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毛主席令粟裕下江南議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8年01月30日10:43:2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毛主席令粟裕下江南議  董程英

  【摘要】 毛主席具體或曰戰役、戰術指揮的11次戰役,所組織的7次戰役,所做出的3次戰役性決定,間接指揮或曰戰略指揮的4次戰役都簡要列出並分析了。由此得出毛主席用兵核心思想系隱蔽性避實擊虛原則。而派粟裕下江南系上述原則的自然延續,極具勝算,不能稱作錯誤。並列出分析類似的不少戰例予以旁證。粟裕在中央決定其不下江南後取得的一系列勝利已簡單列出,從而證實了粟裕想法的正確性,但並未證明下江南的想法是錯誤的。一種方法的成功是證明另一種方法錯誤的必備條件,但不是充要條件,沒有充分的理由證明另外的方法是錯誤的。所謂殊途同歸、異曲同工是也。 (當時的共軍被證明的優勢是游擊戰與運動戰, 正在嘗試的是攻堅戰和防禦戰, 毛澤東制定的戰略計劃必須有一定的把握,進軍江南乃是揚長避短,把握比較大的保守策略, 而粟裕喜歡玩高風險高回報的策略, 粟裕可以提這樣的高風險策略, 特別是在幾次攻堅失利的條件下, 毛澤東更不能逼粟裕玩這種策略。 但是粟裕是可以提這樣的建議,因為粟裕因該能知道自己學習的進度, 也就是攻堅招數的把握到底有多大。 毛澤東給粟裕機會去證明其學習成果, 也就是留在江北打幾個硬仗, 成績合格就繼續攻堅, 考核失敗則粟裕沒的選, 只能下江南,並且下江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一群常凱申的信徒現在熱衷於在共軍將帥中造神, 前幾年造神的對象是林彪,這幾年又把造神的對象挪到粟裕頭上了, 粟裕是一個了了不起的指揮員, 但是,要說比毛澤東還厲害的戰神,那是純粹扯淡。 怎麼看濟南戰役話費那麼大精力阻援,而阻援部隊一槍沒放戰役就結束了, 可見粟裕攻堅失敗之後也有害怕井繩的一絲弱點, 而毛澤東空降葷素不忌的和尚許世友證明毛澤東對粟裕的心理陰影一清二楚, 這才是帥才, 所謂帥的才能與將才的區別就是帥了解將, 當然將也有義務讓帥了解其才能,證明自己的才能, 有的時候帥也要考察將的才能,毛澤東與粟裕的關係就是帥與將的關係, 下江南與否就是粟裕向毛澤東證明其才能的考察期。)

——————————————

  一 、  引言

  毛澤東令粟裕下江南是解放戰爭中毛主席做出的重大決策之一,是經過中共中央常委與中央軍委的討論慎重做出的決定。毛澤東做出的決定在當時有極大的權威性,可謂一言九鼎、令出如山。實際上,全黨全軍各根據地政府都是對毛澤東做出的決策雷厲風行的貫徹,可謂延安或西柏坡一封電報,立即有千軍萬奔騰。起初,粟裕也做好了準備下江南,但後來,粟裕經過較為長期的反覆思考,斗膽直陳自己的意見。毛澤東攜四大常委集體召見粟裕詳談後,改變了自己原來的計劃,並任命粟裕為華東野戰軍為司令員兼政委,因粟裕的讓帥,任為代司令員兼代政委【見朱楹溫鏡湖熊錚彥杜魁元. 粟裕傳【M】.  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 679----680;  再見鄭乃臧,王楠. 粟裕大將【M】. 河南鄭州:海燕出版社,1987:245---247】。對此不少文獻認為是毛澤東做出了一次錯誤的決定,毛澤東也承認考慮不周,說粟裕的想法比我高明【見電視劇《毛澤東》第45集第31分鐘】。本文認為這是一次不同於粟裕戰略想法的決定,並非是錯誤的決定,相反,是一次正確的決定。像以往決定一樣,表現出表現出超人的膽略與智慧。

  二、毛澤東具體指揮的幾次戰役

  毛澤東雖一介書生,甚至連槍都不會用,相信用文房四寶可以打敗蔣介石,但一生中指揮了很多名垂青史的戰役。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戰術指揮,一類是戰略指揮。戰術指揮能夠完全的體現毛主席的指揮思想,而戰略指揮則有所不同,要考慮下級指揮員的作戰特點、特長、喜愛的作戰方式。毛澤東雖然極具指揮藝術,並指揮了大量的令人驚嘆不已的戰役,但極為尊重別人的、下級的指揮意見。下面選擇一些毛澤東戰役指揮的戰例。這些戰役都發生在紅軍由延安東征山西閻錫山之前,包括東征之役。

  毛澤東軍事生涯起於1911年在長沙參加湖南革命黨組織的反清革命新軍,見黃暉編劇高希希導演電視劇毛澤東第2集第10分鐘。

  (1)  因共和勝利而欲讀書的毛澤東退伍而去考入湖南一師,最早用兵是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1917-11-18率200餘木槍學生兵在少量警察的配合下,逼降了三千餘名荷槍實彈北洋潰兵,為長沙全城免遭一劫做出傑出貢獻。湖南一師校長讚不絕口,稱“毛澤東通身是膽”【見黃暉 編劇,嘉娜-沙哈堤、龔若飛 導演. 恰同學少年,  第23集第31分鐘】。這次應該是戰術指揮。

  (2) 秋收起義是毛澤東連續軍事作戰生涯的起點,模仿蘇聯十月革命發動彼得格勒起義的舉動沒有成功,幸虧毛澤東早有兩手準備,及時調整戰略方向,並花費很大力氣說服部下,做了很多袁文才王佐的工作,成功轉兵井岡山,才算保留了革命的火種,打下了發展為百萬大軍的基礎。這裡,隱藏了孫子兵法中避實就虛的原則,長沙有國民黨重兵把守,井岡山沒有國民黨一兵一卒,有的是朋友,還有共產黨員。其實,西方軍事家也有類似思想,例如,克勞塞維茨就對就對“數量上的優勢”作了專門論述(見【德】克勞塞維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戰爭論第一卷,2014年1月第2版第11次印刷,第192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4。)

  (3) 井岡山反圍剿第一戰是打新城,採用圍三闕一戰術圍攻新城,並充分利用晨霧、突襲等有利條件,取得勝利。這裡敵方是楊如軒的一個營,而紅軍有1千多,可以看出,這裡符合了避實就虛的原則,或者說符合了避強就弱的原則。毛主席有句口語叫做“吃柿子撿軟的捏”,還有一句叫做”雷公打豆腐”,通俗、簡明、形象、生動的說明了這一軍事理論。

  (4) 朱毛紅軍會師後第一仗,毛澤東利用楊如軒主力與紅軍大戰但新城空虛,偷襲新城成功。

  (5) 同樣的戰法也用於龍源口大捷,達到井岡山根據地的全盛時期。這可以說是避實就虛原則的勝利。

  (6) 著名的朱毛紅軍第一次反圍剿戰爭始於1930年11月5日,我3萬,蔣介石10萬且裝備大占優勢。敵首先向袁水流域推進,撲了個空,又繼續向贛江東岸逼進。總部決定少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裝遲滯、迷惑敵人誘敵就我範圍。而主力隱蔽於東固一帶。

  當敵進至我中心地區時,紅1方面軍總部,決定實行中間突破,先打第50師或第18師,打開敵人陣線的一個缺口,以便各個擊破,粉碎敵人“圍剿”。由於第50師不脫離居高臨下的陣地,我軍兩度由小布向北開進,又兩度忍耐撤回。

  至28日,蔣介石軍隊深入我根據地,戰線拉長,兵力分散,又不斷遭到紅軍和赤衛軍、少先隊的襲擾,士氣沮喪,飢餓疲憊等許多弱點都暴露出來,造成了紅軍反攻的必要條件和有利態勢。

  12月29日,敵第18師主力向龍岡推進,急於尋我主力決戰。該地區人民條件和地形條件均對我有利,敵人又是孤軍冒進,於是紅軍主力秘密西進,埋伏在龍岡附近山中。12月30日,當敵張輝瓚率其師部及兩個旅,由龍岡進至小別附近時,即遭我猛烈攻擊,張輝瓚在內的9千餘人全被殲滅。

  張輝瓚師被殲後,在源頭的譚師倉惶東撤。紅軍乘敵陣勢混亂,揮戈東向,星夜向東韶急進。1931年1月3日,譚師退到東韶,立足未穩就遭我突襲,被殲半數,俘敵官兵3千餘人,殘敵向南豐方向潰逃,其他敵軍慌忙撤退,敵人的第一次“圍剿”遂被粉碎。這是避實就虛或者說避強就弱原則的應用,也或者說是“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 孫子兵法新注 [M]. 北京.新華書局,1981:33.】

  (7)第二次反圍剿時,1931年4月1日,敵軍20萬分4路開始向中央根據地3萬紅軍大舉進攻,至4月23日,先後進至江背洞、龍岡頭、富田、水南、嚴坊、招攜、廣昌等地。

  與此同時,在紅軍和人民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政治動員,召開了地方武裝和赤衛軍、少先隊的工作會議,對這些武裝的任務、編制、訓練、戰術等問題,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游擊區以地方武裝為骨幹,領導赤衛軍、少先隊,運用游擊戰術,積極執行擾敵、堵敵、截敵、襲敵、誘敵、毒敵、捉敵、偵敵、餓敵、盲敵等十項任務,配合主力紅軍殲滅敵人。這些就為取得反“圍剿”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紅軍主力卻秘密轉移到退卻終點龍岡、上固、東固地區,在東固地區,為待機殲敵,迫敵而居達25天。5月13日,敵王金鈺所部第28師和第47師一個旅,開始由富田向東固前進。5月16日至17日,我軍在中洞、九寸嶺地區,包圍殲滅敵第28師和第47師一個旅的大部。

  接着,向東橫掃,於5月19日在白沙殲敵第43師大部和第47師一個旅的殘部,余敵逃向永豐。5月22日,在中村殲滅前來西援的敵第27師近一個旅。5月27日,攻克廣昌,殲敵第5師一部,師長胡祖玉受重傷斃命。5月31日,突襲建寧,殲敵第56師三個多團。從5月16日至31日,紅1方面橫掃7百餘里,連打5個勝仗,殲敵3萬餘人,繳槍2萬餘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

  紅軍粉碎敵人“圍剿”後,乘勝轉入進攻,分兵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籌糧籌款,解放了贛東、閩西的黎川、南豐、建寧、泰寧、寧化、長汀等廣大地區,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中央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依然是避強就弱,或者說是避實就虛。

  (8) 朱毛紅軍第三次反圍剿發生在1931年7月至9月。

  當時,形勢對紅軍極為不利,西有贛江,南、北、東三面有國民黨軍9個師逼近。

  紅一方面軍以一部兵力協同地方武裝,將圍剿軍主力7個師吸引到興國以西和西北地區,主力則於5日晚從興國、崇賢兩地國民黨軍防線之間20公里的間隙中隱蔽向東急進。6日午前進到蓮塘、官田地區隱蔽待機。

  國民黨軍對紅軍的這一行動沒有察覺,其第1、第2路進擊軍在紅35軍、紅12軍第35師的牽引下,正撲向贛江邊;而第3路進擊軍則由良村兩路向蓮塘、城岡前進。6日午後,第3路進擊軍第47師先頭第2旅進到蓮塘附近時,毛澤東、朱德當即決定,集中兵力殲滅該旅,爾後向北進擊,求殲第3路進擊軍主力。當日晚,紅3軍團、紅4、紅7軍秘密接敵,於7日拂曉突然發起攻擊,戰至9時,全殲第47師第2旅又1個多營。蓮塘戰鬥後,紅軍主力乘勝向良村急進,途中與由良村出援的第54師第160旅遭遇,殲其1個團,該旅餘部逃向良村。紅軍銜尾猛追,於13時許攻入良村,又殲剛由城岡撤回良村的第54師師部和2個旅的大部。良村戰鬥後,紅一方面軍以紅3軍佯攻龍岡,率主力東進,圍殲剛從君埠、南陵等地縮回黃陂的第3軍團之第8師。11日晨,紅軍進到黃陂附近,中午向黃陂發起攻擊,一舉突入村內,殲第8師2個團。15時,第8師餘部分向洛口、寧都突圍,紅軍在追擊中又殲其2個團。隨後,紅軍主力轉到君埠以東君嶺腦山區休整。蓮塘、良村、黃陂戰鬥的勝利,使紅軍從被動中奪得了主動。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遺址蓮塘、良村戰鬥後,蔣介石和前線總司令何應欽始知紅一方面軍主力已由興國西北地區東進,並估計可能北出臨川。遂於8月9日起,令其第1、第2路進擊軍和第1軍團掉頭向東,企圖協同由廣昌西進的第10師,圍殲紅一方面軍主力於寧都以北地區。於12日至15日,以密集大包圍態勢接近紅軍集中地----君埠以東地區。

  紅一方面軍為擺脫圍剿軍8個師三面包圍的不利境地,毛澤東、朱德決定以紅12軍(欠第35師)向樂安方向佯動,將國民黨軍主力向東北方向牽引;紅一方面軍主力秘密西返興國縣境內隱蔽休整。16日晚,紅一方面軍主力2萬餘人,利用夜暗,從正在東進的國民黨軍第1軍團和第2路進擊軍之間10公裡間隙地區秘密疾進,跳出國民黨軍的合圍圈,次日晨回到興國東北的白石、楓邊地區隱蔽休整,並同中共蘇區中央局和中革軍委會合。

  紅12軍主力則揚旗鳴號,大張聲勢地向東北方向行動,並以一部兵力攻占樂安縣城。蔣介石誤認紅12軍為紅一方面軍主力,並判斷紅軍將進攻宜黃,威脅臨川,遂急調其第10師返回臨川,令第1、第2路進擊軍等部追擊紅12軍。紅12軍主力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將國民黨軍主力一部拖了近半個月,掩護了紅一方面軍主力的西移和休整。

  8月底,待國民黨軍發覺紅軍主力再回頭西進尋找紅一方面軍主力決戰時,紅軍已休整近半個月。蔣介石隨即以其第1軍團為先頭,其他各部隨後,再次西進,尋求紅軍主力決戰。毛澤東、朱德為進一步調動和疲憊國民黨軍,於9月初率紅一方面軍主力繼續西移,轉到興國、萬安、泰和之間的均村、茶園岡地區隱蔽待機。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此時,國民黨軍在中央蘇區來回奔波已達2月,除其3個師遭到殲滅性的打擊外,其餘各部也受盡了蘇區人民群眾、地方武裝堅壁清野和不斷襲擾的困苦,士氣急劇下降。與國民黨軍情況相反,紅軍三戰三捷之後,又經過半個多月的休整,士氣更加旺盛。戰場上國民黨軍被動、紅軍主動的形勢更為明顯。此間,廣東、廣西兩省軍閥利用蔣軍主力深陷江西之機,正向湖南衡陽進兵,對蔣介石造成了很大威脅,迫使蔣介石不得不下令結束"圍剿",實行總退卻,紅軍乘勝追擊。追擊戰無疑問獲勝。至此,紅一方面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圍剿。

  (9)四渡赤水戰役

  ( 甲)一渡與二渡赤水

  土城戰役打成對峙狀態,甚至是消耗戰,出乎原來預料。原因多項,重要一項是情報不准,敵人力量比掌握的高多了,吃不下。渡過赤水到古藺,後又到扎西一帶活動,蔣介石北調川軍,南調滇軍,東有國民黨中央軍共40萬,向扎西的3萬紅軍壓來。張聞天召集周恩來毛澤東博古王稼祥朱德等研究對策,毛澤東提出向東,迎着最大的一股敵軍 前進,二渡赤水,重占遵義(電視劇毛澤東第27集第5分鐘),因為遵義地區是真空地帶(電視劇毛澤東第10分鐘),而後“牽牛宰豬”,亦即用佯兵牽引敵人主力向北,主力卻南下打遵義。此役大勝,一掃紅軍長征以來的晦氣,軍心大振。跟隨毛澤東作戰經常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乙)三渡與四渡赤水

  重占遵義後,不打打鼓新場,擺脫蔣介石對遵義地區鐵壁合圍的陰謀,三渡赤水重新進至古藺等地。等蔣介石把各路大軍調動起來,撲向古藺時,紅軍冒着衝撞周渾元部隊的風險四渡赤水了。

  (丙)佯至貴陽意赴雲南

  四渡赤水後,渡烏江,矛頭直向貴陽,嚇壞城中給紅軍湊巧的蔣介石,火速調動最近的雲南孫度火速救援,紅軍趁機赴雲南去了。等蔣介石發現時,紅軍已跳出包圍圈四天了。

  比較四渡赤水與第三次反圍剿可以看到非常相似。突圍方向都一致,就是向着空虛的地方。就是避實就虛,或曰避強就弱。孫子兵法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兩次戰役中都是兩次被包圍(重占遵義時,蔣介石的包圍圈尚未合攏。消打鼓新場戰役,爭取了時間,較主動地三渡赤水,可認為沒有被包圍。)。都是冒着被敵人發現的風險突出重圍的,由此看來,第三次反圍剿好似更嚴峻,其中一次敵人兩軍間的縫隙為20公里,另一次為10公里,不得不佩服紅軍的紀律、素質、膽略、軍民關係。也有不同,例如,四渡赤水是在新區內,而第三次反圍剿是在老根據地內。四渡赤水的突圍都是由西向東,而第三次反圍剿的突圍是一次向東,另一次則向西。

  (10)直羅鎮戰役

  (11)東征戰役

  另外,重慶談判期間,還用虛圍城真打援方法解決了劉鄧上黨戰役的困局。

  以上戰例具有較強的代表意義,典型意義,較為集中地體現毛澤東的獨特指揮風格、獨特指揮思想以及這些思想的理論依據, 那就是避實就虛原則,奇正原則,重“形”重“勢”原則,示形原則,聲東擊西原則,出其不意等一系列原則的綜合利用。還可進一步說以上戰例,體現了毛澤東特別重視避實就虛原則,在眾多千古傳誦的應用千萬遍的金科玉律的原則中特別重視這一條,這正應了毛澤東的一句口頭禪“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這同時也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哲學依據,即,主要矛盾,在存在多對矛盾中,必有一對矛盾起主導作用。做事情,作戰要抓主要矛盾。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在對立統一的一對矛盾中,必有一方面占主導地位,並且決定了事物的性質。在虛實這一對矛盾的兩方面中,一般來說,實系主要方面,對於敵方的實,聰明的指揮員、孫子兵法的主張都是要避開(李德博古對敵人是硬碰硬、堡壘對堡壘),孫子還說“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勝”、“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避開實,很自然,就要擊虛了。

  三、毛澤東阻止的幾次戰役

  (1)秋收起義力排眾議不攻打長沙,

  (2)執行李立三命令明知不可為卻佯攻南昌,

  (3)執行李立三命令違心勉強實行二次攻打長沙並轉反對,

  (4)反對博古制定下面執行的攻打贛州計劃,

  (5)迂迴反對且實際修改再打南昌計劃並長途奔襲且直下漳州,

  (6) 中央蘇區 第五次反圍剿初期的兵出閩浙贛與中後期的兵出湘西,

  (7)長征途中反對去湘西會賀龍而力主兵出貴州王家烈地盤。

  這些決定都冒着極大政治風險,實際上,毛澤東也付出了極大的政治代價,特別是與博古李德的政治軍事見解幾乎是格格不入、針鋒相對、水火不容,代價更高。例如秋收起義不打長沙轉兵井岡山甚至被開除黨籍,反對攻打贛州被送去修養,以及後來反對攻打南昌轉兵福建長途奔襲漳州,可能都是遭到長期綜合性大批判的重大原因。但毛澤東不顧這些常人首先考慮的關係自己前程的問題,着眼點是獲取革命勝利,是戰爭勝利,是蔣介石,是對蔣介石實行避實就虛。

  四、 毛澤東的另外幾項戰役性決定

  (1)當機立斷轉兵瀘定橋且飛奪瀘定橋,

  (2)爬雪山、過草地,

  (3)率一、三軍團單獨北上抗日。

  在安順場渡河太慢,受設備條件限制,與受敵人限制的結果是一樣的,等於有強大敵人阻撓,避開安順場而取道有可能渡河的瀘定橋同樣是避實就虛。

  為避過蔣介石國民黨重兵,出其不意爬雪山過草地同樣是避實就虛,利用艱苦的地理、氣象等自然條件換取軍事的勝利,達到軍事目的。

  張國燾擁兵自重,當時的中央已經沒有好辦法。在緊要關頭採取保證革命者安全的手法無可非議,只好對張國燾也來一次避實就虛了。根據張國燾在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的一些做法來看,此舉完全必要。當時張聞天系中共中央總負責,另外周恩來、毛澤東、博古都是常委,還有政治局委員也是多數,這樣的一個集體的行動,在黨內具有無可爭議的合理性、合法性,當時看是如此,現在看也是如此。

  五、  毛澤東的戰略性指揮或者說間接指揮的幾個戰役

  (1)抗日戰爭

  總體部署是潛入敵後,由賀龍、關向應、聶榮臻、劉備承、鄧小平、羅榮桓、陳光等開闢了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等根據地避開正面的日軍,在偏遠山區發動群眾組織根據地,抗擊日本。對日本侵略者實行戰略的避實就虛。歷史證明非常成功,不但抗擊大量日軍,取得勝利,自己也有三萬多人的軍隊,發展到近百萬人的軍隊。根據地也有大發展。

  (2)對內戰中的蔣介石全面進攻的策略

  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以殲滅敵之有生力量為主。因是戰略指揮,不好說哪一仗如何打,只能做出總體部署。實際是三次反圍剿等戰術的延伸,迴避蔣介石的正面的強大攻擊力。

  (3)對蔣介石重點進攻的策略

  (甲)放棄延安

  黨中央不撤離西北,組成彭德懷習仲勛率領的西北野兵團與任弼時陸定一葉子龍率領的九支隊,九支隊實際是黨中央中央軍委辦公廳。彭德懷習仲勛負責與胡宗南部野戰。九支隊鑽入陝北的山溝,繼續指揮全國,鼓舞全國士氣,並牽制胡宗南部滯留陝北。這樣也避開胡宗南正面部隊之實,就陝北複雜山溝之虛。山溝沒有敵人,易於躲藏。

  (乙)孟良崮戰役(見後文敘述)

  不過,毛主席間接指揮的戰役,其作戰過程,與毛主席直接指揮的戰役差別很大,儘管這些戰役都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批準的,因毛澤東儘量照顧前線指揮官制定的計劃。毛澤東歷來有尊重前線指揮官的習慣,例如,雖不同意打長沙,但也勉強執行李立三命令,勉強同意同事們及部下的意見,二次攻打長沙等,因此毛澤東間接指揮的戰役多帶有前線指揮官的特點,華東的戰役帶有粟裕的特點,東北的戰役帶有林彪的特點等。我們知道華東戰役的打法與東北戰役的打法還是有不少的區別的。

  六、毛澤東令粟裕下江南

  令粟裕帶三個縱隊,近10萬人,而華野的總數近30萬,約占三分之一,由兵力數量方面看不帶有決戰性質,是一種牽制戰略,可減輕劉鄧的壓力,可作為進入敵占區的先行,可以看做是類似於抗日中的、在敵占區的一次“做眼(即建立敵後根據地)”,可作為將來過江的伏筆。但從當時敵我雙方兵力部署來看,黃淮海平原地區有敵我雙方大量重兵,而江南相對空虛。避實就虛,吃柿子撿軟的捏,雷公打豆腐是毛主席一貫思想。毛澤東直接指揮的戰役也罷,間接指揮的戰役也罷,儘管表象千差萬別,令人眼花繚亂,甚至懵懵懂懂,但避實擊虛或者說避強擊弱是一大特點,而進軍江南是毛澤東這種一貫的軍事思想的自然延續。根據前幾節的敘述來看,毛澤東的這種軍事思想已經取得輝煌勝利,可以很容易很自然的想到毛澤東這一決策又會取得輝煌勝利。江北重兵,江南空虛,過江本身屬於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在過江後初始階段,軍隊勢必如入無人之境,連克縣城,縱橫馳騁,可以從容的籌糧、安置傷員、擴軍、建立根據地、發展黨員等,等敵人發現我意圖調兵圍剿之時,新版的中央蘇區反圍剿又開始了,而對於這種反圍剿,毛澤東是胸有成竹、駕輕就熟、拿手好戲,朱德、周恩來都有成熟經驗,粟裕以及部隊中的老井岡紅軍老中央蘇區紅軍都會記憶猶新、運用自如,甚至如魚得水,因此前景是光明的。

  從已有的類似行動來看,成功的戰例很多。紅軍的東征是一例,當時長征剛結束,大家想要休整的想法很容易理解,但東征取得很大成功。消滅閻錫山7個團,俘虜敵人4千人,擴軍8千人,繳槍4千餘,籌資30餘萬【電視劇毛澤東第30集第10分鐘】。這對於剛到陝北、連同陝北原有軍隊才僅僅一萬多人的紅軍來說是一個巨大勝利,也是相當需要。

  中央蘇區時期,紅軍贛州撤兵向北欲打南昌,接受毛澤東建議長途奔襲到福建打下漳州,大獲全勝,士氣振奮。從江西的贛州北到福建的漳州也是一次遠距離奔襲,其戰果仍然輝煌。

  抗日時期,賀龍由晉綏挺進河北也是長途奔襲,打了多次勝仗、擴大了軍隊、擴大了根據地。

  115師陳光羅榮桓東進,到山東,最後到山東莒南縣大店鎮,以及其他部隊東進都是一次小長征,後來發展到近30萬人的部隊,擴大倍數驚人。

  羅榮桓領6萬餘人進東北是又一次長途奔襲,黃克誠領3萬餘人進東北也類似小長征。後來在林彪羅榮桓統領下快速發展,入關時,達百萬之眾。

  由此觀之,毛澤東令粟裕下江南是一項正確決策,同樣能取得輝煌戰果(應指出,進東北的軍事阻力是很小的)。

  七、 粟裕指揮的幾次戰役

  粟裕是前線指揮員,一般情況下是直接指揮,是戰役指揮。下面列出幾次戰役。

  (1)七戰七捷,(2)宿北戰役,(3)魯南戰役,(4)萊蕪戰役,(5)孟良崮戰役,(6)豫東戰役,(7)濟南戰役,(8)淮海戰役。

  這8次戰役,每次都極其輝煌,都是經典戰例,在中國戰爭史中都留下光輝的一頁,某些戰役在世界戰史中也堪稱經典。例如孟良崮戰役殲滅蔣介石5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相當於軍)並擊斃反共急先鋒張靈甫產生了驚天動地之效果。毛澤東說過殲滅74師,蔣介石不信------我毛澤東不信。淮海戰役殲敵人數超過二戰時期的莫斯科會戰(殲滅德軍50萬)與庫爾斯克會戰(殲滅德軍50萬)。斯大林知後在日記中寫到:“60萬戰勝80萬,奇蹟,真是奇蹟!”  蘇聯首任駐華大使尤金曾肩負斯大林指派的向中國學習淮海戰役的任務。毛澤東在1949年的一次談話中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鄧力群主編. 粟裕傳【M】. 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778--779.】

  就像每個派系內的書法家雖然同屬一派,但都有自己的特點一樣,粟裕有着自己獨特的作戰特點以及指揮風格。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的發給各戰略區首長的電報中說明了這種風格【毛澤東軍事文選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438頁】。突出的一點是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 ----集中十個團打敵兩個團,未敢集中15個團打敵3個團)【參考文獻同前句話】。後來敵人變狡猾了,每戰均不分散兵力,粟裕就想法分割敵人,因此抓住敵人分兵並對其分割是很重要的,機會是瞬間即逝。且分割敵人的戰鬥非常殘酷,敵人在上級的死命令之下,往往拼死、孤注一擲的去救援被圍困的敵人。這就需要戰前做充分的精神與物質準備。粟裕往往用這種方法在變幻莫測的敵我對立博弈廝殺的過程中,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中,獲得令人驚喜的戰果。看粟裕作戰好似看高級雜技演員表演的驚險度極高的表演一樣,會驚出一身冷汗。但粟裕打的仗需要戰後馬上轉移,馬上擺脫被分割阻隔的那部分強大敵人,否則被合圍,因次距根據地近非常有利。這與選的戰場有關係,與戰法有關係。如毛澤東選戰場一般是敵人空虛之處,或敵人薄弱之處,戰役之後的轉移快速性,沒有粟裕戰法那麼迫切。可以看出,粟裕經常使用的是分割圍殲戰術,與毛澤東經常使用的隱藏於各種假像下的避實就虛戰術有所不同,因而在軍事行動方向方面會有很大不同。這大概是願下江南與不願下江南的原因。

  八、粟裕當代司令代政委取得的戰果

  提出不下江南,並又一次讓司令,成為佳話,但還是升一級當了代司令代政委。戰果有豫東戰役,殲滅敵人10萬,取得成果超出預期。還有濟南戰役,首次拿下蔣介石10多萬重兵設防的大城市、省會。更驚喜的是淮海戰役,此後,江北無重大戰事。應該說粟裕向中央做的保證很好的兌現了。粟裕的不下江南的建議是正確的,雖然已早在西柏坡就被毛澤東認為是正確的,但直到淮海戰役後才能算被完全的證實,這在史學界已無什麼爭議。

  九、 對與錯

  這個問題對於中國革命的勝利已無有什麼影響,但在歷史學界,特別是對於毛澤東思想的研究、對毛澤東一生的研究、對粟裕的研究中,引起了相當多軍人、軍史組織(如新四軍研究會等)、歷史學者、包括不少的歐美戰略家與軍事家(例如蒙哥馬利、西點軍校等)的興趣,而且,這種興趣有越來越高漲之勢。這當然是件好事,這對於我們繼承前人智慧、服務於今天的事業有非凡的意義,因為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有許多意圖發動戰爭的人,這些人往往有不小的市場,或者說不小的勢力。當然,前人的智慧也可引伸到商業競爭、科學研究、工農業生產等領域,因為世界上各個領域都有共同的指導思想,那就是哲學,而毛澤東以及粟裕從軍事角度對運用哲學原理的熟練程度和技巧將會成為我們克服各種困難的啟示、鑰匙。因此研究毛澤東思想的人越來越多,研究毛澤東的人越來越多,研究粟裕的人越來越多,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論文、圖書以及會議等等。在眾多的研究中,我們鑑於以上分析,提出我們的觀點,拋磚引玉,以供參考,繁榮活躍相關的研究。我們的觀點是毛澤東令粟裕下江南是對的。毛澤東同意不下江南也是對的,說明了毛澤東的戰略指揮更結合了前線指揮員的個性,這更是一位統帥更難得的高貴品質,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就失於未考慮到馬謖的個人特點。而粟裕建議不下江南也是對的。這不矛盾嗎?下江南與不下江南都是戰略戰術,都是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為取勝服務,只要取勝就是對的。達到一個目標有若幹道路,各有特點,各有所用,各有所適,分不出對與錯。另外也注意到毛主席歷來主張不與敵人硬拼,實際直接指揮的戰役中幾乎無有硬拼例子,都打得很巧妙,戰場具有絕對優勢,士氣大振,代價很小。同時也注意到錦州打得戰役乾脆漂亮,僅僅31小時,解決10萬敵人的戰役,用時之短,戰史罕見,可是塔山戰役有硬拼,代價較大,還有黑山阻擊戰。孟良崮戰役極其輝煌,影響極大,對鼓舞我軍士氣,打擊蔣介石軍隊鬥志影響極大,但也有硬拼代價較大。

——————————————


0%(0)
0%(0)
    一個蔣匪,舊權貴的遺腹子還好意思說新中國,恨的牙痒痒吧  /無內容 - 香椿樹1 01/31/18 (155)
      反駁別人的觀點至少要看看人家說了什麼,瞎眼潑婦一樣亂喊才丟人  /無內容 - 香椿樹1 01/31/18 (139)
    不得不說看你這個瞎眼潑婦跳露天脫衣舞有點上癮  /無內容 - 香椿樹1 01/31/18 (12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蒙古反撲與魔鬼一樣的西廠太監汪直
2017: 中國艦載預警機登場 彈射航母已不遠的
2016: 主子美艦入西沙領海12海里,兒皇帝習以
2016: 無恥的溪谷閒人又剽竊了兩篇文章,一在
2015: 文革不忍凌辱含恨自殺的十大美女(組圖)
2015: 洋人真的很鬼。很多看似平常理所當然的
2014: 美軍:美技術優勢以前所未有方式遭中國
2014: 美智庫將中國列為一級國家成美國未來首
2013: 第三架殲20即將亮相 將有重大改進
2013: 蒙古國將與土耳其等四國成立聯合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