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兩張尼克松訪華照/當年我們這樣報道過新聞
送交者: 一草 2020年05月05日22:01:17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逸草:40-50-60後的網友們,可能還記得這張當年國內報上出現過數回的尼克松訪華時機場握手照。當時紅宣部的宣傳要點,是突出周恩來的所謂“不卑不亢”,和尼克松前來“朝聖”似的“急切心態”。於是,我們就從報上看到了與美方所攝很不同的照片。

b4a169db6fa327def1a03717cb589430.jpg


再讀一下這篇《當年,我們這樣報道過新聞》。對照當下天朝的牆內外宣傳,不能不感嘆,紅宣部的騙術由來已久。


當年,我們這樣報道過新聞 ZT

報人劉亞東A Today

來源:酒文觀止

作者: 閒看奇書



50年前,我們國家形勢一片大好。要啥有啥,不,是缺啥有啥。




回頭看看,我們權威媒體曾經報道過的新聞,讓我們感嘆着滄海桑田,50年不過彈指剎那——



最開始,我們報道得很含蓄。衛星社坐上了衛星:五畝小麥畝產2105斤。作為曾經的農民,看了雖然不真實,但還不不至於太離譜。何況,《衛星社放了衛星:五畝小麥畝產2105斤》的的前面,說了原因:《沖天的幹勁奪得了驚人的豐收》。

只是,最權威的媒體開了頭,下面的媒體得跟風——


《南方日報》告訴我們:《全省人民公社實行吃飯不要錢  一天三餐大米飯盡肚子吃》,雖然是頭版頭條,但仍怕讀者漏掉這天大的好消息。用紅字標了出來。


看到沒有,時間上僅隔一天。第二天,仍然是《南方日報》,仍然是頭版頭條,將前一天《一天三餐大米盡肚子吃》的原因說出來了——

《拼命奪戰轉乾坤,大小  衛星  齊飛天》,《萬斤衛星   高空比武》。標題里,仍用醒目的紅色字體,寫着清遠龍馬公社一萬二千一百三十斤,清遠紅旗公社一萬一千九百零五斤  始興上游公社一萬一千五百四十斤  雲浮激流公社一萬零二十八斤多。看到沒有,我們的數字,精確到斤,當然,雲浮激流公社與其他地方比,成績差了幾百上千斤,所以他們的工作更細一些,數據也更可信一些。是一萬零二十八斤多。看到了沒有?說明是有整有零,值得相信。



你知道報紙雜誌為什麼會有號外麼?就是新聞報道不完,或者是突發了特大新聞,加印一期,我們稱之為號外。




這期的號外,是因為玉米也豐產了。馬上出一期報紙,告訴人們,這天大的好消息。所以,就有了《玉米,畝產八千六百斤》。同樣的,有整有零,因為畝產量沒上萬,所以在正文裡,特意註明了,是八千六百多斤,而不是八千六百斤。




我們地廣人多,地大物博。畝產量動不動就上萬斤了,所以,也得和外國比比產量。和誰比,要比就和第一號大國比。看到沒有,這次是《浙江日報》,他們在頭版頭條取的標題是——

《我國小麥總產量已超過美國》。

不過這標題,怎麼說呢,不大好吧。畢竟,我們動不動就是畝產上萬斤,美國畝產才多少,只有幾百斤,兩個國家的耕地面積差不多,我們的產量應該是他們的十數倍才對!



來了,來了,《中國青年報》來了。他們的標題是《智慧無窮  地力無邊  生產無頂》、《早稻畝產3275斤》,《一定要晚稻超過小麥》,那時候,我們種的可不是現在的雜交稻,而是常規稻。


好消息紛紛傳來,除了安徽,還有湖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出入在這裡,剛剛才多少,3275斤!現在有多少?突破萬斤!突破萬斤!為什麼說近代的湖南人厲害,是因為湖南人不但會寫數據,而且會有口號。你寫再多的具體數字,哪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這麼吸人眼球!


報道得越來越有細節,我們的前輩,扎紮實實走進了第一現場,發回了令人不可置疑的報道《畝產一萬六千斤早稻,我親眼看着過秤》。要說怎麼有可信度呢?怎麼才有真實性呢?如果只是通訊員,只是農民,說不定他們有些虛誇,這次是本報記者李為華親眼可見。

李前輩,您現在在哪?


越來越多的細節呈現在人們面前!李記者親眼看着過秤算什麼?這裡是中稻衛星的現場圖。水稻是怎麼樣?是小學生可以站在稻穀上。

畝產上萬斤,小學生直接站在稻穀上。有圖有真相。

話說,我讀小學時,班主任是民辦教師,他和我們說起,當年,我們老家的水稻上就站了小孩。


何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就是!

你們公社的水稻上可以站小孩,我們公社 的水稻上卻可以站大人!

一社更比一社高。


玉米呢!玉米高產,有什麼細節嗎?

有!原來是一株玉米上可以結35棒玉米棒。你想想,那場面,那情景,讓人是多麼的心向神往。玉米大約是1.5米高。結了35棒玉米!

一株玉米,你都可能扛不起。35棒玉米啊!

《人民日報》又出場了。這次說的是湖北麻城。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達到了三萬六千九百多斤,就不必要精確到具體數字了。大家快來鼓與呼吧!


紀錄就是用來破的。你這裡剛出快4萬斤,我這邊馬上給你破了!東方紅,紅遍天!你看看,一畝中稻四萬三千斤!


芝麻開花節節高!如果讓大家一直這樣比下去,何時才是盡頭!



不要急,請聽權威來說話!這不,我們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親自撰文《糧食畝產量會有多少?》,他在文章中,以他科學家的身份,為大家提供了理論數據,4萬多斤。




科學家,可不是信口開河,得有邏輯推理,理論依據,我們看看錢老的文章——

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30%作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太陽光能把空氣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麼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大家得相信科學啊!得在科學家的指導下展開農家勞動!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可是,科學家其實是保守了,怎麼只有三分之一的太陽光能被利用?又怎麼一定是五分之一轉化成可吃的糧食?如果分別提高一倍,畝產可以達到多少,應該是上十萬斤了啊!


《杭嘉湖報》也許聽到有爭議,偉大科學家只是理論上可行,我們得摸出實際可行的方法。具體怎麼做?畝畝都插十二萬叢,就可以達到畝產4萬多斤!我數學不是很好,得細算一下。

一畝等於667平方。十二萬除以667平方,每平方米是180叢。請腦補一下,一平方米180叢水稻,是怎樣一幅可喜場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周末一笑:一尊帝的十七個頭銜
2019: 李偉東:美國在“六四”後的重大戰略失
2018: 調味品丁香樹和觀賞性丁香樹:
2018: 讀帖有感6 知恥近乎勇
2017: 金三胖真怒了。zt朝鮮未刪減版討中檄文
2017: 川普醫保若成法律,誰人何時受傷害(自
2016: oops在嗎?這裡有一篇借魏則西事件讚揚
2016: oops,請看全球10大抗癌新藥,研發公司
2015: 貼首法國詩吧,哈哈
2015: 對對眼:釣魚島爭端的是是非非(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