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伏特加里的愛情
送交者: 佚名 2003年07月24日17:54:31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16歲那年的夏天,因為柏拉圖式地迷戀那個可愛的女服務生,於是經常帶着一本小說,到那家當時最In的日式西餐廳,點一杯飲料磨一個下午。最常點的東西叫做“螺絲起子”(Screwdriver)。

  那個年頭,身體像剛冒出頭的筍子長個不停;那個年代,新奇的事物如雨後春筍冒得沒完沒了,完全不理會我們這些年輕人到底來不來得及搞懂。

  那“螺絲起子”,我始終以為是一杯外國來的柳橙汁。柳橙的氣味喝來頗有罐頭果汁的嫌疑,但又不那麼死氣沉沉,除了冰塊之外,裡頭好像還有些什麼東西,非得把柳橙的那股勁兒逼出來不可。是了,肯定是什麼怪牌子鬼配方的柳橙汁。

  奇怪的是,每次喝完這杯柳橙汁,儘管餐廳里空調勁道十足,儘管冰塊的溫度根據教科書說是零度,我卻總在洗手間的鏡子裡,發現自己臉紅了。微熱泛紅的臉,發暈帶漲的小腦袋,只讓我心底暗自讚嘆原來這就是愛情。

  原來是伏特加。

  一份伏特加,兌上兩到三份的柳橙汁,這種以伏特加為基酒的雞尾酒,據說是美國工人用螺絲起子攪拌出來的玩意兒,因而得名。這典故實在不浪漫,但這杯外國來的柳橙汁,就這麼寫下了我和酒精和愛情的“史前史”。螺絲,俄羅斯。依那個年代的苦悶程度看來,當時手上捧着的,搞不好還是本俄國小說。

  是的,俄羅斯,這惡寒的國度,伏特加的原鄉,少了這燒烈烈的蒸餾酒,陀斯妥耶夫斯基筆下的小人物如何在酷寒的人間活下去?可當它走進現代都市的空調酒館時,竟也帶着冰,不論是兌了蕃茄汁又撒鹽撒胡椒的“血腥瑪麗”(BloodyMary),兌了西柚汁在杯口抹上一圈鹽的“咸狗”(SaltyDog),還是兌了君度甜橙酒(Cointreau)和萊姆汁的“神風特攻隊”(Kamikaze)……這些以伏特加為基酒的雞尾酒,似乎都得是冰的,但是最厲害的還是“冰鎮伏特加”。這酒,放進冷凍庫里,因為酒精濃度的關係,怎麼也結不成冰,卻凍成了微稠的異質流體。冰凍的平口小杯,透明依舊的流體,抹去玻璃杯上的薄霜,你望見杯壁上映着一群亞熱帶夏天的酒客。這景象,跟俄羅斯天寒地凍里紅通通的臉頰和鼻子,竟然是同一種液體創造出來的。

  從詞源學來看,“vodka”(伏特加)是從俄文的“voda”(水)來的,跟“water”(水)的古字“wter”放在一起,讀起來顯然是一家人。

  這綺異的水,在火與冰之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紅樓夢》比瓊瑤小說高明在哪裡?(ZT)
2002: 再作一道活水燒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