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者:農村老師k
在過去的中小學年代,我記得教我們的歷史老師常常把蔣介石描繪成為一個“罪大惡極”“無恥醜陋”“吃喝嫖賭”“出賣祖國”的漢奸人物,但究竟蔣是不是過去老師們所說的那樣的“昏庸無恥小人”呢?有些時候我並不太理解,或許對於那時一個涉世未深,看問題很單純的我們來說,共產黨主義就是拯救全人類的核心理念,是共產主義拯救了中華民族,沒有毛澤東就沒有中華民族,但是仔細深入思考,其實一切制度不過是人類發展的必經的階段罷了。
事實上我一直不知道蔣介石是如何與日本勾結出賣中國人的,只是聽老師那樣說,就那樣相信。可仔細看了今天的許多紅片電影,不論是《冷箭》、還是《1949東方紅》等等電視劇,我都覺得其實不過是兩者之間的爭鬥,但誰能在當時獲得支持,或許我們都更加明白,所以歷史發展其中有偶然性,但也是一定必然的,那就是人民希望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願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當然,隨着讀書視野的開闊,接觸的事實層面多了,逐漸再逐漸改變了許多自己思考問題的想法。說穿了,我只是一個普通百姓的思維,不想以兩黨利益之間來思考太多,因為不論是站在哪個立場上去思考,其實那都沒什麼意義,所以不如以一種冷靜看待歷史的方式來看蔣介石這個人。
蔣介石是人才,算得上是當時舊中國政治的人才,但是我不得不佩服毛澤東比他人才,所以政治才能上,蔣可以說是僅遜於毛澤東的人。蔣是失敗了,但既不是英雄,也不是漢奸,只是歷史對於人的一種選擇罷了。因為換了我在當時,我也一樣會選擇毛澤東,因為百姓沒有飯吃的年代,拋開一切解放世界的最高共產黨主義理想,即使為了吃飯,也一樣會跟毛澤東走。
應該說,八年的抗戰蔣未必沒有功勞,雖說那是張迫使的,但蔣未必真的想當日本人的狗,當一個千古罪人,一個我們中小學老師年代所說的“漢奸”。 我不是專家,但我總結了蔣的失敗,一種是環境因素,一種則是人為因素。
環境因素方面,應該說蔣介石沒有看到八年後抗戰中國百姓的心態,一種希望和平的心態,所以主動挑釁起內戰的他至少這方面不如毛澤東獲得的人和多,所以人氣方面蔣確實是不如毛澤東。至於環境,那就是當時的中國始終處於一種落後、被壓迫的狀態,應該說被壓迫的中國百姓遠遠多於當時的統治階級,這樣的心態,這樣的意志自然成為了一種釀造革命的環境,可以說毛澤東依靠大刀長矛打敗了蔣認為的先進裝備,那絕對不是偶然的。
人為因素,要是換了任何沒有飯吃的百姓,如果不懂得選擇打土豪、打鄉紳分田分糧的毛澤東,那絕對不可能,因為是人都想生存下去,而生存下去的理由就是想辦法生存,所以說跟毛澤東所帶領的共產黨走,跟生存下去的革命走,即使很危險,那也是值得的。
如果說蔣與毛澤東相比的話,那就是蔣常常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看不到希望的感覺,因為他所認為的不是中國,而是自己的“黨國”,所以當國民黨僅僅成為一個為自己生存的“黨國”政黨,那意味着他們遲早被百姓所拋棄。從來都是先黨後國的國民黨,或許註定是讓歷史選擇拋棄,因為歷史發展的趨勢一向如此,各個皇朝一旦僅僅為了某個皇帝的政權所生存,那麼被拋棄那也是遲早的事情。
不過,蔣始終還是有才的,可惜再怎麼有才,也始終組織不了歷史的發展趨勢,就好象任何人的死都改變不了地球在轉的事實一樣。
只是二十年後,當我才知道蔣介石不是漢奸的時候,我忽然覺得社會的發展不是靠一個人,也不是靠某個政黨假、大、空的理論可以改變的,正如電視劇的《冷箭》播放的那些國民黨特務想靠破壞改變當時取得的勝利局面,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阻止歷史發展的腳步遲早都會給歷史的車輪被碾碎。
歷史好象昨天的蔣介石帶着他的黨國夢過去了,百姓渴望追求的公平、幸福的社會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使偶然停滯一下,但一直會這樣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