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和林彪在解放战争中的伯仲之较 |
送交者: 佚名 2006年05月01日16:00:3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两个人是解放战争中最优秀的战区指挥官、立战功最大的,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是同意的。有意思的是,一个在十大元帅中排第三,一个是十大将之首。不过跟其它人之间,其实不需要怎么比的。比如朱德,林彪六十年代曾说:他是什么总司令,是光杆司令。至于彭,虽然位高权重,但手下不过2万多将士;刘伯承还有得一比,可惜的是中野挺进大别山后部队实力下降太厉害,以至于打个黄维兵团,还需要东野支援,而且是担任南边的主攻任务。陈虽然一直是粟的顶头上司,但战争开始时一出手,就在泗水打了败仗,到处做检查不说,饶曾经跟老毛商量,提出“以粟代陈”。至于华野的军事指挥,基本上是由粟负责的,这一点陈也多次提到。当年华东地区的老百姓在自家大门口贴的最多的一副对联就是“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下面的贺龙,基本上呆在晋绥军区(山西西北部)一带作为西北的后方基地,没怎么打仗,到了共军在西北战场处于攻势的时候,怕以后再没仗打了,才带了一个兵团协同经营西北。罗是政委,一般说来,在授勋中是不太容易的,但毕竟他是老毛秋收起义时的手下。到于聂,本来华北的晋冀察边区是共军最强的解放区之一,只是因为解放战争初期坚决于执行了中央裁军的指标,导致力量削弱太大,以至整个华北地区军事上一直没什么起色,多数情况下充当东北战场的配角。徐身体一直不好,后来带病以晋冀鲁豫地方部队为基础,在晋南打了几个城市。叶则一直呆在统帅部。 主要就看粟和林的了。 粟和林,我个人以为是粟略胜一筹。不过确实是在伯仲之间。 说到比较两个将领,我就想起以前上高中时,大家讨论三国里谁打得过谁的问题,这本来就是一个“关公占秦琼”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不过,聊作一比吧。 下面是我的比较: 1、从资历上相距甚远 当林参加南昌起义(是随后才由二十五团去汇合的,没有参加,林为此耿耿于怀,呵呵)林是连长,粟好象还是个班长;林在红四军二十八团当团长时,粟是他手下的一个连长;当林是红一军团(中央红军的第一主力)时,粟是一个非主力部队的师长,长征时,粟属于不重要的留守部队,当时叫啥抗日先遣队,实际上就是打游击,后来到了浙南,最后剩下只300人的部队。至于解放战争开始时,林则是八年抗战一直在苏联养病,但回国后一到东北,开始职务不是很明确的高,败到松花江北后,则集党政军权于一身,这可是在拥有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东北呀,而林当时还不是政治局委员。粟开始是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中与山东合并后是东野副司令。
(1)手中的部队 林手中的部队是在抗战时期开赴山东开辟根据地(其实这才是共产党最重要的根据地)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6万多人以及新四军主力第三师3万多人,还有就是从华北等地抽调的2万多干部,注意,是干部,而不是部队。当时初步就是一百个团架子。这实际上共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的老本中最大的一块了。不久,东北共军的部队达到20来万,其中十多万野战部队。 粟的部队底子是新四军中的部队。本来新四军的实力就远逊于八路军。不过山东解放区留下了一些。成立华野时,有三十万野战部队、三十万地方部队。 (2)后方支援 从解放区解放看,山东解放区要强于东北,不过这只是从人和的角度看的,从经济基础、工业实力看,则山东远不能跟东北比。这也是共军在东北下血本的原因之一。 (3)对手 开始时国军东北五个军,后来增加到7个,全是美械装备,里边有国军五大主力之新1军、新6军。但从兵力总量上看,最后虽然变成50多万,但主力部队开始时是十来万,后来达到二十多万。一直不足,东北共军数量上一直占优(后期达到80多万)。而东北面积大、点线多。部队不足,对于以点线为攻防核心的国军来说,是致命的。反过来,则成了东北共军的优势,因为共军本来就是人海战术,一百个团架子,小意思啦。 山东一直是国军进攻的重点,多的时候达到24个整编师(军),60多万部队,多数为美械、半美械师,其中有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74师、十一师、第五军。此外,其他部队也很强,比如第二十五师,桂系的第七军等,这些部队比西北胡宗南的要强得多,阎老西的,远了去。而山东战场离国统区最近,调兵也很方便。津浦路徐州以南,直到后期才被共军占据。这是国军最重要的输送线。
(1)对军事及作战指挥的执着甚至痴迷。两人都有对着作战地图做功课的习惯,都曾经几天几夜不睡觉在作战室里。都对其它比如政治啦、地方工作啦没什么兴趣。林虽然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但实际上对其它两方面工作基本上不过问。粟则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领导人。我记得布莱得雷曾经这样评论自己和巴顿:我打仗是因为他们教我打仗,而巴顿打仗是因为他热爱打仗。一个领域的天才,可能往往是由热爱和专注开始的吧。 (2)成长过程皆是从基层开始的。林为黄浦四四期生,军事生涯的起点是见习排长,粟未上过正规军校,只念过培育小学教师的师范。起点是士兵。相比之下,聂的起点是黄埔教官,陈是部队里的文书。关于军事天才与“文凭”,我每每看到老蒋“谁谁是黄埔四期的,你们是一期”的什么之类的话,就好笑。如果打仗仅仅靠正规的军校教育就能培养的能力的话,它最多也只能是一门科学,更何况在科学领域里,也不是个个都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多数人只不过是算“专业人士”,混口饭吃而已。军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和艺术,尤其是是后者。名将,是打出来的,不是学校里培养出来的。更何况师兄一定比师弟厉害,那更不知从何谈起了。 (3)都具有很强的战略眼光 东北和山东其实就是共军最重要的战略区和两大实力。一举一动,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怕那一亩三分地。一个战区指挥官,必要有很高的战略素养。这一点,两人身上都有闪烁。虽然他们并不负责统帅部的战略制订。举几个例子,比如当时高层认为在四方力量的作用下,和平是有可能实现的,但林很早就向中央提醒:和平的可能性很小,作好大战的准备。如果全国都象华北那样裁军,不知道后面的结果会怎样。至于粟的战略眼光,从促成中原统一作战上,也很清楚。 (4)对战争,尤其是是当时的战争的规律,都有深刻的认识和经验。 林的经验主要是来自中央苏区,到了延安后出任红军大学校长,之后虽然任一一五师师长,但很早就去苏联治病养病了。粟在中央苏区时主要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新四军时期是他积累经验,尤其是跟顽军作战的经验是他在解放战争初期即脱颖而出的宝贵财富。 那场战争的规律,(其实也是其它战争共有的规律),主要体现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上。即以运行战为主,通过对部队的大规模运行,形成在力量上的局部不均衡,寻找有利于已的战机,逐步消灭敌人。唐李问答中,其实说过这个问题的:吾观兵书,无出《孙子》,孙子十三篇,无出虚实。 对虚实的把握和创造虚实条件的能力,是一个将领最重要的能力。这一点,两个人身上都体现得很充分。 (5)有主见 到了战区指挥官一级,如果只知道执行上面的命令,是不可能优秀的。在这个问题上,其它战区的指挥员都没有他们两明显。 林的“抗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四平决战,他撤走了部队,才发的电报。如果真要“变四平为中国的马德里,后果不堪设想。当时由于全国和东北的局势太复杂,变化太快,寄希望于中央能够迅速找到最佳战略是不现实的。开始是想跟国军在东北决战,后来变成放开大道,占领两厢,而东北的局势演化的进程,则两者都不是,而是建立了南北两个根据地。这显然要强于放开大道,占领两厢。二是后来关于打长春还是打锦州,其实春季时以为长春好打,试了以后发现不行,到了夏秋,经过久困长围,弱敌的目标是达到了的,那是长春确实是好打的。这场争论,实难下断。毕竟我们不能从结果来看过程。股市如此,战争变如此。 粟就更明显了,开始时,要华中军区的部队北撤山东,以实现“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布局。但粟坚持在苏中打一仗,这一打,实际上创造了解放战争的“盈利模式”。当时老毛特意发电报问:“打的确实是某某整编师吗?”苏中战役最大的意义是起到了战略侦察的作用。为全国随后的局势判断及战略布置提供了依据。部队也通过缴获改善了装备。为以后打恶仗奠定了基础。这一结果,来自一次“抗命”之后的“斗胆之陈”,就更重要了。当时全国和中原战场出现了一个困局和粘局,有诗人气质的老毛,想到了战略上更大的纵深穿插,其实他在中央苏区时就构思过类似的招数,只是没有机会实施。此时除了让刘邓进大别山外,还想让粟带三个主力纵队下江南。也许,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的粟大帅太清楚,这样会是什么结果了,(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不能只从结果看,还需要再讨论),因此才会斗胆直陈,才会有有后来中原战局的崭新面貌。条件是:消灭第五军。想想那时也挺有意思的。居然有交换条件,哈哈。
八路军115师及新四军3师、5师的问题: 在八路军的编制中,开始是4.5万人,不过其中有很大差异的,115师由原来的红一方面军及陕北的15军团构成,是中共的绝对主力和老毛最信任的主力。120师是贺龙2方面的部队。129师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底子。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是肯定会追踪长征前后这些部队、力量的动向的。 红一方面军长征后虽然只剩下万把人,但里边却集中了中共的多数精英。红四方面军在红军汇合时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后面拒不北上,力量损失很大。要命的是:后来以他们及红五军团(宁都起义发展起来红军)组成了西路军,大败而归。 八路军在抗战中的壮大过程,有一个“板块迁移”过程: 开始是以山西为主要区域的。我是觉得山西这个名字起错了,(哈)它应该叫“山中”才对,四面都是山,中间是汾河谷地。东边是五台、太行、太岳;西北接高原,西南是吕梁山。整个西边还隔着自北向南的黄河。当初中央内部关于“山地游击战”还是“游击战”,的那次着名战略争论,是决定今后八路军发展方向的大事,林彪等人是很想打运动战的,因为在中央苏区时,即已能整师整师地消灭敌人了。不过,可能很少人能够理解老毛的深意,尤其是彭,甚至朱。嘿嘿 这样八路军建立根据的开始,是以山西为目标,一分为四:东北是由聂领导的、以杨成武独立团为基干力量的五台山根据地、东南是129师主力及八路军军部机关;西北是120师,西南吕梁山是115师主力。 但是,随后不久,中共领导人就发现了平原也可以进行游击战。于是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板块迁移”(你不得不佩服这种可怕的学习能力),于是129师扩大为晋冀鲁豫,这个位置是中国版图中原和西北的结合部,是个四战之地。120师晋绥根据地向北发展了大青山等(以前属于绥远省,现在内蒙),五台山根据地向东发展成晋察冀根据地,加上冀东根据地,一直到东海之滨。最关健的一步:就是115师主力东出南进,以山东为基础做大了根据地。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在黄河两岸成汇师态势。 新四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领导机构很告别的。叶挺和顶英都是很特别的领导人),重新组成新四军。此时,即加入了黄克诚的第3师、李先念的第5师,以经略华中。当时王震的3596也从几千里外的陕北跑到大别山,所以中原突围时,也有王震。几支部队的去向是这样的: 黄的3师长途行军几千里,到了东北。(一个师居然有3万多人,当时国共双方的编制都很混乱,比如国军的整编师,一般是中央军,而那些杂牌,一般都叫军,有些军不但没有叫师的人多,甚至还不如一个旅)。 中原突围后,分成两支,北路王震回到了陕北,后来成了彭的主力。李的第五师跑到鄂豫陕打游击去了。后来老毛把李先念叫到陕北休养,关于突围时说一话是很有意思的:不能总叫老实人吃亏,指的是李是西路军时跑到了新疆了的。后来李的第五师在刘邓挺进大别山里,带回到了中野,还跟老邓一起留守在大别山,好若啊。 四方面军虽然经历很多曲折,但还是成长为晋冀鲁豫主力,其中刘邓大军是一部、陈庚是一部、地方部队是一部后来由徐向前领导组建为华北第一兵团。 一方面军经过先东南下(山东、河南),再北调东北,然后留下部队在山东,一个分支在华北。老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先期一部由陈毅带到鲁南、后面由粟大帅的华中野战军一起,跟留下的一起组成华野及山东军区。可以说,解放战争中最大的主力,其前身多有115师的影子。 我想说的是:主力永远是主力,大的主力是由原来的小主力壮大而来的。 看四平攻守站中,林彪的指挥能力关于国军的将领问题,中央系最缺的是战区指挥官一级的人才,一个杜聿明,居然会在中原、东北两个主战场间来回跑。胡宗南一般吧。当然有些是不能用,不为其所用,比如李、白等。傅是国军方面成长最快的。我一直很奇怪,象陈诚、顾祝同、薛岳这些红军时期跟红军打得并不差的人,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怎么会变得那么差?再说了,怎么会用刘峙那样的人?有些人本来很有前途,却因为资历不敢重用,比如宋瑞珂;或者用而不能专权。比如王耀武。老蒋在用人方面,尤其是在战区指挥官方面,肯定是有很大问题的。 解放军方面,这方面的可谓是人才济济,除了在任的都基本称职外,很难说贺龙就不能担任一个主要战区的负责人,徐向前是肯定行的,只是身体不好,叶剑英当然能行的,这从后来渡江后指挥中原作战可以看出。我觉得象二肖(肖劲光、肖克)、谭政林、陈赓等,都可独挡一面。 不过,在兵团司令和军长一级,国军人才不少,象胡琏、廖耀湘、张灵浦、陈明仁、宋瑞珂等,孙立人在里边算是差的了。 我原来准备写二人的开局对比的。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两人的开局是最有意思的了,一个是一出手,就赢得了个满堂彩,并起到了战略侦查和创造“致胜模式”的作用;一个是一败再败,一退千里,“赢”得了个“撤退将军”的名声,威信受到了极大威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过程,结论反而是:胜的胜得很精彩,败的败得也很精彩。甚至败的比胜的更精彩。因为这一开局,这一胜一败,充分体现了两上身上那种最重要的的品质:坚强、果断。 6、解放战争中两人的开局 开局是最有意思的,一个是一败再再败,“常胜将军”的名声几乎成了常败将军,一退山海关、再退锦州、三退四平、四退长春;另一个是开创了少有的开战大捷,被统帅部通令全军学习总结,创造了解放战争初期的“致胜”模式。更有意思的是:一个是全军和中央寄予厚望的顶级将领,另一个名气并不大,最多算二流后起之秀。不过从他们的开局中,我们看到了真正优秀的指挥员的风貌,看到了在谋略和战役指挥这一层面上国共双方的差距,也许可以为我们理解解放战争中共军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一个侧面。
林彪自己对东北战场的开局就是以这两句话作为总结甚至指导方针来教育其它将领的。 东北的局势太复杂、太复杂了,因此,要想对东北战场在解放战争正式暴发前(1946年6月26日中原突围开始)的演变过程有完整的理解,必须清楚当时的局势。 雅尔塔会议,决定了美苏双方在中国问题上是都比较有分寸的。即双方都不愿意大规模地介入中国事务,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共谈判,一方面老蒋想像其它欧洲国家一样,让共产党变成社会民主党,另一方面,他也深知中共跟欧共不同,打才是更需要准备的。因此这个谈判,是双方战略布局、调兵谴将的关健时期。 开始时,老毛等人制订的战略是在全国全面跟老将争地盘的,甚至任命了粟大帅为南京市市长(哈哈,南京是啥地方?)。共军的力量几乎遍及中国东部。虽然老毛也有此前的会议上说过要开始东北根据地,即使全国的解放区都变成游击区、只要保有东北,即可取得革命胜利之类的话。但东北原来并无基础,抗联也成了苏军的一支小不小的种兵部队。最关健的是:东北当时驻有67万日军精锐关东军,后来才被苏联红军消灭。 临时代替老毛担任中央负责人的刘少奇,在这时候表现出了罕见的战略眼光,在9月14日左右(具体时间可能不准),给远在重庆的老毛发了一封电报,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布局。于是整上国共大战,也就呈现出一个“让三子”的布局形势。我当时想,老毛为啥会在那时候指定刘为自己的接班人?不是其它人呢?包括建国以后的领导人排序,都是这样。看来,这一点上老毛的眼光是很好的。 早一点时间,在原籍东北的一些华北的八路军,如吕正操、万毅等以及华北军区东北部的李运昌等部即已经调往东北。 刘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布局得到老毛等人的支持后,即开始了全国大调兵。即前面说过的将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及新四军第3师全部调往东北,再加上从各个解放军抽调的2万多的干部共约11万多人(当时要求是100个团架子,从副班长开始)。 由于开始时共军的思路是想独霸东北,因此成立了冀热辽中央局,当林彪跟陈毅一起乘坐那架装有“三个元帅,14个中将”的飞机、然后陆路到山东时,接到了担任冀热辽军区司令时,开始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怎么变成了一个二级军区的司令,还成了聂的手下?他们不知道的是:冀热辽是当时想将老将封在关内新升级一个战略区,当时刘向中央提出三个军事负责人的人选:陈毅、林彪、徐向前。 老毛选的是林彪。当然是要林。林在抗战初期负伤到苏治伤后,42年回国,已经雪藏了一段时间了。虽然抗战壮大起来的力量,跟林没有直接关系,但共军跟国军的最大不同,就是:军队不属于于任何将领。 还在路上,林就被任何为东北自治军司令。因为想将国军封闭于关内已不现实。但共军此时的对东北的战略,仍然是想独占东北的。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一下当时林受命时的情形: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受命于最重要的战略区,并以很高的资历被寄予厚望。其主要任务是以靠它地调来的旧部主力(也是全军的主力)及少数当地化部队,完成不现实的任务:独占东北。
当一个人被寄予厚望时,他会是一种什么感觉?是一种很大的压力,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这是一种包袱,很沉重的包袱。而当这个厚望又是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时,如何对待这个包袱,做出切合实际的应对,这时才体现出什么是真正的实力。而当他的决策经常跟统帅部相左时(因为需要大幅度的调整),勇气和自信的份量也就更重了。这是一种真正的坚强 初入东北的林彪感受到了什么叫困难和反差。刚开始,要他守山海关,但黄克诚的第3师还未赶到。靠的是冀热辽的部队。杜聿明以52军和13军向山海关进攻,虽然这两个军算是很一般的部队,最多二流吧,其实力肯定不如桂系的第七军及傅的第35军。但交手,实力之差也显示出来了。附后当杜大举进攻锦州时,林也是前脚刚走。于是锦州,山海关这两个门户就大开了。 林当时的处境是很艰难的,部队是一种“七无”状态,要命的是:他跟部队之间没有可靠顺畅的联系,他的电报只能联系到中央和东北局,部队要通过中央或者东北局才能接到他的命令,而当时,林在东北并没未被赋予党政军全权,彭真在党内的地位比他高得多。这样,就把指挥者和被指挥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要通过更高一级协商的关系。这种仗是没法打的。也许林后来喜欢越级指挥,跟当初的这种情况不无关系。林把刚到的第3师放到西满休整去了。 没法打,却被奇予厚望。 这两次撤退,两次“不完成任务”,体现了林的基本素养。军事力量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力量,当手下的部队尚未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时,便不能贸然仓促应战。虽然对手同样不强(只有两个二流以下的军),但自己更弱。
不过由于国军派系林立,军队又有较明显的私人化和集团化倾向。评价时还要多一个变量。 我以为一个战术级军事单位,比如军团以下的军、师等的强弱,可以这样强弱 1、战斗力:所谓的攻必克、守以固。2、好战性:即能否主动求战,而非被动消极避战。3、主官的能力及被指挥、协调能力。4、能否在围绕着达成目标和下达任务的前提下出奇谋。 这样评价,13军虽然是美械,也是中央军嫡系,属汤的部队。战斗力不会差,但在山海关、锦州一线作战中,太过谨慎,即不能主动求战。石觉的才能也一般。52军更差一些。 想一想后来攻打本溪和四平,不用他们。也就知道了。没有进攻能力的部队,在我的评价中,都只能算二流之后。 这上面1-4的条件综合考察的情况下,我认为新1军并不是最强的,虽然前面条件具备,比如一个共军纵队,去打他的2000人的“扫荡”部队,一军只损失几百人,共军却伤亡数千。但是主官孙立人居功自傲,仗着自己是西洋参,又在远征缅印战功卓着,声名显赫。杜的指挥他不怎么听。这种部队的强度,是大打折扣的。 我很奇怪,怎么不派新五军来?那样的话,林彪可就有苦头吃了。那是杜在昆仑关成名的部队。 相对之下,廖耀湘的新六军我觉得是最强的,其作战的主动性,谋略水平都相当高。
林彪再败四平 在弃守山海关、锦州之时,林是开始是想打,老毛不想打的。后看到了自己的部队从山东来的老部下远劳疲惫、装备不整之后,便避战为主。以致于杜只用两个军打下了山海关、锦州。此后,由于马歇尔到中国调停。双方休战了数个月。 共军的在面里的生存和壮大能力,是双方都很清楚的。杜对蒋说:停战对共军有利,于国军不利。当初两个军即打开东北大门(山海关有李运昌3万人)。现在7个军却不能打下四平了。 当时的七个军即新1,新6,71,以前的13,52,再加上云南的66和60(这种部队派到东北来干啥呀?真不知道老蒋怎么想的)。13军和52军共3万人左右,新1,新6强可能多一些,云南的部队人数少,装备差。总体上,正规军国军是10万左右,(那些土匪改编的保安部队,就没必要算了),而林的部队已经全部到齐,有20多万(早期进去的东北旧将数万,后面来的13万),新发展的,改编的也暂不算(这也算不清楚)。 总体上看,国军是强而不大,共军是大而不强。 关于军力的强弱,我觉得不能以静态的观点去看,它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初林的部队到了新区,立足未稳,部队的整合性尚未形成。而当时的八路军,以前大规模作战的机会不多,后面一些大点的仗,打的又多是伪军。总体上,军力不强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后来“东北共军军力之强,战术之灵活,远超关内共军”,这已经是后话了。
当时中央高层,包括老毛,都认为只要守住四平,那么四平以北的长春往北,在停战后就可以全部归共方了。有的观点认为,如果蒋发现7个军打不下南满,也许会不敢贸然发动内战的。(事后看,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为老蒋把东北战事当作对共军实力的战略侦察,稍后再说这事)。这样的话,中国历史也许要改写了。不过,历史就是历史,它在某些位置会分*,也许上帝就在那里掷了骰子,对历史进行假设是徒劳的。 因此,四平是必须守的。一个优秀的战区指挥员,不能仅仅以战役的得失来作唯一决策。同时必须具有全局观。在这一点上,林虽然并不怎么想守四平(原因也不复杂,林是运动战专家,对于这种阵地防御战,一般认为是赔本买卖,不愿做的),但必须服从,老毛给东北局发电说:要准备大的牺牲,比如一到二万人。 林从自己对老蒋的观察中得出结论,认为和平是不可能实现的。要立足于长远。提醒了中央。我以为,正是这种心态决定了他在随后四平“善败”的主要原因:立足于决战,但不能全军覆没。
同一时期,苏军撤离了四平,于是林彪进驻了四平。在当时以打定和谈的情况下,守住了四平,也就拥有了长春以北的东北半壁江山。 杜治病结束再回到东北时,发现局势已经变。在此期间,共军实力已经增加了一倍,当初那种“七无”的状况已经改善了。攻打长春时,共军已经运用了坦克,并且炮火比守城的要猛烈。 当时在南满,共军有两个据点,一是本溪,再就是四平。当时本溪有第3、第4两个纵队(大概相当于两个军吧),开始时四平有6个旅,随后陆续增加。达到10来万人。在4月份,由郑洞国代为指挥的新一军及71军(欠88师)即已经跟共军在四平激烈交战,除了71军中的一个团受到较大打击外,其它部队,尤其是新1军基本上未受到什么损失。双方呈现僵持状态。 此时新6军调到了东北战场 在判断杜的主攻方向时,林认为是四平,毛认为是本溪。杜经过分析判断,知道了林的主力主要在四平,于是制定了很险的一招:先本溪后四平。险的意思是:如果新6军及52军攻击力不强的话,便成了两线作战;强的话,解决完本溪,则新6军迅速北上四平,增加决战力量。 由于林判断杜的主攻方向是四平,因此将3纵从本溪调到了四平方向,当时林的如意算盘是:将3纵及新调来的359旅一四平敌之侧后开原一带,以此来打破四平的僵持状态。 没想到杜指挥的本溪之战迅速结束了,要不是88师师长临阵脱离指挥,守本溪的4纵有可能被歼灭的,这样变成了从88师的缺口从容撤走了。 战役的关健这时候出现了。廖耀湘的新6军迅速北上,当赶到3纵把守的阵地时,此时已经不是林彪原来想到的两面攻击新1军及71军的问题了,而是变成阻击新6军不让它到达四平战场的问题。廖亲自督战先锋团猛烈进攻,然后趁3纵的注意力集中于先锋团时,迅速从3纵两个旅之间的结束部通过。然后迅速北上,到达四平东北的塔子山,这是四平的战略要地,一旦被占领,共军主力将被合围。而且这一高地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四平。林彪在当时采取的行动是派一个旅去增援塔子山,但这个旅被一条本来可以徒涉的河耽误了时间,增援不及了。 林彪这时(5月18日晚)做出了最痛苦的决定:弃守四平。 然后还没完,追歼战,才是最好打的仗。廖从一个叛变的作战科长(起困于国方的一个MM.,嘿嘿,祸水呀)知道了林彪的布置及四平战中的伤亡情况。决定大胆追击。 如果此时新1军及71军也想廖一样知道战机的可贵的话,这次千里追击,可能就不会是只损失5000人了(四平战也就损失了8000),当时林的部队已经发生了混乱,开小差的、叛变的不少(林原想在公主岭布防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再退)。我们想一想后来在辽沈战役中廖的10万精兵被林“以乱制乱”,就知道这样会是什么情况了。 廖的新6军三次出手,(本溪不算),招招皆是致命啊,评为本*欧洲足球最佳前锋当不会有异议。以后国军包括在其它战场,很少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战机未至,不可以先;战机已至,不可以后。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战机的理解、把握、创造方面。
从四平一路撤到长春,就已经决定了长春不能守了,共军只能退到第二松花江以北。如果再守长春的话,以当时双方的士气和实力,极有可能连哈、齐也守不了,那样的话,就只能退到蒙古沙漠里了。退到江北后,林彪的威信降到了极点,部下在他隔壁说:林总吃了几年洋面包,都不会打仗了。当时已经有“换将”的呼声。还要要命的是:还有对照。林的手下,以前红一军团二师,林到山东时找来做副手的陈光,两次在林不同意的情况下打了胜仗,一是长春,二是拉法。 不过此时重病下的林彪却得到了老毛的最大支持:独揽东北党政军大权。这应该是他最需要的。他们二人之间的这种默契,在1962年时反过来重演了一次。 相反陈光这颗将星,却逐渐黯淡了下去。功高震主啊!要命的是,陈光还有点那个,逐渐跟林的关系演变成势成水火。后来陈光担任主力6纵司令(当时只有6个主力纵队)过江作战时,林在陈只带着一个连在前线的情况下,越过纵队命令三个师长“不必等纵队的命令,回到江北”。撇下陈光在江南。陈后来在妻子老母的苦苦相劝下才回到江北,不过后来就再也没在林的部队将领中出现过。最后授了啥军衔,我没查到。不过我相信,如果换一种情况,陈光也许有机会成为第二个粟大帅的。可叹乎?可惜乎? 林彪的开局 上面就是林彪的开局。我小结一下: 1、在极复杂的情况下,承担了很难完成的任务。 2、遇到了最强劲的对手,无论杜、廖加上郑这样的组合,再加上新1军与新6军的组合,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其它战场也没出现过。 3、自己的部队尚未练成,比如廖的得手,跟部下指挥和协调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不过后来的练兵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从三年国共决战的过程上看,共军比国军的装备差,但在组织和策略水平上明显高出一筹是个关健。如果连这个优势也没有的话,是很难抗衡国军的主力的。占领长春后老蒋他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来研究对手的情况:结论是,林是江西时共军的顶级指挥员(对他脑袋的悬赏不少于朱毛),作战的部队又是以前的主力。从战役情况看,并非国军对手,由此推论,其它地区,应该也不是国军的对手。这可能促成了老蒋随后全面对共军发起进攻并想在一年内解决军事问题。 祸福相倚,强弱转化啊。 4、从整个战役情况看,林的应对基本是正确的。但战争没有一厢情愿的,再好的部队也不是无隙可乘的,关健是对手的强弱,自身指挥员的整体素质。战机也就出现这种双方力量的时间与空间的动态运动之中。 5、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保住了主力部队。就是这些主力部队,在经过东北战场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在全国战场中率先进入了攻势。入关时已是百万大军且军力之强居共军之首。 6、这是我最看重的一点:敢于失败。 勇敢,是将领的最重要素质,但勇敢有很多种,比如敢拼命,这是一种;敢胜利,这是第二种;我觉得敢失败比前两种需要更多的坚强。任何人失败后,都要承担失败的责任的,林无例外,甚至老毛,都无例外。敢于失败的人,也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是一种大勇。 在中共中,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并不很多,邓是大家都知道的,陈云其实也在其伯仲之间,后来的成就也能说明问题。他后来评价东北战事时说:要是没有主动撤出四平和长春,后果真不敢设想。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明白,敢于失败这种勇气和坚强,有多大的价值了。
前面我曾经说过:东北是以共军的上驷对国军的中驷,华东是共军的中驷对国军的上驷。既然东北国军那么强,怎么还是中驷呢? 那是因为东北国军强而不大。即兵力不足。这就好比足球比赛,就算是全盛时期有荷兰三剑客的AC米兰吧,但如果你场上一直少了两个人,估计也打不过维琴查啥的吧。东北那么大,点线那么多,7个正规军,10来万人,要控制辽宁和吉林,已经很成问题了。当打到长春时,国军已经无力北攻。这样双方休战了4个月。林彪太需要这4个月了。肯定有人会问:老蒋不就知道多派点兵吗?不是有200万正规军吗?都干啥去了?没干啥去。因为此时全面内战暴发了,而此前,林就向中央建议过:光东北打是不行的,关内也要牵制一下,陈毅就曾经发起了胶济线进攻以牵制增兵东北(不过当时主要是日、伪把守)。 6月26日,以中原突围为标志,国共内战全面暴发。灾难深重的中国,在被日寇蹂躏了8年之后,马上又卷入了内战的洪流中。 在国军的全面进攻中,华东是重点区域(以后一直如此)。在薛岳和李默阉指挥时期,一下子就上了45万人的正规军。这些部队有些是全美械师(不过不像新1军那样由美国教官训练),有些是半美械师,而其中,就有五大主力的新5军、74师、11师(后来才变成18军。当时的整编师,相当于军),还有桂系的第7军。这些部队一拥而上。华东怎样? 本来新四军的活动区域在江苏、浙江、安徽,势力都已经很大。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于是八路军的115师在山东的主力调到了东北(1,2,7师),新四军第3师也到了东北。新四军一分为二,军部及一半左右,由陈毅带到山东,另外一部,由粟大帅和张鼎丞带领,在苏中根据地。当时叫做华中,但实际上华中因为中原突围,只剩下苏中这一块了。这里有个粟大帅让司令的事,即原来中央是想让粟大帅当华中军区司令的,粟说,还是张来当吧(在当时新四军里,比粟资格老的人有好几个),于是粟只做了华中野战军司令,还兼着老新四军的主力第1师的师长。 当时的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各3、4万人,加上胶济一带的八路军,也就10来万人,连所有的地方武装算上,也就40万左右。而国军第一次进攻,就已经是45万了。 国军的进攻主要是淮阴、淮安一带,以三大主力加上第7军(这也是国军中另外一个最强的组合了,其强度估计要超过东北新1、新5和71的组合)而粟大帅所在的苏中根据地,有12万人的军队进攻。主要的对手是49、69、25整编师。 开始时,中央想让粟大帅不战而退出苏中,粟的意见是先打一仗再撤,后来中央同意了。从1946年6月底的战略态势看,苏中呈突出状,且靠近南京。这地方是很难守住的。若让李德来指挥整个战争的话,当然历史又要改写了。苏中是新四军的最后的一块根据地啦,不战而退,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不过,如果粟与地共存亡,那也不是粟大帅了。 这种改变中央布置的事,是不能轻率提的。粟大帅的打了再走,带有立军令状性质。我管这种精神,叫作“敢于胜利”。我前面说了,失败是要承担责任的,陈毅在泗水一次不大的失败,就险些被“以粟代陈”或者改派徐向前来鲁南指挥,后来估计是徐的身体不行,才形成了后来华东野战军的格局,中央要华东的6个人紧密团结,战役指挥由粟大帅负责。粟对陈一直很尊重,后面还让过一次司令,(只作代司令)。其实在新四军时,粟和陈就已经是这种关系了,黄桥一战,是粟指挥的,陈在下象棋。这是我们小时候看革命故事时就看到了的,当时宣传的是大将风度。 我很喜欢粟的这种做人处事风格及性格:低调、朴实、厚道。但骨子里,又有一种坚定和自信。 将军受命之时,则忘其家,临阵如何如何(我忘记了原话,意思是冒着危险擂鼓之类的),则忘其身。如果一个将领,在作决策时,更多地考虑的是自己的荣辱得失,我觉得是不会成为优秀将领的。粟大帅的苏中请战,体现了另外一种坚强。
苏中国军由李默庵指挥5个师约12万军队。从长江沿岸地区进攻,目标是占领如皋、海安,然后北进,与从徐州南进的74师那一大坨主力夹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粟当时的部队有3万多人,后来谭再带来一个旅加一个团。估计总共4万左右吧。(虽然跟林彪一出手就十多万不可比,但已经不少了,当时共军的正规部队(野战军),总共才66万哪。 先是在宣家堡、泰兴的攻城战,向83师的一个旅发起攻击,歼敌大半个旅 后是突然转兵东向,昼夜急行军近180多里(现在美军3师在巴格达一天走100多公里,评论家都说很快了),那时是跑步啊,哈哈。在如皋以南将49师的大部1.5万人歼灭。这次战斗因为部队疲劳,攻坚能力还不强,自身伤亡0.5万,还不能将一个整师全歼。我记得前面有位老兄说,粟大帅不会用“速度”来取胜。其实,一开始,就用了。 之后主力在海安休整,国军认为粟上次战斗伤亡过大,已经不能再战,于是想两路夹击海安,与粟的主力决战。此时,谭的援兵到了。主力部队在海安北休整,一部在海安运动防御后放弃海安。 再之后,国军开始清剿了,兵力开始分散。李堡之战,趁敌两个旅换防之机,再歼灭敌1.5个旅,这次是漂亮的歼灭战。 之后又在讨论到底要不要北移,最后应该算是中央情况不明,决定过一会再向淮阴援兵。这下粟有机会歼灭5个交警大队。 之后在如皋、海安一带,用围点打援的标准战术,歼敌(69师)的两个半旅,1.7万人。之后敌人的25师被迫南撤退。
陈毅一句话说出了苏中战役那种有点神奇的结果:“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自己的部队还多”。虽然交警部队那种“数目”有些水份,但其中的成建制旅以上的,四-六个是没问题的。这种结果,老毛当初都不怎么相信,特意发电报问:打的是不是真的某某师?意指国军的有美械装备的正规部队。 苏中战役可以看到粟大帅开战初期的那种自信。对手虽然不是最强的,算是二流强队吧,但数量众多,是自己的3-4倍。新四军当初是怎么来的?是长征留下的部队发展起来的。不会强到哪去吧。初战小胜,还不算啥,随后就敢长途奔袭敌之一个整编师,胃口多好?自己也就3万多人。李堡战役,算是敏锐地捕捉了战机。之后的围点打援,又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苏中战役华东野战军自身的意义就很大,打仗后的缴获,是此后更残酷的战斗的重要基础,我们不要忘了,整个国共决战,共军基本上是“因资于敌”的,即你的装备,要靠打胜仗的缴获来实现(林彪的东北有点例外)。因此你必须不断地打胜仗,尤其是歼灭战。 至于战略层面上的意义,就更不得了了。我下面再说。
粟大帅的开局 1、创造了共军的“盈利模式”。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说将的重要性。但比良将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不对,在战争里,是“致胜模式”,即持续地打胜仗的办法。而且是可以复制的办法。虽然粟大帅的“致胜模式”并不稀奇,红军时期就已经在用,在这方面甚至可以说林彪还是粟大帅的老师呢。但面对新装备的对手,新形势下敌人,致胜模式当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战争的致胜模式,说白了不就是“以实击虚”吗?但如果告诉你,股市的“盈利模式”是“高抛低吸”,你以为就行了吗? 整个国共决战期间,共军的致胜模式,是从老毛的军事思想发展出来的,用最简略的话来说,就是:人民战争、党指挥枪、运动战。(这可不是乱说的啊,我看过毛泽东军事思想史的硕士教材,当然啦,毛泽东思想,并不是老毛一个人的思想哈)。 但是,军事是一门艺术,它更注重的是对原则和方法的运用,尤其是对上述三个方面的整合性的运用。 粟大帅的苏中战役,几乎就是整个三年国共决战的缩影,战争,也有一种分形结构。哈哈。 2、鼓舞了士气 从老毛对打的是谁的重要性,就可以知道了,因为此前,所有战场上都没有对国军美械师交战的哪怕是稍大一点的胜利的记录。林彪的东北战场是打得早的,但拿得出手的“胜利”,是以6个团歼灭敌人4个营的秀水河子战斗。之后的上党战役、平汉战役,打的是阎老西的部队,那是真正的弱旅,不是以后的重要交战对象。而华北的一战绥远,是以失败告终的。 在随后刘邓的定陶战役之后,新华社的有一个“蒋军必败”的社论,它是根据“中原突围、苏中战役、和定陶战役”写的。估计是老毛的手笔。苏中战役后,被总结成经验,在全军中学习(这是“致胜模式”的是重要的价值。) 3、“打强”了队伍 别以为共军的部队士气就不会波动。士气是靠胜利来鼓舞的。粟的部队在苏中战役中既获得了宝贵的物质基础,还获得了更重要的对敌作战经验。凡是跟艺术相似的东西,经验总是第一位的。
资历和能力是两码子事。 彭在解放战争中并无多少军功。固然跟所带的部队少,敌人的部队多,主要担负“疲敌”和牵制任务有关,可能还跟他作战以猛为主有关。其实西北战场在解放战争中,打得真不怎么样,所谓的三战三捷,每战不过就是消灭敌人一个旅。沙家店战役,虽然算是胜仗,但那只是侥幸,差一点,整个“昆仑纵队”就被端了。后面的榆林战役、三边战役、宝鸡战役,其实也是败仗。老毛四个A的电报,以毛泽东的名义而不是中央军委发的“陕北形势甚是危机”。其实是很有意思。 红军时期,林彪有一个小秘密,就是跟彭的三军团比。从比的过程看,林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后者胜出的机会很小。 我不喜欢猛将,我喜欢智将。 我如果接着写下去,我会把我心中最想说的话说出来: 1、粟大帅的成长速度是快的。一个将领,达到了某种层次,但如果也就停在那了,也就没多大意思了。但另外一个,刚开始时,资历、战功都不怎么样,但成长和进步的速度惊人,你说,我们会更喜欢,更看重哪一个呢?在足球里,一个刚刚显示出顶级球星水平的新秀,他的价值,远远大于一个过气大牌的。 2、粟在华东战场上经历的战事,是最复杂的。也就是信息量是最大的。假设牌手,只打了几副牌,还不错。你怎么知道他在打别的的牌的时候,会一样打得好呢? 3、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比他的水平更重要。比如我们知道未来可能还有更难的没打过的牌,所有人都没打过,那么,我们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找那个水平既已足够高同时又最有学习能力的人来打的。 共军决战中,共军表现出最好的一个方面,除了组织与策略之外,就是学习能力。在粟的身上,最能表现出这一点。 关于战功,老毛是最清楚的,文革时有人想整粟大帅的时候,老毛说:“粟裕是有军功的,要保。”其它人呢?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粟因此得以善终。 可惜我有点事,怕沉溺于共军决战这段历史之中,只好暂停啦。 我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
2、我前面忘记交代了:林彪去苏治病期间,陈光是八路军115师的代师长。也属于后期之秀吧。关于此人的资料甚少。 3、解放战争以前,红军时期,没有人能够跟林彪争辉的,虽然比林高的人多得多。连彭也不行,虽然从资历上,从他带平江起义的部队上井岗山的情况看,实际上他的资历是跟朱德抗衡的。当然了,在南昌起义时,朱德的资历又差一些,更高的,是叶挺、贺龙、聂、刘伯承等。刘曾经任过三次共军的参谋总长啦,到了后来都不愿意干啦,于是成了长征的先遣部队总指挥。资历当然不用说啦,能力也很强,而且其理论水平,高于林、粟。要我在解放战争时选三个,肯定加上他了。嘿嘿,不过三个更难比较了。
中国古代兵法对此有很精辟的论述:1、兵贵神速。2、兵贵胜,不贵久 几乎所有中共的高级将领对此都有很深的体会和很纯熟的运用。 林彪曾经说:争取出一个小时所能解决的问题,有时多一个师也解决不了。 粟大帅在苏中战役中,就熟练地运用速度来突然围歼一个整编师了,后面的所有战役,几乎都在运用。 就连杨成武、扬得志的华北野战军在清风店战役中,也熟练地运用了,当时根本连请示的时间都没有,那场胜利,固然有对方送上门来的,也是共军“跑”出来的。 说到速度、时间,最重要的这些东西还必要精确,那已经不是一个模糊的量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共军的优秀将领,很清楚在不同的天气、地形、及双方的不同部队的时间及速度,而且能够比较精确的把握。他们很了解这些重要的“参数”。这是很多战役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重要原因。 共军的主力部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打得、跑得、饿得。后面两条,就是体现为速度的。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5: | 台灣人民,請冷靜地听我說 | |
2004: | 历史是一位老人(ZT) | |
2004: | 冰血长津湖(上) | |
2003: | 我认为上帝的确非常善于糊弄 | |
2003: | 胡锦涛温家宝,请坚强些,真正的挑战在 | |
2002: | 落樱(日暮途穷看东瀛之八) | |
2002: | 《谁杀了林彪》第二章:多病的狮 | |