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速度最快中國05式兩棲車輛 鋁合金真不抗揍?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24年06月17日16:00:2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05式兩棲步戰車,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05式兩棲車族可謂是“奪島利器”,它是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的兩棲車輛,可以達到30公里每小時。但也有人說,它全身大量使用了鋁合金材料,因此特別“不扛揍”。儘管體型比99A坦克都要大,但只不過是“虛胖”而已,那麼05式的真實實力究竟如何?

  中國對水陸兩棲坦克比較重視,新中國成立後引進的第一款水陸坦克是蘇聯製造的PT-76。PT-76是全世界製造數量最多的水陸坦克。截止停產時,總生產數量高達7000輛以上。在70年代,它曾參與多次局部戰爭,包括中東戰爭、印巴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可以說是實戰經驗最豐富的水陸坦克。蘇聯之所以要研發這款坦克,是源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經驗。1943年蘇聯發動對納粹德國的反攻之後,機械化部隊深入東歐和中歐平原。但這些地帶有相當多的沼澤和南北向的河流,經常導致機械化部隊跟不上步兵部隊的進攻節奏。蘇聯取得二戰勝利後,冷戰隨之到來。蘇聯高層馬上意識到,歐洲將來會是蘇軍機械化部隊的主戰場。

002.jpg

  ▲PT-76,圖片來源:網絡

  蘇軍因此需要在兩個方面做好戰爭準備,一是發展更先進的渡河裝備。二是發展水陸坦克,並以上述兩種裝備為基礎,組建水陸兩棲突擊裝甲集群。PT-76坦克的研發代號為740工程,於1951年大量製造並且列裝蘇軍。在1952年的測試中,PT-76在兩棲登陸方面的表現也良好。PT-76的成功源自於它的噴水推進設計,它使用的發動機來自於T-54坦克發動機,只不過做了減配。PT-76的轉向,依靠的也是排水管。它的整輛車由鋼板焊接而成,內部分為駕駛艙、戰鬥艙、動力艙。主武器為一門76毫米火炮。儘管使用的動力裝置極為先進,但是PT-76仍有一些無法克服的缺點。

003.jpg

  ▲PT-76,圖片來源:網絡

  第一,由於車內空間有限,PT-76沒有配備裝填手。該職位必須只能由車長兼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戰效率。第二,由於需要限制車體重量,導致PT-76全重僅15噸,妥妥的是一輛輕型坦克。該車正面裝甲厚度僅為25毫米,車體側面裝甲僅為10毫米,即使正面也只能抵禦普通的手榴彈和步槍彈,側面則則脆弱不堪。1951年以後,蘇聯和美國的冷戰的爭奪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美蘇之間都在為打贏大規模的核戰爭做準備。而像PT-76這種沒有任何三防能力的輕型坦克已經不再適應新的作戰需求。50年代中期,蘇聯的偵察部隊就已經在PT-76和T-54之間做出了選擇。到了60年代後,蘇聯因為有了BMP-1這種具備兩棲能力的步兵戰車,PT-76基本上就已經被徹底放棄了。

004.jpg

  ▲BMP-1,圖片來源:網絡

  解放軍之所以要引進PT-76,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1949年的金門戰役中,登上金門島的三個團得不到重火力的支援。當時守島的國民黨部隊裝備了不少“斯圖亞特”輕型坦克,讓解放軍吃了不小的虧。解放戰爭結束後,由於美蘇冷戰戰略方向的轉變,蘇聯同意將PT-76轉賣給中國。中國以此為基礎,研製出了60式水陸坦克,但由於60式延續了PT-76的缺點,解放軍也並沒有大規模列裝。後來,中國開始研製自己的第一款水陸坦克63式。63式坦克基本沿用了PT-76的底盤,並且加了一個62式輕型坦克的炮塔。

005.jpg

  ▲63式水陸坦克,圖片來源:網絡

  63式的火炮口徑提供到了85毫米,發動機由原來的240匹馬力升級到了400匹馬力,水上速度由原來的10公里每小時增加到了12公里每小時。63式水陸坦克還有一個變種,就是77式兩棲裝甲運兵車。該車可以搭載20名士兵和一門牽引式火炮。77式還進行了各種改進,發展出了許多配套保障車型。而以上的這些車型,事實證明都很難適應跨海作戰,更多的只能適用於內陸地區的大江大河。

  在1976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裝備63式坦克的坦克團奉命向越南北部出擊。但在實戰中,由於裝甲過於薄弱,在短時間的戰鬥中就幾乎損失了一半車輛。63式坦克比當時解放軍裝備的59式中型坦克要大了整整一圈。但它的重量僅為18噸,裝甲十分薄弱,連越軍裝備的重型機槍都幾乎無法抵擋。而且爬坡能力差,對山區叢林地形適應能力不足。

006.jpg

  ▲63式水陸坦克,圖片來源:網絡

  儘管63式不好用,但當時的解放軍還沒有更好的替代品,於是在63式的基礎上開發出了63A型。63A的動力更為強大,發動機馬力450匹,水上速度也達到了14公里每小時,整車重量20噸,可以說是大幅增加了裝甲厚度。還安裝了一門105毫米線膛炮,火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63A說到底只能是為了應付90年代台海危機所臨時改進了一款產品。

  到了2000年時,63A便被212工程所替代。212工程的設計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在水上速度要達到63A的兩倍,且能夠適應現代化跨海登陸作戰,以車族形式發展。212工程的先期分了兩輛工程車並行開發,一輛裝備105毫米炮,另外一輛裝備30毫米機關炮。212工程的研製難點,就是怎麼提高車輛的水上航行速度。受制於傳統兩棲裝甲車輛的構型,理論上如果不裝備高達1萬馬力的發動機,兩棲裝甲車輛很難達到30公里每小時的水上速度。212工程為了滿足需求,採用了三點措施。

007.jpg

  ▲05式,圖片來源:網絡

  第一,採用最新的舉升滑型構型,第二,將發動機功率提高到1500馬力。第三,大量採用鋁合金構件替代原有的鋼製裝甲。在經過一系列的細緻修型之後,212工程最終的產品05式在2009年的國慶閱兵上正式亮相。工程初期的一型車和二型車,則分別發展成為了05兩棲突擊車以及05兩棲步戰車。05式兩棲突擊車的火炮與63A相同,為一門105毫米毫米低壓線膛炮。看似火力提升有限,實際上升級最大的是火控系統。先進的炮口穩定系統,可以使該車在浮渡狀態下對岸上目標進行打擊。05式兩棲步戰車則裝備了一門30毫米單管機炮,使用穿甲彈時可以在兩公里的距離外擊穿11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除了機炮之外,該車還配備了一具“紅箭”73發射架,可發射“紅箭”系列線導反坦克導彈。全車可搭載9名步兵。車組方面,05式發展出了指揮車、裝甲搶救車等。

008.jpg

  ▲05式,圖片來源:網絡

  05式誕生後,目前主要配備在解放軍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兩棲合成旅部隊中,總裝備數量已經超過1000輛。05式的30千米每小時水上極速,使其成為了全世界在水上跑得最快的兩棲裝甲車輛。但是05式也並非沒有缺點,它的車長達到了9.5米,車寬達到了3.36米,比99A坦克更大。但是仍然無法克服兩棲作戰車輛固有的薄皮大餡的問題。未來,05式登陸以後,如果單獨面對各種各樣的台軍反坦克火力,恐怕也很難應付。不過現代化的兩棲登陸作戰,考驗的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性能,更考驗指揮員恰到好處的指揮能力和對戰機的把握。現代化的兩棲登陸作戰必須成體系成規模,多種武器之間必須形成配合。而且戰爭能否取勝,不是完全由武器裝備決定的。而且如果是單打獨鬥,再先進的武器裝備,它的缺點都會被無限放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習近平脫稿講話是什麼樣子?
2023: 厲害了我的國!廣州進軍“無人駕駛公交
2022: 湖南真漢人吹噓歷史上美國對中國多好,
2022: 唐山打人事件的背後
2021: 中美的合縱連橫博弈
2021: 應對空間站意外情況 值班火箭最快十天
2020: 中國沒有意願與印度為敵,印度是否挨揍
2020: 士兵打下一架飛機,全軍正狂歡,來了封
2019: 坑完美軍坑盟友?美媒連曝F-35戰機多項
2019: 中國核彈頭數量比去年不降反增 超印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