小吃怎么地道。所以一直向往着去一趟。何况牛街咱熟啊,在清真寺对过咱还上过一年学呢。可是呢,北京的三伏天真不是闹着玩儿的,在西雅图呆惯了,真受不了那个热。再加上等到了那儿,一看就傻了眼:熟什么熟啊,哪儿都不认识了!顶着骄阳,就不想去扎小胡同逛了。干脆,咱偷点懒儿去大排档吧。
这不,美食城,什么都有了。
超市一楼小吃柜台,各种清真小吃都有。旁边还有点心专柜呢,什么稻香村、大顺斋等一应俱全。
清真小吃:豆沙卷
楼上就是大排档。瞅瞅有什么好玩的。嗯,爆肚冯,听说过吗?
都说散丹好吃,可我还就喜欢这种一般的爆肚。
豆腐脑白,在这儿买了一碗面茶吃。虽说劲松这里现在住起来挺方便的,但是这种地道的北京小吃可是没那么方便寻摸。回来后,我还没找到机会吃面茶呢。 但是发现这里卖的不那么地道。也可能是下午了吧,小米面粥一疙瘩一疙瘩的,明显是时间过长了。不过话说回来,虽说不是饭点儿,现而今北京人也大多把面茶当早点吃,可是这是个传统的玩意儿,老北京讲究“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按老话说,面茶就需下午喝才对劲嘛。还有哈,喝面茶讲究的是洒芝麻盐,那是把芝麻炒熟碾碎同盐拌好。这里倒好,麻酱汁上撒点精盐,再撒几粒芝麻!这不是糟蹋传统,砸自己的牌子嘛!
不过,我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样好东西,令我觉得真地不虚此行。那就是我这个夏天想着要吃但是没找到原料的——荞麦扒糕!
这是小时候吃的东西。那时候,粮店里有时候会卖荞麦面。当初的粮票有粗粮细粮之分,而荞麦面用粗粮票买,吃个新鲜,比玉米面好下咽啊。这个是夏天的吃食,按锅的大小蒸一个圆的厚饼,就像蒸玉米面发糕一样。晾凉后,切成厚片,像吃凉粉那样,放黄瓜丝、咸胡萝卜丝,浇芝麻酱汁、蒜汁、酱油、醋、辣椒油,又当菜又当饭。不过不好消化,吃多了胃里会不舒服。 小时候的东西深刻在心里很难忘。这回又吃到了,味道还是那个味道,只不过粮票粮本什么的都没了,大兴感慨:真是世事如白云苍狗啊。
肉夹馍。不是特喜欢,因为这回吃过两次,都是用微波炉把馍一热,弄得馍很疲软,哪有新烤出来的好吃!
吃到门钉肉饼,我肚子是真的没地方装了。
羊杂汤吃了一口
还尝了半个豆馅炸糕
奶酪!谁还记得?
奶酪的滋味还是蛮地道的。就是可惜用一次性塑料碗,没有情调! 前几天带儿子坐公共汽车,下车后发现自家小区门前的街上就是“梅园”乳品店的劲松分店。网上听说梅园乳品店的奶酪和以前东风市场小吃店的一般好吃,大喜。进去后一人来了一碗。果然没有失望!盛奶酪的碗是敦敦实实的白瓷碗,看着就地道。有松子(原味)、杏仁、杨梅、咖啡等种类。一勺进嘴,奶香满颊,脑子里浮现的就是小时候老爷子带我在东风市场小吃店的情景。可惜没有奶油炸糕相伴。 我提意见说就是这个塑料一次性勺子太不地道了,依然怀念以前那种绿的或棕色的铁勺子。售货员大姐说没办法,那种勺子现在质量不好掉漆掉得厉害,改成不锈钢的,没多久就都丢了。叹息! 对没吃过的筒子们解释一下:奶酪号称是“中国人自己的cheese”。奶酪、酪干是宫廷特色的奶制品小吃。奶酪的传统做法是将加入米酒的鲜奶小碗放入松木桶内壁的板架上,一层层码好,木桶中间放炭盆,桶上加盖,烘烤后完成。少了酸奶的酸味,奶香更加浓郁。奶酪再经过炒制,即成酪干。 奶酪和酪干目前只有两家卖:奶酪魏和梅园。梅园的奶制品品种较多,光奶酪就有无糖奶酪、蛋黄奶酪、双皮奶酪、传统奶酪等,还有方便您带走的方便装奶酪。奶酪魏在新东安市场内,梅园有十几家连锁网点:北海后门东、西便门、西四、和平里、前门、红莲、劲松、团结湖等。梅园除传统奶酪外,其他奶制品也很多,瓷瓶酸奶、杏仁豆腐、燕麦双皮奶、奶酪干、奶皮卷、奶饽饽、果味酸奶昔等。 我们去的这家劲松店很清静,也非常干净,颇有些小资情调,不失为一个下午茶约会场所的不错选择。 儿子是第一次吃这个东西,第一口小心翼翼地,然后就甩开腮帮子,一点没有小资情调地吃了个碗底朝天。第二天早晨在小区的早点摊,一边吃煎饼果子就冰豆浆,一边对我说:等吃完了这个果子,咱再去昨天那个店吃custard! 其实吃奶酪是有讲究的,讲究个“品”字。从网上摘录一段: 奶酪又叫乳酪,是用牛奶制成的北京传统风味小吃,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
奶酪的价格不贵,只要三五元一碗,但是它的营养却很丰富,而且制作的工艺也很复杂,对制作过程中的火候,动作要求极高,过去讲究在奶酪里放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这三种果料,现在乳品店里做的都是松仁奶酪,在青花的小碗里,奶酪旦半凝固状态,光滑细腻的酪膏上面缀着一两枚小巧的松子,淡淡的乳香中还有一点点松子带来的松香,奶酪要细品,千万不可以像喝酸奶一样用吸管"滋喽滋喽"地乱嘬,也别三口两口匆忙吞咽,吃奶酪得用勺一点一点细细品味那种入口即化的滑润香甜。吃完奶酪,还可以买点店里自制的酪干带给家人,这种用牛奶炒制的酪干也是北京传统的高档奶制品,营养丰富,酸甜适口,崇文门的梅园乳品店有时候还卖豆沙馅奶饽饽,奶卷,奶饽饽和奶卷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盒子带回家,是送给老人最合适的点心。 其实,喝瓷瓶酸奶,我也宁愿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品,觉得现在这种用吸管猛嘬的办法特不文化。
挺着肚子走出牛街超市,外面刺眼的阳光伴着热浪让我猛冒了一身汗。站在街角,照了一张对面法源寺半拆的围墙,决定还是打道回府算了。
次日,去东单看丈母娘,顺手找了几张东单的照片。
东单教育书店没什么变化,只不过除了课本和高考辅导书,也卖比较赚钱的音像作品了。
嗯,协和医院的楼什么时候建的?
记得“天津狗不理”是在地安门路口来着,是搬到这里了,还是新开了一家?
狗不理对面,是建成后的“东方广场”,这里原来是东单菜市场。
东单路口 来东单,原本想中午试试名声在外的日昌茶餐厅,据说这里的煲仔菜特棒。结果因为有个亲戚在,所以不好意思去那种地方,就在街上找了个看上去装潢还不错的地方请客。装潢不错,菜一般,水煮鱼尤其差,不过总算有两个菜相当不错可圈可点的:
孜然炒肉串
醪糟玉子豆腐。玉子豆腐厚片挂浆炸过后放在醪糟里一烩,非常好吃。
这天,决定去官园买东西。我这回发现地铁真是个好东西。北京的交通堵塞,对于我这种来自美国交通堵塞最严重城市之一西雅图的人来说都发憷。那是无处不堵、除了半夜无时不堵啊。但是如果你去的地方能连上地铁那就好办了。三元一张票,不挤,保证准时。所以我去官园,就是出门打辆车十元钱到建国门地铁站(其实家门口就是二环路上的汽车站,只不过离地铁站远点,我又懒)然后坐地铁,多快好省。不然从东南角去西北角地面上走,照着一个多小时堵吧,打的怎么也要四十。 从地铁口上来就是官园市场。和在阜城门的万通一样,非常方便。 买完东西后,我琢磨着,这里离护国寺也不远了啊,得,还是去那儿过过正宗北京小吃的瘾吧。
面茶!面茶!唉,还有什么说的,可着全北京城,只有这儿的面茶最是正宗了。隆福寺?没戏,喝面茶还是要在西城。我连喝了两大碗,呵呵,不虚此行啊。
驴打滚、艾窝窝、豆沙卷
芝麻酱烧饼夹肉、焦圈
江米年糕 不好意思,吃完了之后,儿子说要方便。我实在想不出周围有什么干净的处所。前几天在东单,我儿子已经来这么一回了。找到一个胡同里的公厕小解,完事后踉跄奔出,双眼通红,泪飞顿作倾盆雨,非关感慨,而是氨水化学反应。 所以这回我商量道:要不这样吧,这里离奶奶的旧家很近,二姑今天正在那里收拾呢,虽然破,但是自家的厕所还是干净啊。于是,再一次回到了那个槐树掩映下的胡同。
据说这里明年就要拆了。尽管院里的葡萄架早已经被自建房代替,这是我长大的地方。看,后面那两棵枣树依然硕果累累。在这条路上,我推过铁圈,抽过“汉奸”,翻过空心翻,玩过捙包…………几乎每个院子里都住过我的小学同学。 发完了感慨,觉得下午天气还挺凉爽,就决定去北海划船。
去北海很方便,出了门坐107三站就到北海后门了。
顺岸边往白塔走去,发现濠濮涧开了,就进去遛遛。
云岫
出了濠濮涧,就是租船码头。我们租了一支电动游船,儿子兴高采烈地坐上了船长的位置,小船儿驶向湖心。
五龙亭
亭子里有很多悠闲的游人,早上还经常有人聚在一起齐唱一些老歌怀旧。
白塔 这,就是那首少先队歌里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到了湖上看看,其实还真没有多少人划以前那种摇双桨的小船了。风倒是很凉爽,一扫多日来的暑气。柳丝拂面,水波依然,忽然想起以前读《朱湘文集》时看到一段,诗人自叙作《棹歌》时的情景,当时就是在80年前的北海公园见到一位女郎独自划船,有感而作:
《棹歌》 作者:朱湘
水心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首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头上是天,水在两边,更无障碍当前。 白云驶空,鱼游水中,快乐呀与此正同。 岸侧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首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树有浓阴,葭苇青青,野花长满水滨。 鸟啼叶中,鸥投苇丛,蜻蜓呀头绿身红。 风朝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首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白浪扑来,水雾拂腮,天边布满云霾。 船晃的凶,快往前冲,小心呀翻进波中。 雨天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身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雨丝像帘,水涡像钱,一片白色的烟。 雨势偶松,暂展朦胧,瞧见呀青的远峰。 春波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身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鸟儿高歌,燕儿掠波,鱼儿来往如梭。 白的云峰,青的天空,黄金呀日色融融。 夏荷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身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荷花的香,缭绕船旁,轻风飘起衣裳。 菱藻重重,长在水中,双桨呀欲举无从。 秋月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身呀双桨和翼,鸟凭风。 月在上飘,船在下摇,何人远处吹箫。 芦荻丛中,吹过秋风,水蚓呀逗着寒蛩。 冬雪 仰身呀桨落水中,对长空;俯身呀双桨如翼,鸟凭风。 雪花轻飞,飞满山隈,飞上树枝上垂。 到了水中,它却消溶,绿波呀载过渔翁。
现在划桨的女郎依然有,只不过有男士坐在身后两人贴在一起一同划。呵呵,甜蜜当然甜蜜,但是缺了那种诗的意境。
划了一小时的船,上了岸。迤逦走上琼岛的环岛路。晚饭的时间尚早,仿膳里的女服务员们才刚开始换上清宫样式的工作服。于是在门口买了一盒仿膳特制的小点心,有栗子面小窝头、豌豆黄、芸豆糕等。
吃饱了,继续欣赏着岁月的痕迹,溜达出了北海前门。
却说这天,三姐的准女婿说还没和初次见面的小舅好好喝喝酒呢,三姐让我点地方。我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川菜,川菜能有什么像样的地方呢?北京饭店一楼我是不去了,以前办公室租住北京饭店时没少吃。外面,我只听说官园的巴国布衣还行。三姐说那哪儿成啊,岂不是太便宜了那小子!这么漂亮一姑娘养大我容易么我。我说,呵呵,那好办,咱就吃日餐吧。实在不行咱吃之前先喊一遍“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于是,那晚我们杀奔东北角国展附近的“北岛日本料理”。 北京的日本料理餐馆现在有二百多家了,竞争也是蛮激烈的。这家当然做的是国展客人的生意。大厅里树着个牌子,写着国展宾馆提供钟点房,每小时60元。呵呵,各位将来有需要的可以记住了。 大厅里是回转寿司吧,榻榻米包间是拐到里面。房间是改良式榻榻米,桌下开个洞的这样就不必盘腿坐着了。 看了看菜单,一行七人,所以决定还是按人头算好了,每人158元,啤酒、清酒、汽水包括在内,菜单上的菜随便点。 席间三姐说起来,三年前我儿子回国时说过,这些表姐里这个姐姐最好看,将来我要和她结婚。准女婿听罢,一拍桌子:嘿嘿,兄弟,你晚了一步啦!还是好好准备给我们作花童吧。来,今儿咱先提前犒劳犒劳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偏偏我那儿子点了个最最……便宜的:California rolls!
熏制秋刀鱼。 我记得88年我第一次吃日餐,是去西安出差,住在那个什么饭店?金花吧?顶楼是日式餐厅。和同事去试试。按中餐的路子,来条鱼是大菜了。结果端上来一个长长的盘子,里面就是一条筷子一样的秋刀鱼。我和同事大眼瞪小眼,噗哧一下乐了。还好一人要了一大碗天赋罗乌冬面,算是把肚子填饱了。
烧鳗鱼,这个肯定是没得说。我们七个人,吃了五盘。
寿司。
精致的泡菜。
鱼生船。
有个以前在美国的日餐馆没吃过的东西:冷乌冬面。还挺清口的。
榻榻米包间外面的过道。
回到家,我对儿子说,花童怎么走路你知道吗?看没看过Father of Bride那个电影?只有两天了,还没练习过呢吧?于是晚上回家练习走路。
乖乖说:嘁,怎么还有这么走路的?!猫步!懂吗?
别练啦,走来走去的,我都晕菜了!
这天,一家在西雅图的朋友回国,从上海来北京玩儿,想尝正宗的老北京风味。我记得网上说的,最正宗的就数地坛东门外的“坛根院食坊”了,人力洋车拉进门,吃的喝的、杂耍曲艺样样全。好嘞,就是它了。 结果我们大队人马杀到那儿,才发现情报过时了!东门外建成街心花园。打电话一问,搬到府右街经营川菜去了。地坛那地方,除了金碧辉煌味道一般的金鼎轩也没啥有特色的餐馆啊。灵机一动,奔赴前几天刚吃过的贵州大厦。狗肉,总是新鲜玩意儿了吧?贵州大厦的花江狗肉绝对是头份,就好像要吃最正宗的川菜还是要去四川驻京办一样。 运气不错,虽然没提前订位,竟然刚腾出一个包间来。
进屋先跟服务员耳语:别说是狗肉,就光说“肉”就行了,免得小孩子们不干。服务员笑着点头答应,看来我也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要求的。这盘是一斤半狗肉,分量不错,肉也挺好,肥的不多。
贵州地方菜:拌折耳根
炒贵州腊肉
桔香糯米藕
溜鱼片
黔式糖醋鱼。这个菜好,虽叫糖醋,糖醋味道不大,咸辣鲜味占主导。我喜欢。
一顿饭下来,满满一桌,九个人吃得脑满肠肥,包括酒水,还不到400。
第二天,准备次日的婚礼,才发现儿子还没有黑袜子。去旁边的超市买,看我发现了啥:
果子面包!真和以前的一个味道呢!还有那种黄黄的维生素面包。 小时候去“春游”,带上这么一个面包,要比带家里自己做的糖饼、糖三角的同学神气好多呢!
儿子又吵着去划船。当然不用去北海了:龙潭湖离我家走路不到十分钟。
我还留着一张龙潭湖的门票作书签呢,背面有简介: 龙潭公园位于北京城东南隅,建于1952年。总面积49.2公顷,水面面积19.47公顷。因与龙须沟形成首尾之势,故取名龙潭湖。
解放前,这里是京城的荒芜地带。新中国建立后,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整修建设,构建亭台楼阁,砌筑台阶湖岸,栽植杨柳桑槐,建成龙潭、龙字石林、龙门、龙吟阁、万柳堂、莲塘花屿和中心岛等景区。
园内风景秀丽,景物宜人,龙桥、龙亭、龙门依山伴水,龙柏、龙枣、龙槐风格迴,是一座融北方古典建筑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突出中华民族“龙”文化为主体的新兴城市园林。 这倒不是吹牛,划船的当儿,至少见到三、四对新人在宜人的风景下拍结婚照。
晚上,一好哥们儿请我去沸腾鱼乡吃水煮鱼。原来沸腾鱼乡推出了新式的水煮鱼,号称是“第二代”。
新式沸腾水煮鱼——就是花椒辣椒全部用新鲜的,青的!图中左面是青花椒,右面是剁碎的青辣椒。 真好吃,我尝了第一口就爱上她了,不,我是说,爱上它了。辣中有股清香,尤其是花椒的又麻又清香的味道,是以前从没有尝过的。 过瘾啊!
次日,就是外甥女的婚礼了。是在航空俱乐部租了两个别墅办的。
我觉得这个婚礼的创意极好,六十对新人的婚照彩旗从街上把客人一路引到别墅。
仪式是在别墅后面的草坪上举行。这是充气之前的大棚,远处是一个小湖。新郎说,原本想在湖上搭一座木桥,新娘从湖上踏着袅袅的云雾走来。不过婚礼公司说天气太热,干冰生雾的效果恐怕不大好,才作罢。
别墅的正对大棚的墙上缀满了玫瑰,一共九千九百九十九朵!
婚礼前台。
婚礼蛋糕。
由于婚礼格式新颖,旅游卫视的婚礼专题节目还进行了现场采访,前几天播出了。 当天晚上,亲戚就住在旁边一所别墅。我们打了一晚上麻将,我输了一百多。不过晚上饿了的时候用婚礼蛋糕做夜宵,发现那蛋糕还真是蛮好吃的,虽然两千块钱依然是太贵的一个蛋糕。 第二天早上去俱乐部的餐厅吃早餐,除了常见的绿豆粥、小米粥、包子油饼茶叶蛋,发现了一种很好看的花卷:
原来是“酱豆腐花卷”,按南方叫法,“红腐乳花卷”,呵呵,好玩儿吧?
有一天,我带儿子去了龙潭湖旁边的北京游乐园。但是觉得里面的东西不是很好玩。适合五、六岁的孩子玩得比较多;大一点孩子玩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个,每个队照着一小时排。 倒是恐龙岛上面的恐龙造型比较逼真。
看上去是不是像真的一样?
婚礼后的第三天,按北京的习俗,是新娘子回门,就是回娘家。为了赶热闹,就都回到我妈妈家了。 新郎倌一下车,我儿子在姑姑们的教唆下先跑出去大声地叫了一声“姐夫”,然后捧着个鼓鼓的红包美滋滋地回来了。 中午,又是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餐馆吃饭:
这个菜叫什么来着?晾白肉?架子白肉?想不起来了,不过很好吃!那个白肉一点不腻,入口即化,香!
棒棒虾
土豆泥。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流行土豆泥,很多餐馆都有这个菜。和北美的土豆泥区别不大,干一些,调料略有不同以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牛肚!这是我点的,在美国怕疯牛病不敢吃,回国赶紧过瘾。我儿子在国内还趁机吃了三次麦当劳双层芝士堡呢。
五彩大拉皮
孜然羊蹄膀,这个好吃!
炸土豆丝。这个菜好吃,香,菜相也好,就是有点儿油大。
大汤干丝。冲着名儿点的,味道一般。
什么什么鸡翅
大汤黄鱼。这个汤真鲜,难得怎么做出这么白的汤来。
福寿螺,这个是仿沸腾鱼乡的菜。
黄金饼,里面是莲蓉,也有用豆沙的。
金银馒头,蘸小碟里的稀释炼乳吃。好吃是好吃,我觉得太甜,儿子倒是吃得特过瘾。 吃的过程当中,发现隔壁的包间有个巨大的桌子,可以坐下二十人。次日就是我们在北京的最后一晚啦,老习惯,是大姐做东给我们送行。觉着这儿的菜还可以,关键是那么大的桌子难找,于是就赶紧定下了次日晚在这里接着吃。
下面的菜,就是我这次回国最后一次腐败成绩了。说起来,这里的照片虽然不少,一百多张呢,不过都是我和家人享受家常菜的快照。也去了几个高级点的地方,但是大多数是同学旧友聚会。菜是真漂亮,但是旧友重逢谈兴正高,味道如何并没怎么往心里去,相机只顾得照人了,也没顾得照菜肴照片回来馋大家,嘿嘿,遗憾遗憾。 其实对我来说,回国休假,吃还在其次,首要是和家人团聚,然后是老朋友坐一起侃侃大山,其乐也融融! 说到吃,我更注重的是地方特色的路边小吃。拿吃早点来说,我特别中意住家附近的各种小吃。小区里,有两个早点摊子,卖煎饼果子、油条、油饼、豆浆、豆腐脑、绿豆粥、炒肝、鸡蛋饼、馅饼、大肉包子、小笼包,弄得我这个平时不吃早点的人不愿错过一顿早点。小区门口还有一家正宗天津人开的早点铺,卖包子、油饼、豆腐脑、天津豆馅炸糕和锅巴菜。包子那叫一个香,我和我儿子去了至少七八回吃包子。儿子还爱上了煎饼果子。
凉拌鱼皮。这是我这回吃到的最好吃的凉菜。有点像海蜇。什么鱼的皮?勿晓得。
炒素菜,清口的。
糖醋里脊。这个菜做得就不够意思了。很有些北美中餐馆的味道。京式糖醋里脊是决不能用番茄酱的。
炒三样,这个菜实惠、好吃,广大劳动人民的家常菜。
彩椒鱿鱼
葱烧海参
纸包虾,上面浇上烈性酒,上桌之前点燃。
噱头罢了,虾是预先炒熟的。
烧茄子,我的必点菜。这回照一次,因为这次做得实在是特别好吃。
铁板牛柳。我不明白,两次吃这个菜,牛肉都是红红的,不知道是用什么腌制的。
哈哈,这个可是好东西哦。
炖吊子!全是猪下水:肥肠、肝、腰子,不喜这口儿的可能不觉得怎么样,不过如果不考虑胆固醇的话,这真是一道巨香的菜。一般是吃的时候自己加醋,这家做的端上来时已经加好醋了,而且酸味适度,不觉油腻。
银剑南,是这晚喝的酒。我对国内的白酒早已脱节不懂了,只记得“剑南春”当初在大学里时是我们穷学生喝得起的酒。现在是鸟枪换炮了,分银剑、金剑。这瓶酒在餐厅里卖180左右,据说,非常之便宜了。
主食:葱花蛋饼
甜点:麻团
吃完了回家看看,箱子已经打点好,抓紧时间去小区里的理发店剪剪头发再做一次足底按摩以应付第二天的长途飞行。洗剪吹,加中药泡脚和一个半小时的按摩,才38元,真是超值的享受啊。同时喝着茶,还看了两集电视剧《布衣天子》,银色四人帮张国立、邓婕、张铁林、王刚演的,很好看。 觉得现在国内的电视真的蛮好看的。好几十个台,总能找到比较好看的电视剧。记得还看了一个电视剧也不错,名字没记住,王喆演在加州的黑社会老大,和福建官员一起贩运偷渡者的。里面的片头曲挺好听的。
次日一路无话,顺利过关,带回若干张DVD9的新电影、两斤托人从成都带来的花椒、两套电视剧《我爱我家》、《天下第一楼》(DVD版的)、两盒稻香村的点心。 现在,每晚睡前复习两集《我爱我家》,哈哈一乐入梦,期待着明年的假期…………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