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气派,一言以蔽之曰“大一。”
北京并不是中国惟一的大城市。除北京外,中国的大城市还有天津、成都、武汉、沈阳等。但这些大城市,不管是论人口,还是论地盘,都比不上北京。惟一可以和北京“较劲”的是上海。上海的人口就比北京多。而且,随着浦东的开发和建设,地盘也不见得比北京小。更何况,上海的“大”,还远远不止于此。比方说,它是(或至少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金融中心、工业基地、商贸市场、利税大户,甚至全国最大的文化城和人才库。建国前上海的报刊和出版社之多,建国后上海向外地输送技术力量之多,可都是全国第一。正因为上海如此之“大”,所以才被称为“大上海”。在中国,有几个城市的市名前曾被或能被冠以一大”字 也就是上海吧!
然而,上海再大,也“大”不过北京。上海还得在自己的市名前冠一个“大”字,才成为“大上海”,北京却大得根本不必自称什么“大北京”。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大北京”这种说法的?没有。北京人不这么说,外地人也不这么说。可见在全中国人的心目中,北京之大,已不言而喻,实在不必添此“蛇足”。这可真是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城不“大”。北京,大概是中国惟一一座“不必言大而自大”的城市。
难怪“大上海”在“不大”的北京面前,也不敢“装大”。一般地说,上海人都不大看得起外地人,却惟独不敢“小”看北京人。上海作家王安忆就说得更绝。她说就连北京上海两地的风,都有大小之别。“刮风的日子,风在北京的天空浩浩荡荡地行军,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没有似的,不动声色的。然而透明的空气却变成颗粒状的,有些沙沙的,还有,天地间充满着一股呜声,无所不在的。上海的风则要琐细得多,它们在狭窄的街道与弄堂索索地穿行,在巴掌大的空地上盘旋,将纸屑和落叶吹得溜溜转,行道树的枝叶也在乱摇。当它们从两幢楼之间挤身而过时,便使劲地冲击了一下,带了点撩拨的意思。”(《两个大都市》)
的确,北京不管怎么看,都让人感觉比上海大。
首先是“容量大”。初到北京的人,几乎无不惊异于它的容量。那么大的广场,那么宽的街道,那么多的空地方,该可以装多少人哪!上海虽然也大,但却太挤。不要说拥挤狭窄的街道里弄,便是人民广场,也显得挤巴巴的,好像人都要溢出来了,哪里还能装下什么东西?所以有人说,到了上海,除了看见看不完的上海人以外,什么也看不到。
北京就不会给你这种感觉。北京虽大却不挤。北京的交通虽然也堵得厉害,但最拥挤的地方也仍能给你开阔之感,便是最不起眼的“四合院”(当然不是现在看到的),也疏落有致、颇多空间。老舍先生说:“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周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这是说得十分地道又十分在理的。北京和上海(浦西)城市建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寸金之地的上海,首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利用地皮节约成本,而满不在乎的北京,则“透气孔”特别多。景山、北海、什刹海,天坛、地坛、日月坛,陶然亭、紫竹院、龙潭湖、玉渊潭,哪个城市能有这么多公园哪!甚至你根本也用不着上什么公园。过去自家的小院,现在小区的街心,就足够你遛弯儿、会鸟儿、练功夫、找乐子的 住在这样的城市里,不管怎么着,也不会觉得“憋气”。
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北京固有的“兼容性”。
这一特点同样体现于建筑。北京,可能是中国城市中建筑样式最多的一座。城池宫殿、坛社苑林、部院衙署、庙宇观寺、府邸宅园、市井民居,次第排列,纵横展开,错落有致,就像一支和谐的乐曲。以皇宫为中心、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当然是“主旋律”,但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也并非没有自己的乐土和家园。甚至那些在别处多半会躲入深山老林的名寺古刹,在北京也进了城。北京是那样地疏阔、大气,任何存在都不会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空间。所以,不但人力车和凯迪拉克街上跑没人感到怪异,便是骡马大车进了城,也不稀罕。
北京的容量不仅在于建筑空间,更在于文化空间。北京从来就是汉胡杂糅、五方杂处的地方。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汉满蒙回藏、儒道释景(基督教)回(伊斯兰教),各路人马都在这里出入、汇集、发展,各种文化都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北京对此,都居高临下地一视同仁,决无文化偏见,也没有种族偏见,甚至没有其他地方通常都会有的那种执拗顽固“不可入”的“区域文化性”。相反,江南的丝雨北国的风,西域的新月东海的波,都在这里交汇、集结、消融,共同构成北京博大雄浑的非凡气象。北京当然是等级森严的,但因为空间大、距离远,彼此之间,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挤兑”。王侯勋贵、鼎辅重臣、学子文士、贩夫走卒,各有各的活法,而且在各自的“圈子”里,也都活得既自在,又滋润。直到现在北京也仍是这样:一个外地人,只要他不是“太差劲”,那么,他到了北京,也就不会感到别扭,感到“格格不人”。如果他很随和,还会说几句普通话(不必太标准),那么,用不了几天,他几乎就会觉得自己也是北京人
北京,几乎是可以容得下全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人的。
北京是全中国人表演交往的舞台和场所,或者借用日本学者铃木荣太郎的概念,是全中国人“社会交往的结节机关”,当然是可以而且应该兼容全国的。所以,一来二去,北京话便几几乎成了咱们的“国语”(普通话)。
同样,开放也是城市的天性。从古到今,城市从来就是作为“中心社区”而存在的。它们或者是全国的中心(首都),或者是区域性的中心(省会、州府、县城等)。既然是中心,就必须向它的周边区域开放,既吸收又辐射,既统领又兼容。所以,北京不但“包容量”大,而且“吞吐量”也大。有一个数字颇能说明问题:现在的北京人,有四分之三是建国以后才进人北京的外地人及其子女。也就是说,不到半个世纪,所谓“北京人”这支队伍,就换了四分之三的“血”。至于北京向外地“输”了多少“血”,似乎不好统计,但相信也不在少数。
然而,北京的这种开放和兼容,似乎还不是或不完全是现代意义上那种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交往与交流。它似乎还更多地是以一种“天朝帝都”的雍容气度或“政治中心”的文化特权,居高临下地吸收和兼容着外来文化和外来人口。较之上海和广州,它更像一个开明的君主或宽和的老人,以一种无所不包和见惯不怪的从容、淡泊、宽舒和自信,集天下之大成而蔚为壮观,但当其绚烂之极时却又归于平淡。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大气”与“平和”,正是北京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它甚至几乎遍及于每个北京人,成为北京人的一种“文化性格”。
但不管怎么说,北京毕竟是文化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它很像一个自然形成、得天独厚的大森林,乔木、灌木、奇花、野草,共生于其间,层次分明而又相得益彰,错落有致而又浑然一体。它是帝王之都,也是文人之乡和民众之乐土。如果说,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勇敢自尊的学人风范,敦厚朴实的民俗风情,曾经共同形成了老北京那种既“典丽堂皇”又“幽闲清妙”的文化品格;那么,高瞻远瞩的改革开放,居高临下的兼收并容,独一无二的文化优势,便构成了新北京的非凡气象。
北京的一大气”,就大在这里。
霸气与和气
北京的“大”,几乎使每个到北京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小”。
有句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人老。”其实,到了北京,又岂止是觉得自己官小,简直是连人都很小。那么大的北京,一个两个人走了进去,就像水珠融进了大海,看都看不见,影儿都没有一个。这其实也是北京容量太大所使然。’一个空间,如果容量太大,纳入其中的事物就显不出“体积”来。不要说人了,就连摩天大楼立交桥那些庞然大物,在北京也显不出有多大。
更何况,北京,又是怎样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那个衣着朴素、神态安详、满不起眼的遛鸟老头,没准是大清王朝皇族后裔,大小是个“贝勒爷”;而那个坐在小摊上喝豆汁、吃火烧或者炒肝儿,吃完喝完一抹嘴就骑上自行车去上班的中年人,也很可能是一位什么重要部门的什么长,大笔一挥就能批个十万八万甚至上百万。这些人,在北京都很普通,就像他们说的话都是“普通话”一样。北京,毕竟太大太大,再大的人物,在北京也不大容易“大”得起来,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变得普普通通。
北京的官们大多“不大”(真正的“大官”你见不到),北京的市民却多半“不小”。有人说上海是“大城市,小市民”,北京却绝对没有“小市民”。北京的市民都是“大市民”:派头大,口气大,架子(或者礼性)也大。“大气”,可以说是北京人的一种普遍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无不带有“大”的味道: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讨论大问题。就连聊天,也叫“侃大山”(先前则叫“神吹海哨”,也有“大”的意思)。就连喝茶,也钟爱“大碗茶”。他们对于小打小闹不感兴趣,对于小模小样看不上眼,向往的是成为“大腕”、“大款”,当然最好是“大官”。就连找媳妇,也不大喜欢“小家碧玉”式的。至于喝啤酒,当然更得论“扎”。如果一小杯一小杯地来,一小口一小口地抿,那还叫喝酒.
北京人的大气,与燕赵遗风,或者说,与北中国的豪雄之气不无关系。这种豪雄之气以山东、东北两地为最多,而在全国,最喜欢北京人、最容易和北京人认同的,也恰恰是山东人和东北人。山东出响马,东北出胡子(土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是少不了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也是少不了的。这些北京也都有,只不过大碗喝酒仅限于喝啤酒,大块吃肉一般是涮羊肉,两肋插刀则多半是豪言壮语。但不管怎么说,北京人毕竟是崇尚豪雄和讲义气的。他们推崇的是“不吝”、“豁得出去”,古道热肠和使肝义胆在北京也总是受到好评。“不吝”并不简单地只是“不吝啬”。依照杨东平的解释,它至少还有满不在乎、敢做敢为、超拔洒脱、大大咧咧甚至不修边幅等意思在内。在各地方言中,大概只有武汉人的“不囗”与之相似。不过武汉人的“不(口者)”重在“直”,北京人的“不吝”则重在“爽”。所以武汉人极其憎恶“鬼做”,而北京人的“不吝”则很可能具有表演性,变成一种“作派”。
这种作派常常被称作“狂”或“匪”。这是一种由服饰、举止、口气、派头等综合因素构成的气势。它既以“狂匪”名之,就不能有“奶气”,因此不但不能精巧雅致,反倒要“粗”一点才好。事实上豪爽往往是和马虎难解难分的,精致则难免因过分注意细节而显得“小家子气”。“小心翼翼”则不“豪”,“精雕细琢”则不“爽”,简单粗疏反倒自然洒脱。北方人(尤其北方农村)的生活原本就比较粗放,这种粗放经过北京文化的洗礼,就变成了“大气”。而“大气”一旦成为北京人的标志性品格,粗放就会变成一种刻意的追求。所以,诸如抠门、松货、软蛋、面瓜之类统统都是贬义词,不拘小节马马虎虎则不会受到恶评。于是,为了追求大气豪爽的效果,就要装得大大咧咧、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甚至不修边幅,比方说,衣衫褴褛胡子拉喳,身上贴着假胸毛,胳肢窝火臭等。
显然,北京人不是不讲究,而是特讲究。他们讲究的不是我们通常所谓“生活质量”,而是“份儿”和“派儿”。怎样做“有派”,能够“拔份”,他们就怎样做。比方说,在满街“蓝蚂蚁”的年代,穿一身将校呢的旧军装,是“派儿”;当满街都是西装革履新潮名牌时,着圆领汗衫翻毛皮鞋反倒“拔份儿一。这种服饰符号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就敢不随时尚,就敢对着来,怎么着?因此是“特狂”、“特匪”、“特不吝”。
这恰恰是一种京都意识。“京都人”与“地方上”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京都人”是超群脱俗、高人一等、与众不同的。这种“卓异”或“特异”,表现于老北京,是恬谈平和、见惯不怪;表现于知识界,是俯视天下、语惊四座;表现于小青年,则可能是狂痞匪气、街头拔份。无论何种表现,其背景都一样,即北京人特有的大气。因为他们是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中之一员,他们不大也得大。
的确,北京市民的“大”,是以北京的“大”为依托和背景的。
不管在明面儿上是否表现出来,几乎每个北京市民都无不以自己是一个“北京人”而自豪。最老派的北京人会以一种“华夏”看“夷狄”的眼光看外地:除了北京,“天津、汉口、上海,连巴黎、伦敦,都算在内,通通是乡下”。即便不把北京看作惟一的都市,自豪感也不会因此而稍减,因为只有北京人,才“能说全国遵为国语的话,能拿皇帝建造的御苑坛社作为公园,能看到珍本的书籍,能听到最有见解的言论”(均为老舍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就连北京的熬大白菜,也比别处的好吃。为什么?五味神在北京嘛!五味神是何方神圣?没人知道。但万岁爷既然在北京,那么,不管他是谁,也得到驾前伺候。
这种自豪感因为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又在新一代北京人身上得到了加强。他们都是“中央的人”,相对“地方上的”,优越感也就自不待言。这里说的新北京人,也包括那些出生在外地工作在北京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北京工作,多半是大学毕业后因“品学兼优”留京或分配来京。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原本就是“天之骄子”,而他们所在的单位,又多半是大专院校和国家机关,比起老北京人中那些“引车卖浆者流”来,还更为贴近“中央”,消息的来路也更可靠。所以这些人聚在一起,没有一个不“牛皮哄哄”。
其实“板儿爷”们又何尝含糊!他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的同样是国家大事,消息也同样是国务院部委办传出来的。好歹都在中央这地面上住着,怎么也听得到一点风吹草动吧?不妨这么说:上海人是人人都很体面。也许他晚上要在亭子间架床,早上要早早起来倒马桶,但只要走在街上,就一定是衣冠楚楚人模狗样。北京人是个个都很牛皮,也许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正式工作,一日三餐不过棒子面窝窝头,但只要一开口,就一定是国家大事世界风云,而且话里面决没有窝窝头味儿。
对政治的空前热情,正是北京人“大气”的一个重要表现。外地人对北京的一个相当一致的看法是:“北京人人都是政治家。”对于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从海湾战争到王府井的改造,从克林顿访华到科索沃冲突,差不多每个北京人都有自己一整套看法,而且说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让人觉得他们不是的土司机、店员、鞋匠或买西瓜大碗茶的,而是中央政治局的顾问或智囊。北京的政治民谣和政治笑话也特别多,你往往能一下子听到好几种版本,让你忍俊不禁。但如果要说“正格的”,他们也能慷慨陈词,说理充分,使用政治话语或引用名人名言也娴熟自如,让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政治抱负、政治理想、政治敏感和政治才能。这实在是北京人“大气”的最好注脚。是 天底下,难道还有比政治,比天下兴亡、民族盛衰更“大”的事 可以说,正是对政治的空前热情,使北京人成为“大市民”。
北京人既然都是“大市民”,那派头当然也小不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让全国各地人都极感愤怒的事实是:北京各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和质量都极差(据说现在已有改观,但时至1999年2月,《中国质量万里行》仍发表了消费者的批评文章,诉说他们在北京某老字号所受的窝囊气),以至于差不多每次人大政协会上都有代表委员提出意见,甚至有人尖锐地批评说,北京是“气象平凡,诸多不便”。“气象平凡”并不准确,“诸多不便”却是事实。1997年我在北京,住的是“标准问”,却常常因错过规定的时间而洗不上澡。本应提供的信息服务,在服务员那里也是一问三不知。至于饭菜质量,就不好说 前面说过,北京人的生活原本是比较马虎的。你当然不能要求一个自己天天吃熬白菜或臭豆腐咸菜就贴饼子的人,为你做出精致的小菜来。
让人受不了的还是那爱理不理或颐指气使的态度。“过来过来,你给我过来!”“一边排队去!”这些都是我们在北京的服务窗口常常可以听见的声音,而且多半是女高音。北京的服务员好像不是“大哥大”,就是“大姐大”,在顾客面前有着摆不完的谱。你向他问价,他让你自己看。自己看就自己看吧,他还要损你:“长俩眼睛干嘛的,出气呀!”请他快一点,就更不得了:“嚷嚷什么!没看见我忙着啦!”难怪龙应台一进北京就要吵架了,能不吵架
在某些人看来,这似乎也很“正常”。北京嘛,什么人没有?那个卖针头线脑、咸菜酱瓜的女售货员,说不定是个“格格”呢(其实当然多半不是)!即使她不是什么“格格”吧,又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其实当然未必见过)?老舍先生来买酱瓜,还客客气气呢(其实当然未必买过)!那么,请问你算老几?老话说:“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对不起,咱北京就是欺客的地儿!不满意?别来呀!爱来不来的,谁请你啦?
显然,这就不是“大气”,而是“霸气” 这决不是北京应该有的气象,这也决非“正宗”的北京做派。正宗的北京人,老派的北京人,尤其是又老派又正宗的北京生意人,是不作兴这样对待顾客的。在老舍、郁达夫、林语堂等人的笔下,老北京人是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一样节一技之长,无僧人之貌”。至于生意人的“一团和气”,简直就像是天生的,岂有慢待顾客、爱理不理,甚或拿顾客“撒气”的道理?
北京的“和气生财”却来自北京文化的“大气”。也就是说,老北京生意人的“和气”,根本就不是什么“服务态度”,而是一种“文化教养”。它是天朝大国的雍容气度,是世纪老人的闲适安详,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仁和谦让,是一个正宗北京人应有的教养或者说“礼数”。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该生气的。即便对方无礼,有教养的北京人也不该失礼,反倒应该更加和气。自己越是和气,就越是显得对方没有教养。这不是“丢份儿”,而是“拔份儿”;是宽以待人,也是自尊自重。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做别的什么,都这样。有人说,北京的各行各业“咸近士风”,便正是看到了这种“和气”不但普遍,而且与“知书达礼一相关,有一种儒雅的底蕴,甚或是一种一书卷气一。所以,一旦这种“礼数”、“教养”或“书卷气”没了,事情也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
北京人的这种礼数、教养、儒雅风范和雍容气度,可以从他们对待外地人的态度上看出。
一般地说,北京人,尤其是老派正宗的北京人,是不会歧视和欺侮外地人的。比方说,你在北京,如果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必定是极为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那神情、那口气、那份熨帖,就像对待一个迷路的孩子。然而这种“和气”的内涵,恰恰是惟独北京人才会有的“京都意识”:咱北京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北京人在“礼数”上,当然应该是全体国民的表率。北京人最值得自豪的,不就是比别人更懂礼么?如果咱们礼貌不周,那就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一丢份儿一啦!再说了,咱北京是全国的首都,外地人不过是分家出去单过的小兄弟罢 现在他们回家来,不认路了,咱当大哥的,不帮他一把,行么?
所以,在北京,如果不和服务行业打交道,我们不大容易明显地感受到对外地人的歧视和不屑一顾,而这种感觉我们在上海、广州等地却时有体会。北京人其实是自我感觉太好了,好得不必摆出一副惟我独尊的派头,就像不必在北京二字前冠以一大一字一样。
显然,北京人的自豪感,毋宁说是一种民族自豪感,而非地域或社区自豪感。北京人,可能是中国人中最少“地域文化心理狭隘性”的一群。因为他们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一区域的人,而是“中央的人”。中央只不过高于地方,却并不与地方对立,更不排斥。所以北京人并不“排外”。既不排斥外地人,也不排斥外国人,甚至也不(像上海人那样)鄙夷乡下人。他们不大在乎别人说自己“土气”、“乡气”(尽管北京也有“土老冒”之类的词儿)。相反,他们对于乡村还天然地有一种亲切感(比如把“心里美”萝卜当水果吃)。足以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北京城内,也不乏乡情野趣之地。那里野旷人稀、风物长静,可以体味到人与自然的亲近。这当然是一个农业大国的京都人才会有的情感,决非那些在拥挤狭窄的水泥弄堂里长大的上海人所能理解。
平民与市民
的确,北京城在本质上是属于“乡土中国”的。
和中国其他古都一样,北京城也十分乐意地保持着它与广大农村的密切联系,而不是像上海滩那样,把自己和农村对立起来。尽管北京有着高大的城门和城墙,但它们与其说是城乡之间的界限,不如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在北京城城墙大体完好、城楼巍然高耸的年代,古朴的城门把庄严的首都和恬静的乡村浑然一体地联系起来。巍峨的城墙下,是“我们的田野一,是河流和湖泊,是羊只和鸭群们的天地。那里浓荫密布,岸柳低垂,芦苇丛生,荷花盛开,充满了田园诗般的情调,而这种情调“在北京各城门附近是屡见不鲜的”。登上箭楼远眺田畴,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尽收眼底,古老帝国的悠长韵味便在你胸中回肠荡气 难怪喜仁龙要感慨万千。是啊,“世界上有几个古都可以提供如此开阔的无建筑地面,可以在其城区内看到如此纯粹的田园生活”
这种田园风光我们现在是不大容易看到 尽管我们在北京的某些街区还能看到进城的农民,看到他们拉来的新鲜蔬菜和瓜果,看到拉这些蔬菜瓜果的木头车子和拉车的骡马(不知还能不能看到骆驼),但总的来说,我们已只能从一些老街老巷的名称那里寻觅当年“田园都市”的蛛丝马迹。北京的地名是很有风味的:三里屯、四眼井、竹竿巷、钓鱼台、樱桃斜街、烟袋斜街、香饵胡同、石雀胡同。不管这些地名是怎么起的,都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儿。事实上北京的地名大多非常生活化,比如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胡同、酱坊胡同、醋章胡同、茶儿胡同,连起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比方说,拐弯多的街巷,就叫它八道湾九道湾,或者骆驼脖儿胡同、辘轳把儿胡同;圆圈形的,叫罗圈胡同、磨盘院胡同;口小肚儿大的,叫门葫芦罐儿、驴蹄胡同、茄子胡同;扁长条的,叫扁担胡同;细长条的,叫笔管胡同、箭杆胡同、豆芽菜胡同、狗尾巴胡同;弯曲状的,叫月牙儿胡同、藕芽儿胡同;一头细长一头宽的,叫耳挖勺胡同、小喇叭胡同;如果胡同较短,就干脆叫一溜儿胡同或一尺大街。
读着这些地名,我们不难体验到一种亲切感。《北京的胡同》一书作者翁立认为,胡同名儿之所以如此通俗化和世俗化,一是因为“北京人直爽实在”,所以起名也实实在在,直截了当;二是因为一个地名只有通俗、上口、好记,让人一听就明白,才叫得响、传得开。这当然并不错。但我同时也认为,它们恰好证明了北京是一个“田园都市”。否则,就不会有扁担胡同、椿树胡同、辘轳把胡同、磨盘院胡同 这些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的胡同名,被认为是上口好记叫得响的,岂非恰好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乡土情结一?
北京人的这种心理和这份情感,更像是“平民的”,而非“市民的”。平民和市民是两个概念。市民是“工商城市”的小民,平民则是“田园都市”的小民。所以,平民更接近农民。老北京的平民,是相当“农民化”的。他们爱吃的是硬面饽饽荞麦饼,是冰糖葫芦豌豆黄,而不是奶油蛋糕冰淇淋;爱喝的是二锅头和大碗茶,而不是威士忌和咖啡;爱过的是清明端午重阳节,正月十五挂红灯,而不是圣诞节和情人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儿,是逮蜻蜓、黏知了、放风筝,是那些让人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娱乐活动。甚至他们爱听的也是那些带有泥土味的吆喝声:“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梨”。
北京人生活中的这些平民味儿现在是日渐稀薄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有这种平民味儿,才是正宗的北京味儿。它也是北京最让人怀念和难以忘怀的东西。没有太多的人在乎北京的皇帝、官僚和学者(个别特别有名的例外),也没有多少人记得满汉全席(也许根本就没吃过),但记得天桥的把式、厂甸的庙会、隆福寺那些可心又便宜的东西,记得八月十五的免儿爷,记得豆汁儿、灌肠、艾窝窝和炒肝儿。北京,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属于平民的。
平民的北京之所以风味醇厚让人怀念,不仅因为其中保留着大量城里人久违的乡土气息和田园情调,而且因为其中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其他城市没有的贵族气派和贵族精神。
平民,是王朝时代的概念,系相对“贵族”而言者。北京是贵族集中的地方,当然也是平民最多的地方。所以北京的贵族派头最足,平民趣味也最多。作为明清两代的京都和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给这两大阶级都设计和安排了足够的空间。贵族们固然能在这里养尊处优作威作福,平民们在这里也如鱼得水活得滋润。现在,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作为历史虽因革命而消失,但贵族精神和平民趣味作为一种文化,却并不因此而消亡。反倒是,“旧时王树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革命以后,大批的贵族带着他们的文化修养和文物收藏流落民间,大大拉近了这两个阶层的距离,在使自己平民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平民文化的贵族气和书卷气。
其实,北京的平民,原本就非同一般。帝辇之下,皇都之中,万岁爷这一亩三分地上住着,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哼哼。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有几分华贵,几分儒雅。这差不多也是西安、南京这些古都的共同特点。不过西安因历史故,较之北京更为古朴厚重;南京则因地理故,较之北京便多了几分隽秀水灵。北京的民风是“大气”:粗犷、豪爽、质朴、落落大方、小处见大而又礼数周全。老北京人就尤其如此。他们的生活大多十分简朴,甚至可以说是粗陋,但却决不会因为盆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一碗老豆腐,二两烧刀子,也会慢慢地喝,细细地品,一点一滴都咂了下去。那神情,那气度,那派头,有如面对一桌满汉全席。就是这样简陋的酒菜,如果来了朋友、熟人,也要礼让,然后坐下,慢慢品尝,一面悠然而又不失文雅地“海聊”。要之,他们更看重的不是那酒那菜那茶水本身,而是饮酒喝茶时的悠然自得和清淡典雅,是那份心境和情趣。
无疑,这是一种文人情趣和贵族派头。事实上,中国的“贵族精神”中从来就不乏“平民趣味”。孔子无疑是贵族(尽管也许是“破落的”)。但孔子激赏的审美境界,却是暮春三月,与三五友人、六七童子,沐浴于沂水,在舞零台上吹干了头发,唱着歌儿回来。贾府无疑也是贵族(而且是“皇亲国戚”)。但为迎接贵妃娘娘而修建的“大观园”里,也不忘设一“稻香村”(倘无此村,则枉曰“大观”)。尽管贾府的做法未免“矫情”,但即便这“矫情”,却也是文化所使然。因为传统的中国是“乡上的中国”,而中国文化的美学原则是“白贲无咎”、“反朴归真”。所以,北京城里最可人之处,不是巍峨富丽的城阙宫殿(尽管它们关乎朝廷体制,不可或缺),而是不经意地流露出野趣的城西北角和什刹三海,甚至四城之外的那些废宇颓基、荒国古庙、老树小桥。同样,钟鸣鼎食、海味山珍、轻车暖裘也不是真正的排场,“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等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当”,才是最大的排场。
这样一来,最寻常处往往也就是最不寻常处,而要在最寻常处看出不寻常来,是要有文化教养的。这种文化教养当然并非只是北京人才有,但似乎只有北京人(当然是老北京人),才会表现得那么大方和自然。如前所述,北京人是很会“找乐子”的。对于北京人来说,“坛墙根儿”和“槐树小院”都是“乐土”,“喊一嗓子”和“听一嗓子”都是“乐子”,而且越是众人喝彩,越是神情散淡。有谁能像老北京人这样深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之神韵 我们实在很难说这种心境和情趣究竟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毋宁说是一种“贵族气的平民趣味”或“平民化的贵族精神”吧!
于是,在老北京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平静安详、宽和礼让、恬淡闲散、诙谐幽默。他们在茶馆里听戏,在园子里会鸟,在皇城根儿溜弯,在大槐树下纳凉,全都有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比方说,纳凉,讲究的就是“沏一壶不浓不淡的茶,聚几个不衫不履的人,说些子无拘无束的话”。再比方说,溜弯儿,讲究的也是从容不迫。北京人的“溜达溜达”,与上海人的“逛街”、“压马路”是大相异趣的。“逛街”和“压马路”不是为了享受都市生活,就是没地方可去,只好在街上走,溜弯儿却是为了享受那份怡然自得,纯粹是散步和散心。
这显然是一种讲究,而且是一种“穷讲究”。大城市里的人,多少都有些讲究。没有这些讲究,也就和“乡下人”差不多 事实上,农民进城,最不习惯的也正是这些讲究,比如进门要换鞋,饭前要洗手,吃饭要用公筷,睡觉前要洗脚,不可随地吐痰等等。这些讲究,即便最普通的平民和市民,也有。而且,穷归穷,讲究归讲究,所以叫“穷讲究”。但,各地的讲究,也不大一样。比方说,北京和上海就不一样。北京更讲究“礼”,上海则更讲究“貌”。上海人是“不怕天火烧,就怕摔一跤”,最怕“衣冠不整”,被人看不起。北京人的讲究则是“倒驴不倒架”,最怕困“丢份”而被人“小瞧”。所以,“四十来岁的下岗女工去菜市场买菜,跟相熟的摊主还是不好意思太斤斤计‘较。不过,主张和气生财的摊主也会给一点小小的优惠。这些北京近郊的农民很快就知道了应当怎么同北京人做生意,就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就是礼。或者说,礼数。我在《闲话中国人》一书中说过,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情及其回报,即所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种往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比如你送我酱黄瓜我还你腌萝卜之类胡同四合院里常有的人情礼数,更是精神上的,即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这就是礼。如果“失礼”,不但别人不“待见”,自己也“跌份儿”。可见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而要尊重别人,又首先得学会尊重自己。如果自己先不先丢了“份儿”,也就没有资格敬重别人
自重,正是北京平民的贵族精神,包括不自轻自贱,不妄自菲薄,不见风使舵,不见钱眼开等等。生活在一个饭要钱买的社会里,尽管谁都知道“一文钱难死好汉”,但既然要坚持贵族精神,就得坚持“人穷志不短一,不能因那么一点蝇头小利而让人小瞧了去。这正是前述下岗女工尽管生活窘迫,却仍不肯显得太“抠门”的心理原因所在。这里面固然有“贫贱不能移一的品格,也未尝没有一点“打肿脸充胖子一的矫饰,当然亦不乏北京人固有的大气和大度。不过,直接的原因,还是“磨不开脸一。脸面,对于北京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
什么叫“磨不开脸”?也就是落不下架子放不下身份。北京的平民又有什么身份架子 也就是那么一点精神吧!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正是这种精神,使人高贵,并提升着北京平民的人生境界。说实在的,上海人缺的,正是这“境界”二字。上海人的不足,是有风度无境界,有教养无底蕴,正如北京人的毛病是过于看重身份面子和过分强调精神作用,因而喜欢摆谱、讲排场、充胖子和夸夸其谈一样,都无关乎他们的个人品质,而是他们城市的性质所使然。的确,过分地强调精神难免变成空谈,过分地讲究礼数也可能变成繁文缛节,变成“臭规矩”和“矫情一。但,大气的北京毕竟不是夜郎。它能赋予北京的平民以一颗平常心,也能教给他们以种种人生哲学和处世方法。这些教导往往都是实实在在和可操作的。因此,如果你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技巧和教养就会变成趣味。我们通常说的北京味儿,便多半是指这种趣味。
(摘自易中天”读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