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從油耗看中國99坦克和西方主戰坦克的差距
送交者: 一劍破天 2010年05月04日19:11:4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俄羅斯T-80坦克動力系統採用GTD-1000燃氣輪機,發動機標定功率約為724kW(985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000升,公路最大行程400公里,油耗為250升/百公里;

  美國M1A1坦克採用AGT-1500型燃氣渦輪發動機,最大功率:1103千瓦(1500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907.6升,公路最大行程498公里,油耗為383升/百公里;

  德國豹2A6採用MTU公司研製的MB873Ka-501型4衝程12缸V型90°夾角水冷預燃室式增壓中冷柴油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發動機之一。發動機功率:1100千瓦(1500馬力),最大內部燃油載量1200升,公路最大行程550公里,油耗為219升/百公里;

  法國勒克萊爾主戰坦克該坦克使用的動力是UNI柴油機(UNI Diesel)公司銷售的1台V8X1500型超高增壓柴油機,重1850kg,在 2500r/min時功率達1103kW(1500馬力),燃料儲備:1300升,公路最大行程:550km,油耗為236升/百公里.

  日本90式主戰坦克發動機採用三菱重工生產的兩衝程水冷V型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達811千瓦,它的燃油儲量為1100升,最大速度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340公里,油耗為323升/百公里.

  英國挑戰者主戰坦克使用的是珀金斯發動機(PerkinsEngines)公司生產的康達(Condor)12V-1200型渦輪增壓柴油機,在 2300r/min時功率為882kW(1200馬力)。公路最大速度:56km/h ,燃料儲備:1797L ,最大行程為450千米,油耗為399升 /百公里

  中國99式坦克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為600公里。油耗為410升/百公里.(網友:京滬杭警備司令)

  第一項坦克火力對比:由於我軍中國ztz-99式坦克,在設計時就將火力打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強調坦克的火力打擊力度,所以中國ztz-99式坦克在火力上明顯超過了前三者。由於中國和西方所定義的均質裝甲的要求不同,所以雙方測試出的同種武器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威力也略有差異。如果統一按照中國的標準進行“換算的話,對比結果如下:

  [一]我軍中國ztz-99式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約為970毫米[坦克裝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使用最新的特種合金穿甲彈]。

  [二]美軍M1A2主戰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為810毫米,[坦克裝M256型火炮,配用M829E2型貧鈾穿甲彈]

  [三]德軍“豹”2A6主戰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約為1000毫米,[坦克裝Rh120型L55倍口徑火炮,配MD53型鎢合金穿甲彈]

  [四]日本自衛隊90式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威力約為650毫米(使用德制MD43型穿甲彈)。

  從各國主戰坦克的遠程打擊能力上看,我軍99改式坦克和美軍M1A2分別配置了制導炮彈和靈巧彈藥。在制導火力的靈活性上,美軍M1A2坦克優於我軍99改式坦克,但從遠程打擊能力上看,我軍99改式坦克的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單車攜裝4枚],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優於美軍M1A2主戰坦克(3500-4000米)。

  在戰場上,光有強大的火力是遠遠不夠的,如果缺乏先進的火控系統,就難以主宰戰場。從綜合性能上看,四種坦克的火控技術各有千秋,由靜對靜到動對動狀態下的火力反應時間都在5~9秒左右,在戰場競技時,就只能看坦克成員的訓練素質了。由於四種坦克都安裝了性能優異的熱象儀,所以在夜間復條氣象條件下的觀察能力也基本不相上下。

  由於亞州人體型比較小,為了方便自已的需要,我軍99改式坦克和日本90式坦克都安裝了自動裝彈機,從可靠性上看,日本90式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在使用時的故障率為5%,與我軍99改式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3/00的故障率比起來,差距較為明顯。和4人制的美軍M1A2坦克、德軍“豹”2A6相比,我軍99改式坦克在射速上占有優勢。

  99式改進型坦克上安裝有中國研製成功的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熱像儀,該熱像儀不需要光電掃描,而是由探測器直接接收全視場熱輻射信息而成凝視圖像。其作用距離可達7000-9000米,靈敏度和分辨率比第一代有了很大提高,且結構緊湊、造價較低,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高達4000小時左右,在能見度只有100米在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約4000米,識別距離約3100米。

  近幾年中國在火控系統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先後研製成功了多種自動跟蹤式火控系統和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

  外媒報道,在99式改進型主戰坦克上就安裝了中國最新型的瞄導合一的大閉環式火控系統。這是一種可對射擊結果實施自動校正的火控系統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據稱,在測試中,99改在2000米對運動目標進行的數十次第二發補射中,命中率均達到了設計要求,整體性能令人滿意。

  99改主戰坦克,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米,“激光壓制觀瞄系統”,就目前來看,相對於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戰坦克,我軍的這套系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激光壓制觀瞄系統由微機控制器、跟蹤轉台及隨動系統、激光壓制儀、熱成像,干擾機[氣體激光發射機]組成。為了實現車長,炮長遙控跟蹤瞄準,對跟蹤轉台採用數字式位置閉環控制方式。該系統可360度全方位工作;俯仰角為-12度~ -90度,跟蹤角速度左右為45變/秒,俯仰40度/秒。從炮長(或車長)按下按鈕到系統對準目標只需1秒鐘。激光輸出能量為1000兆焦,脈衝重複工作頻率為10次/秒,系統連續工作時間為30分鐘,激光器的壽命為120萬次。當各國主戰坦克在戰場上招數都數使盡了之後,99改式坦克的殺手鐧一一激光觀瞄壓制系統就該顯示威力了,該系統是我軍99式改式坦克對對手實施不對稱作戰的有效平台,在正常情況下,我軍99改式坦克可以在近4000米的距離上隨意剝奪對手的對抗權。而目前外軍坦克在這方面好象還沒還手之力。

  通過以上的對比,明顯地告訴大家,世界第三代主戰坦克的火力金牌已經穩穩地落入我軍中國ztz-99改式新型主戰坦克手中。第二項坦克防護能力對比:在對美,德,中,日軍隊四種坦克防護性能比較之前,首先讓大家,對這四種坦克的重量和尺寸大小有個直觀地認識

  [1]美軍M1A2主戰坦克:戰鬥全重為62.8噸、車體長7.917米;

  [2]德軍豹2A6主戰坦克:戰鬥全重為62噸、車體長7.72米;

  [3]我軍99改新主戰坦克:戰鬥全重約52噸、車體長7.2米;

  [4]日本90式主戰坦克:戰鬥全重為50噸、車體長為7.45米。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

  美軍M1A2主戰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質裝甲。

  德軍豹2A6的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質裝甲。

  日本90式主戰坦克的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00毫米和56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

  相比較而言,99改式坦克在防護上對日本90式坦克有着絕對的優勢。我軍99改式坦克炮塔的基本裝甲厚度與M1A2,和“豹”2A6基本相當,但車體的防護性能比M1A2和“豹”2A6要略差一些,但在披掛新型楔形雙防反應裝甲後,99改式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的防護能力則相當於800和1000毫米厚的均質裝甲。整體防護比M1A2“豹”2A6要高出一個台階。通過以上對比,大家可以由此看出,我軍的ZTZ-99改主戰坦克與西方坦克的防護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層次上 第三項坦克機動能力對比:由於中國在發動機工業和加工工藝上與西方存在明顯差異,所以中國ztz-99型主戰坦克,儘管安裝了1103千瓦(1500馬力)大功率柴油機和高效的傳動統後,99改進型坦克的可靠性上比99式坦克有了大幅提高,已經接近了世界水平,但如果超越美軍M1A2,德軍“豹”2A6和日本90式及其改進型坦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需要努力。

  99式既98改進型

  98式坦克是性能先進的國產新一代主戰坦克,也是當今世界一流的主戰坦克。

  98式坦克先進在哪裡呢?我們就拿它與日本的90式坦克作一下比較。90式坦克是日本繼61式,74式後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中,它97年排行第一,98、99年它排行第三,其先進性就不言而喻了。另外,它與98式坦克外形尺寸相似,重量均為50噸級,均採用3人操縱的坦克,應此兩者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一、火力對比

  主炮威力: 98式坦克採用一門威力強大50倍口徑的125MM滑膛炮,該炮與90-2和88C上的125MM滑膛炮有所不同,其身管顯得較長,抽氣裝置位於炮的中部,而後兩者的則位於炮的中部靠前。它裝備三種彈種,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60米/秒,直射距離 2300米,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000米/秒。該炮裝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

  90式坦克採用一門GIAT研製的CN120-26型44倍口徑120MM滑膛炮,該炮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650米/秒,直射距離2200米,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也可達600MM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200米/秒。該炮裝有先進的自動裝彈機,主炮射速高達12-15發/分。

  由此可見,單純從火炮的威力而言,98式略優於90式,但90式坦克的射速較高。

  輔助武器:98式使用了一挺新W85型12.7MM高平兩用機槍(備彈500發)和一挺7.62MM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各有5個82MM煙幕彈發射器。

  90式使用了一挺M2HB型12.7MM高射機槍(備彈300發)和一挺74式7.62MM並列機槍,炮塔兩側各有4個煙幕彈發射器。

  就輔助武器而言,98式優於90式。

  火控系統:98式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包括熱成像儀、穩定式測距瞄準具、彈道計算機、車長控制面板、橫風傳感器、傾斜傳感器、角速度傳感器等。其炮塔左後方的組合式光電系統,包括有熱成像儀和激光測距機,它的出現表明我國坦克的夜視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小於 6秒。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使得98式坦克具備了在行進中對活動目標的射擊能力,首發命中率在90%以上。

  90式的火控系統也是穩像式火控系統,由車長瞄準具和炮長瞄準具兩部分組成。其中包括熱成像儀、激光測距機、彈道計算機、陀螺儀、角速度傳感器等。 90式的主炮和炮塔全部電動,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僅需4-6秒。坦克在越野時攻擊靜止或運動目標的首發命中率高達 95%。它還有一點很突出,就是其主炮在炮長完成瞄準後,自動對目標進行跟蹤,減輕炮長的工作負荷。90式坦克就是主要憑藉這套火控系統在97年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上取得第一的。由此看來,90式坦克的火控系統較98式坦克的要先進,但差距很小。

  綜上所述,兩者的火力基本相當。

  二、機動性對比

  98式坦克安裝的是1200HP的4衝程8缸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坦克單位功率24HP/噸,公路時速大於65千米/小時,由靜止加速到32千米/小時僅需6秒,懸掛系統為扭杆彈簧式。98 式坦克的最大行程為450千米。

  90式坦克安裝的是三菱公司的2衝程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這種發動機的結構較4衝程的發動機簡單,但耗油量相對較多,故90 式坦克的最大行程僅為350千米。發動機功率為1500HP,坦克單位功率高達30HP/噸,公路時速75千米/小時,由靜止加速到32千米/小時僅需4-6秒,懸掛系統為液氣-扭杆混合式,使其行駛的平穩性較98式要好,也使其火炮可獲得較大的俯仰範圍。

  由此可見,除最大行程外,90式的機動性全面優於98式。

  三、防護性能對比

  98式坦克的車體及炮塔均為全焊接鋼裝甲結構,並在正面防護弧度範圍內安裝了複合裝甲。炮塔構形扁平,擁有極佳的抗彈性。炮塔前的複合裝甲厚度 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則被鐵柵欄及各種附加物所包圍(這些東西對破甲彈又一定的防護力)。由於複合裝甲為組合件,故可隨着裝甲技術的進步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後部有一部車載式的光電對抗裝置,它主要對付敵方坦克的激光測距機和反坦克導彈的紅外製導系統,它針對敵方發出的激光束和紅外製導信號向坦克乘員及時發出警告,並自動控制對抗系統加以迷茫。它的出現,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導的主動防禦能力,此類設備屬世界領先水平的設備。另外,98式坦克還可以加裝我國已經研製成功的三代附加反應裝甲,使得其防護力更加強大。

  90式坦克的車體及炮塔均採用複合裝甲,其它的部位也採用了間隙裝甲,炮塔內部由防火板間隔,有三防裝置。炮塔前的複合裝甲厚度 550毫米左右,彈其炮塔與車體之間的空隙較大,存在“窩彈區”,這在戰時往往會造成致命的危險,這是90式坦克設計上的一個缺陷。此外,90式坦克的外形尺寸98式大,使得其被彈率也較98式大。

  所以說,98式坦克的防護要好於90式,98式的戰場生存力較強。

  四、結論

  經過上述三大性能的比較,可以發現兩者的火力相當,機動性90式領先,防護性98式勝出。當然,在實戰中誰能獲得勝利還有其它的決定因素,如人員士氣、戰鬥形勢、雙方坦克對比等。但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在廣闊得平原作戰,火炮威力更大,防護性能更好的98式將戰勝90式。

  在丘陵或山地作戰,90式憑藉其良好的機動性及火炮較大的俯仰範圍(先進的懸掛系統帶來的更好的調節功能使得的俯仰角度較大)將處在有利的位置。

  其實不論戰果如何,我們都應為我國擁有如此先進的主戰坦克而驕傲。相信在不久,世界坦克排行榜一定會出現98式坦克矯健的身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營口戰役——記千秋英烈吳占林營長
2009: 中共軍史館蘇聯援助中共內戰的鐵證
2007: 看奧運聖火一事上台獨怎樣無理胡鬧
2007: 美日變換手法玩“台獨”牌
2006: 陳水扁被美國修理了
2006: 濟南慘案--中國外交史上的恥辱
2005: 張培法:構建兩岸新秩序 找尋彼此交匯點
2005: 一個戰敗黨的清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