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反殺”美國的武器 或就在這群人的手裡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20年09月14日18:37:2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各位好,我是觀察者網的董佳寧。美國想挑起對中國的“新冷戰”,已經越來越明朗,可以說時不我待。任正非說,“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 ”。最新的高層會議做了定調,關鍵詞是“中長期”、“持久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我在之前的節目中,針對特朗普反華的連任規劃,已經講到了“國內大循環”的問題,這次我想再深入和大家探討一下。

  美國這輪反華,有兩個重要驅動力。一個是藍領選民的利益訴求,另一個是壓制中國產業升級的緊迫性。這兩點,中國都是可以應對的,我想先分析中國的優勢,後面再說說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先說第一點。美國政客認為,如果不對中國“定向脫鈎”,遷回製造業,美國內部的社會矛盾無法緩解。但特朗普想不到,經過美國這輪動作,中國在製造業上的全球市場份額,反而變得更大了。這一點不光特朗普,我們自己也沒想到。

  新冠病毒的影響,起到了一定作用。美國的波音萎掉了,但中國出口卻飆升,7月份單月的出口額,已經達到了歷史第二高水平。全世界需要的防疫物資,離不開中國生產,疫情讓人們選擇在家,家用消費品需求大增,生產也離不開中國。

  想替代中國,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中國交通基建網絡密集,高鐵覆蓋廣泛,你有嗎?中國的供應鏈完整,零部件滿足上下游需求,集中化、區域化,你有嗎?中國的勞動力教育水平不低,成本比較優勢明顯,還穩定,你有嗎?特朗普把眼睛蒙起來,說這些我都沒有,但我有25%的關稅來對付中國,你們要投票給我。

  對中國這輪關稅,美國執行2年了,但即便被征25%的關稅,許多中國製造商發現,自己依然沒有遇到什麼競爭,成本依然是最低的。宏遠是廣州的家具廠,做家庭桑拿房,出口訂單今年翻倍了。即便他們是從加拿大進口木材,組裝好以後再運到美國,把橫跨太平洋的來回運費,美國25%的關稅都算進去,依然是獨孤求敗,沒有對手。

  有的人會說,人民幣對美元是貶值的,所以人民幣相對更不值錢了,商品就更容易賣了。但是要注意,今年人民幣對美元,是升值的。美國不管是自由貿易,還是保護主義,中國隨意,我自一口真氣足,貿易主導地位依然穩固。

  第二點是美國發現,壓制中國產業升級已經時不我待了,“上帝選民”按捺不住了,開始玩起綁架,還有強買強賣。我預測一下,這才剛開始,5G雖然美國跟不上,但撒謊、欺騙、偷竊的速度,美國是“5G”的。動作這麼快,因為這也是美國老套路了,日本人紛紛表示熟悉。竹內亮導演,在微博上就說了,他小時候,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電子高科技超過美國,索尼、松下這些日本公司一直被美國罵“盜用技術”。然後美國政府就開始用各種辦法,控制日本公司。先打壓,再控制,這個PUA套路美國屢試不爽。

  當時日本是什麼情況,電子產業完勝美國,日立、索尼、三菱、富士通、NEC、東芝、松下,日本企業是壓倒性的優勢,美國人當時都覺得,不要再在芯片上浪費時間了,因為美國芯片業完蛋了。可是結果呢,我們現在都知道了。

  90年代,美國代替日本,成了最大芯片出口國。為什麼局面翻過來,根本原因不在於企業,而在於政府,在於國家捍衛主權的能力。日本這樣的國家,向蘇聯出口4台高精度機床,因為蘇聯可能用於發展核潛艇,美國就發火了:我們美國,是你們最好的老大哥。你們有不懂的事,可以問我們,我們可以親切地告訴你們。中曾根康弘,日本首相,馬上就道歉了,在美國50多家報紙上,整版刊登“悔罪廣告”。這樣的國家,美國可以逼迫簽署《半導體條約》,那麼企業做得再大,科技優勢再明顯,美國都可以親切地“搞死”你們。

  但中國是反過來的,我們電子產業在追趕階段,整機製造上領先,高端芯片還在追趕,企業相對的實力,比不上當時的日本。但問題在於,我們國家是主權獨立的,經歷過長期封鎖,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前幾天,美國芯片股引領指數暴跌,彭博社認為,美國芯片股的潰敗,可能是因為中國半導體的“威脅”。還說,中國的新政策,將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列入十四五規劃,而且賦予這項任務“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資本不傻,美國打日本,那是把日本的半導體產業打掉。美國打中國,是在幫助中國,把國產替代產業打出來。而且特朗普這個人,幫中國建設還喜歡附贈,“實體清單”里已經明確告訴中國,哪些企業和產業鏈很重要,美國商務部都忙不過來了,操碎了心。

  連中國科技人才,美國也要驅逐,不光是科研人員、工程師,就連留學生也要驅逐。硅谷的專業人員,來自中國的有14%,而去美國讀計算機博士的外國人,75%會在美國留10年以上。本來這些中國人才都是為美國服務的,現在美國這麼搞,我想起了一篇課文,大家記得嗎,就是李斯的《諫逐客書》。美國就像當年的秦國,用李斯的話說,不出生於秦,可是願意效忠秦國的,本來很多,如今卻“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都要驅逐,“以資敵國”,李斯最後怎麼說的,這樣的國家,“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秦王嬴政是被李斯勸回來了,但美國這是要一條道走到黑了。

  分析完中國的優勢,我也要說,中國目前仍有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我也講講自己的觀點。我之前講過,國內大循環的關鍵,是藍領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是拉動國內需求的主力,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中國是規模超大的國家,不同地區發展情況差別太大,簡單用一個基尼係數來衡量,肯定是不準確的,但至少在我們的發達地區,一線城市,准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一定要培育一個高收入的藍領群體。

  北京、上海的外賣小哥,現在平均收入能到八九千,育兒嫂的月薪,高的能過萬,這確實大於很多高學歷畢業生的起薪,但是他們和企業高管的收入差距,放在國際上比較,依然是較大的。美國一個電梯維修工的年收入中位數是7.7萬美元,比家庭收入中位數6.1萬美元都高了不少,更是遠高於全員的年薪中位數。這樣的藍領工種,在美國的數量很多,而在中國,還只有少數這樣的藍領崗位。如果我們看北歐那些高福利國家,一個酒店清潔工的稅後收入,可以接近酒店CEO的三分之二。

  強大的工會,高工資收入的保障,促進的不僅僅是藍領階層,而且促進了北歐國家高科技的產業。美國打華為,當然是因為華為重要,大家想過沒有,為什麼華為的對手,北歐就占了兩個:愛立信和諾基亞。我們看北歐小國就這點人口,為什麼程序員這麼厲害,Linux創始人是芬蘭的,挪威有Opera和QT,丹麥有JavaScript引擎V8,瑞典有數據庫mySQL,數字音樂平台Spotify,Skype創始人一個是瑞典的,一個是丹麥的。

  遊戲公司,北歐也是很出色的。瑞典的DICE遊戲工作室有寒霜引擎(Frostbite Engine),《部落衝突》是芬蘭公司做的,《憤怒的小鳥》也是,還有瑞典的P社,還沒買《十字軍之王3》的統統踢出朋友圈。

  Minecraft,也就是《我的世界》,那真的是風靡世界,2014年以25億美元賣給微軟。這個遊戲最早是瑞典人馬庫斯·泊(脖)松(Markus Persson)一個人搞出來的。泊松這個人,童年是在鄉村小鎮度過的,為了遠離在斯德哥爾摩吸毒和酗酒的爸爸,他爸爸只是一個鐵道工人,但泊松七歲的時候,就能接觸到計算機編程了,因為他爸的收入也能買得起電腦。我們算算,那是1986年。當時電腦,中國叫法還叫微機,微型計算機,或者微型電腦,剛在歐美開始普及,你想想那個年代中國的電腦在哪裡才會有?高校、研究所、科研機構。中國家庭里有電腦的有幾家?家庭電腦普及程度可以說無限接近於0。

  他8歲時寫了自己的第一個遊戲。12歲時父母離異,他爸爸因為吸毒進了監獄,他媽媽是一個護士,靠比清潔工高一點的工資,就能養他和妹妹,加上政府補貼,就能在經濟上支持他開發遊戲。

  為什麼說一個穩定的藍領中產階級,對社會非常重要,因為這不僅是內部消費需求的問題。在信息技術的時代,從事高科技研發工作,尤其是創新型工作,是需要一定門檻的,經濟門檻和教育門檻,“有恆產者有恆心”。不僅是開發,甚至消費掉這些高附加值產品,也是需要門檻的。我們必須要讓更多的家庭,一個更大的基數,能夠跨過這些門檻。如果財富僅僅集中在少數人手裡,這個國內大循環的目標,就無法實現。

  說到遊戲,我又想到了“波蘭蠢驢”這個稱呼。編碼社區HackerRank做過一個統計,根據編碼挑戰的表現排名,有點競賽的性質,主要側重算法領域,中國程序員排名第一,第二是俄羅斯,第三是波蘭,第四是瑞典,美國排28名,傳說中的印度嘛,第31名。

  大家要注意,因為高教育水平人口的基數很大,經過篩選來看,中國的程序員群體,水平的上限當然是非常高的,但這並不等於中國軟件業整體實力就很強。中國在移動消費應用上很強,但短板還是在生產力上,無論工業軟件還是遊戲引擎,我們的技術積累都是不夠的。

  “波蘭蠢驢”做的遊戲,大家都知道是精品,大家也要注意波蘭這個國家,波蘭人均GDP已經接近1.54萬美元,摸到發達國家門檻的80%了,而我們才將將過1萬美元。最近20多年的發展速度,比印度這樣的國家都快得多。波蘭工業占比60%,機械、電子等中高端工業占比超過40%,這些年一直是歐盟經濟增長的引擎,是歐洲汽車、航空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製造業的中心。

  波蘭歷史上沒占殖民擴張的便宜,反而飽受屈辱,三次滅國,經歷列強的蠶食和瓜分,一次次浴火重生,也走過從共產主義到經濟轉軌的道路,被新自由主義忽悠過,受過“休克療法”的傷害。但比較成功的是,國內政治和社會財富沒有被寡頭控制,最終選擇轉向社會民主主義,把制度改革和國家產業政策結合,其內需強勁的特點,對中國很有參照意義。

  我誇了波蘭,肯定有人不服,我也看到網上有人說,波蘭這發展成績,連給韓國提鞋都不配。問題是,韓國經濟承接了國際產業轉移,不是依靠本國市場實現工業化的,對我們參照意義不大。實現工業化道路的國家,我粗略分三類,一類是英法德美那樣,起初都是殖民擴張;一類是韓國那樣,產業承接;還有一類,是通過城鄉二元化剪刀差,農業哺育工業,我們可以都歸為蘇聯模式。在這方面,中國和波蘭有可以比較的道路經驗。

  還有人會說,波蘭的成功,是西方打造的自由民主制度“面子工程”,我不同意這個說法。波蘭經濟的成功,恰恰在於博採眾長,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們觀察者網曾報道過,2016年的時候,波蘭政府發布長期發展規劃,副總理莫拉茨斯基公開說,從中國經濟學家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中,汲取了靈感。波蘭媒體甚至說,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已經成為波蘭政府發展規劃的理論基礎。

  還有一個貌似成績很好的例子,我認為沒有參考價值,就是愛爾蘭。最近幾年,愛爾蘭是歐洲經濟增長最搶眼的,GDP增速都在5%到9%左右,2015年甚至達到了恐怖的26%。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水分呢?愛爾蘭的企業稅率是歐盟最低的,所以很多跨國巨頭喜歡到愛爾蘭設立分公司,比如蘋果,將收入轉移到愛爾蘭,目的就是合理避稅。

  後來歐盟裁定,蘋果在愛爾蘭非法逃稅153億美元,要求蘋果向愛爾蘭政府補繳。可是這個錢,蘋果不想交,愛爾蘭政府居然也不想要,都對歐盟的裁決提出了上訴。2016年7月,愛爾蘭總理表示,去年的GDP增長,26%的確是有點離譜,財政部經過評估,要把去年的增長修正為3.5%-4%。愛爾蘭這種努力建設避稅國家的思路,和波蘭不一樣,對我們就沒太大參考意義。

  歐洲許多社民主義的國家,社會在倫理上就天然強調每個人出身的平等,和美國這種自由主義是非常不一樣的。有的人從文化上解釋,覺得北歐人海盜出身,天然就有一個“平等分贓”的習性。而美國人呢,因為是移民,人和人之間相互歧視是普遍的,並不同情他人的不幸,覺得窮人是好吃懶做,沒有義務去幫助他們。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解釋得太理想化了,仿佛什麼樣的社會,完全是自發產生的。我想強調的是,沒有政策干預,指望一個社會自然的運轉,能夠自發產生“先富帶動後富”,是很難做到的。

  中國需要進軍高端產業鏈,在當下環境中,就必須依靠內需,要有一個規模足夠大的高端消費群體。這樣的市場,才能消化掉國內企業的研發成本,驅動企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為此,至少在發達地區,我們需要把高收入藍領階層擴大到足夠的規模,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拿出政策,不說學習吧,至少有必要借鑑歐洲一些成功福利國家的政策和經驗。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鵝城最大的問題,在於有個黃四郎
2019: ▲Yr Company Surprising Supply Chain
2017: 習近平恩公美駐華大使:上任後力推美國
2017: 公孫明只要一個夢中的中國,稍有不同就
2016: 完了,中國航母要成為海上棺材
2016: 完了,中航母要成海上棺材
2015: 【深度好文】超中?別鬧!印度需要一場
2015: 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出台 石油電信等七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