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喜欢善良的郭襄? |
送交者: 以气御刀 2003年11月01日15:41:30 于 [五 味 斋] 发送悄悄话 |
金庸著作中,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因其鲜活而真实,因其真实而使读者顿感亲切。凡读过金著者,各自会有一个感想、一个判断、一个大概的定论。喜欢谁,不喜欢谁;或者是哀谁的不幸,怒谁的不争。但是不论如何,凡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都象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存在着缺憾,并且因其缺憾令人久久难忘。象新女性形象的阿紫,古典女性阿碧, 以及介于阿紫与阿碧之间的阿朱;象贵族气质的赵敏,象本系贫女但奋斗不懈的周芷若;象联明绝顶但有点狭隘的黄蓉,象超尘脱俗又不免自私的小龙女;象孤愤而坚决的李莫愁,象狂叛而迷茫的殷离……个人以为,金著中女性人物,形象设计得最好的一本书是《天龙八部》,不论是天山童姥、李秋水,还是钟离、木婉清,一个个都是独立的形象,独特的性格,生动而且真实的精神;其次便是《倚天屠龙记》。但是,综观金著所有著作,我以为,他塑造的郭襄是最精彩最传神的一个形象。 曾以为,就性格而言,郭襄是女性的郭靖。郭靖木讷淳朴,但其在大方针大理想大事业前,始终坚持如一,纵无蓉儿的智慧狡黠的辅助,以郭靖的品操,他仍然是英雄,而且一定能够成为英雄。郭靖的二女儿郭襄,继承了郭靖的本质——侠骨。少女郭襄,置身江湖,频遭险难,但是她的态度几乎一直是平静的,这种平静态度与因克制而显得镇定姿态是不同的。镇定者,临危而不乱,尽知险恶艰难,心中不免焦虑恐惧,但是其能够通过勇敢、智慧来克服,因而镇定。平静者,则似司空见惯一般,竟似不知险恶,便是将险恶视若无物。她理解了生活的本色,并且以慈悲的宽容将凶神恶煞者、气势汹汹者、气急败坏者当作可怜人来看待,因而无虑己身亦不畏形势。譬如面壁达摩,身后突现一只猛虎,而达摩端坐不动,这种态度是平静,还是镇定?金庸写出郭襄时,该是他多年修养的一种综合的,具体化的理想形象吧,因为郭襄的精神中有着超乎了经院理论式的佛的内涵。郭襄是一种境界,而她的故事遮挡了她的本然的特色,因为她爱上了一个人。 杨过在郭襄的生命中,就象郭襄的爱情在郭襄的故事中一样,令读者迷茫、遗憾,或者竟至迷失。爱情在少女郭襄的心怀中,究竟有多重要?少女郭襄空有慧剑,但不知心中有魔。浮士德式的苦闷让她痛苦、彷徨、惆怅、焦虑、或者便是愤慨吧?一副透明的枷锁,桎梏着她的心思,思绪所到之处,难逃杨过的魇影。即使想要挣脱,也不知如何是好。郭襄只想再见到杨过一次,见到之后呢?她没有决心和斗志去靠近他。她让少女的爱情象春日的雪原一般,逐渐开始它的融化的宿命。孤独感袭上心头,她只好漫无目的地去向苍茫的江湖,去寻觅?则却是躲避。一个囚徒,一个苦行僧式的女儿郭襄,在飘泊与寻觅间,凸现她的大容忍。因为她是郭襄,所以她并未曾试图用自己的颜容去捕获猎物;因为她是郭襄,所以她未曾想通过环境的辅助去征服对手;因为她是郭襄,所以她未曾嫉妒小龙女或者抱怨杨过。曾有些作者宣传或赞美女人的忍让服从,并且教男权分子们获益良多,工于心计,只是泼皮。而郭襄的大容忍,因其大,则令小瘪三顿显小。郭襄崇高之处在于,藉她的性格和行为来参观杨过小龙女的爱情,是渺小的或者是狭隘的。情痴杨过苦等爱人许多年,只为爱情澎湃,他守贞如一,世界第一等。虽然伟大,却也是一个伟大的俘虏。郭襄的爱情始如一般形式,但慢慢破壳而出的则是爱的本身,爱情的形式是碎掉的壳。因为爱而产生爱情,许多人则停留在爱情上,不知归路。或者等而下之,令爱变质为其他感情。就象登山者,试图征服险峰,直到登上峰顶,便以为事业完成了。恋恋不舍,难于下山。他并未征服险峰,只是变成了山的一个组成部分。郭襄的运命使她成为郭襄,一种近乎理想化的形象。只有俯视,或者才能参悟,郭襄的爱情纯真善良而且美好,但是真善美不足矣让郭襄的爱回归于她的壳,她只好继续飘泊。 郭二小姐生日,江湖成名的许多甚至连郭靖的面子都不用照顾的侠客纷纷跑到她的闺房,恭贺郭二小姐生日快乐。这个情节与《笑傲江湖》中,圣姑的走卒们齐集令狐冲身侧奉献忠诚多么相似,非常俗气。郭襄没有因为这种大场面而自我膨胀,她的虚荣感哪里去了?少女郭襄诚然会因为拥有这种待遇而感动,而心花怒放,但不至于蠢血沸腾。试若换作郭芙或者其他MM,遭遇这种恭维,她的表演会不堪到什么程度呢?郭襄的脱俗这个被簇拥的小圈子里呼之欲出,这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修养的彰显。这种境界是学习所不能达到的高端,竟象与生俱来的一般,但是郭襄虽近乎理想但她并不是神,因此猜度:这是一种觉悟所致。 金著中有一点象郭襄的人物,大概算是《笑傲江湖》中的仪琳吧,仅仅是象而已。仪琳的软弱懦弱的外相下面,一样是大无畏的,不论是刀枪剑戟还是儿女情长,仪琳总是平静柔和心怀宽忍。但郭襄不同于仪琳处是郭襄的情感细胞更加活跃,郭襄的悲与喜,善与美更真实深刻。仪琳有暮气,郭襄则是朝气。郭襄从迷茫至清醒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象一层晨雾,渐渐销散后,郭襄便消失掉了。 金庸使她与仪琳一样,最终作了尼姑。 读郭襄,或者说想郭襄,不能将她当作一个情窦初开纯真善良的少女,似乎应该以“人”这个座标来评价她理解她,或者因此而误入歧途,或者因此而发现金庸如何去塑造郭襄的。郭襄是真善美的,但是她的真善美如何体现出来的呢?为什么许多读她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喜欢她,怀念她呢?有人因郭襄的生命中充满遗憾而喜爱她;有人因为郭襄的精神世界不断完善而喜欢她;有人因为她的性格或者爱情经历而喜欢她。郭襄的存在,虽不至于令其他角色黯然失色,但是恐怕是任谁也难遮盖她的光彩的。在小说中,她是一个残缺的人物。但是,在思想中,她却是完整的,甚至于比完整还要完美。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