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關於嫦娥六號和馬斯剋星艦爭議? |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6月11日11:48:1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在討論了英偉達黃仁勛以後,終於輪到馬斯克了。 中央四台著名節目《今日亞洲》——懂得都懂啊,特別是某文龍某莉——對這次發射,有一個基本評價,標題是第四次試飛成功。 但下面還有個小標題,此前3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 就在差不多同樣時間,我國嫦娥六號實現二度月背軟着陸成功,並採回月壤若干。 中文互聯網輿論,圍繞這兩起事件,再次展開了新一輪互相撕逼。 撕逼的根源,無非還是贏學。 說白了,根子無非還是在某種自豪感上面。 因為目前嫦娥登月,是人類僅有的太空載人新的突破,月背着陸,這是美帝也沒有取得的成就——更不用說互聯網還出現了大規模美帝登月陰毛論,直接準備否定美帝把人送上了月亮。 所以,這種強烈自豪感,順應了最近這些年內宣套路,當然就......可喜可賀,皆大歡喜,但是呢,出來個星艦搶風頭,就讓這種贏麻了的感覺大打折扣了。 尤其是網上有太多對星艦項目成功表示成功,甚至非常激動的聲音。我最熟悉的老朋友,勞馬,不止一次在睡前消息裡面對星艦項目大唱讚歌,就在春節過後不久,他還在放寒假階段,對馬斯克第3次星艦發射發表評價 他強烈建議每一個觀眾都應該帶着全家來觀看,因為這可能是一次歷史事件。 牢馬不止一次強調,星艦是目前最有可能帶人類去其它星球的交通工具。 說實話,作為一個文科人士,我對星艦的作用和意義,之前沒有太多關注,主要就是被牢馬吸引,才了解了更多相關資料。 那麼,對於互聯網上,以牢馬為首的,這些大肆吹捧馬斯克的聲音,讓那些贏麻了的人士,自然非常不滿意。大家隨便可以搜搜看,某些“愛國流量”是如何貶低馬斯克。 現在互聯網上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以牢馬這種,誇讚星艦項目是人類未來突破希望所在,一種就是那些“愛國流量”,依然覺得馬斯克是個大忽悠,中國航天才是人類未來希望,嫦娥六號月背採樣,才值得大書特書。 以B站這個視頻為代表,光看標題《嫦娥在月球挖土不聞不問,星艦上天了比他爹中彩票還開心》,你就能知道,這種互聯網撕逼有多嚴重。 總而言之,在很多“愛國流量”看來,那些對馬斯克大唱讚歌的人,都是1450,都是美國遠程養殖,是見不得中國航天取得巨大成就,是為了貶低中國的恨國黨故意吹捧星艦。 因此,本來是科技新聞,最終不可避免,還是落腳到了...... 這些年,只要有關中美的新聞,都是如此。前兩天咱們剛剛討論的黃仁勛英偉達,不就是這個調調嗎? 所以,到底該怎麼看待嫦娥月背挖土,和馬斯剋星艦第四次試飛成功? 其實關鍵就在於,這是兩個不同方向上的航天突破。中國載人航天,到目前為止,依然是國家主導,穩步推進;而馬斯剋星艦項目,則是徹底商業航天,利潤推動,一再冒險。 那麼,到底誰代表了正確方向? 回顧整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以及航天局所有項目,到目前為止,所有發射任務,應該說都是政治性目標都強於經濟性目標。 當然,人類歷史上美蘇太空爭霸,本質上也都是政治工程,其用意,除了用最前沿尖端科技來帶動整體科研創新,最大目標,還是證明自己代表了人類文明最高水平。因此,初代航天競爭,那絕對不惜成本,不計代價,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前前後後花了多少錢?是60年代的200多億美元,這個具體數據有不同說法,但要換算到如今,怎麼着也得要上萬億美元。 美國登月工程,花費如此巨大代價,卻在長期內看不到什麼直接收益,當然你可以說,登月工程帶動了其它一系列科研突破,就像曼哈頓計劃也帶來了一系列科技突破一樣,就像咱們國家修地鐵基本上都是虧本,但卻讓地皮升值,靠房地產賺了回來。 但即使如此,任何看不到長期收益的項目,註定會被逐漸冷卻。 因此當我們試圖回答,為什麼60年代美國能夠登月,卻在21世紀不能登月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要考慮這個經濟成本和所能取得多少效益。 當年登月有巨大政治意義,如今冷戰早就結束了,美帝雖然有錢,卻也沒法一直這麼花。 尤其是美帝這種國度,軍工複合體可以把錢浪費在幾百美元一個馬克杯上面,但要想說服國會大錢繼續登月,確實有一定難度。 所以,NASA選擇培育馬斯克這些新勢力,把太空項目,從國家層面,變成商業層面。首要就是得盈利,可持續下去。 那咱們國家,到目前為止,航天項目是不是依然屬於國家意志?是不是依然屬於央企承擔全部任務?是不是每一次發射,依然是全民關注,甚至領導人都要親自關心,所以是不是依然屬於政治性目標高於經濟性目標呢?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基於這個前提,你自然能明白,中國航天必須要求穩,哪怕一次發射失敗都不可接受。 中國航天如此之穩,以至於中國航天每次發射,都相當於NBA總決賽的垃圾時間,根本沒有懸念,所有去看的觀眾,無非是去現場朝聖。 但也正因為這種穩定,也就基本沒有了超出預期的任何可能。也可以說,正是因為中國航天不允許有意外,也就不可能有超出預期可能。 那麼,至少從宣傳層面來看,嫦娥六號的新聞效益,應該是不如星艦試飛那麼具有轟動效應。 你想啊?一個是十拿九穩,一個是充滿懸念;一個是按部就班,一個是隨時可能爆炸;一個是因為保密原因某些畫面必須處理,一個是全程直播,攝像頭給你安裝在艦體直接看突破黑障,你覺得哪個更有吸引力? 所以,並不是中國人不關心嫦娥六號,而是它的話題討論度,確實不如星艦第4次試飛那麼有意義啊。 即使月背着陸,確實實現了美帝都沒有做到的突破。但說白了,這依然不是從0到1的那種突破。 而星艦成功,以及按照這種趨勢,也許未來商業航天,就被馬斯克先拔頭籌,他是事實上500年後的哥倫布。 對此,中國航天內部也說了,要正視差距。 因為馬斯克的成功,中國航天也在試圖培育民營航天力量,比如天兵科技和藍箭科技,但所有這些新勢力,比起馬斯克的星艦來說,都還差距甚遠。甚至根本就看不到對方尾翼。 所以,正如英偉達芯片那樣,美帝在航天領域,是不是又要再次拉大和咱們的差距了? 要不要正視這些問題? 2023年,星艦已經壟斷了人類所有火箭發射90%以上市場,這是不爭事實吧? 如果馬斯剋星艦果然在3-5年就實現所有既定目標,真的把廉價航天搞成了。未來真的可以廉價去往月球或者火星建立基地了。 那就證明了,美帝再一次走對了。 而咱們目前這種舉國體制,國家層面搞航天的道路,就會敗在經濟效益太差,就像60年代NASA放棄的那條道路一樣。 至於為什麼這麼多年,只有中國還堅持了舉國體制搞航天這條路?無非是因為過去20年中國經濟起飛,給了咱們花錢的底氣。 2020年中國航天預算132億美元,僅次於美國,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二。 但如果經濟高速增長階段過去,以後還能不能每年花這麼多錢支持這麼搞航天? 每年100多億美元,近千億人民幣,以後是不是能一直這麼花下去? 如果看不到經濟效益,看不到盈利可能的話? 到那個時候,還能繼續贏下去嗎? 當然,我不是說中國航天就一定會如此,但要看到風險,也要看到別人的成功經驗。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把航天搞成贏學,對馬斯克的成功一再諷刺。 最後,用馬斯克傳記一段話來結束吧:文明就是這樣衰落的,因為他們放棄了冒險。 而咱們這樣的環境,能夠容許馬斯克那樣的冒險嗎?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3: | 白寶山。 | |
2023: | 不好笑嗎?用“三起三落 白斬雞”作為 | |
2022: | 終於理解為何屁馥喇嘛從來不紀念北京暴 | |
2022: | 唐山四女英雌苦戰六男弱雞,打得好! | |
2021: | 美軍已經造出2架B21轟炸機 在交付之前 | |
2021: | 印提前還潛艇原因曝光:高壓氣瓶爆炸損 | |
2020: | 設計思路領先各國30年!波蘭PL-01坦克 | |
2020: | 越南或將金蘭灣租予美軍!對我國有何影 | |
2019: | 香港警察協會:不容暴徒暴力 | |
2019: | 18人被俘!美國撩撥之下,又有兩國真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