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爆炸物的簡易無人機。 圖片來源 社交媒體平台“X”
在俄烏衝突前線,圍繞無人機的攻防已成為軍事技術創新的催化劑。最近,俄羅斯將一款採用光纖控制的無人機投入前線,這種無人機號稱對電子干擾“免疫”。外媒認為,雖然它不一定能顛覆戰場格局,但確實為無人機作戰的複雜多變增加了新的案例。
自烏克蘭攻入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以來,社交媒體上不斷出現俄軍使用線控無人機襲擊烏軍坦克和運兵車的消息。與傳統的無線電遙控無人機相比,這種無人機拍攝到的目標圖像明顯更清晰。一個由俄羅斯軍方運營的“電報”社交媒體頻道表示:“通過光纖傳輸信號,我們得以確保無人機的命中精度和抗干擾能力”。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刊發的相關報道指出,線控無人機的首次目擊記錄可以追溯到今年3月。此後,這種武器的出鏡頻率逐漸上升。得益於有線控制,無人機可以長時間保持與操作員的連接,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確保高質量的視頻傳輸,使操作員能夠準確掌握目標動態。
英國UAS Vision網站指出,用光纖控制無人機並非俄羅斯的獨創,一些歐洲國家也曾展示過類似概念。在烏克蘭,一個代號“United24”的政府眾籌項目宣布,計劃在今年9月測試線控無人機。
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國防項目主任斯塔西·佩蒂約翰分析說,雖然很難根據網上的信息判斷這類系統的有效性,但考慮到電子干擾的威脅,有線控制技術的興起是合乎邏輯的。
線控無人機只是俄烏雙方應對電子干擾的一種策略,兩國還在探索更加簡單且經濟的解決方案,其中之一是為無人機配備圖像識別模塊。這樣一來,無人機就能實現“發射後不管”,自動尋找並鎖定目標,不再懼怕信號中斷,對操作員的要求也有所降低。
相比之下,加裝光纖和放線設備後,無人機變得更像是一種低速遊蕩彈藥,讓人聯想到上世紀流行的有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如美國的“陶”式,這種導彈允許操作員在發射後調整其飛行路徑。
但總體來看,有線控制的弊端多於優點,更像是一種過渡方案。首先,俄烏雙方大量使用的簡易無人機原本就是射程很短的一次性武器,體積小,載重能力有限。佩蒂約翰說:“如果加上額外的光纖,這些無人機就更飛不遠了。”其次,光纖可能會被樹枝等障礙物卡住,或者與其他無人機纏在一起,這些都會限制無人機的作戰能力。
“商業內幕”稱,儘管線控無人機的優缺點盡人皆知,但它們取得的戰果是實實在在的。在前線地帶,俄烏雙方的電子對抗日益激烈,無人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遭受干擾”,而非“纏在樹上”。因此,在圖像識別等技術變得更加可靠和廉價之前,有線控制的優點足以蓋過它的缺陷。
在烏克蘭,簡易無人機湧入戰場是近兩年的事情。起初,它們僅僅充當戰場監視和火力引導的手段,但很快就演變成了士兵和車輛的致命威脅,成為實施低成本精確打擊的最佳選擇。如今,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無人機向士兵投擲炸彈,或者滿載炸藥突襲敵方車輛和掩體,還有人嘗試用它們截擊直升機這樣的大型高價值目標。
隨後,電子戰裝備的升級削弱了無人機的鋒芒,進而促成了線控無人機的登場。隨着反制措施持續發展,未來或許會有更先進的武器取代它們,可能是人工智能驅動的無人機,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的無人系統。很多人相信,無人地面作戰系統可能是下一個“遊戲規則改變者”。
只要衝突一日不停歇,俄烏雙方就會繼續在戰鬥中創新,迅速適應並反制對方的技術革新。一位烏克蘭官員對“商業內幕”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技術最先進的戰爭。”他進一步解釋說:“技術在戰場上發揮着決定性作用,基本上,我們每天都在重新發現它們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