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ZT
送交者: 一草 2021年04月12日10:06:3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相關文

回想那年批白樺時的代際分裂,與當今美華的粉反川很相似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原創一勺文化2021-04-10 12:48:05

2010年,作家白樺生日那天,兒子在電話中哭着說:“你已經80歲了,我才明白了。”他是說,自己終於明白了父親作為一個作家的價值。看似簡單的話,卻意味深長。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白樺生前在接受採訪時稱,他因兩件事情被人們熟知,一個是話劇《曙光》引發的爭論,另一個是在詩歌座談會上他說的不要歌頌救世主之類的話所導致的批判。

1978 年,白樺創作的話劇《曙光》講述一位蘇區創始人因受排擠和懷疑被肅反進而處死的悲劇。白樺曾經告訴《南方周末》的記者,當時該劇面臨批判,只能內部演出,曾有人勸他放棄。一天,武漢軍區司令員和政委突然來觀看演出,並在演出結束後宣布次日登報在京公演。不能不說,那場爭論的發展過程頗具戲劇性。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其實,《苦戀》才是白樺最為大眾所熟知的標籤。

1979 年,長影廠導演彭寧請白樺撰寫關於畫家黃永玉的紀錄片腳本,腳本完成後發表在了香港《大公報》上。後來,根據時任中國文聯副主席夏衍的建議,白樺將該腳本改寫成了反映藝術界典型人物劫後餘生的電影劇本《苦戀》。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劇本寫了這樣一個故事:青年凌晨光逃壯丁被船家女綠娘搭救並與其相愛,之後他逃往美洲成為著名畫家,並得以與綠娘團聚。後來,他們夫婦倆回國。“文革”期間凌晨光被批鬥,他的女兒和男朋友決意逃往海外。面對他的阻止,女兒反問:“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着這個國家……可是這個國家愛您嗎?”後來,凌晨光被迫逃亡蘆葦盪,過着野人般的生活……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苦戀》在1979年第 3 期《十月》上發表後引起了文藝界的爭論,當時主管文化部電影工作的陳播肯定了作者追求電影新的表達樣式和風格,以及一些有益的藝術探索,同時也指出了劇作的部分問題。

1980年,導演彭寧開始拍攝電影《苦戀》,片名由國畫大師李苦禪題寫。後來在送審時,《苦戀》的片名被改名為《太陽和人》。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1981年1月初的一天,《大眾電影》和《電影藝術》兩家雜誌聯合舉行主旨為“民主、爭鳴、團結”的“電影創作和理論座談會”。

期間,《太陽和人》放映後成為焦點,批判性的發言常被讚揚的人打斷。後來會議上有風聲傳出,說電影還在修改階段先不批判,但劇本要批判。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事實上,當時文藝界高層對該劇作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有人給予了支持,有人則極力表示反對。胡耀邦和周揚等人持較為寬容的態度,而胡喬木、林默涵和劉白羽對此片態度相反。

不久,劉白羽所在的報紙在頭版頭條發表“社論”,矛頭直指《苦戀》,批評文藝界存在“無政府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傾向。 隨後,一些報刊也相繼發表了批判文章。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據白樺回憶,當時社會反響非常強烈,一些老作家也持激烈的反對意見。那種局面引起了胡耀邦的注意,他與有關部門負責人談話時說:“對《苦戀》的批評是可以的。但是現在看來批評的方法如果更穩妥,效果會更好些。”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幾天后,文聯機關報《文藝報》刊出了《對〈苦戀〉的批判及反應》一文。該文稱,報社收到了十二封讀者來信,其中十封認為批判的方法不夠慎重。

後來,白樺《關於〈苦戀〉的通信——致〈解放軍報〉〈文藝報〉編輯部》一文發表在《十月》1982 年第2期上,以給報社編輯部寫信的方式進行了檢討,至此,那場風波逐漸平息。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報刊雜誌及出版界幾乎看不到白樺的作品,但實際上他並沒有停止創作,只是作品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出版。1988 年,他參加了美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並在美國二十多所大學做巡迴演講。

2009 年,白樺出版了小說集《藍鈴姑娘》、隨筆集《不再重現的圖畫》和詩集《長歌和短歌》。詩集《長歌和短歌》中收錄了他的長詩《從秋瑾到林昭》,該長詩獲得了“《詩歌月刊》2008年度詩歌獎”。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白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苦戀》是表達祖國的苦戀者的心路歷程,本意是呼喚人性的復歸。

當年,文藝界對《苦戀》的批判總體來說保持了對許多禁區的試探和衝擊。白樺稱,那場批判是“文革”之後最為激烈的一場觀念的較量,它檢驗了很多人的觀念和勇氣。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白樺認為,《苦戀》的出現只是特定歷史時期里的正常文學創作活動,不該問他當時劇本有什麼問題,而應該請當時提問題的人來回答有什麼問題。

1980 年底,據《苦戀》改編完成的電影《太陽與人》送審時沒有通過,至今未能公映。這部很多中國電影人耳熟能詳的電影,依然保存在長影廠的恆溫片庫中。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據悉,楊振寧先生曾被特許觀看該片,並為之激動落淚。當年,他說文學作品要經過時間的驗證,並鼓勵白樺按自己的想法去修改。他認為,影片能否上映和影片本身的價值是兩件事情,可以放到百年以後再看。

毫無疑問,白樺是一個敢說真話的作家,談起當年的境遇,他說:“一旦我從虛偽走向真實的時候,那就是走向個人的災難,但是我必須走向真實。”他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後悔寫了《苦戀》,並稱他相信會有解禁的一天。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作家葉永烈曾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中國文壇像一座鑼鼓喧天的舞台,你方唱罷我登場,而白樺卻是特立獨行的,既不張揚,也不結派,是他打心底里敬重的文學前輩中不多的一位。

1999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的《白樺文集》。該文集的序言中寫道:“我看到的是一個立體的藝術家,也正是他的卓而不群和人性弱點甚至是性格障礙,他的堅強和軟弱,懵懂和無畏,堅決又猶疑,多情浪漫而無所顧忌,敏感銳利又順從無助……這一切,構成了一個真實的他。”

《苦戀》:一場激烈的觀念較量,以及作家白樺最為大眾熟知的標籤

該序言名為《書比人長壽》,署名Ellenan Dong。有意思的是,長期以來,人們並不知道Ellenan Dong是何人。儘管2002年4月白樺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這個人,但至今無人知道他的名字。為白樺寫序而又不願意透露身份,此事本身無疑為白樺當年的處境留下了一個腳註。

--------END--------

圖片來自網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ZT: 比追責索賠更嚴重的危機已經襲來,
2020: 與方方一面之緣的回憶
2019: 這個非法移民問題,牆不是根本政策改變
2019: 這個厲害,就是不給“自由”,連概念都
2018: 還是習帝有派:這是皇軍,自家軍隊,敬
2018: 軍委主席視察軍隊,不敢行軍禮?
2017: 某些中國人最常用的套路便是竭力煽動“
2017: 剝一剝聯航事件中主角華人老“醫生”的
2016: 老禿:盲翁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車沒
2016: 少年休笑白頭翁:中國人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