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紅樹林
萬維讀者網 > 五 味 齋 > 帖子
閒話醃菜
送交者: 佚名 2004年10月07日15:55:14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醃菜可能是什麼席面都能上的開胃菜,且不說它有着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了。每當油膩之餘,任何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菜,就着熱乎乎的白米粥別提有多舒服了。

醃菜的品種極其繁多,像醃雪裡蕻、雲南玫瑰大頭菜、朝鮮系列辣菜、醬黃瓜、醃辣椒等等,等等,舉不勝舉。

以前之所以把新鮮菜醃起來吃,除了有其獨特的口味外,可能跟這些菜的節令性有關,一旦過了旺季就不容易吃到了。

這裡聊聊兩種醃菜。

一個叫“獨山鹽酸”。這裡的鹽酸不是化學裡用的那種強酸,而是一種極其可口味美的醃菜,產自貴州獨山,因而得名,是黔桂一帶大名鼎鼎的醃菜類極品。

獨山鹽酸看着就賞心悅目:綠色的青菜、紅色的辣椒,其間布有點點白色的酒糟(糯米酒)粒,剎是好看。口感辣中帶酸甜,非常開胃,越吃越想吃,不吃個見底不罷休,特別是女孩子們。葉子肥碩的青菜,可能是川黔常見的“牛皮菜”(待考),由於醃製得透,無論菜葉還是幫子都十分脆嫩爽口,是最先被掃光的部分。醃菜的美味是通過發酵產生的,獨山鹽酸中加入的酒糟既起到發酵作用又提供了特殊的甜感,在國內醃菜系列中是獨樹一幟的。

至今沒有明白的是,獨山鹽酸的菜始終保持青綠色的脆勁兒的奧秘是什麼,因為,幾乎所有醃菜里的葉子都是軟而黃不拉幾的。

獨山鹽酸通常裝在陶土罐里出售,市面上也有零售的。火車進入桂林、柳州,直到貴陽一路的站台上都可以買到。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日本鬼子為了實施由南邊包抄四川重慶的戰略計劃,曾以重兵沿桂林、柳州、南丹、金城江鐵路線一路北上,打到獨山就嘎然而止了,一方面是當時的鐵路已到盡頭,另一方面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小日本無力北上只得作罷,想來這段歷史已經載入當地的縣誌里了。

另一種醃菜想必大家都忒熟悉不過了,那就是榨菜。榨菜可能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愛吃的醃菜,就是在外進餐,無論餐廳的檔次高低,任何一家免費奉送的小菜里必定有它。這裡想說的是我所見過的榨菜的製法,先打個招呼,請各位打足心理準備的提前量。

在四川某地一家著名的醃製品生產廠家,在一個直徑2米多、深150多公分的巨型木桶里,大姐、大嫂們一個個將褲腳挽至膝蓋以上,光着腳丫子在桶里起勁兒地踩着,邊說笑邊踩邊往裡邊撒榨菜、鹽、辣椒的,這可是真真切切的正在運行着的工藝程序,想想在北京吃的榨菜竟然是這樣生產出來的,莫非“千里美味,始於足下”?

負責人很負責地告訴我們,榨菜就是這樣生產出來的,因為腳部的那種眾所周知的氣體有利於發酵,而且幾乎是做榨菜的最佳氣體。用現在的話來說,屬於綠色無污染環保型的,匪夷所思!

可以作為佐證的是,江浙一帶做雪裡蕻時,也是用腳來踩。我們大學班長在家時就經常到缸里去幹這種活兒,她還說,那個氣味越重越好。她說這話以後很長一段時期里,食堂所有榨菜、雪裡蕻系列的飯菜無人問津,搞得大師傅以為他的手藝出了什麼毛病。

當然,這種生產方式很多年前就沒有了,現在都一致採用科學發酵的方法,各位盡可放心食用。不過,有沒有覺得現在的榨菜、雪裡蕻不如以前好吃了?

有時候,新的科學工藝未必比得上原始手段的效果。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阿諾,加油!!
2003: 肥皂泡 之 拍三角(圖文)
2002: 在美國做醫生的經歷
2002: 中國如何打贏第三次世界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