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博弈:美國vs伊朗之我見 |
送交者: 潘宏斌 2007年04月05日16:05: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潘宏斌:美國vs伊朗之我見
1月10日,布什在宣布對伊拉克增兵,頗不尋常地對伊朗做出長篇的指責;10個小時之後,駐伊拉克美軍闖進伊朗駐伊拉克的領事館,帶走了電腦和文件,並逮捕了6名伊朗工作人員;顯然,這是在找伊朗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裝的證據。2月24日, 美國副總統切尼在澳洲公開表示不排除會攻打伊朗;在結束日、澳訪問後突然訪問跟伊朗隔海對望的阿曼、伊朗的唯一可能的陸地通道巴基斯坦及阿富汗。 近日,美國海軍突然宣布,旗下兩支母艦戰鬥群,“約翰·斯滕尼斯”號和“艾森豪威爾”號,連同大批戰機,正在距離伊朗海岸12海里(約22公里)的波斯灣水域,舉行自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美軍在波斯灣的最大規模實彈攻擊演習。其鋒芒所指,還是伊朗。 可見,布什是在“精心地”為武力解決伊朗核危機做技術上的準備。 如果說,布什的“反恐”戰爭原來只局限於針對“恐怖分子”,以本拉登之類的極端恐怖分子為主要打擊對象。那末,形勢發展到今日,美國的戰略決策已發生重大轉變。布什政府和其決策中心認為,只有推翻伊朗現政權,在中東“實行民主與改革”,“才能從根源上剷除恐怖主義,使美國變得更安全”。不徹底打擊伊朗,伊拉克的“戰爭泥潭”效應就永遠不會結束,“大中東計劃”就無從談起。伊拉克戰爭對共和黨而言就會是一種恥辱,是美國的“滑鐵盧”。 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對伊朗的國家軍事機器給予沉重的打擊;最終使美軍在伊拉克站穩腳跟後推翻現伊朗民族主義色彩的政府;實現美國保守主義的宏偉藍圖“大中東計劃”,乃是美國保守主義的近十年的具體操作目標。 作出上述邏輯推斷,並不需要很高的智力。 說只要伊朗放棄核武,伊美兩國就會化干戈於玉帛的想法,是非常輕率的。伊朗人如果相信了這種美麗的謊言,就會20世紀30年代英法的綏靖錯誤。事實上,凡對戰略對手持盲目的善意,都將重蹈戈爾巴喬夫式的覆轍。口說無憑,看看薩達姆放棄大規模殺傷武器後的可憐的下場;再看看擁有核武器後的北朝鮮的這頓風光就清楚了。 美國《紐約客》雜誌最新一期的報道指出,總統布什已責成國防部擬就攻打伊朗的計劃,而美軍已準備就緒,可隨時於24小時內向伊朗發動攻擊。另外,有報導指五角大樓已成立專門部門,負責指揮伊朗戰爭。2月5日,布什開出了一份史無前例的巨額軍費賬單,總額高達7165億美元, 是中國GDP的1/3!盡關此高額預算引起國會議員們的強烈不滿,發誓要對國防預算和軍費申請進行“最為嚴格的審查”,但最終結果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所有這些跡象都表明:美國對伊朗動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美國霸權,是集幾千年來人類歷史上所有霸權之精華而演化過來的新式霸權。它不需要殺人滅國,也不會兼併別國土地,僅僅以上帝和人權的名義,給你們“民主”的恩賜,並得以戰略、經濟利益的“回報”。當墨西哥議會投票決定舉國加入美國時,美國的回答是:不要。 中國的分析家們往往喜歡戴着高度“近視”的眼鏡來看待美國在國際問題上的一舉一動,所得的結論必然是:為了包圍中國;為了控制中國和日本的油源。 其實不是。 在美國看來,“霸權”是大國國家利益的一個重要部分,沒有什麼可值得羞羞答答的。只要看一下美國經濟,乃至美國本身與世界的聯繫程度,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在美國政治家的眼裡,國與國的限界遠不如東方人感覺得那麼神聖:對國家安全的考慮,美國人更多地是從地區範圍,甚至是世界的範圍來看問題的;對國家經濟、政治戰略的制定,美國人的視角是如何控制世界市場及能源資源關鍵地區去着手;美國國內問題的解決,更多地也是從國際問題、甚至是國際關係的角度去入手的。 基於這種理念上的根本分歧,這就難怪中國的分析家們不能理解為什麼伊朗的核計劃會威脅到美國的安全?不幸的是,美國的確這樣認為。 說穿了,美國的政治和其它亞洲國家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深諳華盛頓政治博弈之道的各種利益集團們對白宮和五角大樓決策的影響是傳統性的、全方位的。這種投入的闊綽、工作的執着和遊說陣容的豪華,都不會因為某些政治醜聞而減弱,也不會受到國家的困境的影響。相反,正是由於難得的商機、巨額的暴利、致富的欲望和冒險的精神,給了它們很大的遊說空間和發揮想象的餘地。 美國的鷹派受到軍火、石油和猶太人這三大互相重疊的利益集團的強力支持,它們在美國政治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十大財團中就有五大財團涉及軍火領域(如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梅隆財團、德克薩斯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石油利益集團與布什內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布什家族和切尼都有石油背景,就連賴斯的名字也被 CHEVRON 公司命名在一艘油輪上);猶太人掌控着美國的經濟和媒體,對美國的國內外政策尤其是中東政策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老布什為了討好這三大利益集團,在大選的前一年,1991年1月17日開始實施“沙漠風暴”軍事行動,打響了海灣戰爭。戰後,美國得以駐軍海灣國家,直接控制了那裡的很大一部分石油。 克林頓主張巴以和解,把軍費從4000多億一下子減少到3000多億,這大大“損害”了這軍火利益集團的利益。它們的代理人不惜違反美國對私生活一慣寬容的西方倫理觀,以“性醜聞”來彈劾總統,打擊克林頓的民主黨。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的視線,也是為了安慰軍火利益集團和打擊歐元,克林頓在大選的前一年,1999年3月24日發動了科索沃戰爭。 但石油集團和猶太人集團並沒有從克林頓的政策中得到什麼好處。於是,以布什、切尼為首的石油、軍火集團的代表擊敗民主黨候選人戈爾而入主白宮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布什是在美國國勢處於頂峰時期入主白宮,其內閣成員不是前國防部長、就是冷戰專家。連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卿也由四星上將、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盟軍總司令鮑威爾擔任,言外之意是:你們化外之國,只配去聽懂“轟炸”! 布什借9·11事件,連續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在軍事上取得了迅速的勝利。為了緩和國內經濟問題的壓力,爭取連任,不得不討好這三大利益集團。於2003年03月20日開始轟炸伊拉克,打響了頗受爭議的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對美國來說無疑是場災難。雖然這場戰爭對布什來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反映了布什本人的輕浮和傲慢。在進攻伊拉克之前,他甚至不知道伊拉克境內有三個不同派別的宗教。就連他的首席經濟顧問林賽估計戰爭將使美國耗資1000億美元以上時,也被迫開籍回家。隨後白宮宣布,政府估計軍事打擊伊拉克的花費只有500億美元左右!事實上,白宮已經為伊戰花去4000億,是林賽估計值的4倍。幾天前布什又提出的新的戰爭經費和軍費共7165億美元,大大超過朝鮮戰爭時期1952年的4970億美元和越南戰爭時期的1968年的4280億美元 ! 虐囚事件也是伊拉克戰爭的一大敗筆。指揮這場戰爭的前防長拉氏、副總統切尼及其高級助手以“我們正處於戰時,應該擱置所有這些細節”為由,認為國際公約條款已成“古董”,拒絕讓關押在古巴關塔那摩美軍基地內的囚犯享有《日內瓦公約》授予的權利。美國《新聞周刊》刊登了該刊國際版主編法里德·扎卡里亞題為《傲慢的代價》的文章,認為美國政府 這種傲慢與無能的離奇組合不僅摧毀了人們對於誕生一個新伊拉克抱有的希望,還有可能使美國在世人眼中變成“國際歹徒”。 朝伊核危機的結局,更顯得布什毫無章法。令其聲譽受損,也大大損害了軍火集團的利益。沒有核武器會被美國人稱為“無賴國家”和“邪惡軸心”,如果擁有核武器呢?人們業已看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成為核國家後得到了美國人相當的親睞。核武器的真實作用並非象美國及其追隨者所說的那麼危言聳聽。自從原子彈誕生以來的世界歷史證明,核武器一直是制止戰爭的最有效的武器。幾十年來,是核武器而非人類的良好願望支撐了世界長期和平大局。美國擔心它的擴散,如其是說擔心它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倒不如說擔心美國的常規軍火從此以後無人問津。 賣不出去! 民意調查表明,雖然離2008年總統大選還有一年多,但大多數美國人現在就已經熱烈地討論和關注這一話題,各類政治人物已經開始紛紛亮相、造勢。受布什政府牽累,共和黨的聲勢一直不被看好,其執政能力受到廣泛的質疑。為了徹底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共和黨也要求布什任期內拿出驚人之舉來扭轉輿論和公眾的負面評論,向美國人民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政績報告。在意識到美國國內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改善這一客觀事實後,布什政府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擴大戰爭,放手一賭! 如果伊朗屈服,布什就是這次賭局的最大贏家。即便是伊朗不屈服美國的武力,也基本堵死了民主黨主張的和解路線圖。即使民主黨在2008年的大選中獲勝,也將面臨着伊拉克、伊朗兩個爛攤子和國內經濟巨大的赤字的嚴重危機,必然是個短命的一屆政府。對共和黨來說,依然不是件很壞的事。 攻打伊朗的計劃早在2004年就被媒體不斷曝光。可信性最強的說法就是使用以色列空軍襲擊伊朗核設施,故意挑起戰事並使其擴大化。為了達到此目的,美國放手讓以色列拿黎巴嫩“練手”,並趁機剪除身邊的危險源泉真主黨武裝。這種計劃顯然也有一定的弊端。其一,以色列與伊朗相距數國,大部分的阿拉伯國家不願給它開放領空去襲擊伊朗。其次,以色列的力量畢竟有限,對一個比它自身領土大許多倍的伊朗來說,它的常規力量優勢並不明顯。尤其是在以黎戰爭中,以色列的軍事能力備受質疑,加上政治的敏感性,此計劃存在着很大的風險。 美國親自動手是唯一的選擇,儘管挑起戰火可以有其他小兄弟幫忙。 目前的問題是,布什在一味地滿足三大集團利益的同時在內政上正陷入困境,國內外批評他的聲音不斷增高。在布什總統宣布決定向伊拉克增兵2.15萬人以後,新一輪反戰風暴再次席捲美國的華盛頓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舊金山,而布什的支持率最近也創了30%的新低。民主黨控制的議會不僅給他在戰爭經費上設障,更是給他規定了撤軍的期限。不過,布什是有個一條道走到黑的個性,去年接受採訪時就公然說,“即使支持自己的只有勞拉(布什的夫人)和巴尼(布什的家庭寵物狗),我也不會從伊拉克撤軍!” 考慮到當地氣候和美國大選這兩個因素,開戰的最好時機應該是在今年三月份。不過那時布什正忙於和民主黨論戰,還有一個問題是苦苦找不到開戰的理由。海灣戰爭是為了解救科威特;科索沃戰爭是為了幫助科索沃的阿族人從“50萬人的大屠殺”中“解放”出來;伊拉克戰爭是因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朗戰爭的理由哪?如果說為了推翻一個開着70年代的“老爺車”、住着兩居室的破公寓的伊朗窮總統,就把伊朗炸個遍地瓦礫。讓一個個身穿黑袍的穆斯林老太太抱着被美國炸彈炸死的孫子,在攝像機的鏡頭前撕心裂肺地嚎哭,這讓以人權自居的美國臉上如何掛得住?! 天賜良機!由於伊朗拒絕停止核活動,還扣押15位英軍水兵,終於給了美國一個能勉勉強強說服北約組織參加對伊朗動武的藉口和機會。伊朗人本想偷雞,反而拾了一個燙手的熱芋頭,真是晦氣! 據報道,美國海軍“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4月2日將在1艘巡洋艦、4艘導彈驅逐艦護送下從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港基地駛往波斯灣,與已在海灣的另外兩支航母戰鬥群匯合。儘管美軍官方否認增派第3艘航母與伊朗局勢有關,聲稱“尼米茲”號駛往海灣地區是為了替代正在此海域戰鬥值勤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但筆者認為,“尼米茲”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海軍威力最大的海上巨無霸,是美國海軍獨家擁有的大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它的巨大威力令任何海上對手望塵莫及。從紀錄來看,它在近四年內的唯一的兩次駛往波斯灣都是參加戰爭。此時出動,除了戰爭外沒有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 開戰時間,估計也就是4月22日左右。 只要有三個航空母艦群就可以對任何一個中等國家進行空中全方位打擊,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就是如此。那時,作為第四艘航空母艦,“尼米茲”號是在空襲的最後一刻才加入的。可以預見, “尼米茲”號將和在那裡的“艾森豪威爾”和“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一起組成對伊朗空襲的主力,另外法國的“戴高樂”號也停留在那裡。從陣勢上來看,各路航母都基本或已經擺好了攻擊伊朗的架勢。目前七個航母戰鬥群的部署陣位如下:在波斯灣水域有“艾森豪威爾”號、“斯坦尼斯”號和“巴丹”號航母戰鬥群,在印度洋上有“拳師”號直升機航母戰鬥群,在阿拉伯海上有“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隨後趕來的“尼米茲”號和“拿騷”號將會分別部署在波斯灣和“地中海水域”,從而在地理位置上包圍了伊朗,並且可從東、南和西三面直接發起海上攻擊。 以最保守估計,直接參加攻擊的美國軍隊方面至少有75架B-2、F-117、F-22隱形戰機,250架F-15、F-16、B-52、B-1戰機和3支以上的航母戰鬥群。這樣強大的陣容在美國作戰史上是不多見的,也反映了這次戰爭的規模和決心。筆者估計,除了納坦茲、伊斯法罕、阿拉克、布什爾核設施、空軍和海軍基地、防空陣地、導彈工廠和指揮所等重要軍事目標外,對伊朗電廠、工廠、橋梁,甚至是油庫等重要經濟目標的摧毀才是這次戰爭的真正目的。 美國政治家們一般認為,一個正在遭受制裁的國家一旦經濟上被整體摧毀,在巨大的經濟援助和解除制裁的雙重誘惑下,其政權被顛覆也只是早晚的事。此戰略乃是美國近10年內的最佳傑作,從未失手,前南聯盟就是例子。世界上的事都能如此簡單地推理嗎? 我實在懷疑。。。 對於中國來說,伊朗問題的複雜性在於經濟利益與戰略利益的交織。雖然巨大的戰略利益和對石油的依賴也決定了中國不會贊同美國單方面對伊朗動武,如果安理會表決,中國必定給以否決。這一點,不用懷疑。但另一方面,由於在經貿上對美國市場有着巨大的依賴,中國不願被捲入是很自然的。中國自己的問題決定了未來二十年內,中國將集中精力理順國內的矛盾,對外不會有所作為。如果政治改革得以很快地實行,中國會在2025年左右成為一個有能力參與國際事務的真正的大國。否則,還需要另一個30年;不行,再來一個30年。。。直至中國的改革成功。那時,中國將改變世界的格局。 中國不會跟着他人的指揮棒轉,從來都是如此! 俄羅斯人是精明的。沒有戰爭,它的劣質軍火賣給誰?!沒有暗箱裡的有利可圖的交易,它才不會讓美國白白撿個便宜。以筆者看來,這次支持對伊朗制裁,沒準是從跟美國的世貿談判中得到好處。它對中國早就有怨言,中國寧肯花大價錢買美國的破爛貨來平衡兩國貿易糾紛,為什麼不對“好鄰居”俄羅斯也慷慨一回?!這次中國領導人不得不帶着厚厚的禮單去安慰安慰葡京,也算給了一個面子。畢竟,能在伊朗問題上有發言權的其它國家也只有俄國一家,這點小意思,值! 作為個人和集團,布什和美國三大利益集團都能同伊朗的戰爭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一點,筆者絲毫不加以懷疑。而美國能從伊朗的戰爭中得到什麼? 美國可能無法理解,它在1950年6月30日出兵封鎖台灣海峽的行為,為它換來了兩次大規模戰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美國可能也無法理解,它用計謀讓前蘇聯徹底崩潰,為它換來了朝鮮和伊朗兩個核危機。要是中國一旦強盛,也會毫不客氣地為你製造一堆“伊拉克”、“朝鮮”或者“越南”,讓你陷進去。 玩這種遊戲,俄羅斯是被迫的,中國是也被迫的,你以心機待我,我亦以心機回報你。 來而不往非禮也! 這就是大國博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6: | 寫在胡錦濤訪美之前:怎樣和美國人打交 | |
2006: | 國內哪些名人取得了外國籍? | |
2005: | (人物素描)中國軍方智囊熊光楷 | |
2005: | 龍之翼-中國蘇-27飛機[軍購篇] | |
2004: | 細節中的亞裔美國人形像 | |
2004: | 評“雄鷹天下無敵” | |
2003: | 巴格達的“太陽”就要落山了 | |
2003: | 伊拉克-政治失敗的民族 | |
2002: | 以色列解除武裝:中東和平四點建議 | |
2002: | 互聯網上的兩個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