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逛书店。以往在天津,刚到的时候集中精力买专业书,买了就海运回英国。临走前集中精力买闲书,买了直接扛回伦敦。在北京,专业书和闲书一起买,找个邮局直接海运回伦敦。海运要一到三个月,好不容易运到了,却常常想不起来当时为什么买了。所以,海运的书除了闲书,几乎都没仔细看过。写文章的时候觉得底气不足了,顺着书架一找,总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一两本合适的书。拼命回忆当时买书的动机,虽然基本想不起来,可还是忍不住暗中赞叹自己真是有先见之明。
这次回去时间仓促,最可惜的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书店没去成,大学区的书店也没去成。只在见人的空当里抢时间去了三家小书店。一家是中国社科院一楼的社科书店。书以社科类为主,查阅起来比较便捷。这里社科院自己的人写的书比较多。发现很多社科前辈很有雅兴,随笔一本接了一本地出。去年在书店就浏览过几本,买回家一本。看了以后感到老学者的文化修养现在的年轻学者常常比不得,同时老学者对更老的学者和西洋学者之崇拜似乎也是现在的年轻人比不得的。
在这里看到了一两套介绍中国图书史的带插图的书。每一类图书(抄本、绘本、善本、拓本等等)都专集介绍。书的印刷精致,设计简洁。记得是买了其中的两本,到底是几本要等三个月以后才能明确告知。如果我没拿错的话,应该肯定有关于绘本的介绍。主要是去年在伦敦看了英国的绘本(illuminations)展览,现在在剑桥大学的(Fitzwilliam Museum)还在部分地展出,12月11号结束。观后感是我的任何关于精美的感叹都没法说出口,古代洋人真是闲,真是对神敬畏不已,真是金子多得没处用。中国的古书绘本自然风格不同,拿回来比较一下应该是很有意思。
书店很小,人少,没有缠绵的背景音乐,谁小声说话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我正看书,听见一个人主动跟另一个人打招呼。前者是中央政府官员了,后者是武汉大学的老师。前者是后者以前在武汉的学生。前者开朗自信,后者显然没认出这个学生来。不过不妨碍师生简短交流。师生多年以后能在这样的书店碰上,并闲聊几句,从他们说话的声调看,显然是隐隐地透着兴奋。对我来说,则比柔软的背景音乐更悦耳。
在北京的第二天一早顶门去了美术馆对过的三联书店。去得早了几分钟,门口已经有人等着开门了。好几年没来了,书店的进口处好像变了。记得以前一看就是书店,现在一眼望去好像是个小百货。铁门往上一提,我们都赶紧钻进去。文艺图书大发展在这里一目了然。书封面的印刷和装潢已经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一进门的地方文化书和翻译的小说挺多,不像前些年堵在门口的除了成功之路就是管理宝典,但沾文艺二字就打入地下。在这里买了两本关于茶的书,还给英国的朋友买了一本《唐宋词三百首》英译加绘画,还有一本《世说新语》英译加绘图。拿回家一看,《唐宋词三百首》翻得还不错,配图都是中国古画,有点缺乏新意,糊弄英国人正好。《世说新语》的英译纯属糟蹋中国文学,但是人物的水墨画神采飞扬,反而让我爱不释手,决定这本自己留着了。
最后一家是商务书店。也是很多年没去,已经从小平房改成了气派的门脸。我上学时最爱追踪商务的书。这里的译著很多,那套黄绿蓝书背汉译名著已经排满很多书架了。和其他出版社的书相比,商务的书在版式和设计上都显得陈旧一些,确实还有手纸里面包金子的现象。不过和我在三联楼下看到的若干驴唇不对马嘴的杂牌出版社的翻译相比,商务的译书看着还是比较让人放心。
在火车站等车,发现和去年帝王将相传记充斥的现象相比,今年自助心理学的书占了空前的分量,教人怎么变得自信,教人怎么放松心情。这种短时间内起落跨度实在大,似有集体噪郁症之嫌。看着电视屏幕上接二连三的关于幸福指数的新闻。我猜测要么对幸福的享受成了时尚,要么幸福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在天津,我只抓空去了一趟图书大厦。我们前年在国家美术馆门买了一本叫《中国人本》的摄影画册。这本书放在我家的书架上,好几位朋友来了首先拿这本看。打开一看又忍不住笑起来,原来他们经常是看成《中国人体》了,嘿嘿。这本书实际上是一部新闻摄影的小画册,都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煽情的成分,却有国内的朋友看了黯然泪下。没问题说让我到书店还是找找这类的书。
到了图书大厦,竟然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比百货商场还热闹。艺术类的书在顶层,很大的面积,书法绘画、摄影、音乐、民间艺术…基本上你能想得起来的艺术门类这里都有。伦敦的书店除了最大Foyers也很少有把这么大的面积贡献给艺术类书的。我不禁欣喜异常。不过匆匆转了一圈,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大概百分之九十九的书是教学书。摄影书教你摄影技术,绘画书教你如何画画,音乐书主要是钢琴教程。这一层的顾客主要是家长带着孩子选购学习用书。单纯的欣赏类书则少之又少。找了半天,摄影的只有一本”平窑国际摄影大赛”的参赛和获奖作品。可是印书的纸张却和毛边纸差不多。打开一看,里面的照片都模糊不清,还不如外面卖的报纸。对于一项汇集了不少好作品的国际赛事来说,简直就浪费纸。
一个城市的图书城出现这种现象或许值得研究。我唯一能想到的解释是,父辈没有机会学习也没有时间欣赏,却是迫切希望孩子将来能成才。他们的需求在图书大厦里表现出来,就是现在的功利性。或许需要再等几年,他们成才的一代才会在幸福的自信和放松之中为了欣赏而欣赏。
思考题:请同学们先分组讨论,看看还有什么其它的解释,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总结发言。
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